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净世-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真儿“嗯”了一声,与九婴双双踩上踏板,微微回头,向慈缘儿的背影望了一眼。

梵历4129年夏季,九婴回到并浪城。

这是振奋并浪军民的一幕,每个人都泪水盈眶,也包括并舟船舷边的慈缘儿。

    ※    ※    ※

在九婴到来之前,并浪的形势已发生改变。

虽然有巨火弩和投石车,但超强的并浪城防,使得言横迟迟不敢先发制人。而且,柳相的军力已大部分放在梵原,攻下并浪并不能博得摄政王的欢心,万一攻城失败,身家则不保。权衡之下,言横采取了保守的对峙战略。

言横的保守,也确实暂时保障了清凉境后方的稳定,使得柳相能安心地向梵原大肆增兵,最高时竟有三十万之众。

这种稳定,在一个月前被打破。

前赴黑皮圈的并浪舟,带回了九婴的口讯。这个口讯并没有明确的内容,只是再次鼓舞了并浪城的士气。

但在敏感的统帅耳中,这个口讯珍贵无比。并浪便有一个卓越的将领,他就是秦骑。

得到口讯的当天,他便和彭祖一起去见梅真儿。

秦骑分析,九婴既已在黑皮圈,说明冥梵已经联盟。言横这段时间固守不攻,可见柳相兵力已集中在梵原。

不论冥梵联军与柳相军孰胜孰负,这都是并浪城发难的最佳时机。

梅真儿和彭祖完全支持秦骑的决定。并浪军的军力已可以攻城掠寨,精器阁的设立,使得攻城利器也研发出来。

言横低估了并浪的攻击力,封锁并浪的军城被夷为平地,万名守军投降。

第十三卷复国

第九十八章收复王殿(上)

言横只能在霞原、竹庐、北原三城加强防守,企图从大区域上钳制并浪军。

秦骑的攻击能够成功,主要还是因为言横在霞原、竹庐、北原三城调集的力量,都已通过旺生城,输入到无底洞一般的侵梵战争中。

当九婴和梅真儿走下并浪舟,秦骑已收复了云末——彭祖的领地,此时,士气正旺的并浪军正向竹庐城挺进。

光复之战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头,但九婴却不乐观。

因为,他已掌握了柳相大举回师“平叛”的动向。九婴在第一时间与彭祖、梅真儿商量下一步的策略。

复国之剑既然已经出鞘,就再无收回的可能。否则,全境支持并浪的民众会对并浪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并浪一厥不振。

唯一的出路就是,如何将胜利扩大。

尹喜和野凌已说服了元老院,冥梵联军攻打北度口只是迟早的事,而且,届时黑皮圈水师和船坞移至北度口,将大大加快水师的扩建速度。

攻下旺生城,当然不易。但并浪军若能在冥梵联军攻打旺生时到位,夹击旺生,那将是对柳相的致命一击。

旺生城将是一个转折点,但现在对并浪城来说,要打到旺生,还有许多准备要做。

战争最重要的就是兵员和后勤,以一城之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这两样东西,只能从广阔的清凉境汲取。

攻下云末,就已扩大了补给范围,加上慈缘儿的到来,解决军需暂时不成问题。重要的是兵员。

彭祖道:“以并浪和云末的人口,是不可能组成足够的军队。我军改编的降兵,能补足兵员消耗就不错了。最糟糕的是,柳相已经把各城的精壮淘了一遍!”

九婴想了想,一拳击在案上,斩钉截铁道:“现在只能赌一把了,秦城主拿下竹庐应该不成问题,但如果接着直逼旺生,就会迎头碰上柳相从梵原撤回的大军,敌我悬殊过巨,绝无胜算。”

“为今之计,只有在占了竹庐后,将云末、竹庐的并浪军全数押上,折回先取清凉山!”

梅真儿和彭祖虽不善于军阵,但也立时感觉到压力。

清凉山除了小小的清凉殿外,无险要守。要攻下是不难的,但要守住却不易。九婴所说的“赌一把”,便是在占领清凉山后诏告天下,引四方军民来投。

若在积蓄起足够力量之前,柳相便大军压到,并浪军不但要退出清凉山,而且会一路败回并浪。到那时,士气大落,并浪城是否能挡住数十万大军,结果不言而喻。

九婴道:“正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们只能先到竹庐,与秦城主商议。我相信,他也别无选择。”

