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5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亮时分,赵云率部逃到了这座只有不到一百户人家的小镇。
    镇中无兵,根本无法抵抵赵云的进攻,赵云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夺下了这座城墙不足丈许高的小城。
    就在赵云前脚入城,成千上万的楚军,便随后而至,很快就将这座小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赵云站在低矮的城头,望着城外黑压压的敌人,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壮,此时才意识到,这次自己才真正的陷入了绝境。
    (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楚之旗,插遍中原
    午后时分,颜良率后续兵马,进抵了铜乡城。
    驻马于城外,颜良远观敌城,张辽拱手道:“大王,此城城墙低矮,城防极弱,请大王一声令下,臣等率大军四面攻城,不出一个时辰,必可将此城夷为平地。”
    颜良只微微点头,却并没有应允张辽所请。
    眼前这小城城墙低矮,士卒甚无需借助攀城器械,徒手就可以爬山上城头,而城中的赵云,只有残部不到两三千,颜良只消一声令下,他的五六万大军四面攻城,顷刻间必可以这城池,连同城内的残敌夷为平地。
    这一点,颜良自然是深知。
    不过,颜良也知道,以赵云的性格,城破之后,必会誓死而战,战到流尽最后一滴血,用战死沙场来保全他的英名。
    倘是那般,颜良大费周折设下的这条计策,岂非白费。
    沉吟片刻,颜良冷笑一声:“留下万余兵马围城,其余大军尽往濮阳,等灭了张飞之后,再来收拾此城吧。”
    颜良当然不会忘记,他和赵云可是有赌约在先的。
    颜良就是要把赵云困在此城,围而不攻,让赵云看看,刘备那大耳贼,是否会来救他这一支孤军。
    而前番赵云据有白马城要地,兵马有一万之众,颜良必须留有大军围困,眼下以赵云的处境,颜良只需留万余兵马,便可轻易的困死赵云,自然更不必急着破城。
    号令传下,颜良便留蒋钦率一万兵马,包围铜乡城,困住赵云,他自己则尽起大军,前往与进攻濮阳的军团会合。
    与此同时,颜良又传令给潘璋,命他趁势扫荡了白马城,尽快肃清后方。
    赵云的出击,带走了六千多兵马,此刻白马城中只余下不到四千的兵马,未等潘璋攻城,城中残余燕军便开城献降,楚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白马城。
    至此,东进的道路就此被打通,楚军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奔濮阳而去。
    濮阳城中的张飞,原还想着楚军半数兵力被牵制,想要趁着濮阳城西楚军兵力不足时,倾尽三万步骑发动一次反攻,一举击破楚军。
    但就在张飞还在酝酿着反击计划时,却转眼就收到了白马失陷,赵云兵败被困铜乡小城的噩报。
    计划破灭的张飞,惊骇不已,只得打消了反击的企图,即刻将这情报发往了北岸黎阳,向刘备请示当如何是好。
    黎阳城,燕军大营。
    王帐之中,刘备正负手踱步,不安的等待着南岸的消息。
    诸葛亮却轻摇羽扇,一派淡然自信。
    见得刘备焦虑不安,诸葛亮便笑着宽慰道:“大王莫要太过担心,子龙智勇双全,相信只要他肯受命出击,必可一战功成,烧了颜贼的粮草。”
    “军师竟如此信任子龙吗?”刘备回过头来,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忽然意识到,他方才把话说得是太满了,此前计策失算的例子,数不胜数,倘若这次有万分之一的意外,岂非给自己惹不痛快。
