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顺治十四年-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悬锡受了他一礼,略一犹豫,也便点头道:“好,均衡,好孩子——”他有些讷讷不能成言。现在不比往日,张家不复以往风光,甚至已经结罪于满臣,将来结果如何,殊难预料,昔日同朝为臣的同僚亦不敢与他往来,惟恐牵连自身,这种情况下这少年愿意与儿子做朋友,实在让他有些感动。

“均衡虽是晚辈,心里有句话,却是不吐不快。伯父,你之所为,设身处地想想,均衡能够理解,却实在不能芶同。”

陈旭日见过张悬锡给顺治地“遗疏”。疏中说“臣自莅任以后。矢心愿作忠良。喜怒不拂民欲。是非必告穹苍。意欲平治天下。谁知直道难行。清白招众之忌。憨直举国如狂。

是以满腔愁郁。因而仪节乖张。自右此身必死。何如引咎而亡……”

寥寥数语。悲愤无奈之情。跃然纸上。

陈旭日不熟悉官场。上辈子他毕竟只是一个医生。不过拜无所不在地新闻传媒所赐。官场种种丑恶。悉数俱闻。不论是现代。还是当今时代。不愿同流合污、力图洁身自好者。必然会遭受排挤、打击。

张悬锡自称引咎自尽。根本原因。却是不想因为自己与满人交恶。将来因为满人报复而为整个家族引来大祸。陈旭日自忖。换了自己是他。似乎也只能郁郁终日。但是无论如何。自杀都有些说不过去。“伯父当年也是名重一时地少年才子。自前朝就涉足官场。为官几十年。经验总是有地。现在身居高位。虽一时受辱。当谋算将来。何必做出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少年才子?张悬锡微微出神。旋即化做唇边苦笑。“当年我少年意气。也心高气傲过。立志为国计民生做出让人刮目相看地成绩……乾坤巨变。改朝换代。百姓仍自挣扎于水火。不愿此身与草木同朽。打算做点事。仍旧陷身官场……却只觉位愈高。心愈怯。战战兢兢。不敢有半步差池……人生在世。原不过如此。许多东西一旦背在身上。又岂能轻易放下……家国殷望。妻子儿女。一点一滴。也不能轻负……”

他受先皇隆恩,原不该惜命偷生,可是……可是人生在世,什么时候真的由自个儿做主了?妻子儿女,堂上父母,他若撒手不管,在这样一个人吃人的世道,他们怎么办?“我惜命偷生,偶尔又想,做些事吧,尽已所能,给百姓做点事。可是真难啊……”

张悬锡仿佛喃喃自语般说了一通,陷入自己的思绪,忽然回过神,轻叹

摇头道:“均衡,你虽然是个聪明孩子,有些东西,T+现在能明白的。”

“不,我明白,真的。”陈旭日能明白他的话。

但凡有些天分才华的人,年少时总是心比天高,觉得天下之大,再没人能比得上自己,自己生来就是要做一番大事业的,上帝造我的泥土都与别人不同。等到入世深了,经历几番沉浮挣扎,才知道这个世界如何纷繁复杂,如何藏龙卧虎,如何暗流汹涌,有多少事情不得已,有多少次力不从心,不要说建功立业,就连安身立命,保住自己一席之地,活得比旁人好些,就要尽最大努力……

他的脸上突然之间褪去年少的青涩,掠过种种几乎称得上沧桑的神情,那种眼神——张悬锡抹了抹眼睛,再仔细去看,却已经换上了郑重和沉稳,“伯父,请相信我,不要再做糊涂事,好好保重自己,好好做官,麻勒吉是天子近臣,我也是,他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一手遮天。伯父只管在京里住下,凡事宽心为上,等着这事了结之日。只要伯父问心无愧,矢志做个好官,我就一定会想办法,尽己所能,保全张家,让您没有后顾之忧!”

