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天时间;张献忠反复思考战败的历程;他认为;肯定是军士中间;出现了告密者;否则大军不会遭遇到这样的惨败。
  村里的人来催促之后;张献忠的疑心重了。
  他有些等不及了;命令一些亲兵;走出山洞;四面侦查。一方面注意周围;是不是有什么异动;另外一个方面;也熟悉四周的地形;撤离这里的时候。有条不紊。
  天sè慢慢黑下来了;派到村里去的几名亲兵;陆续回到了山洞;带来的消息;令张献忠斩杀送了一口气;村里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一切都很安静;朝廷大军搜索的方向;已经转移了;这一代很是安全。
  张献忠下下达了命令;今夜所有人好好休息;明rì午时准备出发。离开这里;临行之前;大家尽量多的携带粮食;这一次一定要离开齐岳山;直接返回陕西。
  距离山洞两里地的一处山坳。
  苏天成带领将士;终于赶到了。
  天已经黑了;刘铁汉禀报了所有情况。山洞四周;没有什么异常;白天到村里去的流寇;返回来了;没有人离开山洞。
  刘铁汉的意思;趁着天黑;包围山洞;天亮的时候;发起攻击。
  苏天成同意了这个意见。
  天蒙蒙亮的时候;山洞方向。出来了十余人;开始观察周围的动静。
  这些人穿着整齐;看样子做好了离开山洞的准备了。
  随着苏天成一声下令;燧发枪响了;出来的十余人。猝不及防;很倒在了血泊之中。
  刘铁汉对着山洞喊话了。
  “张献忠;你们被江宁营包围了;马上出来投降。。。”
  “马上出来投降。。。”
  所有将士都跟着怒吼了;山谷里面;四处都传来了回音。
  山洞里面沉默了;没有人继续冲出来;也没有人说话。
  半个时辰过去;天渐渐亮了。
  刘铁汉看着神定气闲的苏天成;很是佩服;看苏天成的样子;已经是稳cāo胜券了;没有要求将士马上进攻;而是牢牢的围住了山洞。
  “苏天成;叫兄弟们对着山洞里面发shè;暂时不要冲进去。”
  一轮鞭炮声响过;山洞里面;传出来短促的惨叫声;很安静下来了。
  苏天成终于开口了。
  “张献忠;我是江宁营指挥使苏天成;我的耐心有限;你们被江宁营团团包围;插翅难逃了;我不想伤及太多人;前些rì子的征战;死伤的人太多;有违天和;我给你机会;已经过去半个时辰了;再给你半个时辰的时间考虑;半个时辰之后;我会用大火来对付你们;到时候;山洞里面;不要想着有一个活着的人。”
  这一次;没有用到半个时辰的时间。
  小半个时辰过去了;山洞里面;走出来一人。
  这人长得五大三粗;一脸横肉;看上去桀骜不驯。
  他看见了站在对面的苏天成。
  “这位是苏指挥使吧;我是张献忠。”
  “呵呵;官就是苏天成;久违了。”
  “成王败寇;我没有什么可说的;败在了江宁营的手里;这就是我的宿命吧;当年大帅就说过这样的话;义军会倒在江宁营的旗下;看来这话说的很是准确啊。”
  这邪;苏天成没有什么兴趣;看见张献忠脸上所谓的表情;他知道;张献忠肯定还抱着幻想;以为自己投降了;能够收到优待的。
  “刘铁汉;带人上去;绑起来。”
  绳索上身的时候;张献忠的脸sè有些变化了。
  “苏大人;你是朝廷大人;怎么能够如此对待投诚的对手;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了;谁还会相信朝廷啊。”
  “张献忠;你错了;官从来不相信那一套;对手若是知趣投降;损失小一些;对手若是强硬到底;江宁营就毫不留情的剿灭他。”
  苏天成脸上带着微笑;说出来张献忠最害怕听到的话语。
  “诈降在我这里没有作用;对江宁营也没有作用;不过我可以保证;你身边的亲兵;绝大部分是能够保住xìng命的。”


'正文 第四百二十九章 应对大饥荒'

      已经是三月初了,江宁营终于圆满完成了剿灭流寇的任务。
  战果是辉煌的,进入山西境内的五万流寇,已经不复存在,被火炮和燧发枪消灭的流寇,足足有五千人以上,将士发起冲锋之后,斩杀的流寇,亦有几千人,贺人龙带领的军士,下手毫不留情,杀了不少的流寇。
  这是一次值得认真总结的战斗,火炮和燧发枪彻底打灭了流寇的斗志,令流寇失去了抵抗的信心,令江宁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接近一个月的征战,江宁营损失的将士,不足五百人,流寇首领张献忠被活捉,江宁营擒获的俘虏达到两万人以上。
