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我乃刘备-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见其写好,便道:“需得派一个得力之人下信,不然袁绍可能还以为我瞧他不起呢。”
    陈登道:“公?新近投入使君麾下,此人乃北海名士,素擅机辩,可用他为使。”刘备点了点头,使人将信差孙乾送达袁绍,然后起身道:“该到用饭时候了,元龙请留下来同我一起尝尝你刚才送来的米粟。”
    刘备先前看完陈登所送之粟,便即让人拿下去煮了,此刻早已做好,只等商议完公务,便即摆了上来。
    陈登道了声谢,两人便即细细品尝起来,刘备赞道:“嗯,味道不错。”顿了顿,又道,“国事已说完,现在吃饭的时候,元龙可以为我说说私事了。”
    陈登一愣,便即明白过来,拱手道:“使君要问的,可是我回东阳一事?”
    刘备这时也不拘束,只笑道:“我本不欲过问,只我觉得奇怪,想陶使君身体已然不支,正该用人之际,他却为何匆匆将元龙打发到任上呢?”
    陈登放下碗筷,拱手道:“不知使君可否还记得当初你打败曹操后,入城之事?”
    刘备仔细一想:“这当然记得,当时陶使君跟元龙及糜别驾等徐州大小官员都来了。呵呵,说起来我只建得些许微功,却劳驾诸位,实在惭愧!”
    陈登摇了摇手:“使君当得,想要不是使君,徐州城早破矣。”
    刘备道:“那这事跟元龙所说之事又有什么关系?”
    陈登叹了一口气:“当时我为了让粮草集于使君你的帐下,我便跟陶使君骗说襄贲城内粮草被曹操火烧了,这事你是知道的。”
    刘备点了点头:“是啊,当时若不是元龙及时将公子应的粮草留下来,不然别说襄贲城无以支撑,便是只怕也难建他日之功了。说起来,能击退曹操,元龙可谓居功至伟了。”
    陈登摇了摇头:“只你不知道,当时陶谦问粮草被烧之事,只被公子应抢了一句‘有这事么’,便是让我尴尬不堪。自那以后,陶使君他就时时怀疑我,疏远我。我当然也有愧,便是无话可说。
    后来我听说使君你得胜归来,不意夫人病故,便是欲要前来吊唁。陶使君只不让,我便跟他据理力争。最后他虽然妥协,但还是以打发我回任上为威胁,欲要让我打消这念头。我当时反正无意为官,便是邀上糜别驾等一起来了……”
    刘备想怪不得那时见到他心灰意冷,原来是这原因。只是想到当时陶谦没来,只差他小子来了,或许他那时便以为我功劳太大,有欲提防之意。刘备想到这里,赶紧道:“这次陶使君做得未免过了。”
    陈登苦笑一声。
    刘备和陈登用完饭,只陪他说了会话,陈登便即告退。
    刘备回到案上,正欲批阅奏牍,不想门外公子应大摇大摆走了进来,一进来便即笑道:“玄德现在已经如愿为徐州牧了,不知你将我这一手提拔的恩人置于何地?”
    刘备暗暗好笑,随口问他:“那公子你自己说,欲要我置你于何地?”
    公子应走上前,撑齐双眼,口里咦的一声:“玄德你难道忘了,当初你可答应我,说是你若做了徐州牧,我就是徐州伯的,如何现在说话不算数?”
    刘备正要问他我何时说过,突然转念一想,又何必跟他计较,只呵呵笑道:“是吗?可我听说徐州伯在扬州死赖着呢,你想当这徐州伯,就得先把他打跑了,你才能上任啊。”
    公子应抓耳道:“这倒是好主意。”想了想,“可不对呀,这么多年了,要是那徐州伯好打发,我父亲早就打发他了,如何让他现在还呆哪里?”
    刘备道:“是吗?那我也不好办了,想我本来欲要封你这什么徐州伯的,可你不敢去上任,那公子你也不能怪我了。”
    公子应急道:“徐州在这里,那袁术身在扬州,他又哪门子徐州伯了?再说了,他做他的徐州伯,我做我的徐州伯,两不相干,两个徐州伯岂不好玩?”