慈缘儿自从到达并浪之后,几乎没和九婴搭过话。随着梅真儿、彭祖和九婴一起到了竹庐,除了公务,也没再多说一句。

她将自己埋入了繁重的事务之中,有意以此减轻感情上的痛苦。

“清凉境从前对商号的态度是绝对错误的!”彭祖和秦骑开始惊异于慈缘儿在经营后勤方面的才能。此时的并浪军,已扩至六万人。而慈缘儿在十天之内,已将这六万人的军需安排得井井有条,这大大减轻了彭、秦二人的压力。

梅真儿自九婴来后,便觉有了依靠,即使柳相大军马上出现在面前,她也不会惊慌。

在攻打清凉山之前,彭祖去见了梅真儿,长谈近四个时辰。

    ※    ※    ※

竹庐城里,多的便是竹林,竹林清幽雅静,却总有一点萧瑟凄凉的感觉。

“九哥,上午翼侯找了我,说起缘儿姐姐的事。”梅真儿对九婴道。

九婴笑笑道:“缘儿很能干。”

梅真儿看着九婴的脸,镇重问道:“我知道,缘儿姐姐很喜欢你,你喜欢她吗?”

她知道,九婴的心底是在乎慈缘儿的。在迎接九婴的船头,心上人那轻轻的一推,已足够让她的心敏感地触到这一点。

而九婴能怎样回答这个问题?若说喜欢,那是肯定的。可是,为了避免让梅真儿难过,他会不自觉地选择回避。

九婴觉得,自己不应当在这样的问题上有一点点隐瞒。说真话虽然一时会痛,可是无愧于心。他道:“一想起我欠她的那么多,就象一座山似地压在我心上。这辈子,我是还不清了!若说喜不喜欢缘儿,我是喜欢她的。”

“他果然是喜欢她的!”梅真儿心里微微一紧,但却没有意料中的痛。

当彭祖和她谈话时,提到了慈缘儿对并浪的重要,也点到了慈、九之间的情感纠葛。当时,梅真儿的心抽痛。但她对慈缘儿并不反感,相反地还感觉这个飒爽干练的美女姐姐很亲近。

慈缘儿无数次地帮过九婴,若没有她,九婴或许已在波湾城的海中尸骨无存,或是与玉西真在天涯孤岛上从此隔世,或是在赴那城的血战中阵亡。

梅真儿与九婴一样,对慈缘儿充满感激。只要心爱的人能活下来,便是十个慈缘儿,她都能接纳。

“九哥,我明白翼侯的意思,他提醒我,要以大局为重,让我和你接纳缘儿姐姐。”梅真儿真诚地道。

这对九婴有些突然了,他一时还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彭祖已经将他和二女之间的感情问题提到大局的层面上来。

他素来反感这样,有些茫然地看着梅真儿。

梅真儿怎会不知九婴所想,道:“我知道你喜欢缘儿姐姐,我也喜欢她。……九哥,对不起,其实我很自私。我不想我爱的人欠别人的情。”

她说到这里,低下了头,为自己的“自私”而惭愧。

也是在她说出这句话后,九婴的脸色才平静下来,搂着梅真儿的肩膀道:“真儿,你放心,我会和缘儿谈谈的。”

梅真儿点点头,道:“她就在前面的竹林里,是我约她来的。”

“看来,这件事一定是要了断的了!”九婴苦笑道,“若我不答应找缘儿谈,她岂不是要白等一场?”

梅真儿道:“若你不去,我也会去找她的。”

看着九婴踏着竹叶向前方而去,梅真儿喃喃道:“心中有人,是赶也赶不走的。就象叶儿姐姐,永远活在九哥的记忆中。”

一滴清泪,落在洁白无雪的衣袂上。

慈缘儿已在竹林尽头,她听到身后异动,回首愕然道:“九哥,怎么是你来了?国主呢?”

九婴笑道:“我刚和她分开,还谈起你呢!”

慈缘儿奇道:“谈什么了?我可一直躲得远远的,不会让她吃醋吧?”她努力表现得轻松些。

第十三卷复国

第九十八章收复王殿(下)

九婴道:“翼侯说,我若不娶你,你便不能安心地做事了。”

慈缘儿显然有些开心,笑道:“是吗?国主连这个都和你谈啊?”随即问道:“九哥是怎么想呢?”

九婴道:“缘儿,你是我的恩人,更是我的好朋友。我若因为这个原因要娶你,那是对你的侮辱!”

