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电能王-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上,基本上都是吴双在呱呱不停的问话,周阳侃侃而谈的答话,吴霞则是安静地倾听着,除了浅浅的、优雅的笑声,一路下来也没说上两句话。
    到了奶茶鲜花店,掀开薄薄的小铁门——由于周阳沿途没有任何色狼的不雅举止,吴双还特地邀他进去坐了一小会儿,为他冲了一杯香飘飘的珍珠奶茶。
    奶茶店与鲜花店,包括吴霞那跃二层的狭小闺房,都拥挤在这并不宽敞的门面房里。
    周阳喝着香飘飘的奶茶,嗅着飘飘香的花香,觉得好不惬意自在。此景此情,怎能不和岛内的梁小婉一同分享?
    于是一边用dv摄着影,一边对围绕在他身旁滔滔不绝的吴双道:“双双妹,帮我买一束最新鲜的花……玫瑰?玫瑰我看就不必了,要百合,香水百合——具体和什么花草搭配,多少朵,你给我个建议吧?”
    “我平时在店里主要是负责奶茶,花的事还是让霞二姐来吧,她比我懂。”
    吴霞原本已经进了闺房,换了睡衣,准备洗漱一下就睡了。这下突然被吴双拽拉出来,也来不及换身衣服,这就开始了‘白里透红’地为周阳介绍起了香水百合的花语。
    声音,真的是非常非常好听,仿若天籁。
    而且一谈到花,原本文文又静静,羞羞又答答的吴霞,立马就变得满脸异彩,对店里的几乎是每一束花都是如数家珍。按照她的说法,每种花都是有故事经历,每束花都是有喜怒哀乐的。花,是世界上最美,最好;最纯,最真的仙子精灵……
    周阳听得有些入迷。
    如果不是吴双时不时在旁边插上几句话,否则,说不定,周阳就因为过于陶醉此情景,而不自觉的心动起来。
    末了,周阳取‘双双对对,生生世世’的意,选了22朵香水百合,搭配上吴霞所建议的满天星,包出了一大束极其高贵、纯洁、绚丽的百合花。(未完待续。。)

第374章 往事如烟
    时间也不早了,周阳就又抱着这一大束香水百合,有些意犹未尽的和吴霞道了别,送吴双回来。
    只剩下两个人,吴双的话反倒还少了些,变得稍稍矜持了一点点。
    周阳对吴氏三姐妹的身世,也是愈来愈好奇了,这就反过来了开始了采访式的询问。吴双倒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她们三姐妹的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给周阳描述了个干干净净。
    以下,是今晚吴双,以及日后吴霞口中的,她们小时候的辛酸往事。
    有些偏,有点冗长。
    但绝对值得一看:
    吴氏三姐妹的老家在蜀南,吴父在煤矿工作,当吴双还是胚胎的时候,他死于一场**型的矿难——据说塌方下来的煤层压断了他的双腿,吴父本可以原地不动等待救援的,但他不希望这场灾难拖累他的妻女,便毅然地走向了干脆的死亡。由此,吴家获得了一笔不扉的安葬费,但遗憾的是,吴双命硬,吴母在几个月后因难产而死。
    那一年,吴璐七岁,吴霞三岁,吴双刚呼吸了一口这世界上清新的空气,她就成了一个永恒的孤儿。
    吴母去世之后,贫穷的亲人们瓜分了她们三姐妹的抚养权。
    吴双过继给她小姨为女;吴霞住进了她二舅家;吴璐则与她孤独的爷爷,留守在那间凄凉的老屋……相安无事的过去了四年,吴爷爷病入膏肓。耗尽了吴父留下的所有财产。直到半年后,当老爷子入土为安,年仅十二岁的吴璐已经深刻体会,什么叫做世态炎凉,什么叫做家徒四壁。
    村子里有人谣传,说死去的吴矿工没有赶去投胎,而是潜伏在家中折磨亲人,以期和他们在阴间早日会合。刚开始,还有几位好心的大妈不信邪。她们红着眼圈抹着泪,向吴璐接济些生活用品。并凑钱让她读上了镇里的初中。
    但之后不久。五岁的吴双玩鞭炮,烧去了她小姨家的大半个厨房。小姨的婚姻本就不幸,被这么一折腾,竟不辞而别去了花城。
    结果那个姨父脾气火暴。雪上加霜的困境让他怒火中烧。每逢喝二两白酒。他便把小吴双吊在堂屋使劲抽、打。吴璐闻讯而至,趁姨父外出的机会,砸门救出了遍体鳞伤的吴双。
