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9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仁贵大笑了几声,突然满脸怒容的拍案而起,大声道:“办不到!公爵阁下,你的提议简直无礼之极,我大唐帝国绝对不会答应,现在埃及已经基本上在我大唐帝国的掌控之,本帅离开长安之时,所接到的命令是,占据埃及,进而攻略整个非洲大陆,在没有接到新的命令之前,本帅将用我的生命和鲜血捍卫大唐帝国的领土埃及,任何企图染指大唐帝国领土的行为,都将被当成是对大唐的挑衅,公爵阁下今天所说的每一个字,本帅都会如实上报给朝廷,还有,公爵阁下,请牢记,大唐帝国不在乎,也不需要拜占庭的友谊!”
    薛仁贵的话已经说得非常明显了,如果拜占庭帝国胆敢再对埃及有所企图的话,那就意味着战争。
    阿戈斯蒂诺闻言,脸上也是一阵青紫,好半晌才道:“将军!我想您应该将眼光放的更长远一些,我们现在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穆斯林异教徒,他们才是邪恶的一方,作为明世界的代表,贵我两国应当通过商谈来解决争端,而不是像那些野蛮的穆斯林异教徒一样,诉诸武力,而且我国皇帝利奥三世陛下,对埃及十分重视,他不允许任何人染指拜占庭帝国的领土,如果您依然断然拒绝我的提议,我很难保证,一旦利奥三世陛下,因为这件事,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阿戈斯蒂诺的言语之,也带上了威胁的意思,说白了,他就是在威胁薛仁贵,如果不交出埃及,利奥三世就有可能与大食帝国联合,一起对付大唐。
    薛仁贵是个聪明人,哪能听不出阿戈斯蒂诺的意思,顿时怒极反笑,道:“好啊!在我们大唐有句话,叫万里觅封侯,我大唐帝国最注重的就是军功,无军功不得封爵,只可惜,我大唐这些年来扫荡四方,万邦归降,已经没有了那么多的战事,如果拜占庭因为埃及,要背弃协议,与我大唐帝国为敌的话,我大唐帝国亿万将士求之不得!”
    阿戈斯蒂诺闻言,整个人都愣住了,他哪里知道大唐的尚武风俗,人人不但不惧怕战争,而且闻战则喜,就指望着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光耀门楣呢。
    薛仁贵接着说:“公爵阁下,请将我的话转述给你家国王,我大唐帝国从来不畏惧任何战争,他要战,我便战!”

第四十七章 你要战,我便战!
 大唐极品闲人第一卷 第四十七章 你要战,我便战!    
    你要战,我便战!
    这就是薛仁贵给拜占庭人最后的答复,当他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阿戈斯蒂诺是满脸的惊讶,他实在是想不明白大唐为何会做出这么强硬的回答。
    你要战,我便战!
    阿戈斯蒂诺闻言顿时心头一颤,虽然在阿戈斯蒂诺看来,利奥三世的要求虽然有些异想天开,可是大唐怎么都不会这么强硬的拒绝,怎么都要扯上一段时间,彼此之间好好的磨磨牙,也好让他回去交差。
    而且,阿戈斯蒂诺觉得现在大唐需要拜占庭帝国,需要拜占庭帝国在阿拉伯帝国的西方,给予牵制,就冲这一点,大唐就应该好好考虑一下拜占庭的要求。
    阿戈斯蒂诺是震惊,皮纳尔则是面sè苍白,他这次去长安,整整盘桓了大半年的时间,大唐如今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景象。
    在真正接触到大唐之前,皮纳尔始终都认为哪个存在于记忆当罗马帝国是最为强大的,拜占庭继承了罗马帝国的衣钵,雄踞世界的西方,也堪称强盛至极。
    但是接触到了大唐之后,皮纳尔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国富民强,那条通过由国都长安直抵地海沿岸的丝绸之路,将灿烂的华夏明传播四海,世界各国的国君、使臣、客商、僧侣、学生、工匠、医生、胡姬纷至沓而来,人人皆以身着唐装为荣,说汉话为荣,为了那个唐人的身份,有的人甚至拼搏了一生。
    当皮纳尔第一次进入了大唐帝国的领土之时,看到那些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无不由衷的惊叹,那个时刻,皮纳尔才知道自己所热爱的拜占庭是多么的渺小,他以往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多么的可笑。
    大唐帝国左近的邦国,要么极力奉承,结好,要么早已经灰飞烟灭,皮纳尔能清楚的感觉到,每一个唐人身体里所带着的那股强大的自信。