  逃走的流寇还是有一些的,这些人,苏天成不会去关注了,这些人是流民,迫不得已加入到流寇的队伍里面,就算是徒步逃回到陕西,内心也是充满恐惧的,恐怕不会继续加入到流寇队伍里面,需要想办法另谋生路了。
  问题还是存在的,陕西和山西境内的一些官府,对待百姓的态度是粗暴的,不关心老百姓的死活,视流民为洪水猛兽,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面,逼迫流民加入到流寇队伍里面。
  这样的事情,苏天成暂时没有办法解决,他没有那么大的权力。
  还没有来得及考虑如何处理俘虏的问题,的问题爆发出来了。
  崇祯七年,山西大部分的地区遭遇旱灾,崇祯八年,遭受蝗虫灾害,几乎是颗粒收,到了今年。所有的恶果都出来了。
  一些地方的饥民,没有粮食,只能够啃食树皮、草叶,到了二月底的三月初,树皮草叶所剩几。饥民已经陷入到崩溃的边缘了。
  太原府、璐安府、辽州、汾州、沁州的情况特别突出。
  平阳府稍微好一些,不少的百姓,到河南府去参加疏通黄河的工程,赚到了银子,能够维持基的生活。
  江宁营的将士,开始撤离沁州。准备回到河南府去。
  沿途,苏天成看见了触目惊心的景象。
  成群结队的饥民,行走在官道上面,随时都有人因为体力不支倒下,官道上随时可以看见人的尸体,这些尸体没有人理睬。人收殓。
  苏天成下令,江宁营的将士,沿途赈济百姓,收敛尸体。
  这个消息,飞速的传开了。
  蜂拥而至的饥民,令江宁营寸步难行了。
  跟在队伍后面的饥民越来越多,江宁营携带的粮食。根法维持了。
  孙传庭、毕懋康和熊子健等人,看见这样的情形,纷纷进言了,意思是说,江宁营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山西那么多的地方遭遇灾害,凭着江宁营的力量,是法救济的,按照目前这样的情况,拖延下去。江宁营也要出现粮食危机了。
  他们的建议,江宁营还是回到河南府去,这里的饥民,让当地官府来处理。
  苏天成冷静的听众人说完之后,果断的摇头。
  “诸位。我们到山西来剿灭流寇,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老百姓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看看眼前的情形,这些百姓还有活路吗,若是官府能够关心他们,会是这样的情况,我们离开了,不管了,这些百姓的出路是什么,他们只能够加入到流寇的队伍里面,烧杀劫掠,勉强活下去,这等的事情,江宁营必须要管。”
  众人看着苏天成,不说话了,他们的意思不是不管,而是江宁营管不了的。
  “熊子健,你带领一千将士,迅速赶到太原府城,找到晋王,这是我写给晋王的信函,请晋王在太原府一带,设立专门的救济场所,帮助饥民度过灾荒。”
  “刘铁汉,你带领五百将士,迅速赶到平阳府城,这是我写给父亲大人的信函,请父亲大人设立粥棚,专门救济灾民。”
  “孙元坤,你携带黄金白银,到沿途的县城,大量的购买粮食,凡是跟随江宁营的饥民,不能够出现饿死人的情况,征战结束了,所有的将士,尽量节约粮食,能够多救助一些饥民,诸位好好想想,这些饥民,若是你的父母,你会怎么想。”
  “孙大人,这是我写给山西巡抚大人的信函,麻烦你直接呈给巡抚大人,请他开仓赈济百姓,到了这样的时候,若还是严守粮仓,老百姓就没有活路了。”
  苏天成提出来的办法,迅速传开了,跟随江宁营的饥民,很知道了消息。
  这样的举措,能够稳定饥民的心,但大的问题也来了,江宁营身后的饥民越来越多,短短几天时间,已经接近十万人,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
  王大治已经带着苏天成的亲笔信,带人火速赶往洛阳,计划从洛阳掉一部分的粮食,帮助这里的饥民。
  饥民跟随,拖住了江宁营的行军的速度。
  奈之下,苏天成只能够要求罗昌带着大部分的将士,返回河南府,自己带着几千将士,留下来照顾众多的饥民。
  至于说两万俘虏,大都是身强力壮的青壮,一并押回河南府去,这些俘虏,也只有河南府能够想办法消化和安置,若是交给了沿途的官府,还不知道是什么结局。