九婴的话如尖锥一般刺在慈缘儿心上,她捶了一下九婴的胸脯,强颜笑道:“九哥,你说什么呢?我倒是不介意的。”

当她看到九婴还是那副严肃的样子,亦正色道:“但你能这样对我说,我也很开心了。”

慈缘儿咬着嘴唇,泪水不可抑制地涌了出来,狠狠地掐了下九婴的胳膊,恨恨地骂道:“你这个混蛋,不知道缘儿的心会痛吗?”

她扑入九婴怀中,痛哭失声。

“我的心好痛,可是,我们之间没有一点隔阂,他才会说这些伤人的话。至少,不亏我真心待他,我此生不会遗憾。”

“若他真的这样娶了我,我会开心吗?会的……我会很欢喜。”

“可是,一个会变心的九哥,是否还会是我心目中的他?”

九婴哪知慈缘儿在怀中的心情竟如此烦乱,只是愧疚地抚着她的后背。

慈缘儿知道,自己的这份情愫是难以想出结果的,痛哭一阵,心胸畅快了些,便强自收住悲伤,仰头对九婴道:“还是那句话,缘儿可以等。等到有一天……有一天你想娶我了。”

    ※    ※    ※

占领竹庐后,并浪军很快扩展至八万人。除了三万人用于防守并浪、云末、竹庐三城,其余五万大军集结,向清凉山挺进。

三千前锋在左文的率领下离开竹庐。“呵呵,我们为什么不早几天动手?”两天后,九婴等人就后悔了——左文占领清凉山,生俘伏姬的战报已送到。

自柳相宫变后,近尉的建制被取消。柳相不允许宫廷里还藏着另一股不受控制的力量。

另一方面,柳相对言横很有信心。这引发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言横的屯军策略虽是一个稳固的办法,但九婴当年在并浪留下的精器阁,打破了这一均势。言横在战败后已逃往旺生城领罪。

正是因为对这种均势的误判,清凉山的殿卫人数只留了一千五百人。

而且,清凉殿是三境中最不注重防守的王都建筑了。

四万七千名斗志昂扬的并浪军,弩未上弦,剑未出鞘,已经驻入了清凉山。收复清凉殿的兴奋还未散去,哨探军报已将九婴等人的心情拉回至沉重状态。

柳相军已从旺生出发!直至哨探来报时,军队还未全部出城,因此估不出总数。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清凉山峰顶,即清凉殿附近的香林被砍伐,并移至外围制成木兽刺。清凉殿是唯一有宫墙的建筑,成为投石车和巨火弩的大本营。数万并浪军一齐动手,将清凉山的高坡挖得沟壑纵横,建成壁垒遍布的弩兵工事。

梅真儿、九婴等人一齐来到清凉殿的西北侧。

这里是一片缓坡,青草较别处更为翠绿,依势驻足,顺西北望去,正是并浪的方向。

曾经有五百名近尉和两名城主,将热血和忠骨留在这里。

“是这里吗,九哥?”梅真儿问道。

九婴没有回答,他的目光已被草丛中的一块石碑吸引。三尺石碑覆地,上刻:“竹庐程逸,龙武回牙,战死之地。”

这碑自是柳相所铺,秦骑叹道:“程、回二城主的忠心,即使是禽兽也能感动啊!”

彭祖冷哼一声,道:“柳相为二位城主立碑,不过是为防下属出现叛徒而已。凭他有什么资格颂忠魂?”

九婴想起宫变之后,柳相对手下诸多功臣的排挤屠戳,心道:“疑心怎可以换来忠心?”

梅真儿凝望石碑,已是泪流满面,对军士道:“取王旗!”

五丈高的王旗大旌出现在清凉山顶,整座山的数万战士都停下手来。

梅真儿从三名健壮军士手中接过大旌,俏然而立。她的轻衫白裙随大旌上的黑色风兽尾随风而动,象征着力量的王旗与代表着美丽与希望的女王浑然一体,万军尽数震住。

九婴微微蹲身,帮着梅真儿将碗口粗的大旌向地上插去,他双手交替,无声无息中已将王旗深入土中七八尺。秦骑等人在边上看了,都是暗自心惊:“九婴的修为又有进境!”

梅真儿感激地对九婴一笑,随即在大旌边朗声道:“程、回二位城主和五百近尉的血不会白流!我在此诏告清凉,必诛柳相!”

她声音清朗,众军又肃静异常,竟是声传遍野。众军齐呼:“诛柳相!诛柳相!”声闻十里。风兽快骑同时向四方疾驰,十天内,已将梅真儿收复清凉山的消息传遍全境。

九婴、秦骑等人的心情无比凝重。柳相大军已经开拔,就前次十六万大军攻打并浪的规模,此次军力是在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