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8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三,朝令夕改。宇文刚登基时,为收拢人心,借口周武帝刑罚太重,下旨废除《刑书要制》,将监狱中的大批囚犯释放,以为这样就能收买人心了。结果盗贼回乡,依旧为害邻里;而平民百姓见法律如此松驰,也有模学样,纷纷以身试法,结果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宇文一看这样不行,而且他自己更非圣人,本来就是个带头坏事做绝的人,于是连忙又颁布更为严酷的《刑经圣制》,于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皇帝的威信荡然无存。
    当然,宇文的荒唐事还有不少,其中最搞笑的一件事便是大封皇后。中国历史上好sè荒yín的皇帝虽多,不过大抵还知道妃子可以无数,皇后只有一个。宇文却是不管,一口气封了五个皇后,杨坚的长女,也是宇文的结发妻子杨丽华被封为天元大皇后,太子宇文阐的生母朱满月被封为天大皇后,还有几个宠妃被封为天左大皇后、天右大皇后。
    而宇文xìng格暴躁,公卿大臣稍有差错,便遭痛打。每次打人都是120杖,还美其名曰“天杖”。宫人和他所宠幸的嫔妃们也难免杖背之责,弄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宁。一次,天元大皇后杨丽华得罪了他,他立即大发雷霆,冲着杨丽华咆哮起来,不过杨丽华的xìng子也犟,不仅不惧怕,而且态度还特别的从容不迫,宇文气昏了头,居然要她自裁谢罪。
    这消息立刻传到了杨丽华的母亲,杨坚的妻子独孤氏那里,她火速赶进宫去,极尽哀怜地为女儿求情,直到头磕得鲜血真流,宇文才傲慢地放过了杨丽华。
    杨坚知道女婿周宣帝对自己渐有疑忌诛除之心后,送钱送物拼老命巴结宣帝宠臣,自己的老同学郑译,并在皇宫的胡同中相求道:“您知道我一直想出藩外任,希望您给我留个心,有机会能让皇上派我出京。”
    杨坚想出京,无外乎是想逃离京城政治漩涡避祸。正好赶上周宣帝要出兵南伐陈国,让郑译主管此事。见机会来临,郑译就推荐杨坚为元帅,准备随自己一道前去平定江东。周宣帝当然言听计从,下诏以杨坚为扬州总管,准备兴兵。恰巧,诏下不久,周宣帝病重,杨坚便称自己“暴得足疾”,在京城伺察形势。
    郑译眼见周宣帝快咽气,密谋之后,宣杨坚入宫,把让他辅政的事情说出来。杨坚老jiān巨滑,也是患得患失之辈,忙摆手“固辞”,称不敢当。郑译也急了,激言道:“公若为,速为之;不为,我自为也!”
    此时的杨坚,还没能从女婿周宣帝残暴的yīn影下走出。入宫前,杨坚遇见算命的术士来和,还心惊肉跳地问:“我这一趟有灾吗?”
    可以想见这位半大老头内心的惊惶不安。思来想去,利大于弊,杨坚就答应了,“称受诏居中侍疾”。
    当天,周宣帝就一命归天。郑译矫诏以杨坚总知中外兵马事,即代理全国陆海空总司令。几个内臣草诏,惟独颜之仪不签字,历声言道:“主上升遐,嗣子冲幼,宫中大任,宜委宗室。赵王年纪最长,论亲论德,应受辅政重任。你们备受朝恩,应思尽忠报国,奈何今rì以神器授以外姓他人!”
