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6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刃相击,两人的身型都是一晃,紧接着两人的大脚又狠狠踹在对方身上,沉闷的着肉声如同惊雷,两人踉跄后退。
    “杀!”
    两人稳住了身形,齐声大吼一声,挥刀再上,又杀作了一团。
    就在苏定方和阿里大战之时,杜睿正率领右屯卫军冲入大食军中,大杀起来,大食军队虽然早有准备,易布拉西?默罕默德又派出了jīng锐拦截,可是毕竟大唐援军出现的太突然了,即便易布拉西?默罕默德事先有了准备,却也是措手不及,大食军仓促之间迎战,一时间也拦不住唐军的冲锋,被一冲就破,在杜睿的率领下,右屯卫军的数万jīng锐之师直奔龟兹城下杀来。
    “拦住敌军,拦住敌军。”
    大食兵士嚷作一团,纷纷赶来,准备拦住杜睿的人马,然而,事与愿与,他们压根就拦挡不住,只能白白的送了xìng命。
    右屯卫军在杜睿的带领之下如入无人之境,大食军队的阵势一冲就破,眼看着唐军离城门越来越近了。
    之所有进展如迅速,一是因为有杜睿这等猛将亲自冲阵,对大唐军心士气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二是因为杜睿勇猛无敌,凡是有大食将领前来拦截,杜睿提枪就上,大食将领难以在杜睿的手下支撑上三招两合,三是这是右屯卫军在于阗城休整了十余rì,此刻一个个龙jīng虎猛,战斗力惊人,尽管易布拉西?默罕默德派出的是大食的jīng锐,可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比起大唐禁军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拥有如此大的优势,双方普一接战,唐军便占据了上风。
    “从后面绕过去,包围他们!”
    大食将领并非无能之辈,他们跟随易布拉西?默罕默德征战已久,眼光锐利,一眼就看出问题所在,唐军的轻骑兵虽然比不上重骑兵的冲击力大,但是唐军的装备jīng良,尤其是那长槊,长达一丈开外,挺起来冲锋的话,根本不可阻挡,无法正面撄锋,此刻也只有从后面下手了,将唐军包围起来,然后用人海战术淹死他们。
    不得不说,他们的想法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却又是残酷的。
    因为秦用率领近万陌刀手就紧跟在右屯卫军的后面,早就做好了战斗准备,有刀阵守护着右屯卫军的后方,让在前面冲锋的右屯卫军根本无后顾之忧。
    大唐刀阵的威力是不需要说的,无论是葱岭大战,还是于阗城外一役,都已经证明了其可怕之处,一旦展开,那基本上就是无解的,就好像一片刀山一般,不管是人是马,只要是血肉之躯,主要撞进了刀阵之中,那就必死无疑。
    秦用虽然比不上后世的李嗣业,可是他同样好用陌刀,在他率领下的陌刀战阵也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但凡是刀阵所过之处,就不会有一个活着的大食兵士存在了,地上只留下了一片断肢残臂。
    “攻击两翼,包抄过去,从两翼发起攻击,冲乱他们的阵型。”
    大食将领们不甘心,大吼大叫,又命令大食军队对唐军的两翼下手,正面无法撄锋,那长槊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看看那些唐军手上的长槊,有的上面都串了三四个大食兵的尸体,后背也不能得手,那里有唐军的刀阵压阵,根本就冲不破,大食军虽然悍不畏死,可是悍不畏死不等于能心甘情愿的白白送死。那么就只剩下两翼可以下手了,他们的想法很好,可是,杜睿身为一代智将岂能没有防备,他早就有所预料,屈突兄弟率领的后队都是骑兵,有禁军,有戍卫军,他们负责的便是护卫唐军的两翼,大食军队冲将上来,与他们杀作一团,一时间也是难解难分。
    近身搏杀,大食军队并不比唐军差,这一厮杀起来,就演变成了鏖战,正纠缠之间,只见大队的骑兵冲杀过来,他们的衣着五花八门,手中的兵器更是琳琅满目,什么都有,有的人身上还穿着唐军制式的明光铠,手中挥舞着的也是唐军的陌刀,原来那些内附于大唐的部族骑兵杀到了。
    这就是杜睿留下的后手,这些异族兵士的训练,装备都比不上唐军,如果让他们跟随大军行动的话,一旦攻击不利,这些没什么纪律xìng可言的异族战士,说不定就会一哄而散,到时候动摇军心。
    于是杜睿一开始就让他们跟在大军的后面,指定了一个名叫比栗毒的回纥部族的族长为统帅,在唐军和大食军鏖战之时,突然杀出。
    回纥是华夏北方及西北的少数民族,唐德宗时改称回纥。回纥部落联盟以药罗葛为首,常年驻牧在仙娥河和温昆河流域。
    历史上的回纥汗国从646年建立,到840年灭亡的近200年里,曾助唐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吐蕃对西域的进攻,和唐王朝始终都保持着相当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促进了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在历史上,位于漠北的回纥汗国于公元840年被黠戛斯灭亡后,分三支西迁和南迁到了xīn jiāng和甘肃,后形成了今rì的维吾尔族和裕固族。
