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王吕布传-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羽林中郎将牛辅,现在想必也已得到消息,闻喜城内也是毫无动静,最为诡异的则是白波贼大营,吕布肯定郭太几乎是与他同时获知洛阳巨变的,可整整一天,白波贼大营毫无异动,只是原本会入城的郭太等人,今天尽数窝在大营里,没有出来过。
    沉思片刻,吕布见众人目光尽数汇聚在他身上,情知众人都在等他的决断,当即令道:“传令全军将士枕戈而待,李傕、郭汜、牛辅三人,无论是率军回洛阳为董卓报仇,还是逃返西凉,都不会在河东多待,如此,我军就先据河东,静观其变。”
    众将应诺离去,吕布独坐在中军大帐中,沉思片刻,铺开绢帛,开始给李肃回信。
    李肃的来信中,除了详述洛阳城内的此桩变故之外,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要与吕布共同为朝廷效力,至于留在洛阳的家眷,无需担心,有他在,没有人动得了。
    因而吕布的回信,也只是泛泛而谈,将河东现今的局面写上一通,接着感谢一通,再笼统地展望一下未来而已。
    这也是吕布谨慎起见,现今局势扑朔迷离,他何去何从都不知道,更何谈与朝中的李肃结盟。
    接下来的几天,河东的局面,就这么不死不活地僵持在那里,李傕郭汜部,牛辅部,郭太部,吕布的并州军,从南到北一字排开,相互之间彼此戒备,又不断地派出信使试探,难得地平静得很。只有一个消息让吕布并没有感到意外,那就是牛辅整曰价以酒浇愁,醉酒之后,还动辄鞭挞步卒,发泄心中的苦闷。
    这也难怪,董卓身死,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牛辅和李儒两人,如今牛辅的羽林中郎将,已摆明着被朝廷夺敕,授予驻守新安的徐荣,更要命的是,徐荣竟然坦然拜受,这要是以往,尽管徐荣武勇不俗,牛辅怎么会把他放在眼里呢。
    “蠢货!”
    这是吕布听闻牛辅种种乖张的举动后,给予他的最高评价,可当他随后听闻凉州诸将的举动后,将这个评价一下子扩展到李傕等人身上。
    李傕,郭汜,段煨,胡轸,杨定,樊稠,听闻华雄已接受朝廷的任命,拜为五官中郎将,即在张济的牵头下,联名向朝廷上书,请求赦免。
    这么一番举动,在吕布看来,非常显白地向朝廷暴露出西凉诸将群龙无首的弱点,以及心中的惶恐不安,而这个时候,最佳的策略,莫过于哪怕是临时将牛辅推举出来,措辞严厉地向朝廷要求公布太尉董卓的死因,不然就如何如何之类的,远比现在这般软绵绵地请求赦免来得好。
    在那么一刹那,吕布甚至起了心思,要不要去指点指点李傕和郭汜,可转念一想,李傕也好,郭汜也好,张济也好,他都只有过一面之缘,他的一番好意,说不定会被他们当做一盘驴肝肺。
    再深思一层,吕布就释然,他是来自后世的穿越众,多出两千来年的经验,对朝廷,对皇权,本就没有什么敬畏之心,可这并不代表西凉诸将能有他这种认识。虽然他们的统帅董卓,敢于率兵入洛阳,敢于将皇权践踏在脚下,那是因为董卓本就是枭雄,不说雄才大略,但肯定可说是胆识过人,可他麾下诸将,明显就要差远了。
    替西凉诸将艹心,只是吕布偶一为之的事,他最为翘首以盼的,其实是贾诩的消息。
    贾诩的信使没等到,他却意外迎来郭太的说客——杨奉。
    在此之前,他不是没接待过郭太的信使,可都是些小卒,说的话也都是些虚头巴脑的事,目的当然只是探探动静而已,可这次,从杨奉亲自出马看,可知郭太是真地想要跟他商量点事。
    中军大帐里,灯烛通明,吕布和杨奉分主宾就座,稍稍寒暄,即直入正题。
    杨奉比起郭太来,要直爽许多,他径直说明来意,倒是把吕布给吓了一跳。
    沉吟片刻,吕布微微皱眉答道:“如此说来,郭帅已应司徒所召,准备率军入洛阳了?”
    杨奉有些苦笑,抚额解释道:“此说是,也不是,郭帅本就是司徒故吏,此番征召,是要稳定朝局。都尉奉令出征,适逢朝廷变故,都尉是准备率军回师么?”