    郑译知道颜之仪人太倔直,不能够说服,索xìng“代替”他签署。诏下,宫廷诸卫禁兵认敕不认人,马上归统杨坚节度。
    一直心倾杨坚的御正下大夫李德林听说要安排杨坚作大冢宰,郑译自己做大司马,刘想当小冢宰,连忙跑去见杨坚,并出主意说:“杨公您应该作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否则,无以号令大众。”
    杨坚深以为然,周宣帝大殡结束,诏旨一下,连刘、郑译都有些傻眼:郑译为丞相府长史、刘为司马。二人本来想与杨坚平起平坐,这下子倒成了人家的僚属。
    不过,杨坚待二人甚厚,赏赐巨万,封刘为黄国公,郑译为沛国公,“出入以甲士自卫,朝野倾瞩”。时人称二为“刘牵前,郑译推后”,皆是杨坚成事的红人。
    杨坚本人,并无大功于国,又是最让人起“联想”的外戚,忽然大权在握,幼主在朝,外间自然不服。杨坚总是先人一步。周宣帝刚死,杨坚已经矫诏征在外拥强兵坐重镇的宗室五王入京朝见。五王入见,才知道周宣帝已死,无奈之下,只得各返他们在京城的王府,伺机行事。
    但是,五王入笼,外间拥兵的周朝贵臣纷纷起兵,其中规模最大的有相州总管尉迟迥、青州总管尉迟勤、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以及益州总管王。谦,数十万大军,此起彼伏,四处响应。
    危急时刻,杨坚惊惧攻心,想派心腹刘与郑译出外监军平叛,但刘推说自己从未为将,郑译以母老为辞,皆推托不行,杨坚心中大为恼怒。情急之下,府司录高自告奋勇,李德林坚持岗位,杨坚大喜,定下心神,派遣韦孝宽、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等名将到各处策划、征讨。
    外间纷起,在京师的周室诸王也不闲着。愤惋之余,赵王宇文招就想设“鸿门宴”,伺机想杀掉杨坚。
    要不是有元胄保护,说不定杨坚早就死了,也轮不到他做皇帝,不久,杨坚就诬宇文招谋反,以周静帝的诏令名义诛杀宇文招及其三子、二弟。
    杨坚在捱过最艰难的时刻之后,好消息接接二连三。数月之间,尉迟迥、尉迟勤、王。谦等人相继败死,送首阙下,司马消难见势不妙,苍惶逃奔陈国。
    得意之时,杨坚已无外忧,开始大杀周朝宗室。杨坚共计杀周朝文帝子孙二十五家,闵帝子孙及明帝子孙六家,武帝子孙十二家,荒唐皇帝宇文的儿子宇文阐禅位后即被杀,时年九岁。宇文另外两个幼子还在怀抱之中,为斩草除根,也被杨坚诛杀。加之其余宇文宗室疏属,几乎为杨坚诛杀无遗,成千上万的凤子龙孙均于一年多内惨遭屠戮。如此种种,加上周静帝的惨死,应了北周初期的谚谣:“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安坐而登帝位,窃人之国,而戕其子孙至无遗类,此其残忍惨毒,岂复稍有人心!
    公元581年chūn,眼见内平外定,杨坚便以周静帝名义进封自己为隋王,“受相国、百揆、九锡,建台置官。”没几天,就上演“禅让”大戏,自立为帝,改元开皇,以杨皇为皇太子,并假模假式地封八岁的周静帝为介公。
    见大事已定,杨坚这位狠心的姥爷又让人把继位的九岁孩童周静帝掐死,然后假意“举哀于朝堂”。
    历朝历代以来,篡位的,还从来没有像杨坚这么轻松的,曹魏篡汉,经历了两代人的努力,司马氏代曹更是三代人齐心协力,至于王莽,他还不算成功,他的新朝ko了西汉,可是同样也被东汉给nt了,只能算是成功了一半。
    既然有杨坚这么一位再好不过的榜样,武家兄弟此刻也是充满了干劲儿,杨坚篡位成功,是因为他有着外戚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
    杨坚是外戚,他们武家也一样是外戚,既然杨坚可以成功,他们为什么不可以。
    只要除掉了杜睿,捧着武京娘掌握了权柄,到时候武京娘不用他们兄弟,还能用谁,只要掌握了大权,到时候,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至于武京娘,等到他们实力足够的时候,踹到一边,也就是了。
    天草四郎那边在忙着谋划,准备的同时,武家两兄弟这边已经在准备庆祝了,就好像武氏已经取代了李唐皇室,成为天下的主宰了。
    武懿宗在同辈兄弟当中,年纪是最大的,说起来,他也不能算是近枝外戚,武懿宗的爷爷和武京娘的父亲是叔伯兄弟,不过武氏毕竟小门小户,比不得那些传承了数百年的豪门大族,人丁一向都是十分匮乏的,武京娘也是无可奈何,矬子里面挑将军,把他们这些侄子,全都招进了长安,就连十岁的武承嗣都没放过,只不过,武承嗣年纪幼小,还掺和不了这么重要的事情。
    “大兄!尚在河内之时,谁能想到我们兄弟也会有今天,如今其势在我,只要我等助皇后姑母成此大事,以后这大唐可就是我们的了!”
    武懿宗兴奋的说着,他生的其貌不扬,身材短小,腰背弯曲,相貌丑陋,为时人所不齿。但他却靠其姑母武京娘的提拔,步步升官进爵,尊荣无比。
    武三思在同辈兄弟之中,年纪最大,所以武懿宗呼之为兄,其实在心里,武懿宗是看不起武三思的,毕竟武三思的父亲,可是被武京娘派人逼死的,可是武三思不思报仇,反而甘愿为武京娘的鹰犬,单单是这品行,就足可鄙视了。
    武三思到底xìng情沉稳一些,道:“此事不可乱言,我等要助姑母成就大事,乃是为了清君侧,锄jiān佞,那杜睿势大,若是被他掌了权,朝廷就成了他杜家的了,我等也是为国效力!”