  杀人太多,总不是什么好的办法。
  十天之后,苏天成一行终于走到了岳阳。
  江宁营的大营设在这里。
  一路跟随来的饥民,还是接近十万人,这些人,已经成为江宁营沉重的负担,沿途购买的粮食,面前能够维持,人数太多了,些许的粮食,根不够用。
  孙元坤、熊子健、刘铁汉等人,已经赶回来,在岳阳大营等候了。
  中军帐里面,苏天成皱着眉头。
  “巡抚大人接到了信函,可还是说有难度啊,山西的重要职责,是剿灭流寇,仓库里面的粮食,都是军粮,不敢轻易动用的。”
  “晋王已经开始设立粥棚,赈济百姓,太原府周围的情况,还是不错的,这是晋王给大人的回信。”
  “平阳府城四周设立了粥棚,已经开始救济饥民了。。。”
  苏天成最为担心的事情,还是出现了,山西巡抚的态度才是最为关键的,官府不能够出面赈济灾民,这是不可能持久的,自己可以给皇上密折专奏,恳请皇上下令山西各级官府,开仓救济灾民,但这样做,也等于越俎代庖,得罪山西的各级官吏了。
  苏天成终于将他考虑很久的办法说出来了。
  “诸位,江宁营的将士,很多都是未成家的,我看是不是可以在这些饥民中间,为将士找到合适的姑娘,一个将士迎娶一个姑娘,就可以挽救一家人,这样算下来,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饥民的数量,这些rì子,我仔细观察过了,饥民中间,有不少的女孩子。”
  苏天成说出来这个意见之后,发现众人的神情很是奇怪。
  好半天过去,孙传庭才开口说话。
  “大人,怎么想到了这样的办法啊,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事恐怕不好安排啊。”
  苏天成翻了翻白眼,到这个时候了,还是被这些思想桎梏,刘铁汉的老婆赵喜翠,不也是江宁营在北直隶保定剿灭后金军士的时候,救下来的。江宁营将士在南方的时候,不好找老婆,可到北方来了,这样的情况,肯定是会发生改变的,江宁营的名声已经慢慢出去了,很多的士绅富户都知道了,江宁营的将士,不是军户的身份,每月的俸禄很高,条件是很不错的。
  再说了,江宁营的将士,总是要成家的,有些将士的年纪已经不小了。
  当然,这种大型的婚配,想着能够花前月下,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够是军官出面,征询女孩子的意见,若是可以,就算是成了。
  “孙大人,非常时刻,就不要有这些计较了,依我看,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熊子健具体负责cāo办,我们都是江宁营的军官,看着那么多的兄弟没有成家,不孝有三后为大,江宁营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时刻面临征伐,若是就这么去了,也对不起他们的父母啊。”
  熊子健张了张嘴,最终没有说话,想不到这个任务落到自己的头上来了。
  还别说,苏天成想到的这个主意,真的解决了大问题。
  连续多年的灾害,农户家的姑娘,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得知嫁给江宁营的将士,能够养活全家,能够跟随到河南府去种地,父母都是忙不迭的答应下来了。
  不过也有苏天成没有想到的,他做出来的这个决定,传到朝廷去之后,竟然遭遇了劾,信奉儒家思想的诸多朝廷大人,认为此举有伤风化,不管怎么说,苏天成都是殿试榜眼,应该是清楚这些礼仪的。
  得知这些劾之后,苏天成微笑面对,甚至没有上奏折,为自己辩解。
  这没有辩解的必要。
  三月下旬,苏天成终于回到了洛阳。
  刚刚回到府衙,宫里的太监已经在等候了。
  圣旨很是明确,要求苏天成押解张献忠进京。
  终于可以回到京城去了,去看看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了,但苏天成并不是很高兴,因为有着一些他已经知晓的情况,而且不是很好的情况。


'正文 第四百三十章 妥善布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