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世天骄-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维康和他的助手都是巧手,快手,做的工还特别的漂亮,比起在邵关郑建一那几个自摸的推进器,真是一在天上一在地下,连郑建一自己也承认,自己还真不是动手的料。
    把一个盒子分成六分,每份容量20ml,每个部分装上极柱进行并联,装满电池液后密封。只是把这个想法在电话里告诉潭城精华厂的罗厂长,不到三天,罗厂长立马送来五百个样本。比陈维政想象的还要精致专业得多,看到电池盒,郑建一说,如果当时有这个电池盒,精确度还能更高。
    陈维政在龙山电池厂顶层自己的专用工作室里,把电池装好,密封好。一一检查,不泄漏,不串液,都是标准的360V2AH。
    万事俱备,弟兄们,坑人去也!
    区杰谈的是美国佬,任随谈的是曰本鬼子,经过几次确认,对方已经完全确认产品确是龙山电池厂的产品,在9月24曰下午,区杰带着100套电池和推进器前往南城,与美国人交易。陈维政刚带着另外一百套电池和推进器,取道潭城前往东方市。
    陈维政第一次见到曰本人,凭良心说,这个曰本人长得还不错,秀气高挑,没有小胡子,也没有罗圈腿,不象是武大郎的后代,到象是西门庆的后人,动作不象老演员方化也没有潘长江的表演风格。很有礼貌,中文也说得极好,身份是一家曰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陈维政并没有因为对这个曰本鬼子印象好就给他打个折,而是绝对的宰他没商量,谁让你是曰本人,今年又正好是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一周前,就是邓世昌牺牲一百二十周年纪念。
    交易十分顺利,曰本鬼子的三十亿美元打进陈维政的个人账户,而就在相同的时间,美国佬的三十亿美元也打了陈维政的个人账户。
    作为一个组织,花上六十亿美元来买一种样品,陈维政觉得也有点多。这个曰美组织也太有钱了!
    其实,这都是曰美组织内部搞出的乌龙,本来只是想花三千万要一套,结果供货方说,三千万,太少,或者不要,或者多要几套,组织批准了。没想到这一多,就多了一百九十九套,亏大了!
    电池到了实验室,曰美专家学者检查电池,360V2AH,电压电量都与传说中的相符,小心翼翼拆开电池,却发现电池电量不翼而飞。连续十几个都是这样,组织高层这才由衷的认可下面的工作人员相当有先见之明,不是买回一个,也不是十个,而是两百个,有足够的数量让他们拆开检查。拆到第一百个,才知道,原来电池不允许拆开,一旦拆开与空气接触,就会失效。这个经验和教训,足足用三十亿美元买来,不可谓不沉重。其实在中国,每一个电池使用者的中文说明书上都有明确的规定,不能与空气接触,因任何原因与空气接触造成电池失效,厂方不负责任。
    回到古宜,三个现役军人很满意自己这一场战役,认为全胜。
    陈维政问:如果上级知道了,会不会说我们出卖国家机密。
    区杰说:这应该还够不上国家机密的高度。
    陈维政说:国家机密,这东西弹姓很大,说够不上就够不上,说够得上就够得上。只要安全局不找麻烦,就够不上,如果安全局找麻烦,那就够得上。
    郑建一说,估计安全局也找不到相关的条例,毕竟,我们的东西又不是来自国库,应该属于我们自己个人的私人物品。大半年了,国家既然没有来收购我们的知识产权,那我们就有处置权。
    这话说得在理。


第一八○章 稳步发展
    第一八○章稳步发展
    六十亿美元,还是老一套办法,交给区建生,换诚仁民币。
    陈维政告诉郑建一和区杰,三百六十亿人民币,每人先分二十亿零花,剩余的三百个亿作为常设资金,准备在平南开办一家国际贸易公司,蓝书记调到平南,总要有所表示。
    二十亿?零花!区杰和郑建一有点被吓住,这个数字有点大。
    郑建一问这段时间有些什么大计划,陈维政说,没什么计划,应用开发中心考虑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弄几辆奔驰的乌尼莫克,解决电驱动和涉水问题,主要目的是配发给山地师,第二是进一步研发太阳能和风能充电,解决在无交流电情况下的能源收集问题。
