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9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学柯见杜学征苦着一张脸,笑道:“怎的?还在为方才的事情,心里埋怨父亲!”
    杜学征面sè一红,忙道:“兄长说笑了,小弟怎敢如此!”
    杜学柯笑道:“这有什么,若是父亲当真做的有差,你心里埋怨也是对的,不过十八弟,我却不觉得爹爹做的有错!”
    杜学征闻言,急道:“十四哥!你也觉得小弟是自不量力!?”
    杜学柯道:“我可没这么说,只不过咱们兄弟几个是第一次随父亲出征,如今营宿将那么多,如何轮得到我们兄弟出头,爹爹自然知道你方才的提议是对的,只是,却不得不压制一二。”
    杜学征有些不明白,道:“这又是为何!?”
    他是个纯良的xìng子,最大的爱好就是修习武艺,钻研兵法,对旁的事,一概不挂心,又哪里猜得透杜睿的心思。
    杜学柯解释道:“爹爹若是准了你的请求,其他的将军会怎么想?他们会觉得爹爹是有意利用自己手的权势,为我们兄弟谋取战功,是假公济私,你可愿意爹爹被他们当成那样的人!?”
    杜学征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道:“小弟自然不愿!”
    杜学柯一笑,道:“这就对了!”
    接着拍了拍杜学征的肩膀,道:“你我兄弟若是当真有本领,便不愁没有立功的机会,现下还是听爹爹的,等rì后自有我们兄弟建功立业的机会!”
    杜学征虽然心的疑虑被解开,却还是有些不甘心,他一生所想便是能像杜睿那样,做一个纵横天下的大将军,这一次被杜睿点名,跟随大军出征,不知道兴奋的几夜没说好,可是到头来却依然只能在杜睿的羽翼保护之下,一身才学武艺得不到施展的空间,他岂能甘心。
    “十死哥所说的,弟弟都明白,只是~~~~~~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弟弟心所想,便是像先秦之时的蒙氏一族,王氏一族一般,一门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为国效命疆场,开疆拓土,却不知道要等到那一天了!”
    将门是要几代人共同努力,才能打造的,杜睿自然无愧于大唐名将之称,现在就要看杜学征他们这一辈的了,能不能继承杜睿的衣钵,成为大唐干城,铸就将门之名,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就像方才杜学征所提到的蒙氏一族般,祖孙三代人,辅佐大秦,横扫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便是在千百年后,依然被人追忆,敬仰。
    蒙氏将门的奠基人蒙骜,秦昭王时自齐入秦,开始了蒙氏一族在秦国的辉煌历史,昭王三年,攻赵榆次、新城,狼孟等地,取三十七城,又攻占赵重镇晋阳,合置太原郡。秦王政三年,领兵攻韩,取十三城。后蒙骜率军东向攻魏,屡败魏兵,后被魏公子信陵君率联军击败。五年,秦闻魏公子死,使蒙骜攻魏,取二十城,置东郡,使秦国土与齐相接,对韩、魏形成三面包围之势,因屡立战功,官至上卿。
    后秦军两路攻赵,一路由蒙骜统帅,北出太行,攻打赵国的龙、孤、庆都等地,试图切断邯郸周围地区与北方代、雁门的联系,防止李牧南下救援邯郸。
    另一路则由秦始皇的弟弟长安君成蛟率领,预期从上党的屯留东出太行,直逼赵国都城邯郸。
    之所以让成蛟统帅大军攻打邯郸,是因为他曾经在赵国担任人质多年,对于邯郸周围的状况相对熟悉。
    不过,秦国似乎错信这位年仅十八岁的王弟,他率领的大军在屯留长期逗留,止步不前。这就造成蒙骜的北路大军变成了孤军深入,赵国可以充分腾出手来歼灭北路的秦军,于是庞暖亲率大军北上打击蒙骜。
    蒙骜军队结寨于曲逆西南的都山,庞暖认为,都山之北惟尧山最高,登尧山可望都山,宜往据之。于是使扈辄率兵2万先行,军至尧山,先有秦兵4万在尧山驻扎,被扈辄冲上杀散,赵军确立了尧山的据点。
    蒙骜令张唐带兵2万前来争山,庞暖大军亦到,两军在山下屡战。扈辄在山上举红旗为号,张唐往东,红旗东指,张唐往西,红旗西指,赵军cháo水般向红旗指处围裹。
    庞暖激励将士:有擒得张唐者,封以百里之地。
    赵军个个奋勇争先,张唐奋力冲杀,却不能透出重围。这样的险境还是张唐第一次遇到,此后对他造成了长期的心理障碍,他对于赵国的畏惧一直到甘罗劝说后才有所削弱。
    危急之时蒙骜领军杀到,救出张唐,同回都山大营。这时成蛟一路仍然没有动静,蒙骜见形势不利,只得撤退。庞暖派兵埋伏于太行山密林深处,乱箭shè杀蒙骜,一代名将,殒命沙场。
