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7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铁汉,辛苦了,你立下了大功,好了,去休息吧,养足精神,准备开始厮杀。”
  刘铁汉离开中军帐之后,洪承畴首先开口了。
  “大帅,我军后退了五十里地,从刘铁汉侦查的情况来看,距离后金鞑子最多一百五十里地了,后金鞑子加快了行军速度,最多一日的时间,后金鞑子就到了,当务之急,是做好一切的准备,剿灭这一股的后金鞑子。”
  洪承畴说完之后,渠清泽跟着开口了。
  “大帅,如今可以肯定了,后金鞑子在辽东方向,重点是防御,在海州方向,是发动进攻的,这肯定是皇太极做出来的战略部署,大帅之前的判断,是完全准确的。”
  苏天成稍微沉吟了一会。
  “情况基本明确了,驻扎在海州方向的,是满八旗之中的镶白旗和镶蓝旗,这是后金最为精锐的力量,此外就是汉八旗之中的正蓝旗和镶蓝旗了,多铎和济尔哈朗两人,都是后金骁勇的将领,两人更是满人之中的权贵,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济尔哈朗处理事情很是沉稳,能够考虑到方方面面,多铎作战勇猛,两人若是能够形成合力,还真的是不好对付的,刘铁汉侦查到了,后续的后金鞑子,是满八旗之中的镶白旗和汉八旗之中的正蓝旗,我看不是这样,既然皇太极做出来了决定,准备在海州方向展开进攻了,就会倾尽全力的。”
  苏天成看了看洪承畴等人。
  “有一个情况,是能够肯定下来的,这股后金鞑子的指挥官,肯定是多铎,济尔哈朗率领的后金鞑子,也做好了准备,随时增援,所以说,我们面对的,是驻守在海州的所有后金鞑子,根据老渠获得的情报,驻守在海州的后金鞑子,总兵力超过十万人了,我们将要面临江宁营成立以来,最为艰巨的一次恶战了。”
  “我的考虑,我们的作战部署必须要做出来响应的调整了,后金鞑子既然想着攻打永宁和复州等地,就无法安排更多的军士守住盖州、耀州和海州,孙传庭带领的三万将士,就可以趁机攻打并且占领盖州、耀州和海州等地,我们就形成一个口袋阵,将驻守在海州的后金鞑子,包在这个口袋里面。”
  “十万对十余万,这是恶战,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这就好比是做饭,我们本来是准备吃蒸好的白米饭的,但现实的情况,可能会蒸成一锅的夹生饭,怎么办呢,那我们就要有更好的胃口,将这一锅的夹生饭吃下去。”
  “我们的眼光,不要仅仅看着驻扎在海州的十余万后金鞑子,还有驻扎在辽阳的后金鞑子,若是遭遇了包围,辽阳的后金鞑子,一定会全力增援的,这就令我们的压力更大了,如此的情况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好的胃口,还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想着通过一次的战斗,或者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能够全部剿灭驻守在海州的后金鞑子,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们只要最大限度的剿灭后金鞑子的有生力量,就能够给予皇太极最为沉重的打击。”
  “目前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机会稍纵即逝,正是因为我们前期的准备,让皇太极上当了,认为我们进攻的方向,依旧是在辽东,我们消灭了后金鞑子的先头部队,后金鞑子没有引起警觉,依旧前进,而且加快了步伐,这说明他们仍然相信,辽东才是我们进攻的重点,偷袭盖州的,不过是小股的部队,他们甚至会认为,我们偷袭盖州,主要是为了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所以他们会坚持原来的部署。”
  “后金鞑子加快了行军的步伐,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恐怕害怕我们这一小股的部队逃跑了,或者说是我们侦查到他们的战略意图了,所以说加快行军步伐,尽早的发动进攻,完成他们的战役部署,由此看来,我们后撤了五十里地,是做的非常正确的。”
  “通过皇太极如此的安排,我也要提醒诸位注意,皇太极这样的安排,是非同一般的安排,一方面在辽东加强防御,一方面从海州方向发动进攻,辽东是后金的多尔衮坐镇指挥,我们想要攻下广宁和西平堡,一时半会是达不到目的的,复州方向,若是被后金鞑子攻下来了,我们整体的战役部署,就会出现重大的挫折,皇太极考虑周全啊,双管齐下。”
