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5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熟知历史的他,不禁想起了历史上的诸般战例。
    当年袁绍灭公孙瓒,兵围易京,赤壁之战中,周瑜取江陵城,司马懿围襄平,平辽东,哪一场战役不是围城半年一年,方才能够功成。
    破城速战,自然是上之上策,但并非每一场战争都能如此完美,某些时候,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自也难以避免。
    “文和说得对,刘备是朕最后的大敌,这大耳贼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他以为能用黎阳城耗光朕的耐心,那朕就偏偏要陪他耗下去,看看谁最先抓狂!”
    颜良决心已下,决毅与刘备打一场持久战。
    当天会商后,颜良便传下旨意,将黎阳城全面围困,不许一兵一卒,一车粮草运入城内。
    于是,颜良便留十万大军围城,另外十万大军,则于黎阳城北一线安营,以抵拒刘备从安阳方向的南援。
    当颜良兵围黎阳的同时,又下旨给青州的甘宁,以及河东的张辽徐,命他们加紧进攻汉国两翼,不给刘备任何喘息的时机。
    同时,颜良又命凌统率万余水军,从海上袭据刘备的沿海诸郡,让刘备昼夜不得安宁。
    当颜良决心围死黎阳时,一骑先行出城的信使,已带着陈群的密报,赶往了五十里外的安阳城。
    安阳城中,刘备正在设下小宴,庆祝刚刚收到的一个好消息。
    孙乾从辽东传来消息,他出使高句丽大获成功,高句丽王延忧已应刘备之请,率四万兵马进攻辽东郡,攻击楚国辽东军团后翼。
    此时的吕蒙正率军渡过辽东,向昌黎郡进发,闻知高句丽出兵入侵后,不得不率军回师,前去对付高句丽人。
    这也就意味着,幽州一线的威胁已大减,刘备可以集中全力来对付南面的楚军主力。
    “丞相这一计,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幽州之患,当真是妙极啊,来,朕敬丞相一杯。”欣慰的刘备,将酒杯高高举起。
    “陛下过奖了,臣只是略施小计而已。”诸葛亮也面露得意,将酒一饮而尽。
    几巡酒过,酒宴的气氛愈佳。
    此时的刘备精气焕发,已经在兴致勃勃的谈论着,颜良久攻黎阳不下,黯然退兵时他如何穷追不舍,大获全胜的畅想。
    正谈论高兴时,侍卫匆匆而入,将一道密报奉于了刘备。
    刘备看过那道密报后,一脸的笑容顿收,怒从心起,忍不住禁是猛一拍案。
    原本热闹的气氛,瞬间鸦雀无声。
    诸葛亮见状,忙向诸臣摇了摇羽扇,诸臣赶紧识趣的告退。
    大堂中,很快就空无一人。
    这时,诸葛亮才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这么生气,莫非是黎阳方面出了什么事吗?”
    “还不是云长,他又败给了颜贼了。”刘备没好气道。
    诸葛亮微微一怔,疑道:“陛下已令云长坚守黎阳不战,云长又如何能败于颜贼?”
    刘备摇着头,恨恨道:“朕是命他坚守不战,可是云长他见着颜良渡河,竟是违背朕的旨意,自以为是的派兵出战,结果却中了颜良计策,致使损兵折将。”
    抱怨之时,刘备将那密报,往案几上一扔。
    诸葛亮将密报捡起,细看了半晌,方才明白了其中原诿。
    “颜贼狡猾多端,云长屡次吃亏,怎的还会再上当呢,唉~~”诸葛亮虽未明着指责关羽,但言语中也暗藏抱怨。
    刘备气呼呼道:“朕就知道,云长太过自负,总喜欢擅作主张,朕早该想到这一点,当初就不该派他去守黎阳。”
    “事已至此,陛下唯有派人持旨急往黎阳,严令云长不得出战,唯有如此,方可亡羊补牢。”诸葛亮开导道。
    “也只有如此了。”刘备无奈一叹,当即亲笔写下一道旨意,派人星夜发往黎阳。
    旨意写罢时,刘备的情绪稍稍平伏,而这时,诸葛亮却又连连叹气,显然得有些忧虑。
    刘备岂看不出来,便问诸葛亮还有何忧。
    诸葛亮犹豫了一下,却道:“臣确实有些顾虑,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丞相但说无妨。”刘备好奇心更起。
    诸葛亮便压低声音,语气凝重道:“云长若能守住黎阳,那他便是此番抗敌保国的首功,将来论功行赏,陛下恐怕只有拔云长为大将军不可。可是以云长那倨傲自负的性情,臣只怕到时云长身为大将军,手握大汉全国之兵时,会有些难制啊。”
    此言一出,刘备的眼眸中,顿时闪过一丝隐忧。(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章 龙 尿
    关羽,的确难制。
    放眼大汉国上下,敢违抗他刘备旨意者,只怕也只有关羽一人。
    倘若将来有那么一天,位高权重,桀骜难驯的关羽,真的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又当如何是好?
