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迷魂谷奇遇记-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力、张曙光两人并无“娇骄二气”,反而比别人更刻苦,进步也比别人快。李刚对两人也非常满意,时常亲自指导。

曾力每天晚上都悄悄买些水果点心孝敬师父们, 李刚岂有不知他的鬼心思,又传给他几招简易“大圣震天掌”法。李刚为他们设计了一种“铁背弓”:弹簧钢弓背,细钢丝弓弦,铝合金箭杆,三棱合金钢箭头。这种弓需要二百公斤的拉力才能拉开,有效射程三百米,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曾力这两天找兵工厂特意为李刚和谭师叔杜师叔制作了三张弓,一百支箭,拉力比起队员们用的还要强三倍,今天送来给李刚看。李刚试着拉了几下弓,觉得很满意,便叫曾力为每个小分队员加工一副,抽时间多练练箭法。

杜丽萍认了马小明这个干弟弟,真是爱护有加,从李刚那里要了两颗“固本培元丹”给他服下,还耐心传授武功,使马小明获益匪浅。

训练期间,张风已将解放牌汽车给买回来了,是崭新的军用牌照的六轮卡车,共花了一万六千元。还告诉李刚,可以用此牌照到军队和地方的油库加油。

训练之余,谭丽、杜丽萍学习驾驶汽车,三人都考取了驾驶执照。

迷魂谷奇遇记 第五节  汇报表演

一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了。

侦察小分队给军区首长们做训练成果汇报表演。

军区首长曾铭、杨威、张风在军、师高级干部们的簇拥下,很早就来到训练场看台就坐。

表演开始。

先由十二名队员在跑动中用半自动步枪或冲锋枪打一百米处的六十个红色气球。

十二名队员一路纵队从看台前不远处快步跑过,一边跑一边开枪射击,队员们跑过去了,气球全被击破。看台上首长纷纷赞叹这种实战性很强的射击技术,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表演“飞刀、飞珠”绝技。

十二名队员分成两组,一组六人,手持飞刀,另一组六人手拿直径一厘米的钢珠,打三十米外的人头靶。杜丽萍喝声“左眼!”,只听“啪,啪,啪”响声过后,人头靶的左眼纷纷中了飞刀和钢珠。“右眼!”,喝声过处,队员们挥手发出飞刀和钢珠,人头靶“右眼”全被击中。飞刀和钢珠击穿靶子木板,飞了老远才落地,可见手劲之大。看台上的观众大开眼界,掌声四起。

第三个表演的是“力断敌臂”。

十名队员手拿洋镐把上场了。观众不知何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谭丽在旁喝令“断!”,队员们双手用力握住镐把一扭,只听“咔嚓”一声,十条洋镐把断成了二十截。若是人的手臂,受这一扭非得残废不可。人们忘了鼓掌,无不啧啧称奇。

第四项表演的是“枪打飞鸟”。

曾力和张曙光上场。他俩各持五四式手枪,全神贯注盯着场地上空。场边十名队员将手中的麻雀陆续扔到空中,麻雀得到自由便四下乱飞,曾力、张曙光举枪就打,麻雀纷纷落地,没有一只逃窜。看来他俩没少在射击上下工夫。曾铭、杨威相视一笑,不禁老怀大慰,和众人一起鼓掌祝贺。

第五场表演“刀劈鬼子头”。

十六名队员各抱一人高、大腿粗的木桩上场,纵、横排成四列,相距两米,把木桩竖立地上,跃起身子,扬起手掌击打木桩,每击打一次,木桩便陷入地下半尺,只三两下,木桩便牢牢的立在地上。看台上一阵欢呼,连连叫绝。

队员们前三排纷纷退场,剩下的四名队员将头上戴的钢盔扣在第四排木桩上。

这时,曾力、张曙光与另两名队员手持长杆大刀首先登场,他们各站在一排木桩前,随着口中三声大喝“杀,杀,杀!”,手中大刀翻飞,刀光耀眼夺目,“喀嚓”连声中,一十二段“人头”被砍落地上。紧接着,四人跳在空中,口中一声狂吼“杀!”,一个“力劈华山”,大刀当空劈下,但听“哐啷,喀嚓”连响,钢盔同木桩被一劈两开。还没等大家喝彩,其余的二十三名队员们全部手挥大刀劈斩而过,“人头”滚了一地,只剩半尺长的木桩还留在地上。队员们则排成三列,手上大刀斜举,齐声大喝:“杀!”,声震旷野,威武雄壮,气势如虹。

看台上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曾铭司令员紧握李刚双手,激动的喃喃自语:“真是奇迹,谢谢你李教官!谢谢你们了!”