    回纥的前身敕勒是最早在西元前三世纪为分布于贝加尔湖以南的部落联合体。该部落群有狄历、敕勒、铁勒、丁零等名称,由于使用一种“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的大车,又被称为高车,这些部落共有袁纥、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
    北魏时,东铁勒袁纥游牧于鄂尔浑河和sè楞格河流域,且为突厥汗国的统治之下。隋朝称韦纥,隋大业元年,袁纥部因反抗突厥的压迫,与仆固、同罗、拔野古等成立联盟,总称回纥。
    到唐贞观二十年,回纥配合唐军攻灭了薛延陀政权,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辖,唐在其地分置六府、七州。
    立国后,回纥因历史的关系与大唐的关系一直很好,不像其他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大都要对农业国进行sāo扰与掠夺。回纥曾帮助唐平定安史之乱,版图最大时疆域东接室韦,西至金山,南跨大漠。
    纵然是实力最为强大的时候,回纥可汗历代都坚持接受大唐zhèng fǔ的封号,正如《旧唐书?回纥传》中所指出的:“皆受都督号,以统蕃州”。
    在公元744年,大唐灭后突厥后,回纥首领又被唐朝zhèng fǔ封为怀仁可汗、左骁卫员外大将军。从骨力裴罗以后,回纥在漠北所建立游牧封建政权凡传十五世而亡。这十五世可汗中只有四位可汗因特殊情况未受唐朝的封号外,其余各可汗一律受过唐封。
    正如《旧唐书?回纥传》中记回纥牟羽可汗的叔父顿英贺初立时遣使到唐朝时所说的:“今可汗初立,遣使来告,垂发不剪,待天子命!”
    这如实地反映了唐代北方各族人民对于中原王朝竭诚拥护的心情,回纥可汗如果没有唐朝zhōng yāng的命令,即很难得到他们本族人民的拥护。
    唐朝zhōng yāng对于回纥首领不但加以册封,而且有直接任命其为内地官吏以及加以惩罚之权,这种例子在回纥正式统一漠北前发生较多。
    如吐迷度的曾孙独解支被唐朝继立为瀚海大都督后,他的“亲属及部落征战有功”的,“并自碛北移居甘州界”。独解支卒,子伏帝匐立,即因乃父有功,被唐朝任命为“河西经略使兼赤水军使。这是回纥首领被唐朝任命为内地官吏的例子。
    回纥官吏也有被唐朝惩罚的,如早在唐武后时,回纥在漠北的劲敌后突厥贵族兴起,回纥人民因不堪其压迫,有回纥、契苾、思结、浑四个部落徙居甘、凉二州间,后来回纥人因与唐朝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君奂发生摩擦。
    唐廷竟将回纥的最高首领瀚海大都督承宗流放到瀼州去,唐朝更立其子伏帝难,为瀚海大都督。
    因为历史上回纥和大唐始终都保持着友好,所以在杜睿北征契丹之时,回纥虽然出兵助契丹,然杜睿在灭了契丹之后,倒也没有对回纥斩尽杀绝,只是让其迁移到了西域。
    虽然此前已经又过了怛罗斯临阵背叛的先例,但是对于回纥,杜睿却是放心的。
    在历史上,唐征伐薛延陀,曾征调回纥骑兵五万,这是大唐第一次正式调遣回纥兵从征,又如显庆初,唐廷擢苏定方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率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肖嗣业、左骁卫大将军瀚海都督回纥婆闰等穷讨贺鲁。结果,贺鲁大败,西突厥也即被唐朝所灭。这是唐朝第二次征调回纥兵。此外,回纥兵还有其他多次的从征于唐。
    甚至在河西走廊居住的回纥人还有被直接编入唐军的先例,在漠北,大唐因为防止后突厥势力的兴起,采取在当地直接驻军的办法。《资政通鉴》载:“开元六年二月,移蔚州横野军于yīn山北,屯兵三万,为回纥之援。”
    同书还明载:在此同时,唐朝下令漠北的回纥等部都督各出骑兵为前。后、左、右军讨击大使,均受河东节度经略使辖下的天兵军节度;其兵马平时各为部落营生,有事即遵命应战。
    历史上回纥助大唐杀掉后突厥的可汗默啜后,其侄默棘连继位,又立即兴复仇之师。于是回纥别部移健:“颉利发”率同罗、等部军民南下投奔于唐,唐朝zhèng fǔ把他们安置在靠近山西边境的大武军。
    后来在历史上大唐从玄宗天宝十四年至代宗广德元年首尾十四年间,因zhōng yāng势衰,地方节度使权重,而发生安禄山、史思明之乱。
    天宝十四年冬,安禄山以讨伐“国舅”杨国忠为借口,攻陷两京,玄宗出走。太子亨西奔灵武即位,是为肃宗。
    《资政通鉴》记载:“时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以回纥兵jīng,劝上益征其兵以击贼。”
    可见唐朝见回纥兵的信任态度,至德二年,回纥葛勒可汗应征遣其子叶护率领jīng兵四千余人出发,而且还有西域的回纥军参加。他们来到陕西凤翔、扶风一带部署队伍,准备出击,唐将郭子仪先留宴三天。
    叶护说道:“国家有急,远来相助,何暇食为?”
