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6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睿!
    这是李承乾生命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人,在杜睿的身上,李承乾感觉到了从来都没有体验过的友情,当他的身份被揭穿,他甚至固执的让杜睿依然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称呼他为兄长,而他也固执的无论在任何场合都称呼杜睿为贤弟。
    对于这份友情,李承乾十分看重,可是现在看来友情似乎已经不在了,他想要怨恨杜睿,可是这一切又分明都是他造成的。
    武京娘见李承乾情绪失落,劝道:“圣上若是想见宋国公,不如等宋国公得胜还朝之时,将他宣进宫来,说到底圣上是君,宋国公是臣,他总不会不奉召吧!”
    李承乾闻言一愣,他似乎觉得武京娘的这个主意不错,但是很快,他自己就否定了,轻摇着头道:“还是不了,承明对朕心中有怨!朕不能再勉强他了,纵然是将他宣进宫来又如何?”
    这下轮到武京娘愣住了,问道:“圣上是说当初将他罢黜之事?”、
    “不!承明生xìng豁达,当年父皇将他两次罢黜,可是朝中有事,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竭尽所能,他是在埋怨朕的好大喜功,将数十万大唐将士推进了深渊!”
    武京娘闻言,心中顿时咯噔一声,她难以置信的看着面带苦笑的李承乾,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李承乾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占据着那个位置的是杜睿,是李承乾的挚友。
    李承乾身为君王,居然不忍心去违逆一个臣子的遗愿,纵然内心失落,也不愿强令杜睿进宫。
    武京娘突然觉得杜睿的存在,对她是个巨大的威胁,不单单是对她,对她的儿子李弘,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武京娘正愣着,突然听李承乾问了一句:“也不知道承明此次领军,能不能解此危局!”
    武京娘收敛了心神,忙道:“宋国公一向战无不胜,此次出征,自然也是一样的,圣上又何必担忧,虽说兵力上,大唐不如大食,可是苏定方哪里少说还有十来万将士,只要整顿一番,还是可用的,此外还有那么多勇将为其冲锋陷阵,还有李义府大人这样的智谋之人为其参赞军机,想来是差不了的!”
    “哼!”李承乾突然一声冷哼,道,“不要再提那个李义府,要不是他两次三番催促苏定方进军,苏定方也不会弄险,大唐也不会遭逢这等惨败!”
    苏定方的呈报之中写的清清楚楚,战事的经过也都交代了,李义府作为罪魁祸首,自然首当其冲,当然如果只是苏订房的奏本,李承乾或许还要怀疑苏定方是因为要替自己开脱,才将责任推到了李义府的身上,可是席君买的奏本之中也是一样的言语,要知道席君买的人品,在朝中可是有口皆碑的,李承乾可不认为他会和苏定方沆瀣一气,欺瞒自己。
    “这次朕授予承明临机决断之权,只怕他到了西域要杀的第一个人就是李义府!”
    武京娘闻言大惊失sè,忙道:“圣上不可!李义府身为朝中重臣,岂能擅杀,便是李义府有罪,也该交大理寺决断!”
    李义府可是武京娘安排在朝中的最为重要的一枚棋子,也是她目前能掌握的最主要的力量,如果被杜睿杀了的话,她在朝中的力量将大为削弱。
    李承乾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止住了武京娘的话,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承明的脾气,朕最为了解,这个李义府怕是在劫难逃了!”
    李承乾说完,也不理会武京娘的反映,大声道:“侯义!”
    一直守候在殿外的侯义忙应了一声:“奴才在!”
    “去英国公的府上传旨,召其进宫!”
    #¥#¥#¥#¥#¥#
    李承乾这边在紧张的关注着西域的战事,杜睿此刻也在为如何进军苦苦的思索着,目前杜睿手上的兵力不多,虽然以前他没少创造以少胜多的战例,可是如今这个对手和以往不同,大食可不是个好对付的,一旦有所差池,可就是万劫不复,所以他不得不小心在意。
    还有就是,他如今身边能用的将领太少了,邱志磊战死,苏麟被困钵息德城,秦束下落不明,生死不知,屈突兄弟还在苏定方军中,他身边可用就只剩下了一个秦用。
    本来这次秦用是不用出征的,杜睿考虑到一旦秦束身死的话,秦琼可就剩这么一个儿子了,怎么也要保住,可是秦用却拒绝了杜睿的好意,执意随军出征。
    秦用如今身居左羽卫军统领的位子,右羽卫军的统领则是高士廉的次子高行真,当初飞虎军初建之时,也曾是军中的一名校尉,可是此人的能力有限,着实当不得大用。
    就在杜睿为如何进兵苦苦思索的时候,被杜睿先行派出去的冯照回来了,还给杜睿带来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情报。

第二十三章
 第一篇 蛰居 第二十三章    
    古老的丝绸之路蜿蜒曲折,向着大唐的西方无限延伸。
    这条脚下的丝绸之路,在后世又被人们称为神仙路,起始于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dì dū长安,是连接着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路线。
    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xīn jiāng,沿绿洲和葱岭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中部和欧洲。
    也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最初作用是运输华夏帝国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后世的一位德国地理学家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武帝时张骞首次开拓丝路,东汉时的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罗马人征服叙利亚的塞琉西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罗马人通过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阿木硫克苏姆帝国取得中国丝绸的必经之途。