  “我们先前考虑到的,还是认为后金鞑子会加强辽东方向的防御,调集重兵到辽东,海州方向的防御,相对薄弱一些,也有利于我们攻打海州,动摇后金鞑子的整体部署,可现在的情况不是这样了,恐怕我们江宁营遭遇到的压力,远远大于辽东的边军。”
  “可不管怎么说,我们至少掌握了后金鞑子的部署,清楚了皇太极的安排,这是对我们最为有利的事情了,我们必须要抓住机会,给予后金鞑子沉重的打击。”
  “时间很紧了,我们的部署不变,大军分为两个部分,洪承畴带领四万将士,负责进攻和剿灭后金鞑子,一定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炮兵营,我带着三万将士,在后方设置防线,阻止前来增援的后金鞑子。”
  “诸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这场恶战,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结束的,我们要告诫各级的军官,不要急躁,以消灭后金鞑子的有生力量为最主要的目的,半个时辰之后,江宁营千户以前的军官,悉数到中军帐。”
  大战即将来临,苏天成再次变得平静了,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战斗,他想起了几百年之后那几次著名的战役,而且也有战役是在辽东进行的,只不过那个时候是热兵器的时代,如此的战斗,与几百年之后的战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统帅换做了自己。
  穿越十几年了,身临其境,苏天成已经没有多少的惊奇了,他很清楚,这一次的战斗,若是能够完成预定的目标,后金将遭遇沉重的打击,在辽东的统治力,包括自身的实力,也将开始真正的衰退下去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朱审烜的考虑'

      苏天成开始征伐后金鞑子,这样的事情,在朝廷看来,是天大的好事情,从大明各处的军力来说,能够承担起剿灭后金鞑子任务的,也就是江宁营了,虽说辽东和大同等地的边军,这些年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不足以承担进攻和剿灭后金鞑子的重任,特别是去年辽东的大败,极大的削弱了辽东边军的力量,若不是江宁营及时在复州和宣州等地展开进攻,说不定关宁锦防线就出现重大问题,直接威胁到京城了。
  可奇怪的是,苏天成带领江宁营、辽东边军和大同边军,准备展开对后金鞑子攻击的时候,朝廷里面的反应却有些匪夷所思了。
  皇上没有显得高兴,早朝的时候,也没有专门提到征伐后金鞑子的事宜,不管怎么说,苏天成领导的这次征伐,是大明朝廷对后金鞑子的征伐,可以说这是对大明朝廷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若是能够彻底剿灭后金鞑子,大明将在若干年时间之内,彻底的安稳下来。
  皇上没有表态,朝廷里面肯定是议论纷纷的,征伐后金鞑子不是什么特别保密的事情,皇上曾经专门下过圣旨,这是很多朝中大臣都知晓的事宜,一些文武大臣,从关心或者是其他的角度,议论这件事情,各种各样的传闻,也随之出现。
  内阁次辅朱审烜,非常注意搜集信息,不管有什么传闻,他都要弄清楚,而且尽可能的知道这些传闻来自于什么地方,自从后金鞑子派出谈判人员,表示臣服朝廷以来,议论就没有停止过,皇太极立豪格为皇太子,而且是在谈判刚刚结束的时候,朝廷里面的文武大臣不敢公开的议论,可内心里面,也是认为朝廷是上当了,被后金鞑子拖延了时间。要知道谈判之前,江宁营攻占了复州和宣州等地,剿灭了代善率领的正红旗,而且生擒了代善,这是最好的机会,趁此对后金鞑子展开攻击,将取得出乎预料的战果。
  一段时间之后,朱审烜收集到了不少的信息,面对这些信息的时候,他也是越来越担心了,因为不少的信息表露出来的意向,隐隐指向了苏天成,而且是较为明确的指出苏天成权势过于的强大,威胁到皇权了。
  朱审烜心知肚明,苏天成早就做了相应的准备,依照他的判断来说,苏天成想要推翻大明,建立新的王朝,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大明境内的军队,遇见了江宁营之后,可能只是望风而降的情况了,再说了,依照苏天成的能力,建立起来新的王朝,恐怕比大明朝强很多。