    岂料那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跑来破骂一通,再扔下几件破旧衣裳,算是和她们断绝了来往。为数不多的亲人乡邻,有人谴责,有人同情,但绝大部分人则认为:“抚养了孩子四五年,已算得上仁至义尽。”那个四处放蜂割蜜的二舅来过一次,抱着三姐妹大哭了一场。但他终究是有心无力,只留下些钱给她们,便拉上吴霞,走了。
    吴璐的坚强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她趁课余的时间,开垦了屋后的那片荒地,然后找来石头、砖块、树枝、竹筒,再加上土垒,围成了一片狭窄的后院。接着,她拿着舅舅的500块钱,买来小猪、小兔、小鸡,利用前屋与后院的空间,大肆发展畜牧业。
    上午,吴璐光着脚丫去上学,沿途拣点野花生、挖些野红薯;吴双则守在阴暗的家中,伺候着小动物的草料,与它们相依为伴。
    中午,吴璐吃生红薯,有时嚼些同学吃剩的米饭;吴双则要幸运些,她的稀饭旁有一碟吴璐切好的咸菜。
    下午,吴璐逃一节课匆匆赶回家,沿途还要割一大筐优质兔草;吴双则转悠在方圆两百米,捡啤酒盖、牙膏皮、螺丝钉,做些力所能及的拾荒。
    晚上,吴璐挑水、喂猪、做饭、洗衣服、温习功课、唤鸡入笼,还教小吴双算盘识字拼音……
    而当吴璐吴双苦中作乐、自强不屈的这段黄金岁月,吴霞却在她舅舅的庇护下,成长得无忧无虑。
    当然,这也是相对的。
    她生活在流浪的养蜂人中间,虽然丰衣足食,但随遇而安的恶劣环境、无时不刻的奔波跋涉,让她痛并快乐着。此外,还有件事情困扰着她,那就是——读书。众所周知,吴霞是一个林黛玉式的美人,多愁善感是需要建立在四书五经之上的。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课堂的期待,从小心翼翼的渴求演变成了明目张胆的思念。
    但在吴舅舅看来,女孩子只要够贤惠、懂礼节、识道理就行了,书完全没有读的必要——特别是当他们还居无定所的时候。
    于是,在吴霞九岁生日的那天,她终于固执了自己要读书的观点。当时有五六个养蜂人在聚餐,桌上杯盘狼藉,众人烂醉如泥。吴霞的怒吼藐视了舅舅的尊严,他便学着一个父亲应有的样子,给了她两耳光。
    吴霞愣了半晌,抽噎了几声,之后就没有再说话。到了第二日清晨,酒醒后的吴舅舅意识到自己的卤莽,又想到这孩子的可怜,便拉下脸皮准备道歉。结果才发现,吴霞不见了。这可急坏了大家——要知道,他们当时正在青海一片花海中放蜂,附近几十里都没人居住,这姑娘究竟去了哪里?
    后来,当吴霞给周阳讲述同样往事的时候,她告诉他——她是打算徒步回家,找到她姐姐吴璐,然后去念书。
    但她错估了自己与家的距离,她误以为所有的跋涉都是朝发夕至,她梦想着早晨踏上那条土路,晚上就能在彼端看到自己的姐妹回到自己的家。实际上,当来到第一条岔路口时,她就犹豫彷徨了。但内心的渴望在激励着她,她捡了一块带尖的石头,在地上用力一旋。石头的尖锐指向西南方,她就大胆地走了下去。
    也不知选择了多少条岔路,她饥渴难耐,她孤独害怕,她风花雪夜的心灵里突然意识到:有种东西远比梦想重要,那就是——生存。于是,她原途返回,她想要喝蜂蜜,她想要睡蜂箱,她想要给舅舅认错,告诉舅舅她不读书了,她愿意做他们要她做的一切。
    然而,一切已经迟了,吴霞迷了路。(未完待续。。)

第375章 渝城小女人
    往事并不如烟。
    天不久便黑了下来,吴霞绝望的蜷缩在道路旁,捂着小脸嘤嘤哭泣。那是她人生里第一次与困厄的命运狭路相逢,她试图用大声的呼喊去战斗,但结果却以她过早的昏厥而草草收场。不知过了多久,等吴霞从疲沓的昏睡中睁开眼,她看到了温暖的电筒光束,看到了满脸焦急的吴舅舅,她感动高兴得泪流满面。
    舅舅也是追悔莫及,等青海的花季一过,便收拾行李送她回了家。而这时的吴璐与吴双,经过一年多的风吹雨打,已经坚强得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她们的兔子增加到了43只;仔猪吃上了镇里赊欠的饲料;就连那拨母鸡每天也能供应7、8个鸡蛋……