    张骞首次打通的的丝路,被称为“凿空之旅”,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公元73年,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西域,并将这条路线首次打通延伸到了欧洲,到了当时的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也首次顺着丝路来到当时东汉洛阳,这不但是欧洲和中国的首次交往,也是最为完整的丝绸之路路线。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xìng,“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永平求法的佛教东渡,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
    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而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以至于后来,史学家都习惯于把沟通中西方的商路统称丝绸之路,因其上下跨越历史2000多年,涉及陆路与海路,所以按历史划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按线路有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之别。陆上丝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为“北方丝路”与“南方丝路”。陆上丝路所经地区的地理景观差异很大,人们又把它细分为“草原森林丝路”、“高山峡谷丝路”和“沙漠绿洲丝路”。
    隋唐年代丝路空前繁荣,胡商云集京师长安,定居者数以万计。唐中叶战乱非常频繁,丝路被阻,规模远不如前,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取而代之。
    丝绸之路,最为人们最为习惯的路线,便是由长安、沿渭河至虢县,过汧县,越六盘山固原和海原,沿祖厉河,在靖远渡黄河至姑臧,越大斗拔谷至张掖,而后由张掖经酒泉、瓜州至敦煌,再至葱岭,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再由焉耆西南行,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越兴都库什山至阿富汗喀布尔,西行至赫拉特,再西行穿巴格达、大马士革,抵地中海东岸西顿或贝鲁特,由海路转至罗马。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华夏强盛文明的象征。
    在当时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献。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sè彩。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黄瓜、石榴等的传播为华夏先民的rì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
    丝绸之路的存在,沟通了东西方世界,上千年来,丝绸之路一直是中原联系西方的黄金商道,中原的丝绸、茶叶、香料,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西方,随着那些商旅的驼铃声,带去了世界东西两方的友谊,当然也并非一定就是友谊。
    辞了在丝绸之路上,正有一支大军在前进,这是杜睿率领下的唐军,正沿着丝绸之路向西域进发。
    如雷的蹄声震得地皮都在的颤抖,溅起大片大片的烟尘,如同一朵垂地的乌云,由远及近,带给人深深的压迫感。
    他们从长安出发,离了河西之地,就踏上了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与现代大为不同,现代的丝绸之路是黄沙漫漫,千里黄沙,多风沙。而古代的丝绸之路上,不是现代这样的黄沙漫漫,虽然不时有绿洲、水源。却也黄沙、狂风。一旦遇到的,仍是凶多吉少,死伤不在少数,要不然的话,那些商人也不会把丝绸之路当作苦寒之路。
    更要命的是,丝绸之路上早晚的温差很大,这给来往的商队制造了巨大的困境,使得商队的死伤数更多,唐军在行进的过程当中,就不时的发现一些裸。露的白骨,那些都是早先踏上这条路的商人们留下的,踏上这条路,从事东西方贸易的利润很大,同样的也伴随着巨大的危险,可以说,这条路就是人们用白骨堆积而成的也不为过。
    不过环境恶劣,行军困难,可是将士们却很是兴奋,虽然前方的征西大军刚刚遭逢了一场大败,战事吃紧,可是看着行进在队伍最前面的杜睿,将士们就从心底里感到一阵振奋,那可是大唐战神啊!
    队伍中的一些年轻人,他们几乎都是听着杜睿的英雄事迹长大的,从征二十载,大小数百仗,杜睿就从来没失败过,只要他出现在战场上,就意味着胜利,毫无疑问的胜利,唐军中的每一名战士此刻都从心底里的发出感叹,能在杜睿的率领下,参与这样一场大战,他们都感到了深深的自豪。
    胜利!胜利!胜利!
    每个人的心底里都在默默的呐喊着,西征军的惨败,他们虽然没有亲身参与,可是身为大唐军队的一员,那种深深的耻辱,他们也是感同深受,此刻他们真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大食军队的面前,将他们彻底碾碎。
    刚刚遭遇了一场沙尘暴,将士们的形容看上去都显得狼狈不堪,可是却依然jīng神抖擞,杜睿没有下令停军休整,他们就要一如往常的坚持下去。
    “大帅!休息一下吧!弟兄们都累坏了,歇一歇!让弟兄们吃点儿干粮,喘口气吧!”高行真满面风尘的纵马过来,建议道。
    杜睿连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现在不能休息,今夜天黑之前,无论如何也要通过这片戈壁,否则的话,一旦遭遇了冰雪天,在戈壁沙漠之中,就只有死路一条!”
    冰雪天!?
    高行真一愣,他虽然身为大唐禁军之中的jīng锐右羽卫军的统领,可是从来都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也没有到过西域,对于杜睿所说的冰雪天,当即一愣。
    如今天气虽然已经渐渐冷了,可是哪来的什么冰雪天啊!
    杜睿看出了高行真的疑惑,道:“这隔壁之中,早晚温差很大,天气变幻无常,这会儿还是艳阳高照,下一刻就指不定是什么天气了,就算是没有冰雪,可到了晚上,遇上大风的话,我们也就只有等死一途了!”
    杜睿说着,回头看了看将士们,见将士们一个个虽然强打jīng神,可是那满脸的疲惫,却是怎么都掩饰不了的,纵马回身,沿着行军相反的道路,奔驰起来,大声喊道:“弟兄们,都坚持住,通过了这片隔壁,前面就是绿洲,数百年前,我们的祖先用用尸骨堆出来了这条丝绸之路,难道我们这些大唐的好男儿还征服不了他吗?”
    杜睿骑在战马上,大声激励着军心,道:“我们的祖先有大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