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冼冤录-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上,那公公说道:“包大人,您可要小心说话啊,皇上正大发雷霆呢!”

包拯心事重重,一点也没有听到那公公的话,他在考虑到了皇宫该如何应付,仁宗的脾气他是知道的,发起火来是任何人的话都听不进去的,还是要先想好对策才稳妥呀。

那公公把包拯带到御书房,就先退下了,包拯还未走进去就听见了仁宗的声音:“你说的到底有何依据?虽然你是朕的皇叔,可是朕也绝不容忍有人在朕的面前说瞎话!”

“臣所说的句句属实,如果皇上不相信臣的话,就把臣处死吧!”一个倔强的声音马上回答道。

“你,你………………好,等包拯来了,朕再和你理论!”仁宗气呼呼的说道。

包拯不敢再呆下去,他连忙走进去跪到地上道:“微臣包拯觐见。”偷眼瞧去,只见仁宗正反背着双手,满脸怒气的在房内走来走去,而梁王跪在他的身边,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仁宗看到包拯来了,急忙把包拯扶起来道:“包卿,你快告诉朕,梁王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

包拯没有马上回答,他发觉梁王也正用一种渴望的眼神在望着他,他掏出那只香囊说道:“这是在凶案现场发现的东西,上面有个‘义’字,据王爷夫人说是太子的东西。”

“这么说真是他干的了?”仁宗看着那香囊,颓唐的坐了下来,他对包拯还是很信任的。

“皇上,臣没有骗您吧?”梁王说道,“那么请皇上为臣作主,小女英萝可是您的表妹啊,您还记得吗小时候总和您一块儿玩的?”梁王说到这儿,忍不住又掉下了眼泪。

“这,………………”仁宗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件事才好,那人毕竟是他的亲生儿子,他难道能把他杀了吗?仁宗看着包拯,希望他能说个好的建议。

第四部 采花奇案 第十四章意乱情迷

不料包拯却说道:“不过,此案还有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尚待查证,微臣觉得还不能就此马上下定论。”

“你怎么又变了?”梁王惊讶的望着包拯,他指着包拯哆哆嗦嗦的说道,“包大人,你可不能昧着良心,睁着眼睛说瞎话啊!你的清名不要毁于一旦!”最后一句话有点质问的意思在里面了。

“大胆!”仁宗喝道,梁王又低下了头,仁宗和颜悦色的对包拯说道,“你有什么看法尽管说出来,朕也不大相信太子真的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来。”

“臣想此案的前因后果到现在听的都只是片面之词,臣觉得应该听听太子殿下是如何一种说法,他总会有所解释的。”

“好,马上去传太子!”仁宗朝门外的太监叫道。

太监走后,三人一时之间没有什么话说,书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仁宗仍在走来走去,包拯就站在那里,梁王却依然跪着,他低着头,身子在不停的扭着,似乎是跪久了有点吃不消了。气氛一时很尴尬,包拯替梁王求情道:“皇上,王爷岁数大了,还是让他起来回话吧?”

仁宗点点头,包拯赶忙把梁王扶了起来。这时,太子在太监的引领下走了进来。他看到书房内的气氛有点不对劲,连忙跪倒在地。

不料仁宗却没有叫他起来的意思,他拿过包拯手中的那个香囊,一把狠狠的扔到太子面前说道:“你还认识这个东西吗?你做的好事!”

太子捡起那香囊,一看,大惊失色,呆了半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额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

“请皇上为老臣做主,老臣一家女儿,夫人如今都死了,就剩下老臣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梁王边说边不停的抹着眼泪。

仁宗被梁王这么一哭更加心烦气躁,他脸上的肌肉在不停的抽搐着,似乎预示着一场大风暴的来临,果然他气呼呼的走到太子跟前,抬起一脚向太子踢去,并怒骂道:“你这个孽子,竟然丧心病狂到这种地步,朕平时是怎么教育你的?你都当耳边风了!朕没你这样的儿子,朕要废了你!”

