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4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一点上,太宗明显就要差得多了,可以说贞观一朝的诸多皇子夺嫡,全都是因太宗而起

第四十九章 朝议
 第三篇 远洋 第四十九章 朝议    
    “杜睿在辽东残杀契丹老幼妇孺数十万其罪一也未得圣命,擅自与高句丽轻启战端致使黎民受苦,将士遭难其罪二也屠杀高句丽平民,以至于累尸盈野其罪三也劫掠平壤,中饱私囊其罪四也擅自攻击属国罗坏两国邦交其罪五也越权夺张尚书之权擅自任用刘仁轨其罪六也混淆视听,褒奖冉贼其罪七也归朝之日,还煽动百姓为乱,致使数百士子被殴,罪莫大焉圣上杜睿杀人无数,人神共愤,天怒人怨,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朝纲臣为江山社稷故,奏请圣上诛杀此獠,以慰无辜被杀百姓之愿”
    太极殿内,杜构跪在品级台前侃侃而谈,历数杜睿的七大罪恶,最后居然喊出了要诛杀杜睿的话来,他这边说的热闹,却丝毫没有注意到,龙椅之上的太宗,那越来越阴沉的脸色
    太宗平生最恨的就是手足相残,当年玄武门之变,要不是李建成,李元吉苦苦相逼的话,太宗也不会贸然发动政变,说起来,太宗弑兄杀弟,也不过是为了自保,要是他一人或许也就罢了,他身上还牵连着妻子儿女,以及那么多臣属的身家性命,不得不搏
    登基之后,对自家的儿女们,也一向要求甚严,只盼他们能互敬互爱,手足和睦,可是却没想到,先是有了一个李泰,接着又有了一个李佑,当真是让太宗伤透了心
    如今看着杜构居然在朝堂之上,历数自家兄弟的七大罪恶,看其形状,当真恨不得杜睿立刻便死
    杜构说完之后,等了半天也不见太宗说话,心中不由得惴惴,偷偷看了李恪一眼,咬了咬牙,坚定了心中的念头,大声又道:“圣上杜睿之罪,罄竹难书,白起,冉贼之残暴也无出其右,这等人如何能身列朝堂,辅佐君王,这等屠夫天下人人欲杀之而后快,臣请圣上降旨”
    “够了”太宗满心怒不可遏,狠狠的等着杜构,道,“你在此历数杜睿七大罪恶,可曾想过,他也是先莱国公一脉,是你自家的兄弟”
    杜构闻言,心中猛地一颤,可是既然都到了这步田地,退却已经没有了意义,咬紧了牙关,道:“臣为江山社稷故,也顾不得那么许多,杜睿虽然是臣的兄弟可身在朝廷,自当以国事为重,杜睿身犯大罪,臣岂能因为他是臣的弟弟,便装聋作哑”
    杜构倒也不是个十成十的草包庸才,说这话分明就是将了太宗一军,他弹劾不避亲,太宗若是不惩罚杜睿的话,天下人岂不是都要说太宗在偏袒自家女婿
    太宗看着杜构的眼神越来越冷,过了半晌才道:“杜构历数杜睿七大罪恶众爱卿有何见解?”
    “杜睿杀人无数,理当治罪”
    “圣上我大唐一向以宽仁待天下友邦,杜睿杀人盈野,岂能不治罪,若是不治罪的话,天下万国岂不是都要将我大唐视为虎狼之国,将圣上视为前朝炀帝那般残暴之君”
    “臣附议当治杜睿之罪”
    突然之间,十几个言官纷纷跳了出来,口口声声的要太宗治杜睿的罪,看他们的样子,当真恨不得将杜睿除之而后快
    李恪看着满朝汹汹,不知不觉的露出了一丝笑容,但当他察觉到太宗冰冷的目光正在注视着他的时候,顿时感觉如芒在背,两股战战的低下了头
    李承乾此时也是心急如焚,但看着杜睿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只是不断的给杜睿使眼色,让他自辩
    太宗也看向了杜睿,道:“杜睿你有何话说,杜构弹劾你七大罪恶,你可要自辩”
    杜睿出班拱手道:“臣无话可说”
    杜构闻言,是兴奋异常,道:“圣上杜睿自己都已经认罪了臣请圣上治杜睿之罪”
    “圣上”房玄龄最终还是看不下去了,站了出来,“老臣有话要说”
    太宗见房玄龄出来了,心情稍稍好了一点儿,道:“房爱卿有话只管说”
