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6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他的心里当真能放得下吗?
    如今大唐的盛世景象,几乎耗尽了他的心血,他如何能割舍得下,苏轼留恋人间,杜睿虽然不留恋权势,可是他却对一手打造出来的大唐盛世,有着深深的眷恋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斗转星移,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
    苏轼在怀念自己的弟弟苏辙,中秋佳节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感到忧伤,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苏轼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居然向明月明月发问,质问明月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杜睿同样是在怀念,他在怀念着当初年少之时,与李承乾相交深厚,彼此肝胆相照,共度时坚的情形。
    那个时候,李承乾何曾对他有过什么猜忌,两人之间有的只是信任,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信任,杜睿才能一次又一次的帮着李承乾度过重重磨难。
    可是现在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yīn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yīn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
    杜睿的心xìng毕竟是旷达的,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离别而忧伤呢?
    李承乾总归是一国之君,就像当初的太宗皇帝一样,他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首要的一点就是大唐的长治久安。
    杜睿对李承乾有过怨恨,但是现在,他的心中已经没有怨了,既然李承乾已经做出了选择,那么他又何必纠结于过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杜睿倒是不再期盼着能和李承乾隔空神交了,事已至此,何必徒劳伤神,何必再去纠结,一切过去的就过去了。
    杜睿想要为华夏苍生尽一份力,可是壮志难酬,又被挚友猜忌,怨恨也怨恨过了,现在心淡了。
    是的,心淡了!
    杜睿也是惊讶的发现自己居然对一切都感到了淡然,也许是后世的苏轼这首词影响到了他,也许是他当真想开了。
    武京娘在珠帘之后,见杜睿的脸sè一阵变化,最后变成了释然,顿时一惊,她似乎看到杜睿要自此终老于杜陵的打算,不禁暗暗着急。
    突然道:“本宫今rì来此省亲,圣上也曾有诸多赏赐之物!来人啊!将圣上恩赐之物一一取来,分与众人!”
    内监听了,下来一一发放。三位长公主和武媚娘的是金,玉如意各一柄,宫缎四匹,紫金十锭,银锞十锭。杜睿的其他妻妾也依样各有赏赐,杜学文兄弟众人则每人宝墨二匣,金,银爵各二只。杜兰馨姐妹等人,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格式金银锞二对。
    赏赐看似不丰,可却都是御赐之物,众人领了赏赐,连声谢恩不止。
    宴至酣处,武京娘也不禁有些乏了,宝钗,熙凤见机快,便请武京娘母子去别院歇息,一种宫娥内监在宝钗,熙凤的引领之下,簇拥着武京娘母子去了。
    杜睿被苏轼的一首词带出了密境之中,心情倒是格外的舒爽,和安康公主等人说了一声,便自去了书房。
    如今朝中的事,杜睿无需再理会了,突然兴之所至,挥毫泼墨,又将那篇水调歌头书写了一番,越看越是喜爱。
    正在此时,书房的门开了,武媚娘走了进来,杜睿见了笑道:“你姐妹二人,难得团聚,何不多相聚片刻,说说话也好!”
    武媚娘走到近前,淡淡的一笑,道:“情已经叙过了,京娘连rì赶路,有些乏了,便先睡下了,总归还要在此住上几rì,倒也不愁没时间。”
    杜睿见武媚娘似乎有话要说,便道:“可是有事要对我说,你我夫妻,难道还有这般谨慎言行吗?”
    武媚娘轻咬着贝齿,道:“夫君!莫非你当真看不出京娘此来有何所求!?”
    杜睿笑道:“诸武皆蠢笨无耻之人,不堪造就,难道我也要和你那些哥哥们一样,蠢上一次吗?”
    武媚娘道:“武元庆等人咎由自取,京娘有心提携他们,可他们却不思恩义,胡乱言语,便是死了也是活该,可是夫君还能与他们一样!”