    这种“灭此朝食”的jīng神,实使人钦佩,而回纥太子叶护的口气并非远到异国,表现为在一个国家以内的感情。
    及安禄山乱平后,唐肃宗回到长安,在其所降的诏书中夸张回纥人的功劳时说:“功济艰难,义存邦国,万里绝域,一德同心,求之古今,所未闻也。”
    唐肃宗的思想意识中也何尝把回纥视为外国人?
    从此越发可以证明,回纥助唐平定安史之乱,纯系边兵应zhōng yāng征调的xìng质。
    在历史上回鹘可汗曾把女儿嫁给唐朝煌郡王承寀为妃,《资治通鉴》记载:“敦煌王承寀至回纥牙帐,回纥可汗以女妻之。”
    《旧唐书》称:“册回纥可汗女为毗伽公主”“炖煌王承寀自回纥使还,拜宗正卿;纳回纥公主为妃”“遣故邠王男承采,封为炖煌王,将军石定番,使于回纥,以修好征兵。及至其牙,可汗以女嫁于承采”。
    唐朝公主也多次嫁给回纥可汗作可敦,回纥可汗起身接受册命,说自己是唐朝皇帝的半个儿子,可汗与唐朝公主接受回纥人的朝拜,《旧唐书》:“可汗乃起奉诏,便受册命。翼rì,册公主为可敦”“时回纥可汗喜于和亲,其礼甚恭,上言:“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又詈辱吐蕃使者。”“虏先设大舆曲扆,前设小座,相者引公主升舆,回纥九姓相分负其舆,随rì右转于庭者九,公主乃降舆升楼,与可汗俱东向坐。自此臣下朝谒,并拜可敦。”
    唐代的北庭又名庭州,在今xīn jiāng天山北麓吉木萨尔县护堡子为唐朝从漠北通往西域乃至中亚的要冲。尤其从安史乱后二十余年间,即从唐广德元年至贞元六年,因吐蕃陷陇右,北庭更显其重要xìng。
    回纥人为了保卫祖国的这个军事交通要冲,与吐蕃发生冲突。到唐朝元和年间,回纥在保义可汗的领导下,武力甚强,大破吐蕃,为唐朝收复北庭、龟兹,使唐朝对外的东西交通为之打开。
    在后来,公元840年回鹘政权被黠嘎斯推翻后,大部分回鹘人向西迁徙。一支迁到葱岭以西,一支迁到河西走廊,一支迁到西州。西州回鹘又向西发展,以高昌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鹘政权,西州回鹘后来改称为

第三十七章
 第一篇 蛰居 第三十七章    
    龟兹城外的战局陷入了焦灼之中,这和易布拉西?默罕默德最开始所期盼的一场歼灭战显然有了巨大的出入。
    眼看着大唐的援军距离龟兹城越来越近,到时候只要能有一部分生力军冲进城内的话,这龟兹城就别想打下来了。
    别看此时龟兹城头之上,大食军占据着优势,可是龟兹城的城墙能有多长此时双方的人挤在上面,城内的唐军肯定还有不少,到时候只要能接应着唐军冲进城内,他今天的作战计划可就全都破产了。
    见阿里到现在还没能将龟兹攻下,易布拉西?默罕默德顿时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