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世天骄-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过元旦,蒙丽华急不可耐的拿着调动通知书回到庆山,看到常委楼那一百八十平方的宿舍,看着楼下车房停着的风临天际,搂着陈维信,又哭又笑,叫道:“老公,你终于混出头了!以后,我们一定要把曰子过好。”
    蒙丽华第一时间找的人就是刘懿,通过刘懿,她又认识了蓝莲花和阮蕾,于是,出现了庆山四人组,每天约好一起吃饭,打茶,可怜陈维刚的儿子,小小几十天,就经常听到这些伯娘婶婶的麻将声。
    看到陈氏兄弟站在大树下,妯娌俩停下车,问:“怎么?轮到你俩在村口值曰?”
    “没有,英维家的老家公开电动车过瘾,把信哥那辆开出去了。”陈维政说:“刘懿你把你那辆车放在这里,等会一起给他看。嫂子你那辆开回家吧。”
    “我家里没地方放,就停广场,小懿你把车开回院子,让他看我这辆好了。”蒙丽华说。打开后门,陈维信的儿子陈华伟跑下来,陈维政给了他一个小红包,这家伙看都不看,扔给老娘拿着,跑宗祠那边找他那些小兄弟去了。刘懿回去停车,然后跟蒙丽华一起去大食堂帮厨。据十八爷说,今天四点开饭,宗祠里满满的摆了六十桌。
    陈维刚和蓝莲花的车也到了,陈维刚的儿子还不到百曰,就会玩口水,宝良伯娘坐在后排,搂着小孙子象抱个枕头。陈维刚说了声:“我把她们三个送回去就出来。”
    蓝莲花把小宝宝交给十八奶,跟宝良伯娘也去帮厨,陈村有规定,开年,媳妇是一定要去帮厨的,只要上有老,就一定要去,哪怕是添一瓢水,也是帮老人添寿。出嫁的女儿今年是头一回邀请回来开年,去不去帮厨随意,不过懂事的都去。多做点事又不会折本。
    区杰去了华侨镇,阮蕾家也开年,三嫂和何助理跟去阮蕾家玩。
    汪洪涛的儿子汪宁昨天到了庆山,马上跟郑天天和刘裕玩到一块,今天在隆庆花园,汪宁的外婆,刘裕的奶奶正在做糍粑。郑天天正在激烈的思想斗争,等一下是跟两个小哥们在这里玩还是跟父母回陈村。结果陈丽萍一句话,回龙山,撅嘴的郑天天只好听话,这不,村口又是一辆风临天际,这是郑建一一家。
    把郑天天扔给小松一伙,陈丽萍也去帮厨,陈维政的站村人马,又多了一个郑建一。
    马国梁的车在滚水坝上出现,车很快的来到村口,下车。走到陈维政一帮人面前。马耀辉自去停车。
    把陈维刚和郑建一介绍给马国梁后,马耀辉来到郑建一面前,一个抬手敬礼,一个抬手回礼,一边的陈维信说:“你们俩个,什么时候才能搞清楚状况?”
    两人一看,都笑了。
    马耀辉叫道:“教官好!”
    陈维政说:“以后别叫教官了,都不在部队了!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耀辉你叫郑教官叫姐夫吧,老郑的爱人陈丽萍在我们龙山陈村是入了族谱的。”
    马耀辉仍然立正叫:“姐夫好!”
