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若不继位,则大秦军民群龙无首,人心必然土崩瓦解,那个时候,别说为先帝报仇,就是能否抵挡住颜贼的入侵,也是个未知之数。请殿下为大秦社稷,黎民百姓设想,即刻继皇帝位吧。”朱铄也劝道。
    这时,殿下韦康等群臣,纷纷的跪伏下来,群起劝曹丕继位为帝。
    曹丕干坐在那里,满脸的为难,满脸的无辜之状,好似群臣的劝进,乃是把他往火炕里推,令他背上不忠不孝之名一般。
    “父仇未报,我焉能称帝呀。”曹丕为难道。
    吴质正色道:“臣等为大秦社稷设想,请殿下继位为帝,殿下若是不应允,臣等便长跪不起。”
    “殿下若不继位,臣等便长跪不起!”
    群臣纷纷附合,一个个慷慨正色的跪在那里,一副要跪到海枯石烂的刚决之状。
    看着群臣长跪不起,曹丕为难之余,又面露疼惜之状,似乎在疼惜群臣们的膝盖一般。
    半晌之后,曹丕摇头一声长叹,幽幽道:“尔等如此相逼,我实是于心不忍,罢了,我继承大秦帝位还不成吗。”
    曹丕终于松口答应,吴质等人顿时大喜,大堂之中,一片的欢欣鼓舞。
    曹丕已然答应,吴质等人便当堂议起继位之事。
    本来称帝这种事,至少也得有月余时间作准备,但眼下是非常时期,曹丕当然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做面子上的准备。
    于是,经过一番的热议,曹丕便叫在姑臧城南草筑一坛,三日后就仓促登位。
    大事已定,群臣这才告退,曹丕带着一张不情不愿的伤感之脸,一路叹息着还往了内宫。
    步入寝宫,郭嬛早早的就候在了门口,眉色间还透露着些许喜色,那般样子,显然已是知道群臣劝进之事。
    曹丕按捺住激动心情,携着郭嬛一同入内,将婢女们尽皆屏退。
    宫门关上,堂中只余下了他二人。
    郭嬛当即盈盈一拜,轻声笑道:“臣妾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一句“陛下”,直把曹丕听得浑身发痒,酥爽之意浸到了骨子里边,说不出的舒服。
    曹丕得意之极,差一点就要放声大笑出来。
    转眼间,曹丕却又想到自己的父亲曹操方逝,自己就算因能继承帝位而高兴,也不该表露出太过得意之状。
    于是,曹丕便强抑下狂喜之情,只叹道:“父皇驾崩,冀城失陷,我也是当此危难之际继位,有什么好值得贺喜的。”
    曹丕嘴上虽这么说,但眼眸中闪烁出来的那得意之色,却是难以掩饰。
    郭嬛扶着曹丕坐下,笑盈盈的宽慰道:“陛下才华绝世,如今终于能身登大宝,统帅大秦军民,尽情的一展所长,今虽处危难之际,但越是这个时候,才越能显出陛下的神武雄略呀。”
    “神武雄略”四字,听得曹丕心中为之一热,一股昂然之意油然而生,他下意识的坐正了些,仿佛觉得自己的身形,正在变得伟岸起来。
    “爱妃说得倒也有理,朕若在此危难之机,率大秦军民击退颜贼的入侵,那朕的功业岂非超越了先帝,神武雄略四字,朕倒未必当不起。”
    曹丕越发的自信,言语中已不由自主的自称起了“朕”,尽管他还没有登帝位。
    而此时的曹丕,更有自信不要要从曹操的身影中走出,还要超越曹操的功业。
    “以陛下的空前绝后的才华,超越先帝必不在话下。”郭嬛趁势附合恭维。
    曹丕越发的得意,满脸的春风得意,不禁放声大笑起来。
    ……
    榆中。
    大楚的旗帜,高高的飘扬在城头上空,颜良坐胯着赤兔马,率领着他一望无边的大军,浩浩荡荡的步入了城门。
    凉州共有敦煌、酒泉、西海、张掖、武威、金城、西平七郡。其中,武威郡乃凉州刺史部所在,而金城郡,则位于凉州最南部,与南安郡相接。
    颜良的得胜之师,自冀城而发,长驱直入扫平南安郡,径直北上金城郡治所榆中城。
