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的减肥手册(亚洲版)-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饮食因素
  1.贪食、偏食、吃零食导致肥胖
  日常生活中,贪食、偏食及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极易使人发胖。
  (1)贪食
  调查发现,肥胖者的胃口都很好,看见食物就会有强烈的进食欲望,进食量明显多于一般人。他们的进食速度比一般人快,这也会促进摄入过多的食物。一般进餐后15~20分钟,大脑里的饮食中枢才会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贪食的人在饮食中枢发出停止进食信号前就已经摄入了大量食物,其热能明显超出了机体的正常需要。经常吃请赴宴的人,也会摄入过多热能,所以这些人中肥胖者较多。
  (2)偏食
  胖人偏食属于习惯性偏食,这些人主要是偏甜食和高脂肪食物。糖和脂肪都是生热营养素,脂肪又是产热最高的营养素,因此会使人体从饮食中摄入大量的热能,从而导致发胖。特别是喜欢高脂肪饮食的中老年人,其机体消耗热能随年龄增长而不断下降,如果不去刻意控制食物的摄入量,改变好吃油腻食物的不良饮食习惯,则更容易发胖。
  (2)吃零食
  吃零食所致肥胖多见于儿童和女青年。现在我国的小食品及快餐的品种和数量极其可观,不论包装还是口感,确实存在一定的吸引力。医学研究指出,爱吃零食对身体健康有害。快餐大多是高脂肪、高盐、低纤维素的食品,其热能有40%来自脂肪,纤维素含量很低。水果罐头和饮料含有大量的蔗糖,有些罐头中的糖已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程度。各种糕点和加工精细的某些坚果类小食品,也只能向机体提供大量的脂肪和糖。深受儿童欢迎的巧克力、冰淇淋等也具有较高的热能。所以,这些食品都是致胖食品。
  2.不吃早餐易发胖


  早餐是一天当中的第一顿饭,也是最重要的一顿饭,对人们工作、学习以及身体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经常不吃早餐,可以导致全天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影响一个人的认知能力、短期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
  由于不吃早餐,中午时势必饥肠辘辘,吃下过多的食物,以致能量摄入过多,从而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蓄积起来,长此以往,则可引发肥胖。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坚持天天吃早餐,并且要吃好早餐,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
第二章 肥胖的成因(3)
3.儿童常吃洋快餐易发胖
  如今,肥胖儿童越来越多,据调查研究显示,主要原因是常吃洋快餐。
  研究者针对快餐喜好进行研究,访问了572名学生,91%被访者表示在过去3周中光顾过快餐店,而93%的学生并不知道所吃食物含有的热量。
  调查发现,现在的西式快餐很受学生欢迎,尤其是薯条、汉堡、烤鸡及雪糕等。营养学专家指出,长期食用这些高热量、高脂肪快餐食品,不仅容易发胖,还可引发高血压、血管闭塞、糖尿病、心脏病等病症。
  4.吃饭速度过快易发胖
  日本狮王齿科卫生研究所和东京齿科大学合作,对东京都内340位20~60岁男女公司职员进行肥胖和吃饭速度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
  吃饭速度快的占总数的40%,这些人BMI平均值为。
  吃饭速度不快不慢的占总数45%,BMI平均值为。
  吃饭速度慢的占总数的15%,平均BMI为。
  接着,研究人员又对9位20~50岁男性进行吃饭速度和饱腹感关系的调查。
  通常,一顿饭工夫平均为分钟。如果使用节拍器使每分钟咀嚼次数增加到88,即将吃饭时间延长到分钟,则试验者的食量从平时的693克减少到528克。一天三顿日积月累,这一差值将变得相当巨大。据狮王齿科卫生研究所武井典子的研究,人的血糖值从开始吃饭15分钟后上升,30分钟后达到峰值。由于血糖值达到峰值给人以饱腹感约需30分钟,所以通过仔细咀嚼延长就餐时间,就能使少量食物让人获得饱腹感,从而取得减少食量防止肥胖的效果。