    蒙骜虽然战死,然蒙氏一族却并未衰落,蒙骜之子梦武同样是秦国一位了不得的战将。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三年,王翦、蒙武带兵攻击楚国,击破楚军俘虏楚王负刍,占领了从陈到平舆的广大地区,短暂灭楚。秦始皇到郢、陈一带视察。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在淮南起兵反秦,宣布楚国复国。秦始皇二十四年,王翦、蒙武再次击败楚军,昌平君被杀,项燕自杀,楚国彻底灭亡。
    蒙武一生虽未曾以主将的身份与六国大战,然其作为王翦的副手,参与了秦国多次大规模的战役,也称得起是功勋卓著。
    蒙武之子蒙恬,更是了不得,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蒙恬成长于武将之家,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立志冲锋陷阵,报效国家。
    他天资聪颖,熟读兵书,逐渐培养了较高的军事素养。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
    秦始皇外出时,蒙恬的弟弟蒙毅陪同与始皇共乘一车,在朝时又侍从始皇的左右。蒙恬兄弟二人,一个负责对外军事,一个谋划国内政事,有忠信为国的美名。秦国的其他将相都不能与他兄弟二人争宠。
    蒙氏家族世代为将,战功显赫,到了蒙恬这一代更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秦统一六国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yīn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
    战国末年,烽烟四起,秦国以一国之力,横扫原六国,建成了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
    在原混战的同时,国的北方一直活跃着一个善于骑shè凶悍无比的民族一一匈奴,他们利用原战乱之机,不断sāo扰北方各国。在秦统一原的同时,他们乘机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着秦都咸阳的安全,成为整个帝国最后的心腹之患。
    就在此时,秦始皇派出蒙恬北击匈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以蒙恬为帅,统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在黄河之滨,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蒙恬率领的军队以锐不可当的破竹之势,在黄河上游,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
    汉代贾谊就曾评价当时匈奴的状态说:“不敢南下而牧马。”
    蒙恬仅一战就将彪悍勇猛的匈奴重创,使其溃不成军,四处狼奔。匈奴几十年不敢进汉地,蒙恬功至高也。
    此后蒙恬统率重兵坐镇上郡,为加强河套地区的防线,在河套黄河以北,筑亭障,修城堡,作为黄河防线前哨阵地。经过这次战斗,给北方带来了十几年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河套地区的开发创造了条件。
    蒙氏一族,三代为将,无论是在平灭六国的战争,还是此后守护北疆,都为秦帝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当时与蒙氏一族并称于秦帝**界的还有王氏一族,其最具代表xìng的就是王翦。
    王翦出生在一个武将世家,不过,王翦的前辈却没有出现过一位足以担当大将之才的武将来。王翦自然也是和那些兵家儿一般早识得刀枪的。
    在他的幼年,伴随他成长的就是孙武子、司马的兵书和许多的他父亲、叔叔给他制作的木头的刀枪剑戟十八般兵器。王翦自己最喜爱的兵器是一柄开山大刀。那刀虽然也是木制的,但是分量很大,足有当今的十多斤。一个chéng rén抡起来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分量了,在一个不满八岁的幼儿来看,那就是天数字了。