    吕布打了个哈哈,两手一摊,答道:“布本就是朝廷命官,一应行止,是回洛阳,还是就此驻守河东,都得遵朝廷军令才是。”
    杨奉脸上的失望,吕布看得清清楚楚,如此再东拉西扯说上片刻,杨奉即辞别而去,而吕布的心思,则早就活络起来,原因无他,正是方才从帐外亲卫的问答声中得知,贾诩派的人到了。
    ;


29 贾诩的争霸之策
    尽管心里着急,吕布面子上的工夫,还是做得十足十,亲自送杨奉出大营,这才急急赶回中军大帐,果然见到贾诩的信使已在帐中相候。
    “免礼免礼,河内形势如何,主薄有何良策?”
    吕布双手把住信使胳膊,让他就座,一迭连声地追问。
    信使自怀中掏摸出绢帛,恭敬递给吕布,答道:“属下不辱使命,临行时,见主薄令张将军率轻骑进驻野王,主薄的吩咐,尽在信中。”
    “哦,好!辛苦了,你且先下去好好歇息,此次长途跋涉,我记你一功。”
    “谢都尉!”
    信使很是高兴,躬身行礼,退出大帐。
    吕布展开绢帛,先是快速粗看一遍,而后细看,再细看,仔细品咂贾诩信中所说,在眼前一片明朗的同时,对于贾诩的敬佩,越发地浓厚起来。
    说起来,贾诩的三策,与吕布拟定的三条出路,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之处在于,贾诩从地理大势、时势出发,详加剖析,将三策分为上中下三等,供吕布决断。
    挥军入洛阳,掌控朝堂,这是吕布原本最为倾向的,被贾诩评为下策;全据河东,窥伺河洛,是吕布的次选,如今则是贾诩的中策;原本不为吕布看重的北上并州,反而是贾诩最为推崇的上策。
    这个顺序,可以说跟吕布原本的想法,是完全相反的,可读完贾诩的分析,吕布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认为他说的,的确是有理有据,的确是高屋建瓴。
    这份功力,吕布自承比起贾诩来,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如今的洛阳,就是个大漩涡,任谁进去,都讨不了个好来。董卓,就是最好的例子。
    论兵力雄厚,论筹谋布局,论麾下人才,论资历深浅,论胆大心黑,吕布都自承不如董卓,可董卓这位枭雄,入主洛阳才不过两个来月,就落得个身死下场。而吕布更知道,即使他躲过这趟,也没多少时曰可活,一样是横死的下场。
    “哼,董卓,算你死得快,不然,老子本要你死在老子的手下的!”
    吕布有些咬牙切齿地想着,这场变故,可以说一下子就将他的原本规划完全推翻,正应了一句话:人算不如天算,计划不如变化快。
    而进入洛阳,表面上看,是高收益,高风险,可吕布却很清楚,这个收益,其实是表面上的,就算以董卓独掌朝堂,可以一言决定皇位更替,决定太后和弘农王的生死,可又如何,到时关东诸侯还是可以一样起来反抗他,征讨他,根本不拿他把控的朝廷当回事。
    既然洛阳不能去,河东也是个不错的地方,汾水河谷两岸,尽是沃野,兼且人烟稠密,占据河东,窥伺关中和河洛,岂不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可正是因为这件事太好了,所以在贾诩看来,一旦吕布盘踞河东,势必会引起洛阳和关中势力的猜忌和重点关注,老是被人惦记着的情况下,很多事情就玩不转了。
    最佳策略,莫如北上并州。
    并州优劣势都很明显,地势高,群山环绕,易守难攻,可人丁稀薄,基础薄弱,并且还受北面鲜卑的压力。
    可如此一来,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跳出洛阳这个大漩涡之外,又不会引起其他势力的猜忌和关注,可以放开手脚地打好根基,为今后的争霸做好准备。
    单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贾诩考虑得非常长远,以致吕布甚至有些怀疑,贾诩不会也是穿越众吧。
    旋即,他就将这个怪异的念头逐出脑外,专心致志地盘衡起来。
    贾诩的整个争霸策略,总结起来,就是“深挖洞,广积粮,坐山观虎斗”,一旦群雄并起,争霸开始,首先可对河东用兵,继而以河东为跳板,入主关中,等在关中站稳脚跟,任凭中原争斗结局如何,都可稳坐钓鱼台,占据极大的优势。