包拯见要出事,他眼疾手快,一把抱住仁宗的脚,这才让太子免于劫难。他说道:“皇上请冷静些,先听听太子殿下有何话说。”

“好,朕看他有何话说!”仁宗稍稍平息了一点怒气。

“太子殿下,你就把事情一五一十都说出来吧。”包拯提醒已经目瞪口呆的太子。

“是是是,只要父皇不废掉我,我一定全都说出来。”太子似乎已经失去了理智,说话不知轻重起来,“这件事都是我的错,都怪我一时意乱情迷,做了对不起王爷的事。事情是这样的,如玉在没嫁入王府前是京城一家,一家………………”太子说到这儿,偷偷抬头观察仁宗的脸色不敢说下去了。

“快说!你做了什么亏心事,连话都不敢讲了?”仁宗见太子这副模样,忍不住又勃然大怒。

“她本是一家妓院的头牌姑娘!”太子吞吞吐吐的终于说出了那两个字眼。梁王在旁听到太子把如玉的老底给揭了出来,不由得羞愧的低下了头。

“什么?她,她,你简直败坏了皇家的尊严!”仁宗根本就没想到太子竟然会和一个烟花之地的女子有染,而且那个女子又是他皇叔的夫人!仁宗忽然感到头晕目眩,身子摇摇欲坠,包拯连忙上前把他扶住。仁宗一把推开他,指着太子道:“你接着说,朕倒要看看你眼里究竟还有没有王法了!”

太子原本俊秀的脸上因为恐惧而无一点血色,他惶恐的说道:“求父皇开恩,是儿子年少无知,经受不住诱惑,才会被那个狐狸精迷住的,是我对不起王爷,我愿意做出应有的补偿。那时候我听从了手下太监的怂恿,去那妓院想看个新鲜,不料就碰到了那女子,她事后对我说当时一眼就看出我是个气势不凡,命中注定有大富贵的人,就很殷勤的来招呼我,也怪儿子一时耐力太差,竟然被她的美色所迷惑,后来我们就经常私下里来往了。可是后来王爷突然也看中了她,说要把她娶进王府,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当然不能反抗王爷,而我也不好出面去和王爷怎么样,于是我们二人就这样分隔二地。本来我也想把她忘记的,可是有一次我们在龙居寺烧香时又碰到了一起,从那以后我们就又旧情复燃了。父皇,我一定把她还给王爷,以后再也不去找她了,只求您能够原谅我!”太子扑到仁宗脚下,哭泣着拉住了他的衣服。

“说完了?”仁宗甩开太子的手,冷冷的问道。

“父皇,我已经知错了,您就原谅我吧!”太子还在苦苦哀求。

“皇上,您看太子一点都不为他做的事感到后悔,您要为老臣做主啊!”梁王说完这句话后,不停的咳嗽着。

仁宗被梁王这不软不硬的话呛得说不出一句话,他把怒火朝太子发了过去:“你到现在还执迷不悟,在朕的面前还敢隐瞒?来人呀,把太子带下去,关起来!”

包拯慌忙拦住就要上前的侍卫,说道:“请皇上再给太子一个机会,让他把事情说清楚。”仁宗背过身去,不置可否。包拯对太子说道,“太子殿下,如夫人已经死了,相信你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还是把经过向皇上说了吧。”

“什么?她死了!”太子显得很惊慌的样子,他抬头看到包拯严峻的表情,紧张的问道,“包大人,她真的死了吗?”

包拯点点头,梁王在旁鼻子里重重的“哼”了一声。

“朕真没想到怎么会有你这样一个残忍的儿子,竟然还把你立为太子,朕常常教育你要以仁义治天下,可是你………………”仁宗手指着太子,气得说不出话来。

太子惊慌失策,他喃喃自语道:“这怎么可能呢?我前几天见她时还好好的呢!”太子看到众人的眼神时,才恍然大悟,他惊恐的又跪下去,说道:“父皇,请你相信我,我没有杀人,我是被人陷害的!”

梁王也再一次的跪到地上,他说道:“皇上,太子到现在还拒不承认,老臣实在无话可说了,您还是治我一个诬告之罪吧!”说着他长伏不起。

仁宗无可奈何的把梁王扶起来,安慰他道:“皇叔,您放心,只要真是他做的,朕绝不轻饶!”

太子听到仁宗话中似乎还有转机,他鼓起勇气说道:“说我和王爷夫人私通,这我承认,不管父皇给我什么样的惩罚我都接受,可是无缘无故说我杀人,我死都不会承认的,除非你们拿出证据来!”

