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8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皮纳尔知道,此刻他再说什么都没有了,杜睿是个难缠的对手,想要用感情来打动这个理智的人,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好吧!皇帝陛下!公爵大人!请说吧!拜占庭就要要付出什么,才能换取大唐帝国的帮助!?”
    杜睿和李贤对视了一眼,伸手指向了地图上的一个地方:“这里!大唐需要的就是这里!”
    皮纳尔见状一双眼睛几乎都要瞪出来,就好像被人点了环跳穴一样,也顾不得形象了,猛地跳了起来,惊叫起来:“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拜占庭帝国绝对不能失去那里!”
    杜睿才不理会皮纳尔的反映,寸步不让的道:“可事实上拜占庭帝国早就失去了那里,而且如果不是因为我的话,这里会更早的被阿拉伯人占领,永远脱离拜占庭的统治!”
    皮纳尔闻言,不禁一阵哑然,杜睿说得没错,要是没有杜睿的话,那里早就不属于拜占庭了,而现在那个地方也早就被阿拉伯人抢走了,只不过是因为所谓的颜面,拜占庭人才一直都不愿意承认,那里就是埃及,曾经拜占庭帝国的埃及行省。
    “公爵大人!我觉得大唐帝国的要求是完全不可理喻的,埃及行省是拜占庭帝国的固有领土,虽然眼下确实被邪恶的阿拉伯人侵占,但是我们总有一天会将埃及行省夺回来的!”
    皮纳尔此刻完全是死鸭子嘴硬罢了,熟悉历史的杜睿很清楚,直到拜占庭帝国灭亡,他们也没能将埃及行省抢回去。
    杜睿讥讽的一笑,道:“难道皮纳尔公爵天真的以为,大唐会完全为了你们,耗费钱粮,牺牲将士的生命,去夺取埃及,然后再将它送给你们吗?”
    皮纳尔很想反问一句“为什么不可以”,然后再用大义去打动杜睿,和杜睿据理力争,但是话没出口,他就知道,自己还是太天真了,要是真的能说动杜睿的话,那才叫怪事。
    杜睿接着说道:“皮纳尔公爵!大唐可以出兵进攻埃及,牵制叶齐德一世的兵力,但是你们必须答应从此以后,不能再对埃及又其他的心思,大唐需要埃及,大唐需要通过埃及来连接世界的东西方。”
    皮纳尔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他现在被杜睿吃的死死的,而且杜睿说的一点儿都没错,埃及已经被别人抢走了,现在不是拜占庭帝国的领土了,大唐夺过去,不是帮着拜占庭夺回来,埃及和拜占庭自然也就没有关系了。
    可是一想到一旦答应了的话,拜占庭将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拥有埃及行省了,皮纳尔这个爱国者的心里就是一阵阵的酸涩。
    但是不答应又能怎样,拜占庭都要不存在了,还抓着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有什么用呢?
    杜睿一直都在观察着皮纳尔的脸sè,讨要埃及,这是杜睿和李贤商量过的,事实上杜睿要的不仅仅是埃及,而是整个非洲。
    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尚未开掘的苏伊士运河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
    大陆东至哈丰角,南至厄加勒斯角,西至佛得角,北部至吉兰角。面积约三千多万平方千米,南北约长八千公里,东西约长七千四百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
    非洲的矿物资源异常丰富,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储量大。已知的石油、铜、金、金刚石、铝土矿、磷酸盐、铌和钴的储量在世界上均占有很大比重。石油主要分布在北非和大西洋沿岸各国,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尼rì利亚是rì后非洲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估计占世界总储量百分之十二左右。铜主要分布在赞比亚与扎伊尔的沙巴区。非洲南部的黄金和金刚石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首位。金主要分布在南非、加纳、津巴布韦和扎伊尔,金刚石主要分布在扎伊尔、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纳米比亚等地。此外还有锰、锑、铬、钒、铀、铂、锂、铁、锡、石棉等。
    这么大的一个宝库,杜睿当然不能放过,或许有的东西,现在还用不到,但是rì后呢?当世界步入科技时代之后,这些矿产资源将决定一切。
    杜睿并不是想要掠夺非洲的资源那么简单,而是要将非洲纳入大唐的文明体系之中。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最先出现人类定居的非洲,在后世居然成了落后的代名词,这在杜睿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因为非洲的先天条件非常不错,不单单自然资源相当丰富,从以后的殖民掠夺看得出黄金,白银,宝石,铜,铁,煤等资源并不缺少。而且动物资源充沛,也能获得充足的食物来源,斑马群应该可以作为组建骑兵的来源,象群还能组建战象部队,非洲境内也有刚果河那样的大河流域,适宜耕种,茂密的雨林可以为城市提供建筑用木料和生产生活军事用木材。
    可非洲总是停滞在部落阶段,即使在部落阶段,似乎也缺少像华夏北方的冒顿单于,或是西夏李元昊那样的强势人物来统一各部,然后对外开疆扩土,建立一个强大的zhōng yāng集权制国家,让那些非洲以外还处于氏族阶段的部族称臣纳贡,究竟是为什么?