    当身穿连衣裙、脚踏红凉鞋的吴霞迈入那阔别六年的家,她惊奇地发现,曾经死气沉沉的小屋俨然已是生机勃勃的动物天堂。她的姐姐妹妹,衣裳破烂但却干净,正游刃有余地穿行在猪粪兔屎之间。晶莹的泪珠滑过脸颊,吴霞酝酿了半天,终于说出第一句话:“姐,我回来了。”
    艰难的岁月暂告段落,重逢后的姐妹仨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寒碜却又知足。两年后,吴璐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免学费;吴霞习惯了勤俭节约,并直接跳升至小学四年级;八岁的吴双成绩优秀,在家里几乎已能独挡一面……
    就在生活貌似柳暗花明之际,新的坎坷又爬上了日程。
    那一天。吴霞放学归来,在割兔草时发现了两只大蘑菇。她心里盘算,大的可以卖个好价钱,小的还能让全家解解馋,便壮着胆子爬上去采撷。结果半途遇到一条小红蛇,吓得她一个趔趄滚下来,撞到坡下坚硬的石头,登时昏迷不醒。
    被人发现时,吴霞头上鲜血淋淋,全身爬满了蚂蚁。大家都认为没救了。但匆忙赶来的吴璐没有放弃。她当场哭声震天。拉住两位健壮的邻里,求他们马上送吴霞去医院。
    那两人帮了忙,吴璐拉着吴双,来到镇卫生所。大概止了下血。又驶来一辆救护车。直接将她们送往市里一家医院。医院比较牛逼。抢救非常及时,吴霞平安脱险。然而,医院不可能免费救人。传吴璐,先交钱,再进行下一步康复治疗——其中包括矫正严重骨折的腿。
    没有钱,吴璐想先欠着,医院说不行,他们又不是红十字会。哀求再三,院方最后表态:之前的费用全免了,但输完这瓶液,立马走人。吴璐还是不干,她不希望治疗半途而废,她需要一个身体完美的吴霞。
    于是乎,院长办公室内便出现了揪心的一幕——两个衣衫破旧,满脸泥土的大小女孩,哭泣着、无助而又悲伤地跪倒在地,断断续续的磕头求饶。那正值中年的院长有些恼火,但在众目睽睽下不便发作,便只有生硬地说:“快起来,快起来,一切都可以商量。”
    商量的结果是,医院给吴璐三天筹钱的时间。这三天里,吴霞可以住在病房,接受最保守的疗养。此外,作为押金与保姆的双重身份,年仅八岁的吴双必须留在她二姐的身旁。
    谈妥条件之后,吴璐当天黄昏来到镇上,找到三个贩猪、贩鸡、贩兔的小贩,连夜把他们带回家,卖掉了与她相依为命的鸡兔,还有那三头半大的仔猪。
    这当然不够,她就挨家挨户的去借。
    但人们都不愿意往这无底洞中扔钱,唯有几个善心的,也就拿出个三五八十,算是送走了瘟神。到第二天,她又搜出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衣物、餐具、苞谷、黄豆,甚至前天才买回来的几十斤小麦和大米,雇人挑到镇上去卖。到了晚上,吴璐坐在空荡荡的屋里,数着一大沓零钞,她的心都凉了——算上东拼西凑、倾家荡产的2983元,她至少还差4000块!
    4000块,4000块,这在10年前的农村,对于一个年仅15岁的孤苦姑娘,那是一串多么吓人的天文数字啊!吴璐就那样愣愣地躺在床上,想着昨天还支撑她们生活的所有动物,今天全被她无情的送进了屠宰场;想着昨天还活蹦乱跳的吴霞,今天在医院奄奄一息,而且将因为缺钱跛脚终生——她终于哭了。哭得撒心裂肺,哭得肝肠寸断,哭到绝望之处,竟然引来了村长。
    村长带来一个消息。说你这旧房子卖不卖,村尾的孙麻子是个实在人,叫你开个价。吴璐喜出望外,擦着眼泪说4000块,叔我还差4000块。
    村长点燃一袋烟,说你可得想好啊,他买这房子是用来喂畜牲,养狼狗。吴璐皱了皱眉,她环顾久经沧桑的老屋,毅然答道:“卖,为了小霞,我卖!”
    ……
    总之,当吴霞康复出院,除了医院退还的137块,她们已经一无所有。孙麻子催过几次后,她们带上少得可怜的家什,搬进了一间从哑巴手中租来的渔棚。
    白天,吴璐捡垃圾、摸螺蛳;吴双拾花生、捡蘑菇;晚上,吴霞熬好一锅稀饭,喝得三姐妹眼泪汪汪。吴霞的学校组织过一次募捐,共有两百多块钱,吴璐用来还了债。之前还有邻里隔三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