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喊声,惨叫声,喊杀声不断响起,契丹人渐渐的有了反抗,毕竟没有人愿意做待宰的羔羊,更何况契丹人也不是羔羊,是一群杀人成性的恶狼。
    只不过契丹人的反抗并没有给唐军造成太大的麻烦,刚刚经历了一场大屠杀,这些期待那兵将早就疲惫至极,再加上没有人组织,形成的反抗也是微乎其微。
    这场大屠杀足足持续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一直到转天正午才算结束,契丹营地之中的青壮年男丁被屠杀殆尽,只剩下了一些妇人和幼年孩童。
    “兄长!都料理完了!”秦束抹了一把脸上沾染的鲜血,道,“那些妇人和小蛮子该怎么办?”
    杜睿面无表情,道:“老规矩!都扔给百姓料理!是生是死都由得他们!”
    如果是苏麟的话,或许还要埋怨杜睿心狠,可秦束就完全没有这些心思,他只知道但凡是杜睿说的,就全都是对的,要毫不犹豫的执行。
    屠杀过后的大地之上殷红一片,血实在是太多了,都无法凝结成冰,契丹老营之内,泥泞不堪。
    “平生!遣人将那些契丹人的尸都堆积在一处烧了!现在天气冷,还没什么,要是等到开春,难免就要生瘟疫,还是早早处理的好!”
    杜平生领命去了,唐军将士已经杀了一整天的时间,早就累了,这种事自然有百姓料理,像这种打扫战场的事,教给他们,百姓们也不会有怨言,反而绅士欢喜,契丹虽然穷困,但是四处劫掠,就算是一般的兵士,身上都带着不少金银,翻翻找着,就能收获颇丰。
    杜睿带着众将,走进了阿迦罗的王帐,先就看到了那个简陋的王座,当即命人搬到了一边,这个座位即便是再怎么简陋,也不是杜睿能坐的。
    等众人落座之后,杜睿先开言道:“契丹老营已被贡献,诸位劳苦功高,班师回朝之日,本帅自会据实请功!”
    “谢大帅!”
    杜睿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坐下,接着说道:“苏麟!这捷报该如何写,你自己负责一下!还有那些百姓的安置,你也要多多费心,秦用,屈突寿,屈突诠你二人从旁协助!”
    三人连忙起身领命。
    剿灭了契丹一族,解除了中原北方的一个心腹大患,杜睿也是开怀不已,虽然因此杀人不少,更是让一个民族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但杜睿还是认为,这些都是值得的!
    一想到日后大唐衰微,中原大乱之时,契丹人居然趁机占据了华夏的燕云十六州,致使此后的宋朝北疆无险可守,始终处于辽人的攻击之下,他就愤恨不已,好在如今这一切都不会再生了!
    “大军在此地休整数日,待风雪小时,便班师回朝!”
    杜睿说着,心中已经开始盘算起了日后如何治理辽东,移民实边自然是必须的,而后还要在辽东大地上筑城自守,接下来要做什么?杜睿的眼睛已经看向了东边,那里还有一个大唐的强敌。
    /
    ★★★可将您看到的最新章节或
    ,方便下次接着看★★★

第三十章 捷报传来
 第三篇 远洋 第三十章 捷报传来    
    (请牢记)(请牢记)夜色沉沉,黎明前最黑暗的时间,伸手不见五指。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大明宫内,却早已是灯火通明,宫娥内侍奔来走去,正忙着为太宗早朝做准备。
    太极殿前,文武大臣们三五成群的赶来,快步进入大殿,等着朝见太宗。
    此时的太宗,正在两仪殿内,自打长孙皇后仙去,太宗便将居所搬到了这座宫殿内,这里距离雍德殿最近,太宗住在这里,就好像能离得长孙皇后近一些,都说天家无私请,而太宗和长孙皇后明显是一个例外。
    此时太宗正双眉紧锁,脸上带着忧色,不住的踱来踱去,好象有天大的烦心事似的。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起,王德快步走了进来,还没有开口,太宗就问道:“可是有边关军报?”
    “圣上,该上朝了!”王德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哦!上朝的时间到了!”太宗好象兴趣缺缺,停了下来,问道,“可有边关急报送来?”
