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夫山田有眼泉-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真的是小岛。

这是张文特地派出数万的工程虫族硬生生的建起了一个人工岛,面积并不是很大,但是刚好可以将那些水鸟安置下来,又引了一条温泉直接通到小岛上面,使小岛的温度真正达到四季如春,这样这些水鸟就不需要飞去遥远的南方过冬了。

同时,张文还准备了数十只大小不一的木船,可以出租给游客,自行在湖面上划船游玩,当然安全措施方面是不会放过的,基本上划船的游客都是要穿上救生衣的,湖水可是很深的,四米多的深度足以淹死任何一个人。

而为了防止再次出现类似于那巨蛇一般的庞然大物,张文更是对整个湖面进行了一次扫荡,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又一遍。

不仅如此,张文还派出数十万的虫子在湖里常驻了一下,除了巡逻查探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处理那些因为游客素质而丢入湖中的垃圾。

这些虫子可不是不挑食的,不管扔下去的是难降解的塑料袋,还是各种包装纸,甚至于还有一些垃圾什么的,全部都可以直接吞噬然后转化为肥料,滋润着这湖水,人们看见的始终都是碧绿的湖水,虽然不够清澈,可绝对是非常干净的。

有些好奇的游客,还尝试着喝了一下这里的湖水。发现味道不但没有那种怪异的味道,反而有一种别样的清甜的味道,顿时吸引了不少人。

实际上,靠山村的项目的受益人并不只有张文、郭绍明以及侯家兄弟这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受益人被掩盖了,那就是已经建立了棠城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金牛房产公司的老总陈进德,也就是陈慧的父亲。

金牛湖的开发是成功的,而且时间也比张文这边要早上一些,但是因为一些条件的限制,加上张文的靠山村的异军突起,效益却并不是非常的暴利。

不过,这并不能够否认他们的开发能力,尤其是在工程建设方面在棠城那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张文把所有的工程建设方面的标全部都交给了陈进德来负责,虽然跟陈慧之间的关系有点奇怪,可是总体还是非常和谐的。

事实证明,张文的这个选择是非常明智的。

陈进德手下的能人也不少,园林建设方面也是非常专业的,他们可是参加过不少的古建筑修建或是重建的,山湖水库旁边的那一溜排的亭台楼阁可就是他们的杰作,虽然跟靠山村古朴的农村有点格格不入,可是不能够否认那里的环境确实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几乎是除了温泉之外游人流连最多的去处。

靠山村农家温泉度假村揭幕的时候,县委的所有领导基本上都到了这里,不仅是给张志远面子,也是给张文、郭绍明以及青山厂的面子。

揭幕仪式上,张志远还代表县委领导做了一个简短的发言,意思无非也就是对靠山村表示了赞赏和期待,这也就是面子上的事儿,张文和郭绍明都不会在乎。

郭家兄弟并没有赶来,只是彼此在电话里表示了一下。

他们的身份有点尴尬,靠山村成了卧龙湖的有力的竞争对手,游客的数量一下子减少了一般有余,除了这样的情况,作为集团老总兼大股东的侯家兄弟也是难辞其咎的,奇﹕书﹕网自然他们需要稳定集团内部的一些矛盾。

只不过,永强内部的那些个喜欢兴风作浪的股东们就揪住了这个小辫子,开始对侯家兄弟进行了强力的攻击,虽然最终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不过恶心一下还是完全以的。

侯家兄弟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立即就当初张文提出的合作的事情跟那些股东叫板了起来,当初是这些股东不赞同拿出那么多的资金和张文合作的,现在看见对方红火起来了,己方损失了,就开始叫嚣了。

一时之间,整个集团内部是剑拔弩张,闹得不可开交。

而实际上,表面很气愤、很紧张的侯家兄弟暗地里早就乐开了花的,他们是以私人的名义和张文合作的,这里面跟永强集团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永强亏损了,所有的股东都亏损。他们两个作为大股东貌似是亏的最厉害的,可是靠山村那边确实大赚一笔,不断补偿了这部分的损失,还能够小小的赚上一笔。

而就是这样不知不觉之间,那些股东们的损失大了,而侯家兄弟确实狠狠的赚了一笔。

不过,为了避免把矛盾闹的太大了,张文这边还是对各项收费价格进行了一个小幅度的微调,加上稍微涨了一点,这样卧龙湖那边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倒不是张文太贪钱,什么都要收费!

