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挂网罗,而在朝之人未知所犯,恐海内又疑圣上唯录其过,似遗其功。臣以下才,谬参近职,既有所见,不敢默然。臣闻古之人君,出师命将,克敌则获重赏,不克则受严刑。是以赏其有功也,虽贪残淫。纵,必蒙青紫之宠,当其有罪也,虽勤躬洁己,不免鈇钺之诛。
    故《周书》曰:‘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也。’
    昔汉贰师将军李广利损五万之师,糜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唯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之首,而贪不爱卒,罪恶甚多。武帝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封广利海西侯,食邑八千户。
    又校尉陈汤矫诏兴师,虽斩郅支单于,而汤素贪盗,所收康居财物,事多不法,为司隶所系。汤乃上疏曰:‘与吏士共诛郅支,幸得擒灭。今司隶乃收系案验,是为郅支报仇也。’元帝赦其罪,封汤关内侯,赐黄金百斤。
    又晋龙骧将军王浚有平吴之功,而王浑等论浚违诏,不受节度,军人得孙皓宝物,并烧皓宫及船。浚上表曰:‘今年平吴,诚为大庆,于臣之身,更为咎累。’武帝赦而不推,拜辅国大将军,封襄阳侯,赐绢万匹。
    近隋新义郡公韩擒虎平陈之日,纵士卒暴。乱叔宝宫内,文帝亦不问罪,虽不进爵,拜擒虎上柱国,赐物八千段。由斯观之,将帅之臣,廉慎者寡,贪求者众。
    是以黄石公《军势》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知前圣莫不收人之长,弃人之短,良为此也。
    臣又闻,夫天地之道,以覆载为先,帝王之德,以含弘为美。夫以区区汉武及历代诸帝,犹能宥广利等,况陛下天纵神武,振宏图以定**,岂独正兹刑网,不行古人之事哉!伏惟圣怀,当自己有斟酌。
    臣今所以陈闻,非敢私杜睿等,庶以萤爝末光,增晖日月。倘圣上降雨露之泽,收雷电之威,录其微劳,忘其大过,使杜睿等重升朝列,复预驱驰,虽非清贞之臣,犹是贪愚之将。斯则圣上圣德,虽屈法而德弥显,杜睿等愆过,虽蒙宥而过更彰。足使立功之士,因兹而皆劝,负罪之将,由斯而改节矣。”
    岑文本长篇大论,引经据典的一番奏报,让太宗禁皱的眉头,也不禁松开了,此前他就在为如何宽宥杜睿烦恼,甚至想到,实在不行,就开恩免罪就是了,如今岑文本知情识趣,让太宗不禁大喜过望,但面上去依然如故。
    “诚如卿所言,杜睿等人也似乎情有可原,传朕旨意,杜睿获罪于国法,然难掩其大功,其余诸将,一并开恤,复其官职,着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第六十九章 请辞(第一章)
 正文 第六十九章 请辞(第一章)    
    太宗金口玉言要开释杜睿等人,那些原本准备好要在今天早朝之上痛打落水狗的大臣们见状纷纷惊的目瞪口呆,昨日太宗可还说过不以私情妨碍国法,怎的今日就变成了法理无外乎人情了。
    此时最激动的就要数李承乾了,他原本都打定了主意,准备今日无论如何也要让太宗放了杜睿,哪怕触怒龙颜也在所不惜,可是还没能他犯颜进谏呢,就听到太宗要释放杜睿的话,尤其是求情的这个还是明显不和杜睿站在一个阵营当中的岑文本。
    太宗宣布完开释杜睿等人,接着就开始褒奖岑文本,将他说得天上少有,地上绝无,然后就狠狠的提拔了一下岑文本,一下子将他从中书侍郎,提拔到了原本杜睿那个尚书右仆射的位置上。
    听到太宗的任命之后,房玄龄的眼睛顿时一愣,他知道杜睿绝对没有可能留在朝堂上了,此时他最担心的就是待会儿杜睿上朝谢恩的时候跟着太宗较真,要是那样的话,太宗好不容易找到的这个台阶,可就完了。
    原本按照杜睿提出来的那个军人不得干政的意见,杜睿出征之时,卸任了尚书右仆射的职衔,但是太宗却一直没有任命新人补缺,明摆着就是要等到杜睿回师之后,再接任这个职位,如今又将岑文本提拔到了这个位置上,摆明了就是暗示杜睿将要退出朝堂了。
    而且前日对杜睿的封赏当中,太宗也暗含了这个意思,一般来说对于为国开疆拓土的功臣,不单单要赏赐封邑,金银,还应当赏赐府邸,杜睿他们现在住的老宅,就是当年高祖皇帝赏赐下来的,太宗没有赏赐杜睿府邸,摆明了就是想说杜睿在长安呆不久。
    时候不长,杜睿,秦束,苏麟三人便到了,到刑部大牢走了一圈,苏麟,秦束二人的精神显得有些萎靡,唯独杜睿还是一如既往的洒脱,换下了朝服,换上了一身寻常百姓的衣服,更显得卓尔不群。
    走到品级台的最末一阶,三人跪倒参拜,太宗看着仍是一脸淡然之色的杜睿,心中略微有些不忍,他承认自己极有可能是冤枉了杜睿,杜睿心中当真没有半点儿不臣的念头,但是身为君王,他却不能从自己的感情出发,他要为大唐江山的千秋万代考虑。
    “杜睿!你三人领军在外,多有不法,念尔等有功于社稷,今特开释,望尔等不负圣恩!苏麟,秦束各消减封邑两百户,依旧在飞虎军任职,杜睿~~~~~~~~~”
    “启禀圣上!”