    武懿宗闻言,心中更是暗骂不已,可是脸上却满是笑容,道:“大兄说的是,大兄说的是,不过大兄可曾想过,若是姑母临朝称制的话,到时候,大兄未必就不能更进一步!那一rì我可听那金勇(近藤勇)说了,就连中书令田迎都甚为感佩姑母的才华,甚至打算联络重臣,拥戴姑母做那女皇,到时候,大兄说说看,等到姑母百年之后,这皇位是传与谁?总不能在将天下的神器,还给李氏吧!”
    武三思闻言,心中也是一阵狂跳,做皇帝!?这是他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要是当真将那个位子摆在他的面前,武三思相信,天下没有一个人会不动心。
    武懿宗看着武三思那满脸向往的神情,心中不禁一阵嫉妒,君临天下,谁人不想,他武懿宗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说到底,他和武京娘的关系到底还是差了一节,就算是武京娘当真做了女皇,将来立储之时,怎么说也轮不到他的头上。
    不过虽然那个位子坐不上去,但是至少也能得一亲王之位,到时候,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他可是要通通的报复一番。
    武懿宗其人生xìng好杀,残忍无比,历史上曾有过关于他的记载,神功元年四月,大唐以河内王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五月,又以娄师德为靖边道副大总管,率兵二十万讨伐契丹。六月,武懿宗率军刚至赵州,听说契丹数千骑兵将至冀州,就心惊胆战。遂仓促退兵至相州,军需物资损失惨重。
    契丹乱平后,武懿宗、娄师德与魏州刺史狄仁杰等,奉诏分道安抚河北。百姓有胁从贼众后得归来者,武懿宗以为同反,总杀之,仍生刳其胆,后行刑,血流盈前,言笑自若。
    河北百姓把武懿宗与在冀州滥杀士女的契丹先锋何阿小并称“两何”,说:“唯此两何,杀人最多”。
    后武懿宗竟向武则天上奏,要求把从贼的河北百姓尽族诛之。他不仅要杀害被契丹胁迫而又回来的百姓,而且要杀尽他们全家老小,真是狠毒至极。武则天虽然没有再追查和惩处被胁从的百姓及家属,但也没惩处滥杀无辜的武懿宗,并继续重用。
    武懿宗还曾奉命主办过许多案件,也充分表现了他的yīn险和凶残。神功元年正月,有人密告冀州刺史刘思礼与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谋反,武则天命武懿宗去查办。
    武懿宗过去曾答应刘思礼只要他“广引朝士”就免其死罪。凡平时得罪过武懿宗的人,武懿宗都让刘思礼检举揭发。结果,刘思礼检举宰相李元素、孙元亨、天官侍郎石抱忠、刘奇等凡三十六家,皆海内名士,都被严刑逼供,屈打成招。李元素等皆族诛之,亲党连坐流窜者千余人。李元素等被杀之后,武懿宗又以谋反罪杀死刘思礼。
    野史之中还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记载,武则天称帝后,匈奴攻陷了恒定州。和亲使杨齐庄,皇帝下诏授予他三品官阶,出使到匈奴,结果沦落于敌手。将要到赵州时,遇到了沦于敌营的襄公段,段召呼杨齐庄一起逃走,杨齐庄惧怕而不敢行动。段先归来,武则天赏赐了他,恢复了他原来的职务。
    杨齐庄不久也归来,武则天下令交由河内王懿宗对他审讯,杨齐庄曾背后辱骂过武懿宗,武懿宗一直都怀恨在心。
    提审之时,杨齐庄知道武懿宗生xìng残忍,只得哀求道:“以前是有人帮助了我。才使我的官阶达到三品。这一次是陷入了刀箭相遇的困境,我逃出的时候曾被追赶,刀砍箭shè而未死,才算逃脱出来。希望王能给与怜悯。”
    武懿宗xìng情残酷而又yīn毒,他上奏武则天说杨齐庄刚刚沦入敌营时曾犹豫动摇过,请求杀了他。武则天下敕依准,于是把他拉到天津桥南的卫士铺鼓格,把他手脚分扯开绑在上面,命令段第一个举弓shè他,三箭全中,又命段瑾再shè也shè中,最后下命诸司百官一齐shè,杨齐庄身上的箭简直如刺猬身上的刺毛,但仍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