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8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世曾有人研究,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制,能够保证大约有半数的及第者,出身中小士绅和平民,另外一半,多是官宦子弟。官宦子弟以门荫为耻,使得仕途后门开得不那么大,从而遏制了官僚贵族化世袭化的倾向。
    杜睿一向都是极其反对裙带关系的,他的学生,子女想要凭借他的权势去获得什么,那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就连之前杜学文去长安应武举,杜睿都要他改名换姓,为的就是发生关照之类的事情,毕竟杜睿在大唐军界的影响力,他自己是非常清楚的。
    杜大帅的嫡长子来应武举,如果不中个头名状元,岂不是丢了杜大帅的脸面!
    杜睿就是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才让杜学文暂时改变姓名,凭借真本事去应试,什么龙生龙,凤生凤的面子问题,杜睿可不在乎。
    现在的杜学武也是一样,既然他有远大的志向,杜睿自然愿意给他这个机会,不过绝对不能从大唐本土开始,只能从荒蛮,偏远的澳洲起步,至于他将来如何,那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对自己的子女,杜睿希望他们成才,可是却也不希望他们因为成才而成才,人生的道路有许许多多,怎么走,还是要他们自己选择。
    杜睿虽然是重生而来,但毕竟不可能长生不老,他终究会有不在的那一天,他唯一希望的就是,等到他告别人世的那一天,他的子女们都能对他说上一句一一我已自立,我已成才!
    若是那样的话,杜睿便是死,也能含笑九泉了。
    杜睿最不希望的就是,等到那一天的时候,他的子女还在依仗着他的权势,心安理得的做着一个蒙荫的官二代。
    因此对于众多子女,杜睿也和教导学生一样,因势利导,交给他们感兴趣的东西,然后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人生的道路。
    杜学武的选择从一开始就是最为艰难的,最为坎坷的,当然也是最需要磨砺的。
    杜睿见宝钗还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就好像澳洲道当真是虎狼之穴一般,杜学武留在这里,随时都会丢了xìng命,连忙宽慰道:“宝钗!你也无需忧心,学武这孩子有大志,就让他去闯荡一番好了,再说,还有怀英在这里照应,想来定然无事,至于伊莎贝拉!如果她不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的话,她要是怨恨,就只管怨恨我好了!”
    杜睿并不想将自己扮演的有多伟大,将杜学武留在澳洲的决定说成是为大唐培养人才,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只是单纯的将自己当成是一个父亲,他在为儿子的将来考虑。
    宝钗知道,杜睿的主意已定,就万难更改,虽然平rì里,杜睿能宠着自己,但是在大事上,杜睿是绝对不含糊的。
    #¥#¥#¥#¥#¥#¥#¥#¥#¥#¥#
    一夜无话,只是都督府内,每一个人的心情都格外沉重,杜睿在想着长安那边的局势,宝钗在为杜学武将来的rì子担心,杜学武则是在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欢欣鼓舞,狄仁杰却在为rì后该如何治理澳洲忧心。
    次rì,杜睿便要启程了,长安那边事急,他也不想再耽搁下去了,李承乾身中剧毒,不知道还有几天好活,杜睿虽然心中为即将失去一个好友难过,但是他更为担心的,还是大唐未来的前途。
    大唐的核心利益,毕竟还是在中原,至于澳洲这边,杜睿也只能暂时放下了,不过还好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狄仁杰居然到了澳洲,将澳洲交给狄仁杰这个历史上的一代名相,杜睿也就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薛言港前,此事人头攒动,不单单狄仁杰等一应澳洲道的文武官员前来送行,那些因杜睿的到来而改变了命运的唐人移民和澳洲土人也纷纷前来送行了。
    杜睿临登船之际,还不忘叮嘱狄仁杰:“怀英!澳洲诸事错综复杂,你主政一方,当小心谨慎才好,万万不可大意,致使澳洲生乱!”
    狄仁杰闻言,连连点头,道:“恩师放心!弟子省的,定然不负恩师重托,澳洲诸事皆有弟子一力承担!”
    杜睿点了点头,接着又看向了杜学武,这一年来和这个儿子朝夕相处,杜睿如何舍得,但是为了杜学武的前途,杜睿也只能放手了。
    “仲辅!你年纪尚轻,为父将你留在这里,你当紧记为父的一番苦心,但凡有事,多与你狄师兄商量,切不可仗着你是为父的儿子,便任意胡为!”