    杜睿突然出言,让房玄龄等人皆是一惊,生怕杜睿说出什么让太宗下不来台的话,要是那样的话,今天原本的大好局面,可就前功尽弃了。
    太宗一双虎目也看着杜睿,沉吟了片刻之后,道:“杜睿!你还有何话说!”
    杜睿道:“臣自知狂悖无形,有负圣恩,不敢再在圣驾前献丑,况且臣本无功,全赖圣上龙威,才能小有成功,此次征战,臣贱躯受损,不堪圣上驱驰,还请圣上开恩,准臣还乡!”
    杜睿居然要走,当然这是最好的选择了,太宗心中感叹了一声,心道杜睿还是知进退的,便道:“既然如此,朕也不好勉强,着令杜睿封邑不变,依旧赏食邑万户,回杜陵将养去吧!”
    杜睿闻言,连忙叩首道:“臣谢主隆恩!”
    杜睿又拜了三拜,起身出了太极殿,扬长而去,太宗看着杜睿远去的身影,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对了,还是错了,杜睿是他的好友,良辰之子,本来他应该多加宽宥的,可是因为担心杜睿恃宠而骄,却又不得不累次加以打压。
    如今变法已经步入正规,自然有马周和李世绩料理,而此次变法的始作俑者,却被他逼出了朝堂,连太宗自己都觉得如此行径,是在有些鸟尽弓藏之嫌。
    杜睿刚走到永安门前,便被突然而至的安康公主给拦住了,皇宫之中,永远都是瞒不住事的,杜睿这边刚刚决定要撂挑子,那边安康公主就知道了,她都来不及知会汝南公主一声,就急匆匆的抄近路,到永安门前拦杜睿了。
    “杜睿!你又要走?”
    杜睿看到安康公主,不禁一笑,道:“对!我又要走了!”
    安康公主闻言,一双美目不由得泛红,道:“这次你一走要是又走个三五年,我可不等你了!”
    杜睿一笑,道:“你不等我还能去等谁,莫不是恨嫁了!”
    安康公主原本正伤心呢,见杜睿居然摆出了这番惫懒的模样,不禁一阵脸红,啐道:“呸!谁恨嫁了,好稀罕吗?以本公主的才貌,要找个称心如意的驸马还不容易,本公主是看你可怜,才答应嫁你,你若是又要一去三五载,看我等不等你!”
    杜睿闻言,畅快的笑了起来,道:“好了!莫要再耍孩子脾气,你在长安好好的,等我回来娶你,这下总该行了吧!”
    安康公主闻言一喜,道:“你是说你还会回来!”
    杜睿道:“我只是去将养一番,又不是告老还乡,圣上有朝一日若是想起我了,愿意用我了,我自然是要回来的!不如这样,你若是担心圣上将我忘了,便每日在圣上跟前多念叨几遍我的名字,说不定三五日,我就能打马还朝了!”
    安康公主嘟着嘴巴,气恼道:“你这人,最是没正行,枉我和汝南姐姐还在为你担心,你倒好,又被赶出长安了,还全然不在意,真不知道你这人是怎么想的!”
    杜睿大笑道:“怎么想的,功名利禄非我所欲也,得之何足喜,失之何足忧,安康后会有期,我先走了!”