    走在长安的街市之,皮纳尔所见到的每一个唐人,他们都是昂首挺胸,目空一切,那些外来人,无论是在国内是什么身份,哪怕是贵族,当他们面对唐人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的战战兢兢。
    不单单是皮纳尔,每一个来到大唐国土的异国之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大唐的强盛是十分明显的,当美洲和非洲基本上还是属于“沉睡的大陆”,欧洲正处于法兰克王国的草创时期,蛮族入侵导致罗马帝国衰亡的创伤还无法修复。亚洲就已经被视为富庶的东方,由于阿拉伯帝国的迅速崛起,对拜占庭、波斯、印度等国的长期战争,导致西亚与南亚都无法平静。只有华夏在这个时期完成了空前的统一,并且在政治、经济、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后世大唐著名的大诗人杜甫在诗歌《忆昔》描绘了大唐的盛世景象:忆昔开元全盛rì,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rì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从诗歌可以一窥大唐国力鼎盛时期的富足和兴盛景象。
    现而今因为有了杜睿这个异数,大唐的强盛远胜历史,各个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杜睿的《天工开物》,改进了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并创造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大唐zhèng fǔ这些年来不遗余力的大面积兴修水利。黄河、长江流域等开凿一系列灌溉渠,并修旧渠和河堰。朝廷还鼓励民众开劈大量荒田,百姓们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在这个盛世,大唐的人口大大增加,永徽年间的人口,就已经是前隋开皇盛世的三倍,不但大唐本土一片繁荣景象,辽东,漠北,南半岛,南洋诸岛,澳洲道,天竺道都涌入了大量的唐人移民。
    大唐的手工业在这一时期也有比极大的发展,其丝织业,定州、益州、扬州都以织造特种花纹的绫锦闻名。品种多样,有一种花鸟纹锦,以五彩大团花为心,周围绕以飞鸟。散花,绚丽动人,反映了大唐高超织锦技术。
    还有陶瓷业,邢州白瓷象银象雪,越州青瓷象玉象冰,还创造了著名的“唐三彩”,在白地陶胎上,刷上无sè釉,再用黄、绿、青三sè加以装饰,sè彩鲜丽,造型美观。
    大唐长安和洛阳东西两都,既是全国的政治心,又是亚洲各国经济化交流的心,在那里,有来自各国的少数民族和亚洲各国人,成为一座国际xìng的大城市。大唐是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通过不断地征服,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的经济化交流进一步亲密,大唐的疆域空前广大。
    无论是曾经雄踞北方的突厥,回纥,东北的秣褐,西南的南诏和吐蕃,都在大唐的铁蹄之下,选择了臣服。
    可以说,当下的大唐,无论是经济,还是化,都处于世界绝对先进的地位,对外交通极其发达,大唐和亚洲、欧洲等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在这个时代,不会再有后世的黑暗时期,国人不会再出现弱,病弱,不会再有八股的侵染腐蚀,更不会再有温润麻木。
    华夏大地之上的主流旋律不会再有无病呻吟的呢喃,没有风花雪月般凄婉哀柔,有的只是铿锵的出塞曲和豪迈慷慨的边塞诗,有的只是“落rì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piáo姚”这样的金石之音,这个时代就是一一大唐。
    自玄武门之变,夺得神器的太宗皇帝和天下俊杰才俊,开始了唐帝国的开疆拓土之战,无人能抵御大唐的剽悍铁骑。
    伴随着征服与杀戮,大唐帝国的权利和荣耀如rì天,不断地击败外族,不断地进行灭国之战,可以说这是华民族的辉煌年代,活力无穷,勃勃进取,“大漠风尘rìsè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佻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一个彪炳千秋,光芒万丈的大华夏时代从此拉开序幕,史官之笔也大书特书到:“唐之威德大亦!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徳,际天所覆,悉臣而属之,薄海内外,无不州县,待唐纛玺及能国,一为不宾,随辄夷缚”。