其实,国内基本上所有的景区都是这么干的,而且还是属于那种付了钱却得不到什么优质服务的那一种。

可是,这在靠山村却不会发生。

靠山村虽然民风彪悍一点,可到底都是一些朴实的农民,心眼都不坏,而且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客,尤其是喜欢热闹,人越多越好,就像年前那一次看露天电影似的,一共就六七百户二千多人,起码有一半人都去了。

服务方面可能比不上那些正规的酒店、餐厅,但是村民们的热情好客。加上来玩的旅客又都希望享受到最有自然的农家乐,那么这样就是更好更贴切了。

至于说,样样都收钱这一点,张文也是没有办法的。

毕竟那多达数亿的资金可是全部都投入进了这里面,要是不收钱的话,那么这么大的一个资金窟窿谁来买单?

在者说了,张文这么收钱就只是为了自己赚钱?

当然不是!

张文的钱已经很多了,光是一个青山厂就已经让他日进斗金了,他的追求又不是很高,钱再多对他来说也只是一个数字罢了。

他只是想让乡亲们生活的更好一点,于是便有了现在的这个景区。

本来很多村民还在郁闷自己进不了青山厂上班。现在这个项目建成了,大量的游客涌入了这个平静的小山村,吃、穿、住、行都是必需的,而这些短程的游客不可能带很多的行李,景区除了那些高档的别墅之外,并没有其他住的地方,自然只能够在这些村民家里吃、住了。

村民家里虽然条件差了一点,可是很多游客,尤其是那些上了一定年纪的,或是下过乡的老知青,对这样的环境还是觉得很亲切的,城市里的水泥高楼可比不上这里很普通的砖石砌成的平房小屋住的舒服。

吃、住赚钱,很多人都可以理解。

但是张文说在穿方面也能够赚钱,不少人就觉得不可思议了。

可实际上,张文他们经过一个简单的调查统计发现,从揭幕之后的一个星期里面,除了吃住的花销之外,最赚钱的一个个项目居然是——卖鞋!

不错,就是卖鞋!

在农村,一般的妇女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只有那几样事儿可以干的。

纳鞋底和织毛线衣!

农村的孩子,小时候穿的毛线衣、毛线裤基本上没有从街上直接购买的,都是母亲一阵一阵织出来的,就是张文现在有钱了,可是身上穿的毛衣也还是李秀英织出来的,虽然在花色上可能比不上那些卖的毛衣,但是这可是温暖牌的,就是叫张文换他不肯换的。

还有一样就是纳鞋底。

城里出生的孩子基本上都没有见过,可农村孩子绝大多数都见识过。

纳鞋底,纳的都是布鞋底,几层布用浆糊粘在一起,然后狠狠的晒干了,形成了一整块的鞋底布。

然后再按照鞋样用剪刀剪成一只鞋子的样子,还要准备一个做好的鞋面,再用那种比较粗的针一针一针的将鞋面纳在鞋底上面,最终才做好一双布鞋。

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可实际上的过程还是很复杂的。

现在市面上卖的那些北京布鞋就是用这种方式做出来的,只不过社会在发展。这种纳的布鞋已经不被年轻人所喜欢,甚至于在几年之后已经很少有农村人会选择纳鞋底了,都是直接买的成品鞋子,价格不贵,而且还省了不少的事儿。

正文 第238章 平淡生活

其实,相比而言。张文有时候更加怀念自己小时候穿的布鞋,虽然样子比不上这些纤维、皮革的成品鞋子好看,但是绝对是穿的非常舒服的。

只可惜,现在家里已经没有那么多闲置的碎布、破布了,就连衣服也基本上都是在街上买的,不至于是什么顶级品牌,倒也是质量很好的那些。

“妈,啥时候能给我做双布鞋啊!好多年都没穿了,都有点想念了!”正巧这一天无聊,李秀英在家也没什么事儿,张文就忍不住多嘴了一句。

母亲李秀英正在家里收拾东西的时候,猛然听见张文说这句话,也是愣了好一会儿的功夫,才满脸惊讶的走到了张文的面前,摸着张文的额头,又摸着自己的额头,问道:“小文,你是不是发烧了啊?怎么突然想起来这个了!”