  所有这些情况,朱审烜都在信函里面写下了,通过秘密的途径,送到苏天成的手里,同时,朱审烜也非常注意自身的言行,没有特殊的情况,尽量不与妹妹朱审馨接触,尽管说两人都在京城里面。
  最大的异常之处,还是在锦衣卫和东厂。
  朝中不少的文武大臣,对锦衣卫和东厂,是心怀怨气的,因为锦衣卫与东厂,所做的事情,的确是令人不齿的,但谁都明白,锦衣卫和东厂,就是皇上的心腹,监视着文武大臣的一举一动,从中发现异常。
  朱审烜隐隐约约的赶到,锦衣卫和东厂,在注意他和朱审馨了。
  锦衣卫分为两个部分,公开的锦衣卫,属于京营的组成部分,看上去耀武扬威,但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暗线,譬如说侦查以及提供证据等事宜,都是暗线来完成的,没有哪个官员能够彻底掌握暗线人员的名单,而暗线的总头目,就是董昌了,这个董昌,与苏天成还颇有些交集,可惜人家重点还是皇上的心腹,若是遇见了侵犯到皇权的事宜,董昌下手是不会留情的。
  朱审烜的怀疑和感觉,绝不是空穴来风,自从皇上下了圣旨,要求苏天成马上对后金鞑子展开攻击之后,这种情况就出现了,因为苏天成没有按照圣旨的要求,马上展开进攻,皇上开始变得多疑,怀疑一切了,之前就遭遇了皇太极的欺骗,双重压力之下,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到了如今,苏天成总算是对后金鞑子展开攻击了,但传到京城的消息,却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引发了轰动,关键是苏天成做出来的两个决定,一是有关作战的部署,不会直接禀报朝廷,需要在开始实施之后,才会逐渐的禀报,这有着先斩后奏的味道,二是征伐开始之后,登州、莱州、青州、辽东和大同等地的官吏,一律暂时不调整,一切都是为了征伐后金鞑子服务,哪怕是朝廷想要调整某个官吏,也是不行的。
  这样的安排,本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为了能够取得战役的最终胜利,有必要做出来这样的布置,有必要不受到外力的干扰,但时间不是很合适。
  这世界上的事情,就是有那么巧,在皇上最为疑心的时候,传来了这样的消息,可以想象,皇上会是什么想法,会有什么样的考虑。
  自从苏天成准备展开对后金鞑子的进攻之后,朱审烜也很难私下里见到皇上了,除开皇上与内阁商议事情,其余的时间,朱审烜没有见到皇上的机会。
  出现了这种情况,朱审烜是很敏感的,他清楚皇室之内的规矩,信任一个人的时候,几乎时刻都想要见到,征求诸多的意见,开始不相信一个人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见面了,要知道,朱审烜刚刚到朝廷来的时候,几乎每rì里都要见到皇上,而且其权势丝毫不亚于内阁首辅杨嗣昌。
  一系列的情况,令朱审烜相信了,苏天成的预计是完全准确的,皇上不可能容忍苏天成,只不过如今的情况很是特殊,剿灭后金鞑子的战斗,离不开苏天成,苏天成是江宁营的灵魂,若是以莫须有的罪名,扳倒了苏天成,江宁营也就彻底的散了,皇上和朝廷都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恐怕这段时间之内,皇上是非常焦虑的,害怕苏天成的强大,又需要依靠苏天成。
  朱审烜早就下定了决心,皇室中人的身份,对于他来说,只有痛苦的回忆,父亲一辈子都在山西太原,忍受着锦衣卫和东厂番子的监视,一言一行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惹恼了朝廷里面的某位手握实权的大人,遭遇算计,朱审烜接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安守本分,尽量的少说话,哪怕是在府邸之内,都不能够乱说,担心遭遇到弹劾。
  有了这些痛苦的回忆,朱审烜早就对皇室一肚子的意见了,要不是苏天成提出来建议,让皇室之中的人参与朝政,恐怕自己还在太原府邸,过着胆战心惊的rì子,可就算是苏天成提出来了建议,一部分的皇室中人参与了朝政,这个比例也是很低的,寥寥无几,更多的皇室中人,根本无法进入到朝廷里面来。
  有些规矩是根深蒂固的,短时间无法彻底改变的。
  朱审烜可不会坐等,放在以往,皇上不信任他了,开始疏远了,朱审烜会坐立不安,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可现在不一样了,朱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