如果说刚开始结交张九成,答应插手张悬锡一事,是看在一千两银票的面子上,是想趁机结交笼络张家,从而在汉臣中慢慢形成自己的影响力,那么现在开始,陈旭日是出自真心的想保下张悬锡。

不上来原因,张悬锡觉得自己竟然相信他的话,很认真的相信他不是在说虚话,说大话。打量他半晌,脑中闪过关于这少年的种种传闻,此时此刻,他终于确信:这个少年,得天神青睐的传言、一定不假……

陈旭日为了安张悬锡的心,在他面前说的信誓旦旦,其实一时间,他还是想不出自己该如何插手这件事,能在这件事上做些什么。

不过,顺治已经对张悬锡做出了处罚,降三级调用,最糟的结果也不过是如此。倘若事情继续调查下去,最好的结果是麻勒吉等人也受到处罚,彼此各打五十大板。

张悬锡一直以来担心的,却是家族因他受到麻勒吉等人的报复,这事一时半会儿不会发生。将来么——陈旭日想,兵来将挡,他总不会旁观就是。

辞别张氏父子出门,因为时间有点晚,就赶上了“宵禁”时间。

为了防火防盗防患于未然,京城里的千百条胡同、街巷口统统安上了铁栅栏,一到晚上,就把栅栏关起来,闲杂人等一律不许随便进出,是谓“宵禁”。各个繁华路口都有。

早些年执行的严一些,现在就松快多了。因为万门锁京师的主意虽然很天才,但实施过程却异常艰难。首先,天子脚下,多的是文武百官,他们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得赶到金銮殿面见皇帝,那些防盗的铁栅栏每天都得专门为了他们开开关关,开门的满腹怨言不说,官员们自己也觉得累。

而对于那些在茶楼、勾栏等娱乐场所工作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件相当要命的事,要是万一回来得稍微晚了一点,不知道要为一道门浪费多少口水。

大家都觉得不方便,怨言者众,是以这两年慢慢就没那严了,只一些大路上还有铁栅栏。不过最近这几天,陈旭日为了给各家王府种痘,常常很晚回家,于是拿到了一份特别的路条,可以一路畅通无阻。

今晚情况却不一样,铁栅栏设的格外多,而且负责查检人也格外多。

陈旭日把路条给守门的官员看,顺口问道:“今天晚上怎么回事?”

官员恭恭敬敬把路条递回给他,“昨晚义王府上来了刺客,刺伤了义王。今儿晚上上面下了命令,要严查过往行人。”

义王?陈旭日想了想,才反应过来是指孙可望。有人刺杀孙可望?他立刻想到了于桐和沈芸等人,一颗心忍不住跳了起来。“抓到人没有?”

“没有,不过义王本领高强,有两名刺客受了重伤。白天时大伙查了一天,没什么动静,估摸着他们会在晚上出来买药找医生……今儿一晚上大伙都得打起精神来。”官员的声音里有着小小的抱怨。

陈旭日放下心,没有被抓到就好,凭心而言,他是真不希望那几个人出事。

“大少爷,你怎么这会儿才回来?”回到家,桐月给开的门,“家里有客人来……”

“客人?谁啊?”都这会儿时间了还没离开,远客吗?陈旭日往客厅里走。

刚跨进大门,他就怔住了,那个、那个站在母亲身边的女孩,分明就是沈芸!

陈浩正在跟客人说话,看见他进来,指着坐在旁边的于桐道:“来,见见于爷爷,他是你爷爷的老朋友了……”

第一卷 眼花缭乱的世界……第二卷 禁宫水深 第五十四章 命令

禁城,承乾宫。

薰鄂妃陪着儿子玩了好一会儿,直到精力充沛的小家伙做出饥饿的表示,才让乳母抱下去伺候他吃奶。

隆兴快八个月了,自打他学会爬行,就非常热衷于做个爬行动物,兴高采烈的到处爬爬走探险,对每样够得着的物件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不过,通常他的兴趣来的快去的也快,而且很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

床榻早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活动需要。小小的人儿最开始时向地上的空间发展,不给他去就咿咿呀呀的抗议,有时候安抚不及时,或者他执拗的小脾气发作开来,哇哇大哭的简直像受了全世界那么大的委屈。

顺治最听不得儿子哭。隆兴继承了父母的好容貌,长的就像个用和田最好的羊脂白玉雕成的玉娃娃,而且充满了灵气。每当他乖乖的用黑玉一样的大眼睛看人,脸上再挂一个天使一样的灿烂笑脸,蹭蹭他的小脸,顺治顿时就能忘掉一天下来批阅奏疏的疲劳和所有的不如意,生出一种“有子万事足”的感觉,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送给他。

一共生育了五个儿子和六个女儿,却是在他身上,顺治头一次有了一种为人父的骄傲和自豪。于是一声令下,隆兴的寝宫地上铺了厚厚的毯子,所有家俱有棱有角的地方都裹了布,防止他磕了碰了。