    房玄龄道:“杜大人所言宋国公七大罪恶,臣实在不敢苟同,契丹趁我大唐国丧,举兵犯边,罪恶昭彰,高句丽边夷小国,累次冒犯我大唐,也是罪不容诛,百济久不侍奉天朝,且与高句丽勾结,抗拒天兵,同样恶行累累,那罗身为我大唐属国,大唐于高句丽交兵之时,不思助兵,却与高句丽私下议和,目无君父,这四国皆为我大唐之敌,宋国公奉皇命征伐,乃是替天行道,有功无罪,即便杀伐过重,也是那四国欺我太甚况且宋国公为三军主帅,自有临机决断,便宜行事之权,杜大人所言实属无稽之谈”
    见房玄龄都站出来替杜睿说话,杜构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辩驳,居然愣住了,李恪见了,心中暗骂了一声,居然自己跳了出来
    “父皇房大人所言尽皆歪理,杜睿身为三军主帅,战阵之间,自然难免杀伐,可是屠戮平民百姓,这分明就是让我大唐为天下万国所指,岂能无罪,况且他胆大妄为,居然为那冉贼翻案,房大人,这该如何解释”
    房玄龄对这个也是无话可说,谁都知道李家身上也有鲜卑的血统,份数五胡,岂能乱言,只得道:“这个臣请圣上自查”
    房玄龄干脆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太宗,太宗一向以华夏一族,炎黄苗裔自居,还给自己找了一个道教鼻祖的祖宗,他要是不承认自己身上的鲜卑血统,旁的人自然就无话可说了
    太宗没想到房玄龄居然也来将自己的军,顿时也愣住了,沉吟了半晌,心中也有了计较,道:“冉闵于华夏倾颓之时力挽狂澜,于华夏一族有大功,朕今日便传旨,加封冉闵为武悼圣天王,传旨各地,建立寺庙,烟火供奉自今日起,武悼圣天王便为我大唐的守护天神”
    众臣闻言,不禁全都愣住了,冉闵可是鲜卑族的大仇人,太宗皇帝居然加封了冉闵,这等于承认冉闵《杀胡令》,杀得好,杀得妙
    杜睿闻言,心中也是大为宽慰,这样一来,冉闵的名誉总算是恢复了,想来后世那些伪道学者也不敢再拿冉闵杀胡的事情来做文章了
    华夏一族历来讲究崇拜,何况如今太宗给冉闵加上了一个神位,那些伪道学者即便是在将来想要抹黑冉闵也不行了
    李恪也万万没想到,事情居然会变成这个样子,太宗居然为了保住杜睿,不惜给冉闵加了尊号,那么他怎么办?以太宗的圣明,岂能看不出他就是这次弹劾杜睿的幕后主使者,他该如何是好?
    李治也愣住了,一直以来他都是躲在暗处看好戏,这次弹劾杜睿,他这一派的大臣没有一个跳出来的,完全就是将李恪当成了枪在使唤,可到头来,居然是这么个结果,这让他如何不惊
    长孙无忌和岑文本两人也是眉头紧锁,心中飞快的想着,解决的办法,岑文本要保住李恪,长孙无忌同样要保住李恪,因为李恪一旦倒台的话,李治再想要对付李承乾的话,就不得不站到前面去了,这对李治同样不利
    太宗说完,看向了几乎要瘫倒的杜构,道:“杜构你与杜睿本为手足兄弟,今日你却完全不顾手足之情,对自家兄弟大肆诋毁,你可知罪,来人啊杜构构陷国之干臣,除其职司,调任岭南,任柳州县尉去”
    太宗发落了杜构,紧接着又将那些随声附和的大臣一个个全都发配到了偏远地方,最后要轮到李恪了
    岑文本连忙站了出来,他受恩师封德彝的嘱托,看顾李恪,可不能眼看着李恪倒霉:“圣上杜构构陷宋国公自然有罪,然宋国公终究在辽东,三韩杀伐过重,也当有小过,吴王殿下一时心急,口不择言,姑且念其年幼,还请圣上法外开恩,宽宥了他这一次”
    太宗也不是当真想要发落李恪,见岑文本说话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长孙无忌也站出来说:“吴王殿下不过是一时心急,被那些奸佞之人蛊惑,犯了些小错,臣请圣上开恩”
    太宗有了台阶下,自然也就应承了下来:“李恪既然两位尚书仆射都为你求情,姑且放过你,自今日起回府闭门思过,今后不可人云亦云”
    李恪失魂落魄的谢过恩,昏头昏脑的回到了位置上,他怎么都想不明白,昨夜计较的那么好,怎么今日到了朝上,却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不但没能搬到杜睿,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也被扫之一空,就连他也落得一个闭门思过的下场
    越想心中对杜睿也就越是恼恨,此时她手中若是有一把剑的话,非要杜睿横尸当场不可