    念及于此,诸葛亮便叹道:“除非当真如传闻那样,子龙消极怠战,不肯尽全力,那样的话,这次的突袭白马津之战,或许才会有异数。
    诸葛亮这番话就聪明了,言外之意,总之我诸葛亮的计策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出了问题,那也是赵云自身的问题。
    “嗯,希望子龙能深明大义,不要因个人的喜怒,影响了本王的大局吧。”刘备叹息一声,那般表情,显然是信了诸葛亮之词。
    正当这主臣二人议论时,陈到匆匆而入,拱手道:“启禀大王,翼德将军从南岸送来了最新战报,白马之战有结果了。”
    那君臣二人,神色均是一震,神经同时都紧绷了起来。
    刘备看到陈到阴沉的表情,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却仍故作镇定,只拂袖问道:“结果怎样,说吧。”
    陈到干咳了一声,默默道:“子龙奉命出击,夜袭白马津,结果却为楚军所败,率残部逃至铜乡城被围,目下楚军已趁机攻陷了白马城,十余万主力已尽压向了濮阳一线。”
    大帐中,霎时间一片死寂,只余下那急促的喘息声。
    刘备脸色铁青,胸膛起伏难平,眼眸之中迸射着惊愤之色,仿佛不敢相信陈到所报是真。
    纵然是诸葛亮,也是满心惊诧,脸上更闪过羞愧之意,似是在为自己的计策,再次为颜良所破,而感到尴尬。
    只是,诸葛亮的羞愧,却统统藏在内心里,表面上,他看起来仅仅是有些惊讶而已。
    诸葛亮悄悄瞅向刘备,却见刘备脸色涨红,似乎正有无尽的愤怒,随时都可能爆发。
    诸葛亮的心中,微微的一寒,不及多想,便是叹道:“看来还是被臣不幸言中了,子龙果真是消极怠战,不但错失了大好战机,还使我们整个南岸防御形势陷入了被动。”
    刘备正有一腔愤怒无处发泄,听得诸葛亮这番话,顿时是勃然大怒,恨恨骂道:“赵云啊赵云,亏本王直对你信任,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候,你竟然以私废公,实在是令本王失望之极。”
    “大王息怒,此事臣也有失,毕竟子龙出镇白马城,乃是臣所推荐。臣原也以为子龙乃公私分明之辈,却没想到,唉~~”
    诸葛亮叹息一声,满是自责,深深一躬身,拱手道:“臣荐人有误,请大王责罚。”
    “此役失利,非军师之罪,军师何必请责。”刘备气消了几分,将诸葛亮扶了起来。
    诸葛亮这才暗松了口气。
    “军师,南岸形势到了这般地步,本王当如何应对才是?”刘备焦虑的问道。
    诸葛亮沉吟半晌,默默叹道:“如今白马城已失,颜良大军得长驱直入,濮阳城只怕势难再守,亮以为,到了这般地步,为了保存实力,也只有壮士断腕了。”
    壮士断腕?
    刘备只觉臂上一麻,仿佛自己真被砍断了一只手臂似的。
    “怎么个断法?”刘备沉声问道。
    诸葛亮羽扇指向地图,缓缓道:“目下贼军的水师,只阻截了白马至延津一带的河面,濮阳一带的河上,尚未见大批敌方水军。亮以为,大王当速命翼德,尽率南岸之军,星夜撤往北岸,唯有如此,才能抢在楚军完成全围之前,成功的保全三四万的生力军。”
    诸葛亮改变了初衷,已是建议刘备放弃南岸。
    这也没办法,如今南岸的形势,已完全不利于燕军,诸葛亮若还奢望着保住南岸之地,为将来反攻夺还徐州作着梦,那他就有可能要断送到张飞的四万青兖军团。
    那个时候,他又如何在刘备面前自处。
    为了保住眼下的地位,诸葛亮只能选择,含恨放弃了坚守中原的计划。
    刘备陷入了沉默,灰白的脸上,涌动着万般的不甘,弃了中原之地,于他而言,无异于割肉之痛。
    沉思了半晌,刘备咬着切,恨恨道:“罢了,传令下去,命翼德速率青兖军团,即刻撤往河北吧。”
    “大王英明。”诸葛亮拱手一赞,忽然想起了什么,忙又道:“那赵子龙的一路孤军呢?”