    大唐盛世,千年萦绕,诗歌沁润,胡风坦荡,音乐歌舞盛行,书法艺术臻至极盛,各种明的输出与输入在华大地上生出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盛世,八表级,神韵悠扬,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力作为依托,没有一个强盛的的明作为背景,大唐帝国绝不可能成为号令四方的天下共主,大唐帝国绝不可能创造出如此震撼人心的丰功伟绩。
    强汉盛唐,大汉民族历史上两个最为辉煌的时代,这两个帝国的辉煌已沉淀在大汉民族的历史长河,却也成为了这个民族不朽的荣耀。
    在杜睿曾经生活过的那个年代,即便是千年风沙也无法磨灭汉唐盛世留给炎黄子孙的骄傲。
    穿过这尘封的历史,人们依然能看到大将军卫青横扫漠北匈奴王庭的壮举,依然能看到骠骑将军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英姿。在那个汉人用铁与血开疆拓土的年代,汉军铁骑也用他们的强悍横扫西域,杀北匈奴单于更向天下昭示一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也告诉这个世界,只有大汉帝国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只有大汉民族才是真正的统治民族。征伐持续了三百年,战争消耗着这个民族的财富,却磨练了这个民族的意志,让他们在随后的岁月里变的更加顽强和坚韧。
    在这个民族宾服了所有的周边民族后,他们的财富也消耗怠尽,也耗尽了他们的心力,不可一世的东汉王朝开始走向分裂,走向衰败,从三国两晋再到五胡乱华再到南北朝,夕rì强悍的大汉民族历经了长达近四百年的分裂,一直到开皇元年,隋帝杨坚,重新统一南北。这次的统一意义非比寻常,此次的统一为rì后的这个民族的再次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秦王赢政结束了四百年的东周分裂,随后出现了强大的大汉帝国,而隋帝结束了同样是四百年的分裂,随后出现的,正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大唐帝国。
    和秦一样,隋也是一个短命的帝国,同样王位接替不过三代。武德元年,也就是西元六百一十八年,隋帝国的军官李渊夺取政权建立了唐,一个新的时代也就从此开始了。在唐帝国的建国初期,在经济上并没有非常的实力,但是他们继承了隋帝国的强大而先进的军事,这一点与汉是不同的。
    汉帝国建国七十年后才具备征服四夷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是建立在强大经济实力保证的军事力量上的,而唐帝国从一建国就具备了宾服四夷的资本。因此他们并没有像汉初那样一度忍辱七十余年。虽然同是征伐,但唐帝国的征伐与汉帝国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汉帝国在征伐战争国力不断的衰弱,而唐帝国却在不断征战后让自己的国力达到顶峰。
    为什么同是征伐,汉帝国却在战争国力不断被损耗,而唐帝国的军队却越战越强,国力越战越盛。
    其实道理很简单,举一个例子,元狩二年,霍去病率领大汉jīng锐铁骑在一年内两次出征河西,杀五万,降伏四万,扫荡西域尽取河西,其战果不可谓不辉煌。
    然而,试想一下,若是匈奴人不是游牧民族,而是也建个城墙什么的,那汉军的骑兵还能如此轻松的去作战吗?
    六天穿越五个匈奴王国的大汉骑兵还能扫荡河西吗?
    这次战役的模式几乎就是汉军北方战场的基本模式,全部使用骑兵,狂飙突进。虽然使用骑兵具有作战力强和机动的优势,但在攻城拔塞的战争骑兵几乎成了废物。
    而汉军虽然在打败匈奴后也发动了多次对西域的战争,但依然是大量的动用骑兵,汉军在西域的作战模式也只是打败对方后骑兵撤离,偶尔留下一些步兵屯垦。
    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只要西域国家臣服既可,而汉帝国也没有灭亡他们,更没有强有力的军事存在,这种征伐的战果在很大程度上是暂时的。
    大汉内部的矛盾却在对外战争的胜利的同时越来越激化。同时,汉帝国也没有对西域大肆掠夺,当时条件下丝绸贸易也是有限的。
    而大汉皇帝还对内附蛮夷优厚待遇,国内矛盾必然更加激化,国内财富则不断减少。就是在这样的对外战争,汉帝国在征伐三百年后走向分裂。
    而对大唐帝国,他的战争模式与汉是不同的,虽然汉帝国在南方战线上也使用了步兵,不过这只是因为南方战场没办法用骑兵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