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冼冤录-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赶紧谈谈灭蝗虫的事吧,陈州的百姓一天都不能耽搁下去了,我们在衙门里的人是体会不到他们的痛苦啊。”包拯没有心情和他东拉西扯的,急忙搬出主题来。

“是,是,是,包大人说的对,下官一定以包大人为榜样。那么,包大人你准备如何灭蝗虫呢?”李运昌诚惶诚恐的问道。

“昨天我已说过,蝗虫依靠的是成群结队的集体作战,消灭了一拨,它们又来一拨,可以说是前仆后继,勇往直前,那么对付它们的唯一办法就是依靠人海战术,人多力量大,只要我们齐心,相信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要彻底的消灭它们,就要把它们吃掉!”

“吃掉?!包大人,你不是在开玩笑吧?本官从来没有听说过蝗虫是可以吃的,你不会是弄错了吧?”李运昌非常怀疑的看着包拯说道。

“对!是把它们吃掉!我不是在开玩笑,这是古书上记载的。”包拯知道要让这个计划顺利的执行下去,必须要获得他的信任,他是这儿的地方官,要是没有他的配合,那就事倍功半了。包拯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一只烤焦的蝗虫,伸到李运昌的嘴边说道,“李大人,你要是不相信的话可以尝一下。”

李运昌看到这黑乎乎的东西,脸色大变,吓得连退几步,差点吐了出来,忙摇手道:“包大人,你别拿我作戏了,这东西能吃吗?我不相信!”

“你不相信吗?那你看着。”包拯说完举起那烤焦的蝗虫就放进了嘴里,并且咀嚼的精精有味,不一会儿就把它全部吞了下去,包拯一抹嘴巴,仿佛还意有未尽的样子,他说道:“李大人,你亲眼所见,这回该相信了吧?要不你也吃一只,我这里还有。”包拯作势去怀里掏东西。

“啊,不要不要,包大人,我怎么会不相信你呢!一切都照你的计划去做吧,本官一定全力配合你!”李运昌终于答应了。

包拯不露声色,说道:“这件事还要我们两个人一起去做,这样才比较有说服力。”

“啊?还要我们两个人一起去呀,难道包大人没有别的事吗?如果有的话这件事就交给我去做好了,反正我已经知道怎么做了。”

包拯想起晚上还要去十里亭见公孙策,不由得略一犹豫,但他马上说道:“这怎么可以呢?皇上交给我做的事我不能不亲自去的,我们别说了,赶紧走吧。”

李运昌看到了包拯的表情,笑道:“既然这样,一切听包大人的。”

包拯和李运昌于是就召集灾民,包拯向大家讲了怎样抓蝗虫,怎样吃蝗虫,灾民们对包拯一是信任,二是实在没了主意,所以群情激涌,纷纷表示要发誓把蝗虫消灭干净。包拯和李运昌各自带了一批人去到了农田里,和蝗虫展开了战斗。

不知不觉到了傍晚,包拯见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就吩咐灾民们明天继续,自己心里还惦记着公孙策的事,就连忙回去了,他匆忙吃完饭,带上赵虎三人赶去了城外的十里亭。

这十里亭是送别的地方,其实只是一个小亭子,处在荒郊野外,十分的荒凉,包拯等人等在亭子里,看着外面漆黑的夜里,一点动静也没有,几个人一句话也都不说。

终于赵虎沉不住气了,他说道:“大人,那信上说要我们午夜时分来这儿的,可是现在时间早已过去很多了,怎么还没有一个人前来啊?会不会这里有什么问题?我们白天在这儿四周都搜索遍了,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难道他们是故意耍我们的?”

包拯听了赵虎的话,面色沉重,他站了起来,说道:“看来事情不简单,对方绝不会无缘无故的把我们约到这里来空等一场的,他们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也许在我们来这儿时,他们已经在实施计划了,现在我们无从知晓他们的阴谋,唯一可做的只有马上回去,不能在这里浪费时间了。我们马上走!”