“咦,没发烧啦!”可很快就发现张文的体温很正常,就很是纳闷了。

对于母亲有这样的反应,张文只能够苦笑了一下。他就猜到这么说肯定会是这样的结果。

虽然家里有钱了,生活也改善了很多,甚至于山上有一幢豪华的木屋别墅,一幢豪华的小别墅也正在村口那边建设之中,这都是张文家的新房子。

可是无论是父亲张成礼还是母亲李秀英都还是更加习惯住在老屋这边,山上直接基本上就没去过,每天吃饭、睡觉就都在这边。

张文询问过为什么有更好的不去享受呢?

可是,父母总是摇着头说道:“我们这一辈子就是个劳碌命,那种不干活享受的日子我们过不来!”

然后说完了,就又扛着干活的工具又下地去了。

“我没发烧,就是感觉还是当年的那些布鞋穿着舒服,看见庄子上的那个四奶奶做的那些布鞋,我就想起你给我做的那些,都好些年了!”

张文确实好些年没有看见母亲做的布鞋了。

多少年了?

上一辈子的十几年加这辈子的几年,恐怕不下二十年了。

可是这话却不能说,比较张文才只有十七岁而已,总不能还说自己二十年没看见吧,那说出去真的要闹笑话了。

“这样啊!那我回头看看家里有没有什么不穿的衣服,那些鞋样也不知道还找不找得到?恩,你也长大了,脚也大了,小时候的那些码太小了,我看看多大了,三十九?四十?恩,四十差不多!”

李秀英只是一阵错愕之后,就点了点头,便在那边一边忙着一边自言自语的嘀咕着。

“也不知道有没有时间。你和小婕的线衣、线裤都还没有打呢!”可很快就又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好像突然恍然大悟的感觉,在那里直叹自己的记性差。

对此,张文也只能无奈的笑一笑,老妈就是这样,做事情很勤快也很快,但就是有点迷糊,经常有事记得很清楚,可一走出大门,再一转身,就会在那里想着:我到底要干什么去呢?

“妈,我也就这么随便一说,要没时间就算了,我去找四奶奶,跟四奶奶买两双穿也一样的!”张文笑着说道。

他口中的那个四奶奶,是庄子上的一个五保户,同时也是这一次卖布鞋卖的最好的,因为是老人,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就是做个布鞋或是织个毛线拖鞋什么的,弄到街上去卖卖,也能赚点钱贴补一下生活。

庄子上的都是张姓一家的。彼此之间也蛮照顾的,家里有不穿的衣服都是送给四奶奶去,她就把那些衣服裁剪下来,然后做成布鞋的。

“还是我弄吧!你四奶奶这段日子可忙坏了,她那个布鞋都卖疯掉了,都涨了好几倍了,还是被人买光。她老太太也真是的,每天都不睡觉,都在忙着做鞋子,我昨天去看她,手指头都被针戳了好几个洞了,517Ζ我就不给她做了!”

张文点了点头,想了想也觉得确实是这样的、

“那倒是,四奶奶的身体虽然还算不错,可毕竟也是七十岁的人了,不能这么熬夜折腾着,她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要那么多钱也没那个必要!老妈,回头你把我房里的那瓶参酒给四奶奶送过去,那个给我兑过了酒了,少喝一点不会有事的!”

“对了,现在每天进村的人多了很多,车子也多了很多,庄子里的老人、小孩子都要照顾好了,我可不希望出什么意外!”

张文对交通意外是非常感冒的,心里也相当的忌惮,农村人走大路走惯了,加上平时很少有汽车来村子里,很多老人孩子都是想怎么走就怎么走的。

现在。猛然间人流量增加了不知道多少倍,每天进出靠山村的车辆都在上千辆之多,除了一部分是青山厂拉货的车子之外,还有就是这些来旅游的游客了。

“这个小郭已经安排下去了,基本上每家的老人没事的时候也都是在家里呆着,或者凑在一起打打小牌什么的,也不让他们干活了,反正就直接让他们养老了!”李秀英在一边笑着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

对于这个,张文还是很满意的。

张文的要求不高,只希望村里人能够生活的舒适一点。

这些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