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时,荆州的南方诸郡却产生了一股潜流。
    ……
    许都,内书阁。
    徐庶、华歆、廖化、苏散、苏咎等内阁大员一圈儿围着,和堂中一人交谈。
    “你家主公从来没有在朝廷待过,不过是一个乡间小吏,我等又如何知道他的能力如何?是否在乡野间德高望重?是否能够安守地方?这诸般情况,我等都不知道,又如何能够答应册封他为太守,太守者,代天子牧民者也?朝廷重任,牧守一方,如何能够私相授受,荒唐!荒唐!”徐庶一个年轻人,却雷霆大作,训斥着面前的这个名士!将其斥责的一无是处,情况颇为滑稽。
    只是他便是如此,对面的这人也是无可奈何,谁让徐庶这小年轻虽然官职并不是最大,却是如今的内阁留守呢?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如今他也只有态度恭谨,乖乖的听着。原来,此人却是一个来许都为其主公求官的。
    “大人!请息怒!且听我慢慢诉说。我家主公韩玄!乃是荆州名士,名望闻达于州郡,素为乡野众人敬仰,这才有众人公推,前来朝廷求封的。我家主公对明王殿下忠心耿耿,久yù亲来许都觐见,只是公务繁忙,一直不可得见而已,因此即使是身在蛮荒,衷心却一直是在朝廷啊!”
    “哦!是吗?”徐庶背转身,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那人情急之下,继续说道:
    “确实如此,那刘表等人,不敬朝廷,不敬明王,私自串联江东孙权,yù和朝廷作对,我等人虽然是乡间野愚,却也知忠义,郡县上下,无不唾弃之!一心想为朝廷一统大业尽力,因此公推主公,前来朝廷求封,对朝廷的一片忠心,那是天rì可表啊!”
    说着时,扑倒在殿前,俯身行大礼于地!形状极为坦诚!
    徐庶正要作势回答,突然华歆站起来咳了一声,走上前来在徐庶身边言道:
    “元直!这韩玄却是一直心向朝廷,虽然身处荆南荒蛮之地,对朝廷和明王的忠心却是有目共睹的。这话却不是虚言?朝廷嘉奖其忠心,却也需有所表示才好!”
    徐庶一愣,沉思了一下说道:“哦!既然这样,你就先退下吧!待我等商议一下,明rì再给你下书回复如何?”
    是!这人心中不甘,却也无法,应声之后倒步退下!
    “尚书大人!今rì你这是何意?”徐庶知道,华歆此人,行事一向有分寸,今rì之举,却有些突然,为何会为荆州的一个区区地方小官儿说话?
    华歆抚了抚长须,说道:“元直!这韩玄之事对朝廷大大有利,却是一个好时机!我知道你嫉恶如仇,看不惯这种卖主求荣之人,只是朝廷大事,却不可意气用事。那韩玄虽然只是长沙一功曹,但却的确是荆南之地的名士!潜势力颇为可观!如今其肯来朝廷求官,说明其反意已定!却是一定要趁着刘表在荆南势力空虚之时,图谋在长沙自立了。我等就是不给其授予官职,对其来说,也无大碍,最多就是失去了朝廷的名义了。
    如今,天下间形势逆转,朝廷一家独大。刘表等人yù合纵起来,和朝廷作对,也属平常,但我等也可以施以连横之术,在对方内部培养敌人!这韩玄,不管对朝廷忠不忠心,其实都无关紧要,只要他接着我们这一杆大旗,今后我们便有的是手段控制他。如今重要的是,刘表病入膏肓,内部不稳,这韩玄就完全有可能压断其势力的最后一根稻草啊!
    这世间,很多时候武力是最有效的解决手段,但是有些时候,其他手段也未必不能尝试一下。元直,你深受主公看重,被任命为内阁留守,肩负一国之重担,万事还需放下执念才是!”
    徐庶耐下心听完华歆之言,却是心中一惊,果然,这件事自己是有些感情用事了,那韩玄身为刘表下属,yù求谋反,本能的就让徐庶心中不满,未免有些反应过激。这事换个角度来想,虽然让人不齿,但对于许都朝廷来说,却是求之不得之事,细细想来,这岂不是兵书战策中的用间之法么?自己,终究还是有些稚嫩啊!