    杜学武此刻满脑子里想着的全都是rì后再澳洲道的新生活,该如何在这一片陌生的土地之上,施展自己的才华,此刻甚至巴不得杜睿快些离开,他好没了束缚,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一时间,杜学武也没有了平rì里的稳重,连声道:“爹爹只管放心,孩儿绝对不会丢爹爹的脸,若是不在这里做出一番大事业,就绝不回家见您!”
    杜学武的那点儿小心思,哪里瞒得过杜睿,微微一笑道:“这就好,,如此一来,为父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杜睿叮嘱完杜学武,接着又对狄仁杰道:“怀英!你初来此地,要想在此站稳脚跟,为师给你留下一个意见,那格洛族长的女儿,年纪二八,虽然与唐家女子有别,却也颇具风情。”
    杜睿那一rì与土人约法三章之后,格洛族长深感杜睿的大恩,曾动过将自己的女儿卢娜献给杜睿的心思,杜睿也曾见过一面,只不过他现在早就不是年轻的时候了,卢娜虽然生的娇媚,但是杜睿却也没有了旁的心思,况且那个时候,宝钗尚且不知道生死,他又哪有心情在这澳洲猎艳,便拒绝了格洛族长的好意。
    不过那卢娜和狄仁杰倒是一对良碧,狄仁杰年纪不过二十多岁,自大其父狄知逊过世之后,婚姻大事便耽搁了下来,要是狄仁杰能娶了卢娜的话,无疑对狄仁杰安抚土人,有着莫大的好处。
    狄仁杰闻言,倒也不羞赧,反而思量了起来这件事的利弊,想了一会儿才道:“恩师放心!弟子记下了!”
    杜睿一笑,道:“怀英!有时候yù成大事,一些牺牲是在所难免的,此话到此为止,此事还需你自己拿主意,为师就不多嘴,强人所难了,今rì一别,不知何rì才能再见,怀英!仲辅我就交给你了,当严加管教才是!”
    狄仁杰连忙应道:“恩师放心,弟子好歹也要保师弟的周全!”
    杜睿点点头,接着转身便朝着海船走去,杜学武见了,知道杜睿这就要走了,虽然心中憧憬着rì后的新生活,可是和父亲分别,还是让杜学武心中不由得一阵酸楚。
    “爹爹!多保重啊!”
    杜睿回头,一笑道:“嗯!仲辅!你也是一样,如今你已经加冠,便是一个大人了,将来的rì子,就全都要靠你自己了!”
    杜学武强忍着眼泪,重重的点了点头,接着又道:“爹爹!回去见着母亲,请替孩儿说一句对不起,孩儿在澳洲一定会好好的,请母亲大人放心!”
    杜睿点点头,接着便与宝钗上了船,依着船舷对狄仁杰等人挥了挥手,海船升起风帆,趁着风,朝澳洲的西北方向驶去。
    杜学武一直等船队消失在地平线上,才失落的放下了手臂,一旁的狄仁杰见了,上前道:“仲辅!可是舍不得恩师!?”
    杜学武抹了抹眼角,深吸了一口气,突然笑了,道:“师兄!方才爹爹都说了,男儿志在四方,如今小弟业已加冠,已经是成。人了,自然要做出一番大功业来方不负爹爹的厚望,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小弟岂能因为私情而有所懈怠!”
    狄仁杰闻言,不禁一愣,看着杜学武,心中不由得一阵感叹:果然不愧是恩师最看重的儿子,果然不同凡响。
    “师弟!你能这般想,那是再好也没有了,既然如此,那我们师兄弟这便回返奥府城,澳洲道动乱方息,百废待兴,今后的rì子,可是有的我们师兄弟忙了!”
    再说,杜睿这一边,离开了澳洲道之后,杜睿给人的感觉就是心事重重,宝钗见了,还带着些许埋怨,道:“可是舍不得了!”
    杜睿苦笑一声,道:“毕竟是看着长大的,血脉相连,如何能舍得!”
    宝钗闻言,心中的怨气更盛,道:“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要将学武留下!?”
    杜睿淡淡的一笑,道:“孩子长大了,有他们自己的路,那是他们自己选的,就让他们自己去走,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只要看着就好了,学武志向高远,我若是不放开他的手脚,那样他才会怨恨我一辈子,现在就让他自己去飞吧!看看他究竟能飞多高!”