训练结束,李刚三人不顾首长和队员们的挽留,装上五大桶汽油,开车到街上买了很多火腿、腊肉、鱼罐头、好酒、好烟、绸缎、调料、水果、瓷器、炉子…,装了一车,还在“亨得利”钟表店买了十二只“欧米茄”手表,真是满载而归了。

正是深秋季节,半个月后就是十一了,买些东西回去好过国庆节。

迷魂谷奇遇记 第十章  婚  约 第一节  说  媒

李刚三人初次开车跑长途,道路不熟悉,一边不时问道,一边欣赏途中景色,不疾不徐轮流开车,傍晚前回到了治山队的草房处。

董延生和王姐他们迎出来,见了李刚,异常欢喜,一定留他们在治山队吃饭。并打发马小虎去鬼谷,叫李玉凤过来一起吃。李刚也想知道一个月来他们的情况,便答应留下来。

谭丽、杜丽萍从车上取些腊肉、火腿、鱼罐头、一箱“老龙口陈酿”送进屋,同王姐做饭去了。

董延生拉李刚走到外面,让李刚看了牲口棚里新买来的一黑、一白两匹骏马,两头大健牛和胶皮轱辘车,又指着大门外新开垦出来的大片黑土地,美得合不上嘴。说另外一个沟里还有很多可开垦的荒地,有一百多亩,明年都种上,最少打几万斤粮食,以后再也不用愁吃不饱饭了。回到院子里,猪圈里新买的两只八九十斤的半大猪正在吃食,十几只鸡已经进鸡窝了。刘得胜忙进忙出在给牲口添草料,见了李刚,笑着点了点头,便干活去了。

董延生说从四队到治山队的路刚开出来,不知道李刚买汽车,要不早就把通往谷里的路重新开出来了,明天就开始砍树棵子平整路面。

说话间,李玉凤来了,见了李刚眼圈就红了,埋怨李刚这么长时间不回来,也没个消息,让人家担心。李刚连说“对不起,该打,该打”,逗得李玉凤笑了,这才松了口气。

大家回到屋里,李刚见屋子虽简陋,但收拾得窗明几净,暗赞董延生和王姐真是过日子的好手。看他们亲亲热热的,关系一定错不了,若能成就他们的好姻缘,自己也是积了一件阴德。

王姐招呼大家吃饭,饭菜摆在灶间的长案子上,有罐头沙丁鱼、一大碗扣野猪肉、腊肉炒土豆丝、清蒸火腿、木耳炒鸡蛋、野鸡炖蓁蘑。王姐说李玉凤经常打了野味送来给大家改善生活,粮食、饲料也从谷里及时送来。

李刚叫谭丽从汽车上取来一打玻璃杯,给大家每人倒上一杯“老龙口陈酿”,李刚拿一瓶酒让王姐给刘得胜送过去,让他自己喝去。

大家边喝边谈,气氛融洽。

李刚说:

“趁现在天没上冻,董大哥你们抓紧把剩下的荒地开出来。我想办法搞些化肥,争取明年开春把地都种上。谷里的庄稼我和刘得胜他们负责收割、打场、入库。修好路就收庄稼,砍下的树棵子做烧柴。今年冬天我们备些盖房子的材料,明年种完地开始盖新房。再有就是‘鬼谷’这名字太阴森,改成‘青年谷’好不好?”大家一致同意。

吃过饭,董延生说买东西还剩了一百多元钱,要还给李刚。李刚道:“你们扣除这个月的补贴,剩下的让王姐留着,记个帐,用时到王姐那支取。我再留下两千元钱做储备金,用完到我这里再拿。”

问到对王姐的印象如何,董延生红着脸道:“很好,人漂亮,心地好,对人热情。”

李刚道:“给你们撮合一下,定下来得了,几十岁的人了,早就应该有个家了。”

“就是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 董延生三十多的人,说到婚姻大事仍有些忸怩。

“这倒不用你操心,等好消息吧。”

把李玉凤从王姐屋里叫出来,让她去问王姐对董延生的态度。不一会,李玉凤就笑着出来说:“王姐同意,你准备什么时候给他们办喜事?”

李刚笑着逗她:“看你比他们都急,是不是也想早点跟我办喜事呀?”

李玉凤厚着脸道:“急有什么用,你不打鸣不下蛋的,大概想出家当和尚吧。”

李刚故意挠着头作无奈状,“你年龄比她们都大,再拖下去会年老珠黄嫁不出去,要不然咱们先把事办了?”