    一提起赵云,刘备心中就来气,拂袖道:“中原失守,全是他所导致,他若有命突围便罢,若不然,由他自生自灭去吧。”
    听得刘备这话,诸葛亮没再说什么,只暗暗的松了口气。
    ……白马失陷的消息,袭卷了青兖诸城,对沿岸那些尚自顽抗大楚兵威的诸军,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而此时,濮阳城中的张飞,已做好了必死的决心,准备与濮阳城共存亡。
    便在这时,刘备王令却到,命令张飞和南岸诸军,即刻弃城渡河,撤往河北。
    张飞心中虽有万般不甘,却不敢违逆刘备的命令,只能含恨的下令弃城而逃。
    一连数天的时间里,从甄城到濮阳,各地的守军纷纷弃城而逃,近四万多楚军,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逃往了北岸。
    颜良原计划是将南岸燕军,尽数歼灭,但刘备撤得这么干脆,多少出乎了他的意料。
    当颜良收到情报,命水军即刻东进,封锁濮阳一线河面时,大部分的燕军已是逃往了北岸。
    不过,这小小的一点失算,对颜良此战的收获来说,已经是微不足道。
    从最东面青州一线临淄,到历城、东阿,再到兖州的甄城和濮阳,绵延千里的黄河沿岸诸城,已尽为颜良所有。
    这也就意味着,经过多年的血战,颜良终于把刘备的势力,彻底的逐出了黄河以南,整个中原,如今已尽为颜良所有。
    当南岸诸城,尽皆插上了大楚的旗帜时,在重重包围之中,尚有一座孤城,仍树立着燕国的旗号。
    那座孤城,自然便是赵云据守的铜乡小城。
    颜良进驻濮阳,休整了数日后,便又亲率大军,浩浩荡荡的前往了铜乡城。
    颜良抵达了铜乡后,便派了数名来不及撤走的濮阳降臣,前往铜乡去见赵云。
    颜良令这些降臣们转告赵云,告诉他张飞已撤,他赵云已被刘备抛弃的事实,劝说赵云不要再执迷不误,当履行赌约,开城归降我颜良。
    (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六章 天下无双
    铜乡城中,一片慌恐与不安。
    城头上,赵云扶枪而立,沉眉扫视着城外铁桶般的围营,眉宇之中,闪烁着几分悲愤。
    “刘公,难道你真的弃云于生死不顾了吗?”赵云仰天而问。
    阴沉沉的天空中,却飘下了细碎的雪花,一场初雪,不期而至。
    漫天的雪片,飞舞而下,冰冷的雪花打在脸上,丝丝刺骨之意,透心般凉。
    赵云的心,也无比的冰凉,往昔种种,不禁浮现于脑海。
    想当年,刘备还不名一文时,他赵云已为公孙瓒麾下宿将,可赵云却看中了刘备的仁义,抛弃现有的功名,毅然跟随刘备南往徐州。
    从那以后,赵云便开始了漂泊流离,直到刘备窃取了徐州,乃至夺取袁家基业,取了整个河北。
    但现在,忠心不二,不离不弃的他,却为刘备无情的抛弃。
    赵云的心头,何其的悲凉。
    “我赵云,当真是有眼无珠啊,哈哈~~”悲到深处,赵云竟然放声大笑起来,笑声中更是充满了自嘲之味。
    一连三日,赵云并未有答复。
    颜良也并未急于攻城,仍旧对铜乡城围而不攻,但围城的同时,大批的主力军队,已经开始西往洛阳,向着潼关方向集结。
    东翼的威胁已经解除,初冬已至,渭水的洪水也当退去,进攻长安的方向已畅通无阻,也该是趁机扫灭曹操的时候了。
    五天后,三万楚军列阵于城外,颜良对赵云的忍耐,也到了底限。
    战旗猎猎,刀戟森森,这些英勇的楚军将士,只消颜良一声令下,便会奋不顾身的将眼前这座小城,夷为平地。
    那时,无论赵云降与不降,都将是死路一条。
    在最后一击前,颜良决定,再给赵云一次归降的机会。
    大军如浪而开,颜良手提青龙宝刀,坐胯赤兔神驹,身裹火色披风,巍巍铁塔般的身形,缓缓出阵,单骑去往敌城。
    距城百步处,颜良长刀一扬,高声喝道:“赵子龙,大耳贼已遗弃了你,大丈夫当守誓约,你此时不出城归降本王,还更待何时!”
    金属般的喝声,如惊雷一般,声震四野。
    城内城外,数万敌我将士,都清晰可闻,每个人的脸上,都闪过一丝震慑之色。
    每一个人的目光,都盯向了城门方向,看着赵云有何反应。
    片刻后,吊桥放下,城门吱呀呀的打开,赵云拨马提枪,单骑步出了城门。
    颜良身后的楚军们,都兴奋了起来,皆以为赵云单骑而出,多半是要归降了。
    颜良却感到,赵云充满了愤怒的怨气,虽单骑而来,但却杀气凛凛。
    一骑徐徐而来,停在了七步之外。
    “子龙,看来你跟随刘备多年,却还没有本王了解那大耳贼,你终究还是如本王所料的那样,被大耳抛弃了。”作为胜者者,颜良毫不掩饰他的讽刺之意。
    赵云叹了一声,自嘲道:“云有眼无珠,竟为这样的人血战半生,落至如此地步,当真也是自作自受了。”
    “现在这个地步怎样了,不是很好吗。”颜良却不屑一笑,“不落得这般地步,你又如何能看清刘备的真面目,又焉有机会弃暗投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