    榆中城的秦军闻知楚军杀奔而来,提前一天就弃城北逃,颜良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这座金城郡治所,打开了进入凉州的门户。
    根据法正为颜良拟定的策略,拿下榆中后,全军休整几日,接着便长驱北上,直取曹丕老巢姑臧城。
    颜良步入城门,登上城头俯视榆中城的景致。
    正这时,斥候飞奔上城,将来细作发自于姑臧的最新情报,呈了上来。
    看过那竹纸所书情报,颜良的嘴角扬起了一抹凉笑。
    “他老子才刚死几天,他就这么急急忙忙的继位称帝,曹丕这小子还真是迫不及待呀。”讽刺时,颜良将那情报示于了左右众臣。
    情报上内容很简单,只说曹丕数日前于姑臧城称帝,尊奉曹操为武皇帝,并立自己的太子妃郭嬛为皇后。
    “曹丕不过是一只会玩弄权术之徒而已,就算称帝也不足为虑,他只是在加速求死而已。”法正不屑道。
    颜良冷笑一声,将那情报掷入风中,高声道:“传朕旨意,明日大军北上,给朕扫平残敌,活捉曹丕和郭嬛这两个贱人。”(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八章 穷酸的皇帝
    姑臧城,皇宫大殿。
    曹丕身着龙袍,高坐于龙座上,一副威然肃穆。
    凉州乃偏僻之地,其繁华程度远不出中原,就连冀城也比不上,这草创的皇宫大殿,显得比较寒酸。
    曹丕却一点没觉得寒酸,相反,他坐在那里还感到很舒服。
    “启禀陛下,南面急报,颜良已亲率十余万大军进入凉州,榆中、金城、枝阳三县失守,楚军已越过黄河,一路向武威郡而来。”
    曹丕神色微微一变,此时的他,才从皇帝的风光中回过神来,重新面对残酷的事实。
    事实是,他这个大秦新皇帝,手中能够调动的兵马,仅仅有三万凉州骑兵,而他的敌人颜良,却正率帅着十万大军杀奔而来。
    更要命的是,颜良手下良将如云,而他这个大秦皇帝麾下,可用之才却少到可怜。
    似吴质、朱铄等人,治政出谋方面还行,若论上阵杀敌,只怕连四流武将都算不上。
    至于韦康等凉州土著,虽然不乏勇猛之士,但真正能带兵打仗的,同样也没几个。
    曹丕忽然间意识到,自己这个大秦皇帝,竟然有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贼军来势汹汹,尔等可有何应敌之策?”曹丕把目光扫向了群臣。
    众臣们马上都低下了头来,不敢正视曹丕,个个是束手无策。
    曹丕的眼中,不禁闪过失望之色。
    一片沉默之中,有一人却出班道:“启禀陛下,臣有一策,或可击败贼军。”
    曹丕举目一扫,却见进言那人,正是杨阜。
    “杨爱卿有何良策,速速道来。”曹丕精神一下子振作了起来。
    杨阜便道:“从金城往姑臧五百里大道,没有一条河流,楚军的粮草运输,只能靠人力运送,而楚军十余万大军,其粮草供给运粮的难度必是十分巨大,楚军越是望北,其粮道也就会拉得越长,臣以为,我军何不从这一方面来下手。”
    “杨爱卿的意思是?”曹丕的精神愈加振奋。
    “臣的意思是,我军可将兵马退至苍松一线,以逸待劳,据守不战。同时却派轻骑四出,利用我们的骑兵优势,不断的袭据楚军粮道,臣以为不消一月,楚军必会因粮草不济,不战而退。”
    杨阜一席话,点醒了曹丕,令他豁然开朗。
    “杨爱卿所言极是,很好,就照你的计策去办。”曹丕没有多犹豫,当即准了杨阜计策。
    兴奋了片刻后,曹丕却又忧虑道:“杨爱卿的计策虽妙,但朕麾下尚缺可用的良将,这却让朕有些头疼。”
    这时,杨阜淡淡一笑:“陛下莫忧,臣向陛下保举一员良将,此人身长九尺,使六十八斤大刀,能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
    曹丕神色大振,急问杨阜推举之人是谁。
    杨阜未言,韦康却抢先道:“杨大人所推举之人,莫非是陇西王双不成?”