    “多谢大人教诲!徐庶受教了!”对华歆拱手一礼,徐庶口中言道。。。)
    s

一百七十八章 河套,西北大工业区
 嬗变的三国卷 一百七十八章 河套,西北大工业区    
    黄河,蜿蜒流长,孕育了华夏子孙,但同时也是一条孕育了苦难的河流,所谓黄河百害,唯利一套,就是眼前这广阔无垠的东河套平原(汉代的河套平原,实际在内蒙古一部,临近山西和陕西)了。其最是水草丰茂之地,即使奔腾咆哮的黄河在这一片天赐之地上,也变得和缓清澈柔顺,数条支流从高原上灌溉而下,孕育出一片丰沃肥美的草原来。南匈奴就栖息在这块肥美之地的东部,南接司州,东西相邻雍州并州,作为汉家朝廷的守户之犬,为汉家守御北部的鲜卑异族。
    只是近些年汉家朝廷衰落,鲜卑崛起,就在此陷入纷争,成了南匈奴、羌胡以及中部鲜卑诸部争夺不断的地方,围绕着这片肥美草原的主权,草原各部族经历无数的厮杀争斗,南匈奴王庭也为之衰落。
    夏侯渊和他的骑兵营如今就驻足在东河套平原的西边,俯视着这片广阔的草原。
    大雪还没停息,李哲就出动了夏侯部骑兵,是因为并州传来的消息,张燕占领并州西河郡之后,和南匈奴再次接壤。南匈奴呼厨泉单于向张燕传信,愿意重新举族向zhōng yāng朝廷投诚,受朝廷的挟制。只是前提是要求zhōng yāng朝廷出兵帮他拿回东部河套平原,昔rì大汉朝封赐给南匈奴牧马的地方。
    李哲和一干大臣经过考虑后,根据这个新情况重新修订了北部草原的进攻计划,部分接受了呼厨泉的提议。命令夏侯渊和张燕分别从东部和西部出兵,夹攻东河套,先把这个地方拿下再说。
    夏侯渊大军帐中,炭火熊熊,炉火明灭之间,几个人的脸在其中若隐若现。
    “叔父!如今形势,明王的大军军威愈见强盛。从西到东从南至北再无抗手,叔父的意思,是就此臣服了吗?”
    夏侯渊听了此言。脸sè颇为无奈,“时不与我,如之奈何!我家孟德公固然是英雄盖世。但这世间出了个明王殿下却更是英明神武,不仅是兵事强盛,而且文事也是堪称圣贤!我夏侯家和曹家虽然人才辈出,却是终于不能与这天下大势相抗!”
    此时帐中全都是夏侯渊的自家亲执,也没有什么忌讳,夏侯渊这一番话说的是悲惨苍凉之极,感人肺腑。众人闻之也是不由唏嘘。
    “叔父睿智!”岂料那年轻人听了此话,脸sè不悲反喜,“其实休早有此意,yù与叔父分说。吾自从入李哲军中以来。深知李哲军的制度厉害!牧师、兵饷、勋章等级以及后勤等诸般设置恁是厉害,让人从中根本做不了手脚。偏生这般做法,军中士气却是不减反增,打起仗来各个英勇!而如此情况,我等将领也就再没有后顾之忧。只需尽心打仗,就可既得名又得利,安安生生获取荣华富贵了。这般制度,非世间真正大智大慧之人不可为也,叫人实在是难生窥视之心。”
    “嗯,不错!我料孟德公恐怕也已经看出了此种关窍。才让我等安心进入其军队,不担心其兔死狗烹的。哎!从古时到如今,军制不改,君臣总是互相猜忌,数千年来不知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扼腕!李牧,王翦,韩信,英布,诸位古之名将下场无不如此。明王能制出如此制度,也算是为武将指出了一道明路了。却是比孟德公高出不仅一筹!哎!罢了!既然如此,就彻底放下了那诸般心思,安心为我汉家打下一个铁铸的江山吧!以我等之才,留名青史也不是不可能之事!你们年轻人,就更要努力!”
    》但是眼看着明王的意思,却是还没有半点收兵的意图,叔父,你说,下一步是会打向哪里呢?”
    夏侯渊愣了半晌,笑了笑说道:“哦?呵呵!说起这事我却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世间的舞台,在明王的麾下,将变得无比的广大,尽够我等武将们纵横驰骋,如此这样下去,功业远超大汉,或许今后我等的功绩就是超越前朝名将卫青霍去病之辈也不是不可能!当今之世,实乃我等武夫之盛世!”