  大阪市立大学曾根良昭教授证实,吃饭过快会给精神带来较大负担。他让7位女学生在温度、湿度恒定的人工气候室内,分为两组,分别给5分钟和10分钟就餐时间。结果,5分钟组餐后心率比食前有所增加。而10分钟组餐前餐后几乎没有变化。他又进行试验,将咀嚼次数从通常的325次减少到快食时的214次。结果发现,通常吃饭时心率比饭前增加20%,快食时心率比饭前增加49%。通常饭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8%,快食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13%。
  最近日本专家提出“培养咀嚼力、用咀嚼创造健康”的口号,并建议在咽下一口食物前再咀嚼5次。汤、茶水等尽量在饭前餐后饮用,以免减少咀嚼次数。在吃咖喱饭、炒面等软食物时加入竹笋、肉等耐嚼食物。
  5.婴幼儿时期过度喂养易发胖
  婴幼儿时期过度喂养是造成婴幼儿发胖的主要原因。在许多人看来,“胖乎乎”的孩子似乎是营养好的标志,认为“胖乎乎”的小孩既可爱又健康。殊不知,婴儿时期营养过剩,会为这些孩子将来到成年时成为大胖子埋下祸根。
  婴幼儿时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阶段,各个组织脏器的成长都以细胞数量的增加为主,包括脂肪组织。该期的过度喂养,可促使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大大超过非肥胖幼儿。另外,从小养成食量大的习惯,也会使胃肠道功能活动相应增强,胃排空速度加快,易饿,多食,逐渐使肥胖加重,也是造成儿童期肥胖的一个原因。
  据教育机关调查统计:在入学时,每100人中就有4个肥胖儿,到六年级时上升为8~9人。肥胖儿在近20年间,男童大约增加3倍,女童约2倍。重度肥胖儿,可以说已进入成|人型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等成|人病的准备阶段。根据最新统计,在美国每4个儿童中既有一个超重。肥胖儿的增加,意味着成|人病预备军的增加,于是成为很大的问题。近年来,30~40岁的年轻人患心肌梗塞的人很多,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了成|人病的因子所致。
  6.传统“月子”埋下肥胖隐患
  近几年来,肥胖的孕妇越来越多,她们大多数是由于在怀孕期间(俗称“月子”)为了加强所谓“营养”,而吃大量食物造成的。生活中常常看到孕妇没完没了地吃核桃,问其原因,她会告诉你核桃能补脑,多吃核桃能让小孩聪明。殊不知;核桃是含脂肪非常多的高能量食物;核桃仁的脂肪含量大约在55%左右,15克核桃仁(大约1个半核桃)相当于10毫升烹调油所产生的能量。由于没有正确、全面的营养概念,使得一些孕妇错误地认为多吃就是加强营养,于是各种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一股脑儿地吃到肚子里,能量过剩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第二章 肥胖的成因(4)
孕妇营养过剩,使得体重超标准增长,是造成孕期肥胖的主要原因。肥胖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和产后恢复过程中,会增添许多麻烦,如容易患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容易因胎儿过大难以自然分娩,还会留下患一些慢性疾病的隐患。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推算下来那时出生的女孩目前已经进入了生育时期。独生子女本来就备受长辈们的呵护,一旦她们怀孕,那种关爱将达到极致。缺乏运动和营养过剩的现象在这些独生女孕妇中更是普遍存在。因此,在这里有必要提醒每一位孕妇以及孕妇的家人注意,要选择合理均衡的饮食,控制孕期体重合理增长,预防孕期肥胖,以维护孕妇健康。
  7.酒是导致肥胖的顶级“杀手”
  有人认为肥胖与饮酒无关,其实很多成年男性的肥胖是由饮酒引起的。
  酒是一类含酒精的饮料,主要分为蒸馏酒(烧酒、白酒)与非蒸馏酒(黄酒、葡萄酒)两大类。酒的度数指的是所含酒精的百分比。以60度的二锅头为例,100克白酒中含60克酒精,1克酒精能产生7千卡能量,100克二锅头酒就可以产生420千卡的能量,仅次于脂肪。
  啤酒含酒精虽然很低,一般在3%~5%,但产生的热能很高,1升12度的啤酒可以产生330千卡热能,素有“液体面包”之称。同时,啤酒中的啤酒花可刺激胃粘膜,促进食欲,使人食量增加。
  过量饮酒之所以会使人发胖,是因为酒精不仅发热量较高,而且进入人体后会优先被氧化、吸收,这使得与酒同时或酒后吃下的食物在体内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而易被转化为脂肪贮存起来。

()免费电子书下载