仁宗看着太子不说话,太子在他的目光注视下,渐渐的又低下了头,不料仁宗却对梁王说道:“皇叔,你有什么证据就拿出来吧,让彻底死心也好。”

梁王说道:“好,这个证据就是……………”忽然他停顿住说不出来了,他这才想起证据只是那个香囊和如玉临死前的那一句话,可是现在如玉已死,又能再找谁来作证呢,仅凭那香囊就连王爷也觉得有点勉强,他犹豫着说不下去,心中暗暗后悔不该这么鲁莽。

“王爷,您没有证据怎么就能信口开河呀?”太子看到梁王的窘样不免有些得意。

“大胆!”仁宗一声怒喝把太子震住了,他说道:“皇叔,你不必惧怕,朕绝不会徇私的,有包拯在这儿,你就尽管拿出来吧。”

梁王为难的望着包拯,希望他能拿个主意出来,包拯只得禀道:“皇上,此案还有一些疑点,尚待查清,太子和如夫人有染当然不能脱离干系,但也不能笼统的就说太子是杀人凶手,还是要找到证据才能下结论。”包拯眼看事情就要弄僵,只得出此下策,暂时先把太子稳住了再说,他想只要太子是杀人凶手,那么不管他有多大的权势,多大的神通,他也能把它找出来,将他绳之于法。

“你这是什么意思?”仁宗没听明白包拯的话。

“请皇上给臣一些时间,让臣将此事调查清楚。”包拯说道。

“这样啊,让朕想想。”仁宗看看太子,又看看老梁王,然后说道,“好,包拯,朕就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将此案查清楚。”

“是,臣遵命。”包拯觉得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梁王听到是这样的结果,叹了一口气,太子却着急的说道:“父皇,那我呢?我真的没有杀人啊!”

“哼!”仁宗怒道:“来人,将太子关起来,没有朕的许可谁也不能将他放出宫去!”

太子还想哀求,却被几个侍卫请了下去,走到门口时,他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了包拯一眼,然后才恨恨的离开了御书房。

包拯和梁王离开皇宫,梁王一路上几乎不和包拯说话,到最后二人快要分手时,他才忍不住气呼呼的说道:“包拯,你太过分了,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他明明就是杀人凶手嘛!”

“是啊是啊,可是我们这样空口无凭,皇上是不会相信的。再说了,太子这件事将会关系到社稷苍生,王爷,您不会不明白吧?所以我们绝对不能草率啊!”包拯意味深长的说道。

“哦,你的意思我明白了,那好,一切都交给你了。”梁王似乎明白了包拯话中的深意。

“王爷,您放心好了,包拯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的。”包拯向梁王承诺道。

“好,本王相信你。”梁王这才稍微放心的走了。

第四部 采花奇案 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

包拯看着梁王远去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他刚开始仅仅以为这只是一件普通的奸杀案,虽然牵涉到了梁王府,可他也没把它看得如何重要,但是随着案情的发展,又接连死了两个人,而且还把太子也牵涉了进来,这几乎是使人不敢想象的。如果太子真的杀了人,那么皇上绝不会允许一个杀人凶手当太子的,而太子被废黜的话,朝廷将不会宁静了,皇上将会再立太子,但是立谁的话都会引起多方不满,恐怕对大宋的江山也有不小的影响。

包拯又想到,如果太子真的干了此事,那么对他不追究的话,大宋的律令就成了一纸空文,以后还会有谁去遵从它呢?可真要追究下去,皇上又会抱什么样的态度呢?太子毕竟是他的亲生儿子,难道他还能把他杀了抵命不成?包拯想的头都疼了,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他总觉得此案是越来越复杂了,看来要好好的理出一个头绪来。

包拯回到府里,把展昭和公孙策都叫了过来,他把今天的事详细的讲了一遍,想听听他俩有何不同意见。

公孙策的看法是这几件案子都是太子做的,也许说明白点就是他吩咐手下干的,也许案子本身并不复杂,而是牵涉到了几个身份重要的人才使这案子变得复杂起来,只要牢牢盯住太子手下的几个人,相信时间久了,他们一定会放松警惕,露出蛛丝马迹的,到时就能将他们一网呈擒。

展昭却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从此案的手法来看,很像江湖上非常有名的一个采花集团“飞花逐月”帮干的,而使人想到是太子做的是有人故意往这个方向带的,现在最主要的是先查清这个采花集团到底和此案有没有关系,然后再去查太子。

包拯还是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