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的意思;我不想多解释了;诸位都是读书人;明白意思;我想说的是;我大明朝很多的读书人;已经忘记了这个道理;他们自以为圣明;自以为学问高;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他们的眼里;普通百姓和农民;是愚昧的;是什么都不懂的;离开了他们;百姓和农民;就活不下去了。”
  “皇上敬重读书人;是因为读书人的自律自强;为了家国天下;不在乎自身的待遇;不在乎自身的得失;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为了我大明的发展;甘愿抛弃一切。”
  “可惜的是;有些读书人;一旦转变了身份;想法也就改变了;他们身份不同啊;应该要享受恩惠啊;至于说做出来贡献的事情;不要说具体了。”
  “张溥先生说的很好啊;读书人需要考虑的;是家国大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浩然正气盎然充塞于天地之间;至于说细琐的具体事情;就不用麻烦读书人了。”
  “举个例子说吧;这上缴赋税的事情;当然是农民来做了;读书人干什么呢;监督啊;要求农民上缴赋税啊;因为读书人要考虑大事情啊;要考虑家国天下的事情啊;如此的辛苦;如此的劳累;怎么能够谈到赋税这斜琐的事情啊。”
  “更有甚者;读书人考虑家国天下的大事情啊;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不过吃饭喝酒等诸多享乐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可光凭着嘴巴说;说不来银子啊;怎么办呢;读书人既然做大事情了;当然要普通百姓和农民养活了;百姓和农民上缴的赋税;就必须要养活读书人。”
  “读书人清高啊;还可以做更大的事情;比如说结社;一起来探讨学问;这本来是好事情;可我就奇怪了;结社的目的是探讨学问;著书立说;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可为什么明目张胆的干预朝政了;还打着读书人的旗号;美其名曰为天下人说话。”
  “既然有了这样的目的;还不如撕去那一层伪装的面纱;露出来本身的面目;结社的目的;就是想着施展抱负;就是想着干预朝政;何苦要做那立牌坊做婊子的事情。”
  张溥和钱谦益的脸sè;都变得铁青了;苏天成说的话;意思太明确了;直接指向了东林书院和复社了。
  “我敬重普通百姓和农民;因为我知道;文武官员;都是依靠他们养活的;没有他们的辛勤劳作;我们吃什么、穿什么;有些所谓的读书人;肩不能挑、背不能扛;以为自己有了二两的学问;就了不起了;看不起普通百姓和农民;斥责为盲流;可悲的是;这样的认识;居然还有着好多人认同。”
  “再来说士绅富户;享受着朝廷的恩惠;可朝廷出现了困难;他们在干什么;连续几年的灾荒;难道他们不知道吗;北方流寇sāo扰;究竟是什么原因;那是因为好多的农民;没有饭吃了;快要饿死了;人家造反;是为了有口饭吃;这个时候;士绅富户干什么去了;自家富得流油;一毛不拔;却指责朝廷;这件事情没有做好;那件事情做的不对;谈什么慎独;谈什么怀柔;以指责他人的缺陷为荣;博得所谓清流的名声;我都为这些所谓的士绅富户脸红;他们算什么士绅;算什么读书人。”
  “张口就是家国天下;闭口就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谈论到具体事情的时候;就说这是官府的事情;是知府知州知县的事情;自己提不出来一丝建设xìng的意见;却大言不惭的指责做具体事情的人;如此恬不知耻的读书人;有什么脸面;苟活于世。”
  “不错;我是要求江宁县的士绅富户;做出来应有的贡献;他们既然享受了诸多的恩惠;也应该为官府考虑了;也应该做出来实实在在的贡献了;我的标准很简单;空口说空话;在我这里行不通;不客气的说;讨论学问的事情;我还不一定看得上你;我需要你贡献出来银子;你就是说的天花乱坠;没有银子;官府什么事情都办不好。”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苏天成脸上再次露出了微笑;他端起了酒杯。
  “张溥;黄大人;钱大人;该说的我都说了;至于说如何理解我说的话;那是另外的事情了;有句话我说在前面;不管是复社;还是其他的什么学社;想要讨论学问;我欢迎;还力所能及的支持;想要干预朝政;指手画脚;不要怪我不客气。”