第三部 新驸马案 第十八章 公孙失策(一)

却说正当包拯等人为公孙策的下落担心不已时,在陈州城一个昏暗的房间里,公孙策也同样焦虑不安的在担心着包拯的安全。公孙策是几天前被人抓住关在这里的,当时他是听说包拯要来陈州赈粮,所以兴冲冲的想去向他报告调查到的情况,不料走到半路,就碰到了一个官府里的人,那人说是包大人派他来要公孙策去一个地方,包拯在那里等他有机密的事要说给他听。公孙策想到包拯曾和他说过到陈州来查案要悄悄的进行的话的,因此丝毫没有怀疑就跟着那人走了,走到郊外的一间草屋前,公孙策感到了不对劲,刚想开口问个为什么,就突然被人打晕了,醒来后就发现被关在了这儿。

公孙策对这一切感到非常纳闷,对方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把他抓来关在这里?公孙策心里想到这发生的一切肯定是和那女尸案有关的,因为他和这里的人都不认识,是不可能结下仇家的,想到此,他发现自己身上似乎被人翻查过,对方一定在找一样东西。公孙策暗暗舒了口气,因为他把那样东西放在了一个很安全的地方。

没过多久,就有一个蒙着面的人过来叫他把东西交出来,公孙策当然不会屈服,他理都不理那个蒙面人,那个蒙面人似乎也很忌惮公孙策,不敢在他面前多说话,扔下一句“你迟早会说出来的”,就走了。后来,他又来找过公孙策几次,目的都是一样,见公孙策宁死不屈,就威胁他说不把东西交出来就会对包拯不利。公孙策虽然担心包拯的安危,但也没有蠢到真的要把东西交给他,真那样做的话,首先自己的命先没了。公孙策还是没搭理他。

公孙策曾想过要逃跑,但他发现这儿对他看管很严,除了一个给他送饭的人在三次吃饭时给他送来饭菜外,再没有一个人到这儿来过。公孙策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这房间似乎是一个密实,而且是在城里的,因为他发现那个蒙面人每次来过后地上都没有留下痕迹,如果是在野外的话,一定会留下泥土的,这房间除了一道铁门外再无其他的出口,公孙策明白要打开这道铁门是不大可能的,他放弃了逃跑的念头,决定静观其变。

公孙策回忆起了包拯要他来陈州后所发生的一切,那次他辞别包拯悄悄的来到了陈州,他对驿馆的官员说是来陈州公干的,让他千万不要暴露他的身份。然后他就来到市集四处打听卖那布料的店家,他记得很清楚,那布因为精美,且做工精细,在陈州城里是没有几家店有那手工的。

果然,公孙策没费多大劲就找到了那家布庄,老板是个看上去挺面善的人,公孙策就说是向他打听一个人,是从家里走失的很重要的一个女眷。那老板看公孙策不像是那种油嘴滑舌,心怀不轨的人,就爽快的答应了。

公孙策于是就跟他说要找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模样挺标致,他讲了她大概的容貌,老板仔细想了一会儿,说没有看见过这个人。

公孙策不死心,又问有没有一个女子来买这里的布料。老板又想了一刻,抱歉的说还是没这样的人来。公孙策很失望,他正要离开时,老板忽然叫住了他,说有人来买过布,不过是一个男子买的,他还带着一个女的,那女的站在门口没有进店,不过样子似乎和公孙策说的差不多,不过他不敢肯定。

公孙策大喜,急忙问那个男的长得是何模样。老板说那男子长的英俊潇洒,风度翩翩,而那个女的却看上去像个乡下村妇,不过看他们的行为举止非常的亲密,不是夫妇就是兄妹。公孙策想光凭这一点怎么去找线索啊,正想再问问时,老板忽然恍然大悟似的说道,那个男的说话的口音是本地陈家庄人,公孙策又惊又喜,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和女尸案有关的线索,也许这就是破案的关键。公孙策向老板问清楚那陈家庄的去处就连忙马不停蹄的赶了过去。

陈家庄是个不大的庄园,约有百十户人家,公孙策就向人打听有没有长的和那个女子一样的人。不料问了很多人,都说没见过,相反还朝他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公孙策知道这里面一定有古怪,就不动声色的退出了村庄。

到了夜里,夜深人静时,公孙策又悄悄的潜入到村庄,他还没进入时就听见了一阵哭声,他大感惊奇,这时还会有谁这么伤心的哭呢?他循声走过去,发现原来是一个中年妇人,正在失声痛哭。公孙策走过去问她为什么要在这儿哭泣,哭的是她的什么人。