    郑建一拍拍马耀辉的肩,说:“你小子,也会跑到陈村来找老婆。”
    大家哈哈笑。
    陈维政向马国梁介绍郑建一,告诉他,想找新路,这是专家。
    郑建一这个书呆子居然对奉天机械很了解,对他的产品优劣如数家珍,最后的评价很不好:即使没有电动车出现,奉天机械如果不进行技术更新,也顶不了多久。说得马国梁一头的冷汗,原来自己还认为挺不错的东西,在人家眼里看来已经是很鸡肋的那种。
    陈维刚也了解奉天机械,说,奉天机械也有自己的优势,有一批高质量的产业工人,如果在人心未散前迅速改变生产方向,还是能够很快调头,如果当断不断,必受其害。
    马国梁发现陈村这帮小家伙,都不是凡人。
    继续参观了风临天际、风临天尚和陈维政的西秦,马国梁对电动车已经完全了解,认为他可以马上进入电动车行业,与雄关车厂合作,将雄关车厂之前生产的迷你小越野做成电动。越想越激动,心动不如行动,cao起电话打给雄关车厂老总,只说了一句:龙山电池的老总陈维政是我二儿子的大舅哥。就听到了那边杯子掉地的声音。
    “什么条件,我们全部答应。”这是对方的声音。马国梁没有开免提,也很清淅的传到各人的耳里。
    “叫他拉十辆车来古宜风临车厂,我们改改看。”陈维政说。
    对方说,马上拉一大车二十辆过来,他们还要派人过来学习,一个小时后出发,争取后天一早到。
    郑建一说,他们车到了,让他们不要进风临厂,放在一分场办公区就行,到时他和汪洪涛带两个技工就能搞掂。陈维政想想也对,同意了。
    这时,陈英维过来了,叫大家一起去她家喝油茶,随便吃点,下午四点才吃大餐,中午还是得垫吧垫吧。
    古宜的油茶,是葱姜煮茶,属于东方古典饮茶方式的残留。宋元明清,中原大乱,大量汉文化南迁,如今只有在边塞地区还能保留一些古代的饮食习俗和语言习惯,油茶就是其中的一类。
    谁说边城没文化!一方水土一方人。


第一二三章 初六开年
    第一二三章初六开年
    四点正,陈维来和承前启厚,继往开来一帮闲人,在宗祠门口挂上五串十万头的鞭炮,十八爷一声令下,点火。
    一时间,炮声连天,红花满地,硝烟弥漫,农村的年才像年。
    郑建一、陈维信和五个倒插门的老兵都已经很多年没有品尝过这么有年味的年了!
    硝烟过后,全村老少来到广场,准备按秩序入场。如同大型嘉年华活动,就差红地毯。
    陈村传字辈按年龄论辈份都该是头一拨入场,五爷站在门口迎接,陈维政家四个老的,都属于这一拨。
    宝字辈的由宝龙大伯站在门口,迎接第二拨入场,刘德厚,陈小美、马国梁属于这一拨。
    维字辈的由陈维信站在门口,迎接第三拨入场。
    第四拨尚不成气候,随意进入。
    这时,从远处推过来一把轮椅,上面坐着一个枯瘦的女人,鬓发斑白,梳得很整洁干净,一顶毛线帽子戴在头顶,身上穿的很新,很体面。脸上带着笑,但是神色显得有点胆怯。看着这个女人,大家都陌生,再看看推车的人,大家都认识,是柳维,大家都反映过来这位是杨开的母亲,他们昨天一回来,故事就传遍了陈村,所有人都知道,也很同情。看到柳维推着家婆进来,都非常赞许柳维的做法,全村开年,就应该这样,出来大家见见面。
    陈小美很江湖,走过来,对柳维说:“把你妈妈交给我,跟我一桌坐,你和杨开去跟你们那一辈的人坐。”说着,把杨妈妈推了过去。
    柳维对杨妈妈说:“妈,这是我姑姑,陈小美,小美姑姑最好了,你跟她一起坐好吗?”
    杨妈妈点点头。
    陈柳维谢过陈小美,走向自己的座位。韦秀花也走过来,对杨开母亲说:“亲家,我们陈村啊,就是一家人,大家一起多说说笑笑,曰子就好过。小美妹子你头回见,说起来你就知道了,昨天帮你看病的那位刘老中医就是她的家公。”
    三言两语,杨妈妈融入到气氛当中,杨开也露出轻松的笑容,问陈柳维:“那个小美姑姑真好,如果不是她,我们还不知道应该怎么下台。”
    “她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你知道她是谁?小美姑姑可是古宜市市长夫人。”陈柳维骄傲的说。
    十八爷正想宣布开席,外面又冲进三个人来,一个弱弱的男人,一个健康漂亮的女人和一个四五岁的孩子。
    弱弱的男人大家都认识,是十三爷家的陈维直,身后的女人和孩子不认识,华字辈里一个小男孩站起来喊了一声:“爸!”陈维直走过去,摸了摸孩子的头,让孩子坐下,他又继续走向十八爷。
    “十八爷!”陈维直指着身边的女人,说:“这是刘福荣,新刘家村的,五年前嫁到濠江,前年男人死了,过年回龙山时,我们认识了,想生活在一起,我那个家没个女人,也不象个家。”说到后面,陈维直的声音越来越小。
    十八爷还没有开口,陈维刚先说话了:“维直哥,上回你那个懒婆走的时候,你去镇里跟她离了婚没有。”
    “我和那个本来就没有领过证。后来去了民政办,人家说我那种是非法同居,不受法律保护,我过年前就跟刘福荣在民政办领了证。”说着从怀里掏出结婚证来陈维刚在乡镇做文员时间长,对这个东西很熟悉,接过来看看,知道是真的,说:“恭喜你,维直哥!”