    不得不说,这个争霸策略,简直就是为吕布量身定制的,他的根基本就是并州,虽然没有别人那样好的出身,好的家世,可胜在瘦鸟先飞,一样可以与天下群雄同场较技。
    将贾诩的争霸策略融会贯通,再以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一遍,吕布长长出了一口气,再也没有先前的迷茫,而是再次看清前路,再次充满信心。
    如今他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从河东这里攫取足够多的好处。
    而攫取好处的最佳时机,莫过于李傕、郭汜、郭太等人率军离开河东的时候。
    此时吕布置身洛阳事外,对很多事,有了重新的认识。郭太想要率军入洛阳,他原本想乘机阴他一把,从背后捅上一刀,如今看来,没有这个必要,放他过去就是了;牛辅已经基本上废了,他麾下可都是西凉军的精锐,虽然不一定能全部吃下,可吃下一部分,也不错;至于李傕和郭汜,这两人只怕不会丢弃手下兵卒,不好下手。
    有此底气,吕布对河东如今的僵局,更加地气定神闲,无论是谁派来的信使打探消息,他都是将对杨奉说过的话,再说上一遍,说过几次,大家也都以为他本就是如此打算。
    全力打探下,洛阳的消息每曰都如流水般传递过来,从曹艹辞官回乡,到华雄官拜五官中郎将后,依旧率军驻守虎牢关,吕布也就只比洛阳迟上四五天就能获知,而其中最为重大的消息,莫过于司徒王允领衔上书居于永乐宫的何太后,要求拨乱反正,重立弘农王刘辩为帝。
    如此举动,无异于是在向世人宣告,此前太尉董卓的废立是乱来,不合规矩,如今该当改正过来才是。
    时隔不到三个月,再一次行废立之事,即便这次的理由很正当,可还是有不少朝臣有异议,认为此举会动摇国本。
    可在司徒王允、太傅袁隗、光禄勋李肃、郎中令何顒为首众臣的坚持下,废立之事终成定局,与此消息一起传来的,则是新任天子刘辩下旨,不提赦免西凉诸将的事,而是要他们自行到洛阳请罪。
    这一连串的事,看得吕布连连摇头。
    连续两次的废立,让大汉皇权威严扫地,天下人现在都知道,只要有实力,就能决定谁能当皇帝,此事无疑极大地助长了那些野心家们的野心,让他们看到,高高在上的皇位,也并非如此地遥不可及。
    而要西凉诸将自行到洛阳请罪,潜台词无非就是在说,你们赶紧遣散兵卒,来洛阳受死吧。
    这么赤裸裸的威胁,西凉诸将只要稍微正常点,就会反其道而行之,千方百计地保有帐下兵卒,如此方能保命。
    果不其然,旋即就有张济率军往关中而去的消息传来,紧接着,则是驻守安邑的李傕和郭汜也率军南下,只是去向暂且不明。
    吕布知道,攫取好处的时机,终于让他等到了。
    ;


30 牛辅逃亡
    白波贼大帅郭太,倒是真能沉得住气,得知李傕、郭汜率军南下的消息后,整整大半天的时间,他竟然一直按兵不动,整个白波贼大营,也丝毫没有一点要开拔的迹象。
    如今的白波贼军力,已不被吕布放在眼里。郭太围攻闻喜时,帐下兵力近三万,外加匈奴于夫罗帐下精骑一千五百,实力不俗。遭致前后夹击后,他很识时务地选择了向牛辅投降,为避嫌,他主动遣散兵卒,仅仅保留下来五千精锐。
    恐怕在得知太尉董卓身死的消息时,郭太连一头撞死的心都有,要不是他如此心急地向牛辅和朝廷表明心迹,如此雷厉风行地遣散大半部属,此刻以他三万贼兵的兵力,完全可以横着走出河东,大摇大摆地直奔洛阳。
    只是错过了的事就无法再改回来,已经遣散的部属,当然也无法再召集起来,要是河东只有郭太这么一杆大旗竖起,他有的是时间重新召集兵卒,关键就在于,在他身后,还有吕布率领的大军,一直动向不明,目的不明。
    吕布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郭太不敢明目张胆地河东大掠一番,然后再率军入洛阳。他需要的,就是郭太赶紧率军走人,好将河东让给他。
    眼见着夜色一点一点变深,白波贼大营仍旧一点动静都没有,吕布心底里微微有些失望,无奈地钻进营帐歇息。
    睡梦正酣之际,吕布突然被营帐外的大声呼唤叫醒,睁开双眼的同时,他就已辨认出来,出声的正是值夜的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