    杜睿前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才找出了一个相对来说还算合理的原因,那就是挑战和应战,挑战主要来自人为环境,也就是垂死文明的挣扎,只有克服了这种挣扎,新的文明才能诞生起来。
    但是,这种挑战必须适度,挑战太大,应战就不能成功;挑战太小,又不足以刺激人们起来应战。所以文明就会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停止发展,因为每个人都能自给自足,那就代表没必要争夺,那样的话就没有必要组织,自己就能生活了,没有纷争,那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反正坐着就有饭吃,那还有必要去增加财富吗?
    另外,在古代非洲,除埃及外事实上还有很多国家的,而且也有曾经强大的,如也门,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等。
    之后就因为非洲气候和沙漠扩张;使原有的商业道路封闭,使也门和埃塞俄比亚等商业城市败退,所以只是天公不造美而已。
    当然还要要看生产力,一般建立巨有强大的影响力的帝国都是些先进的农业国,因为只有先进的农业才是建立大帝国的基础,说到威慑力不只是指武力还有先进的文化,当然也有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大帝国,但是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帝国主要都是靠武力,也只能是盛极一时,文化上也远不及农业文明之国,如匈奴、蒙古帝国终究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
    纵观非洲黑人地区,在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时,非洲大部还处于原始部落状态,非洲大陆基本上与世隔绝,再加上非洲大陆本身环境特殊原因,非洲黑人也没能像中国等民族创造出自己的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非洲黑人始终都处于停滞的原始部落中,甚至连先进的农业文明或是强大的游牧民族都没产生,更别说是建立影响世界的大的国家。
    那么非洲到底存不存在自己的文明?
    这在杜睿看来,似乎是不应该存在的问题。但西方人却说,非洲从来没有发展过自己的文明,甚至连那个在后世十分有名的黑格尔都有过类似的论断。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的研究,都没有像非洲黑人文明的研究那样遇到那么大的思想障碍,经历那么长期的争论。
    后世欧洲学术界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非洲黑人没有历史、没有哲学、没有文明,只有黑暗和停滞。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把非洲分为“非洲本土”,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的非洲”和“亚洲的非洲”,也就是尼罗河流域。
    他认为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他曾断言,非洲黑人既不能进步,也不能教育,永远都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之中。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费奇评论黑格尔的观点时说:“他所代表的观点已成为19世纪历史正统的一部分,甚至在今天也不乏追随者。”
    黑人没有jīng巧的制造品,没有艺术,没有科学。、
    这种说法即使是在杜睿生活过的那个时代,依然很有市场。
    然而非洲文明的存在是一个事实问题,而不是一个思辩问题,黑人是对世界文明作出过贡献的人种之一,这一点无可否认。
    从野蛮进入文明有三大要素:金属冶炼、文字的使用和城市的出现。这些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都已具备,因此非洲黑人文明的存在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
    非洲黑人传统文明发展滞后,可以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条件、黑人社会的内部机制以及与外界交往不发达共同作用所使然。撒哈拉以南非洲高原面积广大,断裂地形广泛发育,这造成非洲的河流多呈辐shè状和多激流、瀑布的特点。另外,非洲海岸比较平直,缺少天然优良港湾、岬角、半岛。