    刘备一面看着奏牍,一面跟他说话。此刻见他还真痴心妄想起来了,便是心里好笑,只被他缠得不耐烦,欲要破口将他骂出去,可突然转念一想:“陶谦老儿身前表我为豫州刺史,让我驻军小沛,不是想利用我为他守西面门户么?哈哈,如今一报还一报……”
    刘备想到这里,便是一本正经道:“好啦,好啦,你还是请回吧,我还要批阅奏牍呢。”
    公子应一听,不干了,只跺着道:“所谓狡兔死走狗烹,想不到玄德今日过河拆桥,欲要不念我这恩人了。”转身欲走,只是‘徐州伯’瘾一上来便是止也止不止,又回身,再问道,“玄德便不顾念往日恩情么?”
    刘备知道他不得手绝不罢休,只嘿嘿一笑,继续批阅奏牍,不跟他说话。
    公子应见刘备不理他,便是长叹一声:“罢了罢了!”然后伸手去拔剑,只一时笨拙拉不出来。刘备这时故意大吃一惊,叫道:“贤侄,公子,你这是欲要何为啊?”便是赶紧去按住他剑柄,其实他到现在都没拔出剑。
    刘备假装抹汗:“公子这样做,便是欲要陷我于不义也。想今日你若去了,那么我百年后又如何向你家父交代?”
    公子应胜利的一笑:“玄德知道不好交代就好,想我家父都把徐州交给你了,你就不能给点事给我做做,封我个什么‘徐州伯’干干啊?”
    刘备只在心里骂道:“你个王八蛋,老子要是能随便封,早把你龟儿封成皇帝老儿给供奉起来了。”
    刘备心里虽然骂着,表面还是柔和:“公子有此大志是好,只这徐州伯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再说,要想干得名正言顺,就必须先把扬州那个假徐州伯赶跑。可你又不想欺负他,所以说这事难办啊。”
    公子应听到‘欺负’两字甚是受用,点了点头:“嗯,那我就不欺负他啦。”转过来又问,“那我这徐州伯怎么办?”
    刘备这时学着他先前样子,也是长长叹了一口气:“没办法啦,想你家父不幸仙去,你大哥又被乱贼砍死,可怜只留下你一人了,说来,我若不关心你这世上还有谁能关心你。罢了罢了……”
    刘备正欲说下去,不想公子应被他这句话说得深为感动,想起家父,便是不由轻声抽噎起来,轻轻唤了声:“父亲!”只他跟大哥关系不好,所以想到他也少一些。
    刘备看他这样子,反而于心不忍,暗道:“倒是个孝子。”想他倔强如此,看来自己要是不答应他,若然他真的自杀了,那可大大不妙。
    刘备心想:“也好,我便如你所愿,不让你吃吃亏,不然你还一直活在袁术的日子里。想那袁术称帝时不打不知道,一打才知道自己不是当皇帝的料,而我则要让你不当不知道,一当才知道这什么州牧也不是好当的。”
    刘备扶着他肩,道:“公子你也不必伤心,这样吧,当初你父亲不是表我为豫州刺史么?只我那时因为要帮田将军攻打麴义,所以一时没能去上任。而如今我又接任了这徐州牧,自然是分身乏术了。不若这样,我把这豫州刺史之衔让于你,你便替我去治理小沛如何?”
    公子应一听,大喜不已,只想了想:“玄德你刚才不是说不把先前那个赶跑,就不是名正言顺的么?可我听说那豫州也有个刺史,名叫郭贡,听说他还有兵数万,镇守谯县。难道我便先要将他打跑,才能称这‘豫州刺史’么?”
    刘备心里冷冷一笑,想你小子若能把郭贡手里数万人打跑了,那我倒可请你做大将军了。
    刘备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想那袁术算个什么东西,他称的‘徐州伯’只不过是自吹自擂,而且大汉也没这个官职,更不可能承认,所以你要是跟他抢这什么虚衔,实在没有必要。而郭贡则不同了,他是大汉任命的刺史,是真正的名正言顺。所以,你非但不能去骚扰他,还要好好呆着,只不要乱动就是了。”
    公子应点了点头:“可又不对,他既是真正名正言顺的,那么我要是去了,那不就是真正的名不正言不顺么?如此,他难道会容忍我,不会派兵来打我?”
    刘备苦笑:“现在天下一个州两三个刺史多了去了,你又怕他作甚?他也想过好日子,自不会随便来打你的。再说了,就算他发兵打你,难道我刘备是睡着了么?”
    公子应一听,嘻嘻而笑:“我只怕玄德睡过头了。”
    刘备虽然知道他是开玩笑的,但还是袖子一拂:“公子是来消遣我来了,说吧,做徐州伯你不敢,当豫州刺史你又怕别人打你,那我也就黔驴技穷了。看来,你最好先到他处走走,想想再来跟我说吧。”
    公子应见他生气了,便是赶紧道:“玄德你误会我了,谁说我不想当这豫州刺史,只是,只是……”
    刘备眉毛一皱:“只是什么?”