    此间事了,杜睿接下来便要为即将到来的一场更大的风雨做准备了。
    长安的局势此刻一定是错综复杂,他所面临的敌人,绝对不止一个天草四郎,还有一个野心勃勃的大唐皇后武京娘,以及她麾下的众多党羽。
    可以说,这是一场连杜睿都没有把握的较量,天草四郎究竟还有多大的力量,杜睿并不清楚,还有就是武京娘,她毕竟是大唐皇后,与李承乾成婚以来,夫妻两个恩爱非常。
    杜睿不相信这么多年以来,李承乾会没有发现过武京娘的种种小动作,既然发现了,为什么不及时处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李承乾顾念着夫妻之情,不忍心对武京娘下手。
    这样一来可就难办了,杜睿要防止一些事情的发生,不可避免的就要和武京娘对上,到时候李承乾夹在其中,到底该帮那一边,杜睿现在也没有把握,李承乾一定会支持他。
    当然这是杜睿回到长安之时,李承乾依然健在的情况,如果李承乾不在了的话,情况将更加糟糕,如今杜睿虽然身上还有一个澳洲道行军大总管的职司,但是一旦回到长安,这个职务就会自动被解除,到时候他一个空头公爵,连朝堂都上不去,如何能与武京娘为敌,除非他不顾一切的,发动手中还能掌控的力量,借助军方,实行兵谏,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杜睿绝对不想走那一步。
    而且就算到时候,杜睿在朝中能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可是李弘毕竟是武京娘的儿子,依着杜睿所了解的,就李弘那xìng子,到时候,他没道理帮着自己这个外人,对付他的母亲。
    当然,杜睿也可以将李弘拉下皇帝的宝座,另立新君,行周公之事,但是到时候他自比周公,旁人只怕会将他看成董卓。
    周公其人谁都知道,武王灭商后,按旧例必须保存商祭祀,商王纣的儿子武庚由此被封为诸候,商地则分成三部,分别由武王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据辖,执监视武庚之责。周文王少子、武王的同母弟弟周公辅佐武王伐商,定了周家八百年天下,周公历来被推崇为有贤德的忠臣。
    武王生病的时候,大臣们都非常着急,这位至善至贤的忠臣居然亲自堆山筑台,置璧秉硅,向太王、公季、文王祷告,请求以自身代替武王,去事奉鬼神,也就是说,愿替武王去死,但册文藏在金匣子里,不让人知道,其行可谓近乎圣人,结果卜问三龟,都重复出现吉兆,再对照简册上的占辞,竟然都是吉利。周公回来,就把祷告的册子放起来。第二天,武王的病就好了。
    可借天下随人愿,武王没过多长时间还是死了。太子成王即位,年幼无知,周公就抱成王在膝朝见诸候,代为管理国家事务。
    这时候,管、蔡、霍三叔图谋不轨,心忌周公,便四处散布流言,说周公欺侮幼主,不久将要篡位。
    流言反复传播,连贤达的召公和成王也起了疑心,周公见此情景,只得辞去相位,避居东国,不问政事。自然心里不免怀着恐惧。武庚见继承问题引起周朝内部不和,以为有机可乘,便联合东方旧属起兵反周,成王始有悔意,更兼这一年的秋天,百谷成熟,还没有收获,天空就出现雷电和大风。庄稼都倒伏了,大树也都被拔起来,国人非常恐慌。天降神威,一rì大风起兮云飞扬,霹雳声中击开金匣,使周公赤胆忠心昭然天下。
    成王见了册文,方知周公之贤:“过去,周公勤劳王室,我这年轻人来不及了解。现在上天动怒来表彰周公的功德,我小子要亲自去迎接他,我们国家的礼制也应该这样。”
    赶紧迎归相位。三叔惧而叛反,周公处变不惊,通过向召公诚恳解释求得谅解,稳定内部后带兵东征,杀武庚、黜三叔,使周家天下危而复安,也使自己的贤名得以流传千古。
    连周公那样的圣贤都有恐惧流言的时候,杜睿如果当着行了那事的话,如何能够幸免,而且但凡是做了另立新君之事的,无非就是两个结果,其一就是取而代之,不然的话,只怕有子孙断绝的危险了。
    比如董卓,再比如霍光,霍光对汉宣帝有拥立之功,可是他一死,结果如何呢?还不是后代儿孙,通通遭殃,曾经煊赫一时,不免化为黄土。
    可以说,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