    造成黑非洲内陆许多地区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可能是非洲大陆独特的自然条件。气候方面,阳光直shè多,降水严重不均,温度高,动植物资源丰富。但终年热点充沛和未受第四纪更新世冰川的影响,造成许多有害虫类和病菌在黑非洲异常活跃,直接威胁人类生存,在高温、多雨和老鼠、寄生虫横行的自然环境下,各种农牧业剩余产品难以长期保存,社会财富无法大规模积累,因此无法分离出手工业和商业等经济部门。另外,高温也造成细菌分解腐烂植物和腐殖质的活动加快,不易保存土壤肥力,地形结构不利于当地居民同外界以及彼此之间的文明交流。
    非洲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和灿烂的文化。后世考古发现表明,非洲大陆是人类文明民祥地之一,东非曾发掘出最古老的人类化石,迄今已有320万年的历史。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类的祖先就生活在非洲。非洲四大河流尼罗河、刚果河、尼rì尔河和赞比西河均孕育出了灿烂的非洲古代文明。其中,尼罗河流域还是世界级古代文明的摇篮。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以金字塔为象征的辉煌文化。
    尼罗河上游的努比亚文明,是黑人创造的文明中最早的一个,在非洲大陆仅次于埃及文明。
    公元前4000年末期,努比亚文明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处于半游牧状态,会制作陶器,没有使用文字,与埃及有相互厮杀,埃及对其的入侵始于公元前3200年。约公元前3000年后,由于埃及的入侵频繁而趋于衰落,但到了公元前2200年左右,由于埃及发生动乱,努比亚文明有了进一步发展,少部分人开始定居。后终由于埃及入侵或北方气候干燥,努比亚人大约从公元前2100年开始南迁,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原努比亚南部、今苏丹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出现了黑人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库施王国。
    库施王国有过发达的农业、炼铁业和纺织业,是远古时代世界最富庶繁荣的国家之一。它的首都麦罗埃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炼铁中心,被后世西方考古学家称为“古代非洲的伯明翰”。
    库施王国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库施取自古埃及人对尼罗河第一瀑布以上地区的称呼,原是努比亚的一个地名。
    库施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纳帕塔以前的早期阶段,即公元前2000到前760年,此时首都在凯尔迈,因此又称“凯尔迈王国”。该王国控制了尼罗河流域形成的南北交通线,又控制着从非洲大西洋沿岸到红海和印度洋的东西要道。制陶技艺有了很大发展,使用转盘制陶,薄而表面光洁,外表图案以动物为主。伴随着埃及的入侵,库施文明也打上了埃及文明的烙印。公元前16世纪,埃及法老率兵占领凯尔迈,任命总督,进入埃及统治时期。
    纳帕塔阶段,即前760年~530年,库施政治中心转移到麦罗埃,此时的库施已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并不断对埃及用兵。佩耶在位时,曾攻占埃及第二十四王朝首都,其本人也被尊为埃及国王,开始埃及的黑人王朝,即埃塞俄比亚王朝时期。
    库施强盛时曾出兵西亚,击败强大的亚述军队,其国王博哈卡名字也被写进《圣经》。库施成为世界一大强国,首都一度迁至埃及的锡布兹。
    麦罗埃时期,即前530至350年,公元前663年,亚述军队入侵埃及,打败库施军队,黑人王朝结束。公元前593年,埃及法老远征库施,洗劫首都纳帕塔,库施首都被迫南迁至麦罗埃,但纳帕塔仍是库施王国的宗教中心。
    在此时期,库施文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铁器为主的采矿业大发展,铁器冶炼和制造业规模相当大,冶金业发展很大,黄金总产量约160万公斤,制陶业也很重要,农业和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进入灌溉农业时期,对外贸易兴旺。并建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