    紧接着太宗又宣布了对杜睿杀伐过重的惩罚,罚其一年的俸禄,卸掉军职,专任参谋部,还加了一个太子少傅的职司,这哪里是惩罚,简直就是恩赏

第五十章 战事再起
 第三篇 远洋 第五十章 战事再起    
    贞观十六年,随着杜睿率军击破契丹,踏平三韩,大唐的国威再一次得到了彰显,随后张士贵在漠北也同样大捷,室韦,奚族尽数被诛灭,太宗从杜睿直言将两族之人,尽数迁往岭南,大唐于漠北设立漠北都护府,总领政务,自此大唐疆域已远前朝周边那些小国是战战兢兢,唯恐不知道什么时候,厄运就会降临到他们的身上,纷纷遣使至长安朝贺
    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畏惧大唐的国威,就有人非要在这个敏感的时候挑衅一下,证明自己依旧强大,比如西突厥
    西突厥,原本是突厥汗国西面汗国突厥汗国在被隋朝文帝分裂成东西两部后,西突厥在西域称雄,以控制丝绸之路,最为强盛的时期领土面积东起金山,西到西海诸国,在西域威风八面,无人可敌
    早突厥兴起之时,土门可汗弟室点密奉命西征,役属西域铁勒各部、葛逻禄、拔悉密等诸部室点密先是联合波斯消灭了白匈奴,以后又同拜占庭结盟,进攻波斯
    公元583年,东西突厥分裂,西突厥射匮可汗广开疆土,东起金山,西到西海诸国都在他的统治之下,汗庭建在龟兹北面的三弥山弟统叶护可汗继位之后,是把汗庭迁到石国的千泉,派吐屯驻西域各国,收敛征赋,这是西突厥最强盛的时期
    公元587年,前隋开皇七年,突厥阿波可汗大逻便被叶护可汗处罗侯生擒西突厥立达头可汗后裔为泥利可汗继其位泥利死后,其子达曼继位为泥撅处罗可汗,继续称雄西域
    公元600年,前隋开皇末年,达头可汗败亡以后,处罗可汗成为西突厥最高统治者处罗治国无道,臣民多叛605年,他发兵袭击铁勒诸部,搜括他们的财物,又猜疑薛延陀部生变,杀其酋长数百人因此铁勒各部都起来反对处罗,多次打败他
    公元608年,前隋大业四年,隋炀帝派遣司朝谒者崔君肃至西突厥慰谕,处罗受诏,遣使贡汗血马
    公元609年,前隋大业五年,隋炀帝西巡,召处罗可汗会于大斗拔谷,处罗托故不至炀帝大怒,用裴矩计,诱使西突厥西面的射匮可汗发兵袭击处罗可汗处罗大败,逃至高昌境内这年十二月,处罗至隋京朝觐第二年正月,炀帝分处罗可汗内附部众为三部分:其弟阙度设率领老弱万余人,至会宁居住,特勤阿史那大奈领余众居楼烦,封处罗为曷萨那可汗,领五百骑常从皇帝巡幸
    处罗可汗归隋以后,西突厥立其叔射匮可汗为主射匮可汗开拓疆域,以至于玉门关以西诸国纷纷附属于他,其势力一时无二
    公元614年,前隋大业十年,隋皇室嫁信义公主与处罗结为夫妇,并赐锦彩袍千件、彩色丝绸万匹后随炀帝至江都,反贼宇文化及弑逆炀帝后,处罗从宇文化及至河北
    公元618年,大唐武德元年,处罗归长安,唐高祖降榻欢迎,与他同坐,封之为归义郡王
    射匮可汗亡后,其弟统叶护可汗继位,其人智勇双全,擅长指挥作战,率控弦之士数十万人,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罽宾,称霸西域迁王庭于石国北千泉他授予西域诸国之王“颉利发”称号,给每国派吐屯一人进行监督,征收贡赋,海西之国多受其奴役
    公元619年秋七月,统叶护可汗向唐朝遣使入贡第二年又贡条支巨卵,唐高祖与统叶护密切联系,准备联合进攻东。突厥,颉利可汗闻讯非常害怕,赶紧与统叶护和好
    公元625年夏,统叶护可汗遣使向唐皇室请婚唐高祖听从裴矩“远交而近攻”的建议,派侄高平王李道立至西突厥表示允婚
    公元627年,贞观元年,统叶护派真珠统俟斤向太宗献万钉宝钿金带和马五千匹,以迎娶公主但因东。突厥颉利可汗连年入寇唐朝边境,唐与西突厥往来的道路梗阻,颉利又威胁统叶护不让与唐和亲,这桩婚姻未能结成
    西突厥强盛以后,统叶护很自负,作威作福,欺凌百姓,引起部众怨恨,葛逻禄部大都叛离了他
    公元628年,大唐贞观二年,统叶护被自己的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