    夏侯渊的话,一下子惊住了曹家的两个后辈,曹休,曹真,两个只有十几岁的千里驹,思想跟着夏侯渊一起神思千里!
    ……
    长安城,未央宫。
    昔rì的皇家禁地未央宫,如今已经是颜sè大变,各处大殿的顶上,铺满了大片大片的太阳能电池板,为了解决电力不足的问题,李哲不得不启动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计划,在各个行政中心建立供电中心,专门集中解决电力的供应问题。
    现代时空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虽然目前还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但是家庭小规模使用已经是极为简便,对于如今的李哲来说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在三国时空,目前本土还没有电磁学,单靠李哲时空走私的话,不管是水力发电还是现在的柴油机发电,都是问题多多。权衡利弊,反而是太阳能这种最新式的解决方式更为简便实用,毕竟李哲本身的使用,也只是放放电影,用些小功率的电器而已,至于所谓的环保,那就是额外的优惠了,目前的三国时空还不需要考虑那个问题。
    集中使用大规模铺设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作为能源中心,配以大量的电池和电池组,建立供电中心,解决一个区域内的电力耗费问题,就是李哲启动的大规模电力设备用电的解决方案。
    长安是第一个试点,目前的未央宫,大部分地区已经被辟做官署办公区,只保留了少量的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作为李哲的寝宫。在大规模修缮的情况下,其中正好借机建立这个能源中心,解决整个长安地区的用电问题。
    ……
    身在长安,心却是包容天下。作为一个开辟型的君主,很少有时间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这不,整个西北地区的军事问题解决了,工业经济规划的问题又搬上了rì程,不解决这个,李哲是难以真正离开的。长安的地理,决定了其将是一个长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没有一个完善的规划是不行的。
    考察长安周边的资源状况,附近煤炭资源丰富,其他资源也不少,但可惜的是铁矿比较稀少,不是建立军事工业的最佳地点。
    但是西北光照充足,适宜种植棉花,河套又是华夏最优良的牧场地域,关中平原和汉中平原都是最好的农业区域,在农业社会的现在,必将聚集大量人口,不建立工业区实在是浪费,权衡良久,李哲决定将此地建设成为一个纺织工业聚集地。
    纺织工业,其原料主要是棉花和牲畜皮毛,而动力则主要是人力、水力甚至是蒸汽机,李哲在汝南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行技术储备,在南阳郡也有种植棉花,只是因为原料不充沛导致工业生产力还没有爆发的机会,如今,关中地区,条件优良,就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纺织工业了。
    三国时空的纺织大机器工业,即将登上舞台。这同时也是对草原民族进行经济羁绊政策的最佳方式,历史上,所谓的羊吃人的事情,正是发生在纺织工业和传统种植业争夺原料和劳动人口的节点上,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先声和基础工业的培育时期。
    于是,李哲一声令下,李哲随军的民兵们开始就地转产,成为当地基础条件建设和纺织工业建设的骨干,道路水利建筑,还有开辟农田和建设工业区。
    而边疆上的张绣和夏侯渊、曹洪的驻军,却化身成为皮毛牲畜的贩货商,用内地运来的食盐、钢铁来换取草原上的皮毛牲畜,运到长安成为纺织皮革工业的基础原料,最先考虑生产的,就是李哲军军队的军服。
    总之,李哲治下如今的三国时空的纺织业革命,却和现代时空不同,是从毛纺织产业最先开始的。
    仿照胡人御寒的皮毛衣物,将动物皮毛处理干净,制成三国特sè的毛料军服,首先供应北上草原的骑兵部队,就是李哲对长安纺织工业的第一波任务。
    为此,李哲不得不再次回到现代,弄回了大量相关资料和机械,一方面是之前技术储备的再一次改良,这一次原始的纺织机械将直接跃进到近代的工厂化生产阶段,脚踏手摇动力的纺织机器和水力纺织机器将大规模运用;另一方面是毛纺织工业的皮毛处理和加工方面的产业经验。
    这其中涉及的一系列古代纺织手工业工序上的改进,例如其中清洗、脱脂、碳化、梳理和印染等一系列的工序,还有皮革处理等,由此衍生出的肥皂工业,烧碱工业等,涉及到化学工业上的革命,李哲就真的不甚了了,只能有工匠中的科学家们自己去根据资料摸索着解决。
    ;您的支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