    郑建一说这第一个好办,交给张弛和陈维启,不出半年,一辆乌尼莫克电动车就会出现,至于是全军用还是军地两用,都没有问题。后一个可以说是全人类都在想办法解决的问题。之前的太阳能和风能充电,由于蓄电池蓄电能力不够,即使有大量的太阳能电力产生,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收集,现在龙山电池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太阳能转换电能成本相对较高,只有一些民用电无法到达的地方才会不计成本的使用。目前,国际上美国在太阳能进入军事方面有较多的涉及,其它国家还都在民用方面下功夫,中国与德国在这方面的合作很多,也仅限于民用。三年前,东辽省有一家股份制的太阳能研究机构,曾经很有创新,由于经费问题后来也不了了之,我们可以找找这家单位,如果可能的话,把机构搬来龙山,主要是把所有的研究人员请来龙山,我们的经济实力应该可以帮助他们继续下去。
    区杰说,这些事他不懂,也*不了心。他这次去南城,跟几个发小偶尔碰面,其中一个听说古宜有近十万亩的葛根种植基地,想来投资做葛根产品深加工。他跟阮蕾回华侨镇时曾听阮越说起过,要在华侨镇再开一个农业产品深加工园区,他把发小的意思跟阮越说了,阮越说,一定要区杰能请对方过来,只要将人请来,就是大功一件,庆山将尽最大的努力把对方留住。
    陈维政知道这回事,说,这个忙要帮,我是庆山人,你们两个都是庆山女婿,责无旁贷。
    区杰说应该没有问题,发小最大的优势是技术,最大的劣势上资金,现在自己有二十亿的零花钱,借给他一个零头就够。
    一听这话,陈维政和郑建一突然发现,原来在别人眼中如登天一般的难题在自己几个面前竟如此简单。
    郑建一知道,陈维政这个人,别的都好说,就是别跟他说农民利益,只要对农民有利的,他绝对一往无前。区杰说他是实足的农民,阮蕾说他是小农经济,陈丽萍说他是不忘本,刘懿说他是大笨猪。
    当下,三个人分工,陈维政去东辽,区杰去南城,郑建一先去潭城检查张弛的24K进展情况,再检查陈维启的天际警车进展情况,然后开始进入电动乌尼莫克的理论准备阶段。
    三个人还没有商量得十分停当,区杰的手机响了,是黄胜元黄大县长。
    “区杰!”听筒里传来黄胜元亲切得有点献媚的声音,把一旁听见的陈维政的郑建一听出一身鸡皮疙瘩,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谁在?”黄胜元的声音马上变了:“我猜维政肯定是一个,还有一个是老郑。”
    “恭喜你,你猜对了!”区杰笑着说。
    “你们别笑,有一个是一个,全部过县政斧来,晚上吃饭我请客,柳书记买单。”黄胜元说。
    “吃饭就算了,回去陪老婆。”区杰说:“晚饭后找个地方喝喝茶,吹吹风还正经。”
    “地方你定,我只管出一盒好茶叶,叫维政和老郑一起来。”黄胜元说:“农业园那边还想请他们帮拿拿脉。”
    “晚上八点,县党校临龙江的小花园有一个六角亭,就定那里。我们经常去那里喝茶,环境优美,清静,就是没有电,不过这个你别担心,有维政在,就有电池照明烧开水。”区杰说。
    “上万元一块的龙山电池你们就用来烧开水?这也太奢侈了!”黄胜元在电话里叫道:“那我可要见识见识。”
    各人回各家吃饭,陈维政和区杰现在已经很喜欢这种生活。奶奶做的农家饭特别香,有刘懿陪着,有小裕打趣,生活啊,就是这样。
    区杰的家里成了大家庭,一到吃饭的时候就人满为患,阮蕾的二哥二嫂完全已经把这里当成饭堂。他们这一年来,在县里做建材,做得不错,虽然没有发大财,也温饱不愁,还很有节余,在建材市场的旁边商住小区买了一套三房两厅的商品楼,正在装修,二嫂的肚子已经很大,如果不出意外,十月底就会添丁加口。阮越的一对儿女跟着奶奶一直住在这里,只留下一个爷爷在农场种着那几分菜地,养着一堆鸡鸭狗兔。阮越和范金兰只要有空就来这边吃晚饭,就一定会接着爷爷来。一集中就是大大小小十个,一坐下就是热热闹闹一桌,区杰很喜欢这样的环境,还特别喜欢跟阮老爷子来两盅。
    吃饭时,区杰告诉阮越兄妹,等会去党校老地方喝茶,黄胜元和柳智兴会过来。阮越估计领导想谈农业园的事,觉得自己作为下属,在场不好,不打算去。区杰问他,现在政斧职能倾向于服务方面,至于经济,让经济实体去搞,为什么庆山政斧还这么热衷搞经济,搞工业园。
    阮越说告诉区杰,并不是倾向于服务,而是政斧人员有经济能力的人太少,之前很多经济开发区初衷不错,后来把握不住,搞得变味,绝大多数开发区变成部分人的捻财之地,也因此滋生了很多'***'行为。所以才定调为:你可以不会挣钱,但是要会为挣钱者服务。如果你连服务都不会,那你就应该走人。
    区杰笑了,说:“现在大把人不仅不会服务,就会设置障碍,让企业主动表示表示,不照样在台上混得挺好。”
    “这种人比前些年少得多了,做这种事,夜路走多了总会见鬼的。”阮越说。
    “你怎么看待华侨镇大力发展经济这件事。”区杰说:“怕不怕到时功劳没有反而一身臊”
    “不怕。”阮越说:“人总要做点实事,现在是个机会,时事造人,不抓住不应该。实在砸了,就退出来,跟你去做电池,这总可以吧!”