    言罢,扬长而去,一边走还在一边念叨着他的酸诗: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歌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安康公主看着杜睿的背影,小声念叨了一句:“这家伙,当真是疯了!”
    回到家,众女见杜睿平安无事,自然又是一番欢喜,当杜睿说道自己被免官去职,变成了一介白身的时候,众女不但不觉得可惜,反而一阵欢腾,在她们看来,这个劳什子官,做不做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在杜陵的大观园内寄情山水,吟诗作画的好。
    “宝钗!熙凤!东西可都收拾好了,我们这便走!”
    杜睿此时反倒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了,长安这个地方虽然繁华,但是在杜睿的眼中,却远远不如杜陵的幽静。
    众女都欢天喜地的去准备了,杜睿看着身边的四个妹妹,笑道:“怎的!你们不愿意和为兄回杜陵去!?”
    杜云希一阵拍手道:“愿意,愿意,怎能不愿,这长安无趣的很,想要找个地方钓鱼捕虾都找不到,在这里住了两个多月,我都烦闷死了!”
    杜睿闻言,笑着点了点杜云希的脑袋,笑道:“你这丫头和小妹一样,只知道玩耍,看我将来不给你找个厉害点儿的婆家,也好狠狠管教你一番。”
    说到此处,杜睿不禁有些歉然的看向了杜云芙和杜云卓,原本这次远征回来,他是想要为这两个妹妹操办婚事的,只是如今他遭贬黜,短时间内无法与安康公主,汝南公主完婚,这两个妹妹的婚事也只能向后压了。
    “芙儿,卓儿,只是连累了你们!”
    杜云芙道:“这打什么紧,苏家要是急了,便毁了这桩亲就是了,妹妹自然与三哥同进退!”
    一向不善言辞的杜云卓也跟着说:“卓儿还不想嫁人,还舍不得离开哥哥姐姐们!”
    杜睿听了不禁一阵欣慰,又看向了杜云莲,笑道:“莲儿!你呢,要不我将你留在长安如何,也好时常能见到晋王殿下!”
    杜云莲一听,小脑袋像拨浪鼓一般的摇了起来,道:“我才不呢!我一个人留下做什么,没有五姐陪我玩,没有三哥讲故事,没有四姐让我戏弄,没有三姐管着我,我才不要留下,要是稚奴那小子敢变心,看我不敲烂他的脑袋!”
    杜睿闻言大笑,道:“好!那我们一家这便启程,早早返回杜陵去!”
    已经下了决定,杜府上下立刻就行动起来了,此前宝钗和熙凤已经将行李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如今只剩下了装车。
    杜府门前突然出现了十几辆马车,顿时引起了街坊四邻的关注,杜睿早就拍了杜平原在外面看着,对于一些胆大,前来询问的邻里,杜平原也是耐心的解释,只道杜睿征战沙场,身上大大小小落了不少伤,此次会杜陵去修养。
    杜睿要离开长安,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个消息,自发的涌到了大街上,杜睿前日承天门献俘,他们可都见识过的,这个时候虽然不讲究追星,但是杜睿俨然就是这些平民百姓心中的偶像。
    杜睿刚一出府门,便又几个老者上前,居然跪倒在了杜睿的面前,口称:“杜大人不要走,还请杜大人留下来,辅佐圣上,救救百姓!”
    如果说杜睿征战沙场,为国开疆拓土,消除边患,让人们十分崇拜的话,那么他力主推行变法,那些豪门大族自然恨不得能将杜睿挫骨扬灰,但是这些受到了新法实惠普通百姓的心中则对杜睿充满了感激之情。
    如今杜睿要离开了,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新法还能不能延续下去,要是不能的话,他们这些百姓岂不是又要回到过去那种低人一等的生活当中去。
    杜睿见状连忙上前,将几个老者一一搀扶起来,道:“老丈不可如此,当今圣上乃是生命天子,你等不必担心,新法如今已推行天下,以后便是大唐治国之本,有马大人等人在新法是不会被推翻的!”
    那老丈又言道:“杜大人在长安,小民才能放心,还请杜大人留在长安吧!”
    杜睿道:“在下此次征战,受伤颇重,实在难堪圣上驱驰,待杜睿将养好伤势,必定回来,辅佐圣上,还望乡邻勿怪!”
    杜睿言罢对左近的百姓一拱手,便上了车,上车之后,见冯照正在身边,道:“冯教师!你志在军旅,我已经派杜平原和苏将军打过了招呼,你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