    “回圣上,没有。若是有,会第一时间呈给圣上御览的。”王德的声音放得极低,生怕触怒了太宗。
    这几日里,太宗整天愁眉不展,忧心忡忡,一见面就问边关军报的事情。这弄得王德也不明所以,实在是忍不住了,试探着道:“圣上,老奴有一句话,想问圣上,又不敢问。”
    “说!”太宗的眉头一点儿也没有散开的迹象。
    “圣上,老奴是想问圣上。肃州大捷,斩四十万,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可为何圣上欢喜过后,就是愁眉不展呢?整日里忧心忡忡,茶饭不思,一见面就问边关军报。”王德奓着胆子说出自己的疑虑。
    太宗闻言,又踱起了步子:“肃州大捷,固然是可喜之事,这事朕也欢喜。可是欢喜归欢喜,也要看得明白,也要看到忧虑。”
    太宗略一停顿,接着道:“肃州这一仗,杜睿打得漂亮,一举解了大唐北疆的困局,让契丹人从此不敢南下牧马,可前几日接到肃州孙兴来的奏报,辽东赶上了雪灾,而且是五十年不遇的大雪灾,杜睿大军深入辽东,也不知道如今怎样了!?”
    “圣上是在担心驸马爷,圣上且放宽心,驸马爷定然不会有事的!”
    太宗闻言,淡淡的一笑,道:“是啊!杜睿允文允武,总会化险为夷,远涉重洋都能平安归来,看起来是朕太多心了,可人力如何能与上天相抗,杜睿在肃州杀戮太重,朕也是担心他啊!万一杜睿被风雪所阻,但有所碍,大唐折一栋梁之才,朕也不知道该如何像汝南,安康交代了!况且契丹在辽河一代盘踞多年,占着天时地利,结果如何,还犹未可知啊!”
    听了太宗的一番剖析,王德的眉头也拧在一起了,想了想道:“圣上,尽管放心。于打仗这些事,老奴是不懂,可老奴懂得一样,边关的将士一定会尽心竭力,打好这一仗,驸马爷也会平安归来,驸马爷身经百战,怎么会在着小小的契丹身上栽跟头!”
    “你这老货!转会说些宽心话!”太宗笑道,“有你这话,朕心里好受些。走,上朝!”
    太宗说着,快步出了两仪殿。
    来到太极殿,群臣早就恭候多时了,一见太宗到来,连忙施礼相见。
    太宗刚坐了下来,还没等将平身两个字说出来,突然,殿外传来雷鸣般的吼声,仿佛天外来音似的。
    “辽东大捷!斩百万!”
    太宗闻言,猛然起身,朝殿外望去,只见一个浑身汗渍渍的军士,在几个执殿武士的搀扶下,跌跌撞撞的冲了进来。这军士一进大殿,便摔倒在地上,声音沙哑的吼道:“辽东大捷!斩百万!”
    “辽东大捷?”
    “斩百万?”
    群臣兀自不信,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入眼的尽是迷茫,难以置信的脸色。
    这才多长时间,先是肃州斩杀三部联军四十万,接着又在辽东杀了百万,难道契丹人都是纸糊的不成,就摆在那里任你杀,这事也太难以让人置信了,要这些大臣相信还真难。
    王德飞也似的冲了过来,把兵士手中的军报接过,手一挥道:“快,带下去,找太医给他看看。”
    几个执殿武士拥着这个连路都走不动的兵士,快步出了太极殿。
    “圣上,辽东的捷报送到了!”王德双手颤抖着把军报递到太宗面前,声含无限喜悦,都有些抖了。
    太宗一把将军报接了过来,看过之后,突然大笑三声,起身大声道:“辽东大捷!斩契丹百万,自此大唐北疆无忧也!”
    要是这次杜睿深涉辽东,一旦有所差池,不但折损了杜睿这个大唐奇才,更会让十万大唐精锐身遭厄运,那么契丹缓过劲来势必会更加猖獗,就连高句丽,南诏,吐蕃,西突厥也会趁机滋事,那就是四面八方同时有事,非常难以应付。
    可是如今杜睿没有让太宗失望,彻底剿灭了契丹,将北疆安定了下来,这件事传扬出去,那些别有用心的番邦也该好好思量,如何讨好大唐了。
    太宗接着命王德将奏报传递了下去,房玄龄第一个接过军报,展开一瞧,猛的双眼放光,大声念道:“辽河一战,诸军合力,共斩百万级,缴获战马军械牛羊无数。”
    这下不信也得相信了,群臣顿时惊讶得下巴都砸肿了脚面。
    太宗也是喜不自胜,大声道:“传旨,欢庆三日!”