近来隆兴的兴趣明显转向了室外。许是天气慢慢热了的关系,外边不时吹过的阵阵凉风,常常让小家伙舒服的眯起眼睛,凉津津的地面,也更受小家伙的欢迎。

然而侍候的乳母和保姆却不敢掉以轻心,室外的风可不是见天都刮个微风意思一下,有时候风势也不小,四阿哥是个多金贵的玉娃娃,一个照看不当生起病来,纵是皇贵妃不说什么,皇帝的怒火也不是他们能生受的。

侍候抚养在生母身边、最得皇帝重视的四阿哥,是优差,也是苦差。

薰鄂妃不管多忙,每天都会抽时间陪儿子玩耍。

“隆兴越来越淘了,等他再大些,我怕是没体力没他玩了。”她摸摸额边沁出的汗,坐到宫人端来的椅子上。

“娘娘。喝些参茶吧。”知书先递上一块打湿地帕子。等她擦过手。略略抹了抹脸。又递上来一杯茶。轻声道:“您这两天脸色有些差。是不是累着了?要不。奴婢去请太医给您开两付药补补身子?”

薰鄂妃喝了两口茶。摇头笑道:“我又不是纸糊地。哪那么容易不舒服?别麻烦太医。省得皇上知道了担心。”

“均衡跟您再三提过。健康无小事。调养身体这种事。马虎不得。您不是也答应了?平时对皇上、太后、各宫娘娘地身体都挺紧张。谁有个头疼脑热。您都要亲自关照太医。取药煎药服地药有没有效啊。您都亲自过问。唯独对自己个儿地身体不上心。”知书地声音带着几分抱怨。自家主子就是这种性子。她真是很无奈。

提到陈旭日。她又道:“均衡有些日子没进宫了。没他在跟前说说笑笑地。大伙还真挺想他。中午吃饭时玉铭格格巴着我。问他什么时候进宫。硬要我给个明确答复。我哪里知道啊?”

“快了。就这两天。明儿不回来。后天一准儿就回来了。”

陈旭日出宫有十多天了。在他和太医院地共同努力下。种痘术在整个京城普及后。开始向全国推广。

随着他的名气一起传开的,还有隆兴的名声。人们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这个少年的种种不凡之处,深信他是天神的宠儿,也便一起相信四皇子是天定的未来帝王,更有人传四阿哥将是中兴之君,继往开来成就一番不世帝业。

薰鄂妃心里对这个少年充满了感激。

她身受皇上恩宠,如果只单单是为自己,她不会去争任何东西。

因为拥有皇帝的宠爱,她已经知足了,虽然这份宠爱为她赢得了后宫的冷淡,让后宫的女人集体对她抱有深深的嫉妒,甚至是敌意。

她不怕这些,怕也无用,她会尽己所能做到最好,让别人看看,她没有辜负皇帝的宠爱,她不是迷惑主上“君王从此不早朝”的红颜祸水,她对得起皇帝给她的恩宠!至于将来——她能走在皇上前面最好,如果不能,到了那一天,没关系,她会和皇上一起走,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相守。

可是,可是现在不一样,她有了隆兴,她必须得去争,为了她的儿子,为了隆兴!

一个受宠的妃子生的儿子,必然会引起朝中大臣、各宫妃嫔和她们所生的皇子

,就算她的隆兴无意做皇太子,也仍然逃不过被别人'T的命运。何况他一出生,皇帝的种种言行,已经把他推到了台前,事到如今,他必须做皇太子,也只能做皇太子,为了——活下去!

知书说她脸色不好,这是实话。这几天,她一直都休息不好。

最近几天,后宫情形虽与往常并无二致,但是这种平静只是表面上的。

三阿哥搬到了坤宁宫,孝惠皇后和太后拿他只当做心肝宝贝一样。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进宫拜会了两次;简亲王福晋博尔济吉特氏频频进宫,不是在坤宁宫和孝惠皇后、淑惠妃等人说话,就是去慈宁宫陪着太后聊天。淑敏也回去了坤宁宫住,说是和三阿哥玄在一处是个伴。

起来,淑敏的生母,简亲王的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是孝惠皇后一母同胞的亲姐姐,早妹妹两年嫁到京城。由于顺治膝下的子嗣比较单薄,尤其是女儿,因此收养一些王公贵戚的女儿做养女,既可以显示皇帝恩宠,还可以为将来的与蒙古的婚媾未雨绸缪。三位恩养宫中的小公主中,淑敏一早就说了是给皇后做养女,如此安排,也算是太后和皇帝给予无宠无子的孝惠皇后一点点安慰。

英秀和玉铭,却是被指到承乾宫做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