    杜睿闻言,苦笑一声,道:“若是当真可以,我还真想蠢上一次,媚娘!难道你觉得我该随了皇后的心意不成!你可曾想过,历来的外戚可都不会有好下场的,长孙皇后何等贤德,长孙无忌又是智计无双,可到头来,又能如何,还不是发配夷州,忧愤而亡吗?如今这样不是很好吗?寄情与山水之中,安享富贵太平,岂不胜过于那庙堂之上,与人比较心机,媚娘!我累了!真的累了!只想着看着孩子们慢慢长大,就此平淡一生。”
    武媚娘一愣,她完全没想到这样的话会从杜睿的口中说出来,难道杜睿当真心灰意冷了不成。
    方才武媚娘在别院之中,也是犹豫了半晌,这才在武京娘的苦求之下,才勉强答应了下来,帮着武京娘劝说杜睿,可是看着杜睿如今的模样,她突然之间,居然张不开口了,平心而论,这样的生活,她也十分满足,能与爱郎相伴终生,她还能有什么渴求呢?
    杜睿见武媚娘不说话,笑道:“媚娘!你也无需为难,这些话,我自会对皇后去说,也绝了她的心思吧!”

第十三章 拒
 第一篇 蛰居 第十三章 拒    
    杜睿耐着xìng子陪武京娘演了这么一出大戏,其隆重程度,甚至不亚于原本《红楼梦》之中的元chūn省亲那一节,当然那些铺排场面演出来都是给旁人看的,真正的细情还需关起门来,细说分明。。。
    将怡红院内的一众人等屏退,武京娘随侍带来的那些宫娥内监也一律隔在了后园,武京娘在武媚娘,宝钗,熙凤等人的掩护之下,到了杜睿的书房,关起门来,两人四目相对,却也是不知该如何开口了。
    杜睿虽然不在朝中为官,可总归还有着国公的名爵,身为人臣,却私底下约见主母,这种事传扬出去,便是满身是口,也无法辩说分明。
    杜睿原本是极力回避这样的私下会面的,武京娘此来要做什么,他是一清二楚,这种事他掺合了一次,就不想再纠缠其中了,可是却又无奈,这种事想要躲,显然是躲不开的。
    “皇后娘娘,不知要见微臣,有何事要说!?”杜睿低着头,也不去看武京娘的深情如何,只是在装糊涂。
    武京娘一笑,道:“姐夫!如今没有外人,你我之间还需这般生分吗?京娘自幼孤苦,只有慈母和两个姐姐为伴,说起来,到如今京娘跟前的亲人也就这么几个了!姐夫要是不嫌弃京娘的话,直呼我名便好!”
    直呼皇后的名姓,杜睿的灵魂虽然是个现代人,可如今身处这个万恶的旧社会,他还当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况且武京娘今次上门,明显其意不善,所以对武京娘的好意,杜睿还是敬谢不敏的好。
    “皇后娘娘客气了,君臣有别,杜睿不敢放肆!”
    武京娘见杜睿还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心中有些不快,道:“既然如此,便由得姐夫好了!本宫今次前来,也是奉了圣上的旨意,前来向姐夫求教一件事!”
    杜睿闻言一愣,武京娘来此居然是李承乾授意的,那这件事可就有些麻烦了,李承乾为何要派武京娘来自,到底是何用意?
    召他还朝!?
    如果是在昨rì之前,杜睿或许还当真会奉召,但是昨天想明白了之后,杜睿的心也淡了,对于再回朝堂这件事也不再热衷,此时的他只想着能和妻妾子女,逍遥江湖,安享太平。
    杜睿心中一阵盘算,倒也不懂声sè,等着武京娘的下文。
    武京娘没有让杜睿等待太久,便道明了来意:“前些时rì安西都护府的都督席君买来府上,想来已经和姐夫说了大食的消息!”
    杜睿点了点头,道:“倒是曾有所提及!”
    武京娘道:“现而今朝中大臣已然分成了两派,其一力主对大食兴兵,另一派则主张息事宁人,不知姐夫觉得应该如何应对!?”
    杜睿听到这里,其实就已经明白了,李承乾是主张出兵的,不然的话,也不会这么兴师动众派武京娘跑到杜陵来问计,杜睿料想,武京娘此来恐怕并非代李承乾询问是否应对大食兴兵,而是要问,如果对大食兴兵的话如何能胜。。。 
    虽然心里已经有了计较,杜睿却没有名言,而是道:“不知圣上如何打算!?”