  需要强调的是,酒精除了可以为机体提供热能外,并无其他营养作用。相反,酒精在代谢过程中还需消耗体内其他营养成分,如叶酸、维生素B1、烟酸及维生素B6等,造成这些营养素缺乏。
  另外,饮酒对肝脏的损害也很大,因为酒精要在肝脏内进行解毒,大约90%~95%的酒精都要通过肝脏代谢。过量的酒精会使肝细胞损伤,引起酒精性肝炎,甚至发展为肝硬化,最后导致肝癌。所以,饮酒不能无所顾忌,随心所欲,而应把握分寸,限量饮用。
  8.软饮料乃是“催肥剂”
  所谓软饮料,就是指不含酒精的饮料。美国医学专家研究指出,一个人如果每天喝一听饮料,那么他发生肥胖的几率就会增加60%。这一论点也已被我国肥胖专家多次重申。这与一个人每天吃多少东西、看多长时间电视或做多少运动无关。
  美国一项最新的调查结果发现,肥胖儿童的果汁消耗量比正常体重儿童的果汁消耗量高出65%。研究人员指出,不少父母认为,选择天然的果汁饮料有益于儿童健康,因此对孩子饮用果汁的数量不加限制。事实上,果汁饮料含有的热量使饮用者发胖的几率大提升了。
  营养专家认为,饮用果汁应适量。美国小儿研究所制定的标准要求,年龄在1~6岁的儿童,每天的果汁消耗量为120~180克左右,年龄在7~18岁之间的孩子,每天的果汁消耗量为240~370克左右。
  作为肥胖者的“大国”,我们往往只注重“节食减肥”,但对于含糖份和热量都很高的饮料还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比如“可乐”类和其他碳酸饮料,对肥胖的作用绝对不低于固体食物,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使人发胖。
  “可乐”就是很强的“催肥”剂,一听“可乐”所含的热量,需要步行40分钟才能完全消耗掉。目前我国都市人群中正在悄然形成一个“可乐族”,他们少喝或者不喝白开水,只喝“可乐”。这便决定了这一人群必定是肥胖的高发群体。对他们来说,“可乐”类饮料的过多摄入,可以使节食的减肥疗效前功尽弃。
  9.营养素缺乏导致肥胖
  一谈起肥胖的原因,人们常常会与营养过剩联系到一起。但很少有人知道,营养素缺乏也可导致肥胖。
  近年来,日本营养专家经研究指出,某些肥胖并不是单纯的营养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饮食中缺少使脂肪变成能量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2、B6及烟酸。只有当体内能量得以释放时,脂肪才会随之减少。研究人员对3~6岁肥胖儿童体内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肥胖组儿童血清铜含量高于对照组,铁与铷的含量低于对照组,锌和镁的含量与非肥胖对照组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从肥胖儿童个体观察,锌镁含量低的较多。
第二章 肥胖的成因(5)
美国专家还发现,机体饮水不足,身体就无法对脂肪进行充分的代谢,也会引起体重增加。如果蛋白质长期处于缺乏状态,就会使肌肉萎缩,而肌肉组织的减少,会使机体基础代谢率降低,减少能量消耗,也会使机体发胖。
  因此,在饮食中应注意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B2、B6及烟酸的补充,注意食品的贮存和烹调方法,防止营养素的破坏。
  我国饮食构成通常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故易发生维生素B2缺乏或不足情况。食物中维生素B2来源于各种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动物内脏、蛋类及奶类,其次是豆类和新鲜绿叶蔬菜;维生素B6在食物中分布很广,含量较多的食物为蛋黄、鱼类、奶类、全谷、白菜及豆类;烟酸通常称为维生素PP,维生素PP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但多数含量较少,其中酵母、花生、全谷、豆类,特别是肝内含量最为丰富,玉米含量并不低,且高于大米。
  运动因素
  运动不足是导致肥胖的又一大重要因素。
  运动不足,不仅于减少了能量消耗,也使机体变成了能量易在体内贮藏的代谢状态。实际上,一旦运动不足,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也减弱,形成肮胰岛素的状态。由于抗拮胰岛素的作用,会代偿性地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相对于降血糖作用的减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