    刘备的心头,蓦的掠过一丝寒意。
    “臣也是为了大汉社稷设想,方才有此顾虑,不过云长追随陛下多年,他应该对陛下是忠心耿耿的吧。”
    诸葛亮这话,明着是说关羽对刘备忠心,言外之意,倒不如说是在质疑关羽的忠心。
    刘备原本就踌躇的心思,这下便更加的动摇了起来。
    刘备站起了身,踱步于堂中,陷入了犹豫不决。
    沉思半后,刘备沉声道:“朕想另派一将,前去替换云长镇守黎阳,丞相觉得谁更合适?”
    诸葛亮嘴角微微斜扬,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得意。
    旋即,诸葛亮羽扇敲打着额头,故作深思熟虑之状。
    想了片刻,诸葛亮道:“臣以为,除了云长之外,唯有曹子孝是最合适的人选。”
    曹仁的用兵能力,刘备是再清楚不过,再加上曹氏覆灭,曹仁已视颜良为死敌,刘备更不用担心曹仁的忠诚。
    诸葛亮的这个人选,可以说正中刘备下怀。
    权衡了片刻后,刘备痛下决心,遂道:“好吧,朕明日就下旨,命曹子孝往黎阳去替还云长。”
    “陛下英明。”诸葛亮拱手而赞。
    一夜忧虑,次日天色一亮,刘备便将曹仁召来,向他表明了重用之意。
    颜良逼得曹操自杀,又尽灭曹氏一族,曹仁得知这个噩耗,对颜良早已是恨得咬牙切齿。
    如今刘备要重用他,让他去守黎阳对抗曹仁,报仇心切的曹仁,自然是巴不得如此。
    当场,曹仁便大表决心,声称将誓死守住黎阳,绝不令颜贼入侵大汉的图谋得逞。
    刘备对曹仁大加赞慰了一番,便将事先拟下的圣旨交给他,打发曹仁即刻起程,赶往黎阳而去。
    就在曹仁起身告辞,刚准备走出大堂时,陈到却匆匆而入,将又一封紧急情报呈上。
    那关羽刚刚送抵的急报,称颜良渡河之后,大军急进,已对黎阳实施全面封锁,请刘备速作定度。
    看到这道情报,刘备就傻眼了。
    他实在没有想到,颜良用兵如此神速,陈群前脚才刚传回兵败之事,后脚颜良就已经把黎阳城包围。
    黎阳被围,曹仁自然无法再往黎阳城,取代关羽这事,也将就此化为泡影。
    “黎阳既已被围,此时想要易帅已无可能,此事不妨就此作罢吧。”诸葛亮劝道。
    刘备无可奈何,只得放弃了以曹仁代替关羽的意图。
    事到如今,刘备也只能把宝全押在关羽的身上,希望关羽不要再令他失望,给他死死的守住黎阳。
    至于关羽尾大不掉的担忧,也只能先往后搁一搁了。
    “云长只要不出战,凭他的实力,守住黎阳当不成问题,陛下无需太过担心。”诸葛亮宽慰道。
    刘备阴沉的表情,这才缓和了几分,眉宇之中,自信在重燃。
    “颜贼,你小胜一场算得了什么,朕就将你拖在黎阳城下,拖到你筋疲力尽,那个时候,看朕在如何收拾你,哼。”
    负手而立的刘备,遥望南面,神色傲然。
    五十里外,楚军的围城才刚刚开始,而且一围就是三个月。
    这三个月来,楚军在黎阳城外挖了三道沟壕,筑了两道高墙,把个黎阳城彻底的变成了与外界隔绝的死城。
    颜良用贾诩之计,三个月以来,一直将黎阳城围而不攻。
    你关羽不是仗着黎阳城粮草积蓄丰足吗,那好,老子我就跟你比粮草,比谁更耗得起。
    于是,当数十万楚军围城时,黄河以南,青徐兖豫荆扬诸州的粮草,则源源不断的通过水旱诸路送往河北前线。
    颜良这些年虽然东征西讨,但在恢复经济上面,却是一点都没有放松。
    许都、宛城、合肥、寿春、下邳、陈留等重要产粮区,处处都遍布着楚国的屯田,再加上今年新实施的均田制,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今秋的粮食大获丰收,各地仓库所积之粮,几乎都要溢将出来。
    说句夸张的话,你关羽的黎阳之粮最多只支半年,颜良的大楚国,却可以支撑二十多万大军打上整整两年。