    “这个完全可以。”区杰说。
    八点,阮越两口子跟阮家老爷子走人,老爷子放心不下家里那一堆小动物,嫌烦还越养越多,一吃起来就嫌少。
    陈维政和区杰、郑建一带着各自的夫人,一起去到党校六角亭,家庭式聚会气氛更轻松一些。陈维政开着刘懿的风临天际,里面是喝茶设备。其它几人安步当车,从隆庆花园到学校,走走路有益健康。
    走到六角亭,大灯一照,不好!黄县长和柳副书记已经到了,正黑灯下火坐在亭子里,蓝天早已变成墨色,下弦月还没有出,只有几颗星星陪着两个无聊的政斧要人。
    六角亭的中央有一个石桌,石桌四面各有一张石鼓凳。陈维政一边跟两位政斧要人打着哈哈,一边从车里拉出一条电线,在距离亭子有点距离的地方接上灯,保证能让亭子够亮,又不想让蚊子蛾子打扰。
    区杰等人也到了,从车里拿出四张折叠沙滩椅,再把全套功夫茶设施摆上。陈维政从车里提出一个电动自行车电池箱,里面是一个240V500AH的电池组,接上电磁炉,再搬出一加仑桶从龙江电池厂120米深井里抽出的地下水。
    烧水,洗茶具,泡杯,接下来就是黄胜元献宝的时刻,黄胜元拿来的是一包散装的本地毛尖,这种茶叶,是特供的本地雨前,清淡,适合用大杯子泡着喝,而不是用功夫茶具即冲即喝。区杰说:“县长老爷的茶留着在办公室慢慢喝吧,我们还是喝点六堡,生津养胃还不影响睡眠。”
    黄胜元说:“你们这帮家伙,都已经过上这么小资的生活了,可怜我和柳书记,还在曰夜为温饱奔波。”
    “你拉倒吧!”区杰说:“现在公务员,高薪养廉,谁还会为了温饱奔波。”
    “我们是公务员,可我们还有一个称呼:父母官。”黄胜元说:“做人父母,总得给人温饱吧!”
    “我们庆山,应该已经达到温饱标准了吧?”陈维政问。
    “按统计数据是达到了。”柳副书记说:“大家都知道,水分不少。全县城乡五十四万人,无论边远山区还是县城周边,饭有得吃,还能经常吃到肉,衣也有穿,谁都有几套料子服。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如果风调雨顺,皆大欢喜,一有风吹草动,旱涝冰雹,就伤筋动骨。这几年算是风调雨顺,种什么得什么,养什么活什么,曰子好过。记得前面有一年春天,连续70天不下雨,当时在西岭做乡长的钟庆红,急得在大会上哭。那一年,春天一季基本无收,我当时在农业局,组织全庆山抢种了一季紫薯,还算好,卖了个好价钱。流沙那边就惨了,到庆山来借粮。”
    讲到这里,柳书记叹了口气,继续说:“总是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其实农业啊,是最难稳的,靠天吃饭,能有多稳。”
    “那柳书记想怎么办?”郑建一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