  “这杯酒喝下之后;我就告辞了;县衙的事情很多;我没有功夫在这里闲聊;吴大人巡按南直隶;也是考核我的;若是我做的不好;朝廷自然是要降罪的;不劳张溥先生cāo心了。”
  一口气喝下了这杯酒;苏天成站起来了;对着众人稽首之后;转身离开了。
  渠清泽和王大治;也跟着站起来离开了。
  吴伟业跟着出来;算是松一送苏天成等人。
  气的脸sè铁青的张溥;好半天才开口说话。
  “这个苏天成;成何体统;以为自己是江宁县知县;以为自己是朝廷命官;就了不起了;我要弹劾他;一定要弹劾他。”
  “张溥先生;还是冷静一下;好好想想苏大人说的话吧;有邪;就不要说得太多了。”
  张溥吃惊的看着黄道周;不知道黄道周为什么会说出来这样的话;看意思;黄道周似乎是有些支持苏天成的。
  这是他不能够容忍的;读书人的面子不能够遭遇到损害;士绅富户的利益是一定要维护的;否则;复社和东林党倡导的有些东西;就站不住脚了。
  可惜张溥不能够预测到形式的发展;赏识他的周延儒;已经辞去内阁首辅的职位了;因为自己是复社的领导;因为周延儒的赏识;在翰林院的时候;他是很嚣张的;早就引发了诸多官员的不满;新上任的温体仁;就是其中之一;是很厌恶他的。
  不要多长的时间;他就会知道;处处遭遇排挤和打压的滋味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二百五十四章 对峙的开始'

      这一次的辩论;苏天成丝毫不敢小觑;士子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能够在民间造成巨大的震动;有些时候;朝廷也需要注意这样的声音;比如说崇祯十四年;周延儒再次进入内阁;成为内阁首辅;就是依靠东林党、复社和张溥等出力的。
  当然了;自己穿越到大明朝来;就有着足够的信心;改变这一切;不管怎么说;紫金梁、老回回、不沾泥命丧他的手里;这已经是改写历史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的事情;会越来越多的。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经过这几年的拼搏和实践;苏天成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巅峰;如今的基垂是不错的;至少大明朝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代表着先进;就和几百年之后;某个超级大国一样;只是这种潜能;完全消耗在了内忧外困方面。
  但这样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了;关键还是在于做出来改变历史进程的事情;这个过程中;舆论的力量;不能够忽视。
  张溥、钱谦益以及黄道周等人;都是代表着一种力量的;他们的身后;有着大批的追随者;这些人摇旗呐喊的本事很不错;而且与朝廷里面的官员;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被他们所污蔑;后面的rì子不好过;至少自己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应对这谐心的事情。
  舆论和宣传的作用是无穷的;特别是在这样的时代。读书人不多;朝政完全被读书人把持。民众的文化素质;普遍是偏低的;他们没有多少的辨别能力;对士绅有着一种天然的崇拜和尊敬;相信官员士绅说出来的话;就是真理。
  普通民众;更不知道维护自身的权益;农民起义军只是最为极端和暴力的一种维权方式。一旦这种方式成气候了;对社会发展造成的破坏;令人难以置信;他们通过血腥的手段;获得了政权;稍有成就之后;洋洋自得。醉心于享受;过着更加奢侈**的生活;最终以更快的速度;失去民众的支持。
  如何获得舆论的支持;成为了苏天成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说到底;这就是统一战线的问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当初之所以不想结社;也是因为自己是朝廷的官员;不能够出面做这样的事情;比如东林党的顾宪成、钱谦益;复社的张溥等人。都是辞去了官职之后;才能够大肆结社的。