那妇人不防有人过来,吃了一惊,待她见到公孙策似乎没有恶意,才向他哭诉道,她哭的是她的一个邻居,是个老太婆,她有一个儿子,辛辛苦苦读书考取了功名,本以为可以享福了,没想到自从儿子进京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家里留下的只有她和儿媳妇。后来她想想实在放心不下,就让儿媳妇去京里去找儿子,不料儿媳妇走了后就一去不复返,老太太这时又生了病,身边没有人照顾,加上心情焦虑,就倒下了。外面的人又带回来了一些谣言,说是她的儿媳妇已死在京城里了,她的儿子也不知所踪。老太太一时气血攻心,没有熬过几天就走了,我是想想她实在是哭啊,就帮她办了后事,来哭哭她,可怜她辛苦劳累了一辈子,什么福也没有享到就去了,本来儿子高中后还抱着很大的希望,可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啊,正是这希望害了她。那夫人说着说着不停的擦着眼睛,看样子她是深有感触啊。

第三部 新驸马案 第十九章 公孙失策(二)

公孙策问她那个男的叫什么名字,他考取功名后做了什么官。妇人想了好长时间,才为难的说她只知道他的小名叫小武,学名就不清楚了,至于做了什么官就更加不清楚了,这里毕竟是闭塞的乡村里,乡民对这些都不懂。

公孙策见问不出其他有价值的东西来了,就失望的欲回去,他已经很知足了,今天能打听到这些,可说是不虚此行了。

那妇人忽然叫住他,问他是不是见过那老太太的儿子或者还是和那女的认识。公孙策不明白妇人是何意思,但是他略微一想,就说是那个女子的亲戚的朋友,受人所托来找她的。妇人考虑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了一样东西,交给公孙策。

公孙策看到这是一只荷包,做工精细,上面还锈着两只鸳鸯,看得出来做这个荷包的人是个心灵手巧,情深意重的人。公孙策不解的望着妇人。

妇人说道,这是那媳妇做给她丈夫的,是他们二人爱情的象征,后来男的进京时不知怎么就把它留在了几里,现在老太太也死了,希望公孙策能有朝一日把它交给那个负心人,让他也受到良心的谴责。

公孙策心喜,他隐隐约约感觉到了这里面似乎有着重大的秘密,但他没有表露在脸上,答应了那妇人的请求,收下了荷包,离开了村庄。

在路上,他越想越觉得事关重大,这个荷包也许是整个案子的关键,因为听他们所说那具女尸很有可能就是那个儿媳妇,那么就很有可能顺着这荷包找出真正的凶手。想到这儿,公孙策很是兴奋,他想包拯很快就来陈州了,那么自己就在这里等他吧,他还多了个心眼,把那个荷包藏在了一个隐蔽的地方,以防万一,如今看来,当初幸亏这么做了,不然的话,不仅破案无望,连自己的命都会丢了。

公孙策正想的入神时,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了脚步声,他急忙装作睡着的样子躺在房间里的一张床上。

门“噶”的一声被打开了,公孙策闭着眼睛全神贯注的听着动静,他感觉到进来了一共三个人,正在向他走来。

“公孙先生,你还好吧?”一个低沉的声音在问他。

公孙策一听到这声音,顿时大喜过望,连忙爬了起来,虽然这房间昏暗,看不清人长得是何模样,但他清晰的听出了那是张龙的声音,他们平时常在一起喝酒,再是熟悉不过了。

“张大哥,你怎么到这儿来了这位是………………?”公孙策握住张龙的手问道,他觉得那个蒙着脸,身穿黑衣的人身材非常像包拯,但是他又不敢肯定,故犹豫了起来。

“公孙先生,你怎么还不见过包大人啊?”张龙的声音略显嘶哑,神情也不很正常,他又解释道,“这里是州府大牢,他们说你犯了盗窃罪,包大人想来看你,但是不方便公开来看你,所以这样打扮,以防被他人认出来,请你谅解。”

公孙策听到面前的这人就是包拯,激动的差点哭了,他这些天来所受的苦真是诉说不尽啊,他在这儿唯一的想法就是见到包拯。他要把所查访到的情况向包拯汇报,并且把那个重要的荷包交给他。公孙策平时虽然非常的机智,但是今天欣喜若狂之下,一点都没有注意到这时的包拯自从进来后一直没有说话,他还没有所动作时,张龙说话了:

“包大人这几天忙于赈粮,累坏了身子,嗓子疼痛,不能说话,公孙策你有什么话要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