李玉凤轻轻捶了李刚一拳,“想得倒美,在正式举行婚礼以前,你对谁也别想动歪脑筋。”

两人说笑了一会,李刚道:“你去跟王姐商量,如果同意,今年春节就把他们的喜事办了。”

李玉凤回来说:“王姐听你安排,怎么办都成,还说谢谢你对他们关心。”

李刚把喜事告诉董延生,高兴得他红着脸不知说啥才好,搓着双手,只是嘿嘿傻笑。

李刚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给董延生他们留了一份,特意留下一些布匹、绸缎、毛线,给王姐做嫁妆。剩下的东西归拢了一下,和大家搬了几趟,送回青年谷内。

李刚到谷中地里看了看庄稼,还没有完全成熟,决定先把路修好。

李刚和谭丽、杜丽萍拿着从部队带回来的长杆大刀,将长满路上的树棵子齐根砍掉,李玉凤在后面收拾打捆,一上午就把道路开出来了。叫董延生赶马车拉一半到治山队垛起个大柴火垛;另一半拉到青年谷中,一年的烧柴就有了。

下午,李刚他们用大镐头将树根刨出来,拉到地里,堆在一起烧掉,狭窄的路面加宽铺平。到了傍晚,开车试了试,畅通无阻,一直开到“木克楞”前停下。

董延生和马小虎看李刚几个人干活,惊讶得目瞪口呆——这些活就是十个小伙子也得需要十天八天的,李刚他们一天不到就干完了,汗不出气不喘,像玩似的。

第二天,李刚砍了些落叶松,搭了个简易车库,搬下汽油桶放在库里。和谭丽她们用一个多小时时间,才把买来的东西分门别类归拢好。

他们又藏在

迷魂谷奇遇记 第二节  猎猪伏虎

忙了一阵子,李玉凤提议去看看张婶,大家同声说好。

李玉凤背了一麻袋大米;谭丽提一只火腿,十几斤腊肉;杜丽萍扛一箱沙丁鱼罐头;李刚提着一箱“老龙口陈酿”,夹几块花布。挑人不易看见的山间小路一阵急驰,十分钟不到,就到了杨冬生家。

大家见面寒暄过后,张婶拉着谭丽和杜丽萍的手直夸,“多俊的闺女,像画中仙女似的。”

李刚见只有张婶在家,忙问杨大叔和杨柳那去了,张婶说:

“收苞米去了,今年山里的野牲口多,把庄稼祸害得一塌糊涂。”

张婶忙着给大家烧水喝,脸上喜气洋溢,比离开鬼谷时白胖了些,只是眼角的鱼尾纹仍旧不见减少。李刚拿出一粒“固本培元丹”给张婶马上服了,以期能还给她一些青春。张婶不知何物,觉得李刚给的东西错不了,接过药丸吃了。李玉凤跟她说了药丸的好处,张婶直说糟蹋了宝物,知道就留给杨柳了。李玉凤道:“还有留给杨柳的”,张婶才宽心了。

李刚说去地里看看杨大叔他们,张婶领大家来到不远处的一个坡地上。见李刚他们来了,杨大叔放下手中活计迎上来。杨柳不管那么多人在场,扑过来搂着李刚的脖子,说去知青点找了好几次也没见到李刚,问是不是不愿见杨柳,躲起来了?委屈得眼泪都流下来了。

谭丽、杜丽萍望着李刚笑了笑,转过头装作没看见。

李刚赶紧解释:“大哥一个多月没在知青点,也是刚回来就和姐姐们来看你。这是谭姐姐,这是杜姐姐,这是李姐姐。”杨柳忙着叫姐姐,李刚才得以脱身。

杨大叔指着被野猪、黑瞎子糟蹋得东倒一块,西倒一片的苞米地,心疼的说:“今年庄稼长得还算不错,可惜被山牲口祸害了足有三分之一,庄稼现在还青梢,没全成熟,但要不赶紧收,就让山牲口吃光了。”

说着让李刚看一行足有牛蹄子大小的野猪脚印,

“这些野猪就是跟着这只大家伙下来的,看样子最少有六七百斤重。这么大的野猪,连老虎、黑瞎子都斗不过它,没人敢招惹。以前,野猪怕人,见到人会远远躲开。现在有这个家伙领头,什么都不怕,大模大样祸害庄稼,敲锣打鼓赶它们都不走。”

李刚见还有一片苞米地没收完,便让杨大叔留下来,说留着作诱饵,晚上来打野猪。

李刚几人很快就帮杨大叔把苞米棒子挑回家,放到苞米仓子里。

到了中午,张婶为大家特意做了牛舌头饼和酸汤子,炖了腊肉土豆白菜。

在杨大叔家吃过午饭,李刚让谭丽、杜丽萍先回去,以防野猪进谷里祸害庄稼。这里有他和凤姐就行了,两人也担心谷里没人照看,告辞回去了。

李玉凤把带来的花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