  经过了和张溥的辩论之后。苏天成愈发认识到了;必须要组织一个社团;团结大部分的读书人;这个社团的宗旨;非常明确;就是关心和议论朝政的;在效忠皇上的基础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用这个能够得到皇上直接支持的社团;来击垮东林党、复社等社团;不是太困难的事情;毕竟读书人的愿望;还是想着展现自身的能力;就算是不能够直接进入朝廷为官;能够提出来一些意见建议;被朝廷采纳;在他们看来;也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当然了;这个社团的领导人;必须是德高望重的;自己不合适;毕竟是朝廷官员。
  一个人的名字;进入了苏天成的脑海;赋闲在家的孙承宗。
  孙承宗是万历年间的殿试榜眼;曾经是明熹宗朱由检的老师;在朝廷之内的威望是非常高的;就是魏忠贤专权的时候;也想着拉拢孙承宗。
  孙承宗的仕途极为坎坷;两次被排挤下台;特别是崇祯四年;担任辽东经略的时候;因为大凌河兵败;引起了朝廷内部的互相倾轧;被迫辞职。
  但孙承宗抗击后金的战功;举朝皆知。
  这样的人来担任社团的领袖;一定是众望所归;什么钱谦益、张溥等人;根本没有资格与孙承宗较劲的。
  这里面的工作;也是好做的;只要皇上支持;凭着自己的说辞;孙承宗一定会欣然同意的;孙承宗本来就在家里著书立说;能够成为诸多读书人的老师;那是很荣耀的事情;对于做学问;也是很有利的。
  就在苏天成还在筹划如何达到目的的时候;他与张溥之间的辩论;已经引发了轩然大波了;南直隶的士子开始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这一次的争论;来的很是突然;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以至于这一次的辩论思cháo;促使苏天成下定决心;加快了做事情的步伐。
  传出去这一次辩论内容的;是黄廷平、易礼高和邹平章。
  他们当然认为;张溥坚持的观点;是正确的;苏天成就是一派胡言;所以说;在讲述辩论内容的时候;想方设法的贬低苏天成。
  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黄道周站出来了;还原了当天辩论的情形;而且在东林书院授课的时候;原原本本的讲述了辩论的内容。不仅如此;黄道周还要求诸多的学子;认真思索;看看这一场的辩论;究竟应该怎么看。
  东林四公子;因为刘云清毅然离开;投奔了苏天成;已经在应天府乃至于南直隶;引发了一定的反响;他们的声誉就不是很好了;这一次;剩余的东林三公子;在传播消息的过程中;故意贬低苏天成;有着泄私愤的意思;引发了黄道周的不满;站出来澄清了事实;这更加令大家看不惯东林三公子了。
  要知道;学子的骨头是很硬的;最为看不惯的;就是背后中伤的做法;苏天成和张溥之间的辩论;这该是多大的事情;参加的人还有钱谦益和黄道周;面对如此重要的事情;东林三公子都敢于随便说;更不要说其他的事情了;有人觉得;难怪东林四公子为首的刘云清;毅然离开;投奔了苏天成;可见在品行的比较上面;三公子是输了一筹的。
  这一次的讨论;有些奇怪;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按照张溥、钱谦益等人的影响;南直隶的学子;要毫无疑问支持他们的;至于说苏天成;虽然文采出众;但和学子的接触;毕竟不多;在学子中间的影响;相对还是小了很多的。
  或许是黄道周显示出来了不同的态度;但更为关键的是;南京兵部尚书、直浙总督、参赞军务范景文;在一次讲话的时候表态了;他的话语;居然是支持苏天成的;这就令众人开始沉思了。
  在官场上;范景文的影响是非同一般的;也是诸多的学子所推崇的。
  于是;南直隶的士子;分为了两大阵营;一边是支持张溥和钱谦益的;一边是支持苏天成的;两派学子争得面红耳赤;常常让双方都下不来台。
  这一切的情况;终于引起了苏天成的注意。
  他已经请渠清泽帮忙了;在给上面的奏折中间;提出来了面圣的事情;时间安排上面;必须要尽快;这一次;他下定决心了;和朱由检好好的谈一谈;无论如何;都是要说动朱由检支持自己的。
  自己与张溥之间的辩论;引发了南直隶士子的争论;这是出乎预料的;毕竟当天到四海酒楼的;就是那么几个人;渠清泽和王大治是绝对不会说的;至于说张溥、钱谦益和黄道周;因为身份的关系;也不会随便说;剩下就是黄廷平、易礼高和邹平章了。
  想到邹平章那样的xìng格;苏天成暗暗叹气;年轻人具有这样的xìng格;没有什么稀奇的;穿越之前;自己年轻的时候;有些xìng格;还要厉害;只不过经历了这次的穿越;成熟稳重了很多;肩负的责任也不相同了。
  负责去打探消息的苏俊;来到了三堂。
  “大人;属下打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