    武京娘一愣,以她对杜睿的了解,确实没想到杜睿会有此一问,沉吟了片刻道:“圣上yù兴兵问罪,成先帝未竟之业,只恐力不能及,所以才命我出宫来问策!”
    杜睿点了点头,心中却是一声长叹,其实他早就该想到了,以李承乾的心气,怎会接受褚遂良等人的建议,息事宁人,他可是一心想要作出一番功业来,超越太宗皇帝的。
    “那主战的,可是李义府等人!”
    武京娘倒也没有隐瞒,道:“原先确实是李义府,不过眼下李义府却改弦更张,力主议和了!”
    杜睿闻言倒是一奇,历史上这个李义府可是个好大喜功的主儿,此前席君买来的时候,也曾说过,李义府力主出兵,甚至还在李承乾的面前主动请缨,当时杜睿几乎要笑出声来,他李义府还当真以为大唐天下无敌了,居然连大食都没放在眼内,要知道一个帝国能纵横欧亚非,兵冯所指,所向无敌,人家的赫赫威名可也不是吹出来的。
    不过现在武京娘居然说李义府又改了主意,力主议和,难道是发生了什么?
    一想到这个,杜睿心中原本已经熄灭的怨气,顿时又升腾了起来,要不是因为离开了长安,远离了朝堂,他现在何至于如此消息闭塞。
    如今他也只能问武京娘,道:“这又是为何?”
    武京娘道:“李义府提议让大食国割让原昭武九姓的领土与大唐,则两家罢兵休战!”
    “什么!?”杜睿闻听此言,再也没办法强装着冷静了,扬声怒起,道,“出此策者,该千刀万剐!”
    杜睿突然发怒,武京娘也是一惊,顿觉莫名其妙,道:“这是为何?昭武九姓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先帝在世之时,便常以为恨,如今若是能不兴刀兵,将其收复的话,岂不是一桩美事!?”
    杜睿心中一阵焦急,忙问道:“圣上之意如何!?”
    武京娘道:“圣上似乎有所意动!已派李义府为使,前往大食,商谈此事!”
    杜睿闻听李承乾居然当真动了这个心思,顿时心急如焚,李承乾作出这样的决定,他一点儿都不觉得奇怪,毕竟当初昭武九姓的背叛,乃是太宗皇帝平生三大恨事之一,如今既然能不动刀兵,就能对昭武九姓这些反复无常的小人施以惩戒的话,李承乾焉能不动心?
    杜睿已经猜到了,定然是大食那边派人到了长安,找到了李义府,双方达成了一个协议,借着收复昭武九姓的这件大功,收买李义府,拖延时间,顺便给大唐西陲埋下一个隐患。' 。 '
    收复昭武九姓虽然是大功一件,可是这枚貌似美味的果实,却是有毒的啊!
    昭武九姓如今其六在大食的控制之下,位于葱岭以西,大唐距离那边最近的是碎叶城,可是这一路上道路难行,不但要翻越葱岭,更有密林沟壑。
    大唐若是想要以此为两国边界,一旦大食平定了国中内乱,稳定了局势的话,翻过手来,轻而易举就能将那些各让出去的领土收回来。
    而大唐要守住这些零散的领地,派兵少了不济事,派的多了,又容易被陷入大食人的包围之中,空耗钱粮,除了能得一个开疆拓土的美名之外,一无所获。
    杜睿将心中的担忧说与了武京娘之后,武京娘也是一惊,她虽然心机深沉,聪慧过人,可毕竟是女流之辈,于军事上又能有何种作为,要不是杜睿提醒的话,她根本就看不到这一节,如今被杜睿点破,她方才看清,原来那昭武九姓,就是大食人扔给大唐的一枚散发着香味的毒药。
    “李世绩乃当世名将,难道他就看不出来吗?”杜睿急问道,满心的怒气,他之所以能放开一切,打定主意要隐居杜陵,就是因为朝中有众多名臣名将辅佐,纵然他不在朝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