    王翦和别的小孩子,当然也是秦国一些有名的武将的儿子玩耍,他一般只需要把大刀在空舞圆了,那气势就足以把那些孩童给吓趴下了。于是,很快王翦就又开始去练习骑shè。骑马、shè箭再合成的一种功夫。王翦的力量很大,他在岁的时候就可以拉开五十石的弓了。自然五十石在那些成名的将军面前不值一提,就是很多校尉也是可以拉开五十石的弓的,但在十岁以下的孩童,王翦也算是绝无仅有的一个了。王翦shè箭很准,但是在和伙伴们进行摘下箭矢的苇箭比试,王翦往往只瞄准了对手,引而不发,凭自己的气象就战胜了对手。
    王翦参与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发生在秦王政十一年,当时,王翦率军攻打赵的阏与,王翦领军只十八天,便令军不满百石的校尉回家,并从原军队的十人选出两人留在军,结果所留下来的都是军jīng锐。王翦就用这支士气很高的jīng锐部队攻下了阏与,同时一并攻取了赵的座城邑。
    秦王政十八年,王翦从郡上发兵,下井陉,与杨端和军两军呼应。准备一举攻灭赵国。结果遇上了赵国的名将李牧,相持一年多的时间。王翦采用反间计,除掉李牧。李牧死后,王翦势如破竹前行,大败赵军,并杀了赵军主将赵葱,攻下赵国的东阳,俘虏赵王迁,赵国原来的各处土地入为秦地,成为秦郡。
    秦王政二十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事件,荆轲失败后。秦王政利用这个机会,派王翦领军攻燕国。
    燕王喜和代王嘉联合抵抗秦军,燕代联军由燕国的太子丹统领,最后在送别荆轲的易水河边兵败。王翦乘势攻取了燕都城蓟,燕王喜逃到了辽东,燕国也名存实亡了。
    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始皇yù灭楚,轻信于年少壮勇的秦将李信,认为他贤能果敢。李信曾领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至衍水,终破燕军。
    秦始皇曾问李信yù破楚,须多少人马?
    李信表示二十万即可。
    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道:“非六十万不可。”
    始皇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于是派李信及蒙武将兵二十万南伐楚,王翦因秦王不用其话,就托病辞官,归频阳养老。这时的秦军在李信的率领下攻平与,蒙武攻寝丘,大破楚军。
    李信又乘胜攻鄢、郢,均破之。于是引兵向西与蒙恬军会师城父。项燕率领的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秦军三天三夜,终于大破李信军队,攻下两个营垒,杀死七名都尉,秦兵败逃。
    秦始皇闻秦军失败,大怒。使他知道王翦确有远见,于是亲自到频阳向王翦谢罪,说:“我没有听从将军的话,李信终使秦军受辱,如今楚军逐rì西进,将军虽有病在身,怎能忍心背弃寡人?”
    王翦辞谢说:“老臣疲弱多病,狂暴悖乱,希望大王另择良将。”
    秦始皇坚持要王翦领兵,王翦说:“若非要用老臣,必给我六十万大军。”
    始皇允诺,于是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在灭楚后第二年,王翦军继续南征百越。平定了江南,降服越君,江南地置为会稽郡。
    王翦之子王贲,与其父都是秦灭六国战争的主要将领。秦王政二十二年,秦派大将王贲率兵攻魏,引黄河及大沟水灌魏都大梁,大梁城毁,魏王投降,尽取魏地。魏亡,秦在大梁置浚仪县。
    秦王政二十五年,王贲率兵攻燕国辽东地,俘虏燕王喜,灭燕。又回师攻代国,俘代王嘉,消灭了赵的残余势力。秦王政二十六年,又率军从燕南下攻齐,一路势如破竹,直抵齐都临淄,俘虏齐王建,遂灭齐。
    无论是蒙氏一族,还是王氏一族,都为大秦帝国立下了不世之功,杜学征往rì读史,最敬佩的便是这些赫赫威名的将门,也幻想着能继承杜睿的衣钵,为大唐之干城,纵横疆场,为国效力,成就杜氏一门的威名。
    杜学柯听了杜学征的话,不禁笑道:“十八弟想到倒是长远。”
    杜学征在五兄弟之,年纪最小,闻言急道:“如何能不想,爹爹为国征战一生,灭国无数,为大唐开疆拓土,数百万里,你我兄弟身为宋国公之子,自然也不能落于常人之后,自然要以振奋家声为己任才是!”
    杜学柯道:“我不是让你不去想,而是不要太急,如今灭国大战,一触即发,难道还没有我们兄弟建功立业的机会不成,爹爹将你调入高将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