    颜良久围不撤,摆出一副打持久战的态势,刘备这边就开始不安了。
    按照诸葛亮的估计,楚军最多围黎阳三月,三个月不下便会退回黄河以南,结束今后的北侵。
    但三个月过去了,楚军却不见丁点撤兵的意图,诸葛亮的预测失算,刘备岂能不忧。
    黎阳城中的关羽,自然就更加忧虑。
    城中粮草已消耗了有大半,粮草虽还有够撑三个多月,但柴草却早已用尽,无论是军队还是百姓,作饭都只能靠拆卸房屋的木头来生火。
    秋去冬来,初冬的第一场雪不期而至,天气愈寒。
    而黎阳城中的房舍,不是拆了门,就是拆了窄,至于床这玩意儿,早也跟着一并被拆了烧火。
    于是,寒冬来至,军士和平民都只能住在漏风的房中,睡在冰硬的地上,日子是越来越艰苦。
    诸般种种,令城中军民士气渐渐消沉,就连关羽自己,精神也是愈发不振。
    让关羽最感到头疼的是,他与外界已经失去联系有三个月,他根本不知刘备兵在何处,有没有打算来救黎阳,或者是打算怎么救。
    这种信息的隔绝,让关羽越发的感到恐惧。
    当关羽恐惧不安时,颜良的好日子却到了。
    是日,寒风凛凛,气温降到了入冬以来的最低点,站在外面撒炮尿下去,都能在转眼间就冻成了冰。
    黄昏时分,颜良坐胯着赤兔马,身裹着厚厚的袍子,率数万兵马进至了黎阳城南。
    三万吃饱喝足的楚军将士,迈着矫健的步迈,浩浩荡荡逼近敌城。
    城头鸣锣之声大作,瑟瑟发抖的汉军士卒,纷纷登上城头,闻讯的关羽也急忙赶至。
    “颜贼终于熬不住,打算攻城了吗。”望着城头之敌,关羽嘴扬起一丝傲意,“哼,攻得好,本将正好给你点颜色瞧瞧。”
    关羽当即下令,众将士振作精神,准备狠狠的打击攻城之敌。
    城外处,颜良昂首瞧着一片紧张的城头,冷笑道:“关羽,别激动,朕还没打算破城,今日只是给你个小小的惊喜。”
    冷笑中,颜良将马鞭微微一扬。
    令旗摇动,圣意发出。
    楚军军阵徐徐裂开,千余名士卒,扛着一根根粗长的圆木,抬着一口口大锅,来至了城头,圆木架起,锅里烧上水,竟似摆出一副阵前开餐的样子。
    城头上的汉军,眼见楚军这副样子,一个个的都看傻了眼,面面相觑,不知楚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父帅,贼军这是想干什么?”关兴奇道。
    关羽眉头暗锁,眼眸深凝,观看了半晌,蓦然间神色一变。
    “快,快将遮雨之物拿来,立刻!”省悟过来的关羽,放声大叫。
    “遮雨之物,父帅,这大冬天的,要遮雨之物做什么?”关兴茫然道。
    关羽吼道:“你废什么话,颜贼这是要用水龙炮攻城,还不快去速速行事。”
    关兴和左右汉军,这才恍然大悟,一个个顿时吓得脸色惨然。
    没错,颜良正是打算用水龙炮轰城。
    你关羽不是把黎阳城城墙加倍,让我的破城炮无用武之地么,那好啊,如今天寒地冻,轰不破你的城,我就让你尝尝被冰冻的滋味。
    颜良虽没有对汉国用过水龙炮,但当年他冰冻洛口城之事,身在汉国的关羽也早有耳闻,故他看到楚军异样的举动时,才会推测出颜良的用意。
    关兴得令而去,急急忙忙的去寻遮雨之物。
    城外处,五百余架水龙炮,已皆被灌满了沸腾的雪水,冒着热气的炮口,齐刷刷的瞄向了城头。
    “陛下,水龙炮已装填完毕,请陛下下令攻城。”朱桓飞马来请示。
    “且等片刻。”
    颜良忽然间产生了一个恶趣味的念头,遂是策马飞奔,来到了阵前。
    颜良翻身下马,径直来到了一口大锅前,竟是解开裤子,冲着锅里就嘘嘘了起来。
    左右将士都目瞪口呆,吃惊的看着自家皇帝,在众将士面前,撒了一泡“龙尿”。
    嘘嘘完毕,颜良提起了裤子,向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