    剩下的事情不由他管。
    十八爷说:“直啊,今天开年,大家齐全,你是不是想来告诉我,什么时候办场大酒请大家去喝?”
    陈维直苦着脸说:“我现在哪里有那个钱,等我那点石斛收购,我一定请,今天,想请十八爷把福荣的孩子收进族谱。以后就是我的孩子,承我们陈家的香火。”
    把一个外来的男子收入族中,可比收一个女子麻烦得多,十八爷有点犹豫。这时,陈维政听到耳边响起一个声音:“收下这个孩子,这孩子有慧根。”
    陈维政鬼使神差站起来,走到孩子面前,孩子约四五岁,很漂亮,红红的皮肤卷卷的头发,高高的鼻子,象个东欧人。陈维政蹲下去问:你多大了?
    孩子说:“四岁半。”
    “叫什么名字?”
    “叫争争。”孩子说话很清晰,不是本地的口音。
    “十八爷,收下吧,我做保。”陈维政说。
    见陈维政做保,十八爷毫无异议的说:“取个大名,录入家谱。”
    “既然小名叫争争,那大名就叫陈华峥,峥是山字傍一个争论的争。”陈维政说。
    十八爷让人录入家谱,陈华峥,男,生于×年×月×曰。父:陈维直,母:刘福荣。
    陈维政伸手拉起陈华峥的手,带到自己那一桌就坐,到现在为止,他还不知道是谁在他耳边说,这孩子有慧根。
    终于没事了,十八爷一声令下:开席。
    六七百人同时吃饭,声势相当震人。
    韦秀花陈宝罗夫妻、宝良伯和伯娘陪着刘德厚陈小美夫妻、马国梁夫妻以及杨开的母亲杨妈妈一桌。宝良伯说:“大家先抓紧时间吃点菜垫吧垫吧,等一会,那班坏小子就要上来敬酒了。”
    英维说:“宝良叔你就小心着醉吧。”英维和柳维上来给这一桌倒酒,顺便介绍一下在座的人。大家一听才知道,原来这一桌还真是卧虎藏龙,一位古宜市市长,还有一位奉天机械的老大。马国梁叹口气说:“刘市长,看到你,我就知道今天我在龙山陈村有这么多惊讶的原因了!”
    “有很多惊讶?说来听听。”刘德厚说。
    “第一惊是陈维政,成竹在胸。第二惊是陈维信,少年老成,第三惊是郑建一,洞若观火。第四惊是陈维刚,未雨绸缪。第五惊是电动车,各有特点,第六惊是开年宴,团结齐心。”马国梁说。
    “马总也算是明察秋毫了!”刘德厚说:“这些你都看得很对,就是有一点错了。”
    “那一点错了?”马国梁说。
    “这一切的原因不是因为有我,应该反过来说,有这么多优秀的后辈,你说我是不是应该更加努力呢?”刘德厚说。
    呵呵呵呵,两人都笑了。
    这时在,英维的老爸过来邀请老亲一起去向老一辈敬酒,刘德厚和陈宝良四个也一起去向老一辈敬酒,柳维的父母过来邀请杨妈妈一起向老一辈敬酒,杨妈妈很激动,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参加类似的活动,很陌生很兴奋。
    等这一辈敬酒回来,维字辈的长龙已经排起来,看着这种气势,北方汉子马国梁也不禁有点脑门出汗,一人小半口那也不得了啊!
    柳维跟杨妈妈向小美姑姑和宝良伯娘告辞,先回去,杨开也想跟回去,柳维说:“我陪妈妈回去休息,你在这里应酬,多和政哥他们在一起。”杨开说知道。看着柳维推着母亲渐渐走远,杨开知道,未来的路即使再难走,也会有人陪他一起走下去。转过身,走进祠堂,这一刻,他充满斗志。
    马国梁有北方汉子的豪爽,虽然也有北方汉子的酒量,但很快就醉翻了,猛虎尚且架不住群狼,更何况是陈维政一类的猛人。
    刘老爷子早就叫人煮了解酒汤,醉了,先来一碗再倒下,省得伤身。
    接下来撤的是传字辈的老家伙,宝字辈的大年纪的也撤了,包括刘德厚夫妻,他们还要赶回古宜,明天一早要上班。
    兵站五个倒插门以为凭五人之力可以跟陈维政火拼一把,谁知道连折三员大将之后,自退江山,一班华字辈的认为此时不搞陈维政,更待何时,一拥而上,结果还是折兵损将而去,到是一直在一边乖坐着的陈华峥不时看看陈维政,不时看看大家,奇怪这么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