    “正是此人。”杨阜点头笑道:“这个王双目下官职为偏将军,镇守西平郡防范羌人,臣当年巡查西平时,曾亲眼见识此人的武艺,更见识过他平定羌人叛乱的用兵能力,臣以为,这王双是员可堪一用的将才。”
    曹丕听得自己国中,竟然还有这般厉害的角色,自然是大为兴奋,当即便下旨,将那王双召来姑臧相见。
    于是,曹丕便用杨阜之计,放弃了南面大片城镇,将万多的凉州骑兵,尽皆龟缩在了姑臧附近,利用险要的地形构筑防线。
    同时,曹丕又以王双、吴质等为将,以轻骑出击,前去袭扰楚军粮道。
    杨阜的这一条计策,确实给楚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颜良大军渡过黄河后,失去了水上运输的能力,上百万斛的粮草,只能通过陆上进行运输。
    凉州的地形又是东向西,逐渐的升高,这无疑又提升了运输的难度。
    十余万人的粮草,单只以人力和畜力来运输,颜良为此征调的民夫和骡马,就有**万人之多。
    粮草运输的负担在日益加重,而随着楚军向北的推进,粮道所受的敌骑袭扰,也是越发的严重。
    凉州一带的地形,本就适合骑兵奔驰,从金城往南四五百里的路上,曹丕的凉州轻骑可以从任何一地,任何时间对大道上的粮队发动攻击。
    为了保护这些粮队,楚军不得不抽调大批军力,沿途的护送粮队,如此一来,前线的兵力不但减弱,后勤方面的负担也跟着加重。
    而且,如此作法,收效却甚微。
    因为秦军的轻骑队,以千人为一队,共有十余队的轻骑军进行袭营,而在旷野上想要抵挡千人骑兵的进攻,步兵的数量至少要达到了四千人左右的配置。
    况且,纯以四千步兵,未必还能挡得住骑兵机动性极强的进攻,稍有不慎,损失的不仅仅只是粮队,就连护粮的军队也要搭上。
    步兵护粮不行,颜良便只能动用骑兵。
    此番征秦,颜良总计调动了约两万多的骑兵,这个数量仅比曹丕的三万铁骑少了一万,如果再配合上步兵的话,原本击败秦军不在话下。
    但若将骑兵调出运粮,前线的步兵缺乏足够的骑兵保护,同样又会遭到曹丕主力的威胁。
    种种不利之下,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颜良的大军仅向前推进了两百余里,抵达了金城郡最北端的令居城。
    过了这令居城再往北,便将进行到武威郡境内,途经两百多里的荒无人烟的地区,才会进至姑臧一线。
    而那两百里的无人区,没有城池可供驻防,楚军的粮队一旦经过那里,必将遭到更大的威胁。
    令居城,御帐中的气氛有点肃然。
    颜良听着周仓关于近期粮队损失情况的报告,脸色阴沉如铁,眉宇中浮现着不爽的神色。
    颜良不得不承认,他有些小瞧了曹丕的能力,或者说,他是小瞧了曹丕麾下谋士的能力,这条近似于无赖的骚扰战术,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秦国的谋士不是都在冀城一役死绝了么,谁还会给曹丕想出这么条计策来。”颜良冷冷问道。
    法正道:“臣以为,为曹丕出谋划策的,可能是杨阜。”
    杨阜么,怪不得了。
    经法正这么一提醒,颜良忽然间想起了此人。
    这个人的名声虽不及郭嘉、荀攸等人出名,但曾经的历史中,此人却设计将马超杀得大败,彻底的退出了陇西,灰溜溜的逃往了汉中投奔张鲁。
    “杨阜此人,确有几分谋略,曹操倒是对他这个不孝的儿子很好啊,临死之前还给他留了一个可用的智囊。”颜良讽刺道。
    赞许归赞许,这并不意味着颜良就把曹丕放在了眼里。
    当年以曹操之雄略,拥有郭嘉、刘晔这等顶级谋士,都为颜良所灭,曹丕加上一个二流的杨阜,又岂能难倒颜良。
    “曹丕玩起了无赖战术,尔等就给朕想一条计策破了他吧。”颜良用命令的语气,向众谋士们下了命令。
    法正和徐庶等几位谋士,尽皆凝眉沉思了起来。
    片刻后,徐庶嘴角扬起一抹笑意,捋须说道:“陛下,臣以为曹丕的意图,无非是想扰断我粮道,逼得我们粮草不济,被迫不战而退,既是如此,那我们何不来个将计就计呢。”
    将计就计?
    颜良看着徐庶那诡笑的表情,便知这位绝顶谋士,必有妙计,遂问他怎么个将计就计。
    徐庶便不紧不慢,将自己的计策道来。
    计策言罢,法正也点头道:“臣以为,徐中丞的计策可行。”
    法正也赞同了,颜良更有何疑,遂拍案道:“好吧,就这么办吧,曹丕想耍无赖,朕就让他连哭都哭不出来。”
    ……
    姑臧城南三十里,苍松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