    如此大胜,不需要太宗的旨意,大唐的百姓也要欢庆。圣旨一下,那还了得,整个大唐都沸腾了,全国处于欢腾之中,只要有唐人的地方,就有欢声笑语。这欢庆,三日哪里够,足足持续了半个月。
    #¥#¥#¥#¥#¥#¥#¥#¥#¥#¥#¥#¥#¥#¥#¥#¥#¥#¥#¥#¥#¥#¥#¥#¥#¥#¥#
    消息传到杜陵郡公府上,杜家人自然也是欢喜无限,特别是杜睿的妻妾,自家的丈夫能有如此成就,她们也是喜不自胜,与有荣焉。
    “上帝保佑!”伊莎贝拉还是没放弃自己的信仰,遇到了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上帝,“保佑我的丈夫能尽快归来!”
    熙凤笑道:“公主妹妹!你那西边的上帝可管不到东方的事,想要夫君回来,尽早的和我们团聚,你还是多多向玉皇大帝求求才是!”
    众女叽叽喳喳的说着,唯独安康公主心中不喜,抚着微微隆起的小腹,道:“那个死没良心的,解了肃州的围,回来就是了,逞的什么能,居然追去了辽东,老天都不收他这个恶徒,真是不长眼!”
    安康公主的话音刚落,顿时有招来了一阵笑,湘云最无心机,当即道:“公主最是口不应心,自打夫君走了,也不知道是谁,整日里茶不思,饭不想,每到晚间便以泪洗面,满天神佛都被谁求了个遍的!”
    安康公主被湘云戳破,登时羞恼道:“你这丫头,最不是好人,偏偏来取笑我!”
    说着就要去抓湘云,汝南公主见状连忙拦着,道:“涑儿!还不乖乖坐着,你身子重,别闪着了!要是你有个好歹,他日睿郎归来,我等如何交代!”
    安康公主被说了一句,也是一阵后怕,一双柔荑托着小腹,乖乖的坐下了,只是瞪着湘云,湘云也不害怕,朝着她吐了吐舌头,就绕到一边去了。
    宝钗笑着对安康公主道:“公主殿下!如今夫君在北疆大胜,想来也快回转了!再安心等上几日就是了!”
    安康公主虽然心里也是想苦了,可嘴上却不肯饶人,哼道:“这是他自己的家,他愿意回来就回来,哪了稀罕他!”
    汝南公主闻言笑道:“你这丫头,没得说这些气话作甚,睿郎为国远征,乃是大事,总不成让睿郎终日里缠绵于儿女情长,你便高兴了!”
    安康公主低着头,也不说话了,只是嘟着嘴生闷气,此前肃州大捷的捷报传来,她原本以为杜睿就该回来了,谁想到杜睿非但没还朝,还追去了辽东,这让她如何不气,毕竟是新婚燕尔,却要分离这么长时日,安康公主自然会不满。
    汝南公主知道自家妹妹是在赌气,也不理会,道:“宝钗!你去请三位姨娘过来,今日要阖府庆贺一番,府中的下人,每人赏一月的分利钱,让大家伙也跟着高兴高兴!”
    #¥#¥#¥#¥#¥#¥#¥#¥#¥#¥#¥#¥#¥#¥#¥#¥#¥#¥#¥#¥#¥#¥#¥#¥#¥#¥#
    然而有人欢喜,就有人忧虑,这个忧虑的正是太宗的幼子,杜睿的妹婿,晋王李治。
    如今杜睿大胜,声势肯定更胜从前,连带着李承乾的地位也会更加牢固,这让李治如何能够甘心,虽然杜睿大胜,解开了大唐数十年来,与契丹错综复杂的局势,彻底安稳了北疆,这件事固然可喜,然这场大胜,却不能给他带来丝毫的荣耀。
    刚刚陪着杜云莲高兴了一场,转身进了房,李治的面色就阴沉了下来,杜睿不能为他所用,那就是他登上权利巅峰的极大障碍,可如今杜睿声势太盛,又摆明了立场站在李承乾的一方,这让他几乎愁白了头。
    “殿下今日也愁,明日也愁,便是将自己的头愁白了,又能怎样?”赵恭存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进来,见李治愁眉不展的,突然出声道。
    李治抬头,见来的是赵恭存,忙道:“老师怎的来了!?”
    赵恭存笑道:“杜陵郡公辽河大捷,此乃天大的喜事,特来寻殿下小酌一杯,以作庆贺!”
    李治一愣,道:“老师觉得这是喜事!?”
    赵恭存笑道:“自然是喜事,契丹虽然不足为虑,然毕竟困扰北疆多年,打打和和,和和打打,如今一朝解决,岂不是天大的喜事!”
    李治苦着一张脸,道:“老师是真不知道,还是故意如此说,杜睿大胜,固然可喜,然对本王却实非喜事,如今东边恐怕就更得意了!”
    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