    公子应道:“我刚才不是说了么,豫州郭贡那里有兵数万,我要是到任,他就算不来惹我,可我总得准备准备。想我要是真有那么一天想动了,屁股痒痒了,想挪挪位置,那时候也好有个底子啊。”
    刘备一听,哈哈一笑:“你是要兵来着,这兵我可以给你两千,但这架你可不要乱打。想人家郭贡不来惹你你就烧高香了,你自己却还想犯他,那不是找打么?”
    公子应眉毛一皱:“玄德今日可以小瞧我,但我终有一天一定要拿郭贡小儿开开刀,直接打到他谯县去,把他位置夺了,然后我也就不用躲在那偏拐地方自称豫州刺史了。”
    刘备点了点头,想这小子一番话倒是大气。只不过想到他要是多掌兵权,只怕比袁术还要自不量力。虽暗暗心忧,但既然已经答应了,便不得反悔,只扶其背道:“志气可嘉,但你的想法最好不要去做,免惹祸端。”
    公子应只得应道:“听玄德的话就是,不过我还要向玄德借用一位将军,希望玄德你能够同意。”
    刘备兴趣来了,想不到这小子也不敢自己托大,也知道人才的重要,便是哈哈一笑:“公子欲借谁?”
    公子应道:“子方。”
    子方乃糜芳的字,糜芳乃糜竺之弟,刘备听说他两玩得很好,便是欣然道:“好吧!两千兵马,一个糜芳借给你,但你可不要弄丢了。”
    公子应见他同意了,便是笑而拱手:“多谢玄德!”说完,便即哼哈着出去了。

第百三二:醉卧美人膝

    公子应一走,刘备稍微批阅一下奏牍,不意突然焦躁起来,想到一人,便即丢下公务,来找麴义。【'只他找麴义前,先绕道看了一眼厉影,见其伤势无碍,便即放心。
    时易莫正在麴义府上,见刘备到来,二话不说,便即起身告辞。刘备也不责怪,只淡然一笑。麴义见刘备到来,赶紧起身相迎,迎迓入座。先自寒暄几句,刘备只说到其往日功绩,对他‘界桥’之成名一战更是大加赞赏,言道:“先登八百,当世无双!”
    麴义虽然被他吹得傲岸,但还是有自知之明,听到天下无双,更是有愧。只脸上红一阵紫一阵,言道:“我之先登与使君之部伍不足一哂。”
    刘备摇头道:“不然,当初我与舍我双方对阵时,不说在兵力上悬殊太大,便是在形势上也难以相比。”
    麴义点了点头:“也是,使君那会大军临城,胜兵其下,而我等连连遭败,士气全无。倘若不是我最后激励,使得士气稍微上升,只怕这最后一战我都不敢一搏。”
    刘备笑道:“敌军压城,而舍我一无所惧,这才是大将之风!”
    麴义抱拳道:“说起来,还要感谢那时使君舍命传令,饶我性命,才使得我有机可乘,苟且保全一命。只我不明白,依当时情境,使君只要下令继续再战下去,只怕我等早为刀下亡魂,也不用今后费口舌相劝了。”
    刘备郑重其事的道:“舍我岂不闻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像将军这等人才,我岂肯舍得刀戟相加?再说,就算那日在战场上我为将军所杀,我也绝不会下令去杀将军你的。”
    麴义深为感动,跪下抱拳:“感谢使君知遇之恩,某当肝脑以报!”
    刘备赶紧扶他起来,叹道:“可惜自那次血战之后,听说舍我的八百先登死士只剩下不到一半,实我之罪!”
    麴义道:“这些先登死士都是我从凉州老家那里带来的精锐部队,他们跟我常年在边塞抗击匈奴,又经常跟羌人接仗,晓习羌斗。后又随我来到冀州,所战甚多,最后在临淄败给使君你。哈哈,也算是天意,使君也不用自责。”
    刘备道:“虽然如此,但我深为歉疚。不过我听人说,舍我欲要解散这批先登死士,可是真的?”
    麴义投降时带有将及万人部伍,早已身自不安,而若然再养这批‘死士’在侧,则不可能不让人怀疑其之居心了。而他又甘愿真心投诚,不想别人说,更不想让刘备多疑,所以确有解散先登之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