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扯不断的女人缘-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别搞错,顾小玲是正规财经大学的本科生,业务骨干,公司的财务差不多全靠她。” 

“我就知道你要为那个小妖精说话。其实我早看出了,你心中有鬼,楚楚去了你身边,多了一双眼睛,你心中不自在,才故意这样说的。” 

金成实在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和她纠缠了,他说:“这样吧,我找徐红梅,看能否安排一个岗位。” 

“总是去麻烦人家,也不怕人家厌烦。”静静不高兴,可她也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其实,金成找徐红梅,是为了开发房地产的事。这次去深圳,看到那儿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脑海中萌发出投身房地产的念头,想不到徐红梅十分赞赏他的想法。 

“这主意不错,上次就想和你谈这事。房地产市场是块肥肉,要想分一杯羹的人太多,你现在下海为时还不晚,只是手续太烦。” 

徐红梅说到了点子上。金成初涉房地产,人生地不熟,好在经营通讯业务时也认识一些人,最后总算结识了市建委负责房地产开发和工程审批的副主任杨子臣。金成很想和杨子臣拉上关系,有两次刚开口说请杨主任吃饭,就碰了个不大不小的软钉子。他感到有些棘手,没敢把房地产的事提出来。经过多方打听,杨子臣不抽烟不喝酒,惟一的爱好就是古玩字画。 

这一天,金成正在办公室苦思冥想如何才能搞到好字画,顾小玲悄悄推门走了进来。 

“看你愁眉苦脸的,在想什么呢,是不是想我?” 

“小玲,能不能搞到有价值的字画?”看到顾小玲,金成眼睛忽然一亮,知道她有同学在省文化部门工作,应该有办法搞到上档次的字画。 

“那可是很贵的啊,你要干吗?” 

“很有必要。”金成把开发房地产的计划简要讲了一下,“要尽快拿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可是,我们无法接近杨子臣,只有这个办法了。” 

“如果杨子臣不吃这一套,岂不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顾不了这么多了,只能孤注一掷。”金成双目闪光,口气坚决地说。 

“我试试。不过,你得陪我一起去!”顾小玲眼瞅着金成,等待他的回答。金成明白她的意思,答应了。 

顾小玲的几位同学实在有本事,他们联系了几家文物商店,找了省城最权威的文物鉴定师,最后以最优惠的七十五万元的价格,买回了一幅明八大山人朱耷的真迹。不过这次顾小玲精明了,故意多跑了几家,又推说文物鉴定不能马虎,做什么全磨磨蹭蹭的,紧赶慢赶让金成待了一个星期,直急得金成叫苦不迭。可顾小玲的话也有道理,毕竟是七十五万元巨款啊。 

要把画送给杨子臣,金成很是动了一番脑筋。硬送,那是自讨没趣,还是顾小玲脑筋快,给出了个主意。金成公司一位职工的家属和杨子臣爱人同在一家单位工作。这一天晚上,杨子臣家的电话响了。 

“是谁?”杨子臣的爱人拿起话筒,听到是自己单位的同事,声音变得十分热情。那位同事说,她的一位亲戚得到一幅据说是八大山人的真迹,有人说是海内孤本。听说他们家杨主任在这方面造诣很深,想请杨主任帮忙看一下。杨子臣一听是不熟悉的人,很不耐烦地一口回绝,但一听是八大山人的真迹,马上又改变了主意,吩咐她拿进来。顾小玲跟着那位家属进了杨子臣的家,杨子臣一看是一位漂亮女人,心中有些后悔不该答应她们进来,但当他打开画卷时,两只眼睛都发直了。 

“请问,你从哪儿得来这幅画?” 

“我表哥的一位亲戚临终时留给他的。他不太懂字画,让我找行家鉴别一下,看是不是膺品。” 

“你表哥是谁?” 

“金贸公司的金成,本来他自己要来,临时出差了,让我来请杨主任看看,不知真假如何?” 

杨子臣沉吟片刻:“从画的用笔、着墨、手法,以及几枚印章来看,应该是八大山人的真迹。不过,现在膺品描摹、仿制的手法极高,有些假画连专家都蒙混过了,想要一下子判定真伪其实是很难的。” 

“杨主任,既然一下子无法鉴定真伪,是否先把画放在你这儿,等鉴别清楚后,我们再来请教。”杨子臣一听这话连连摇手:“这断然不可,倘是山人真迹,那就价值不菲,有个什么闪失,我是赔不起的。” 

顾小玲笑道:“杨主任也太认真了,我表哥说,反正是赠送的,就像跑路捡了个元宝,随便丢了,也就这么回事。” 

杨子臣嘴上说着“话不能这么说”,两只眼睛早就一动不动地盯着画,目不转睛地看着,顾小玲见状,悄悄跑开了。 

过了几天,金成他们没有去电话,杨子臣也没有任何信息,金成估计事情差不多了,带着一摞文件直奔杨子臣办公室。杨子臣见金成有些面熟,金成自我介绍是金贸公司的,叫金成,杨子臣嘴里“哦哦”了两声,心中已经明白,很快,批件就办好了。 

第二部分 第二十四章(3) 

金成计划开发的那一片老居民区,是一片低洼区,1986年一场并不太大的雨,造成一百多户居民家中进水。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两年中必须完成这一片区的改造任务。金成委托市建筑规划设计院完成了建筑图纸,得到了批准。他让顾小玲担任拆迁办公室主任,这样,任楚楚作为会计被安排进了公司。 

“楚楚当了会计,顾小玲外放在拆迁办,那可是个苦差事,风里雨里,特别是拆迁户的工作最难处理,这下你该满意了吧?” 

任静静未置可否,这也是她的习惯了,如果她满意或赞成某件事,嘴里从不有所表示。其实,金成是想看看顾小玲的能力,看她能否把拆迁工作办好,他知道,开发小区,难度最大的就是拆迁了。 

应该说,大部分拆迁户还是通情达理的,毕竟小区改造将使他们从此摆脱水淹涝渍之苦,回迁后的居住条件也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同时,拆迁办还规定,凡在规定时间提前搬迁的,将有各种优惠奖励,因而,百分之九十五的住户提前搬走了。 

“怎么样,在规定时间前绝大部分居民搬走了,你该好好奖励我了。”顾小玲的脸上露出不无满足和得意的笑。 

“小玲,我不得不提醒你,在剩下的百分之五中,将有你很难啃得动的硬骨头,他们的工作量将是你现在的几倍或几十倍,你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开始,顾小玲还不以为然,几天下来,还是被金成不幸而言中。这些拆迁户住房面积狭窄,但人口很多,不少家庭是几代同堂。小区改造开发,得益最大的其实是他们,不过提出要求最多的也是他们。 

“不行,国家有拆迁政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已经给予最大照顾,你的要求无法答应。”对一户家有三代七口、拆迁面积只有二十几平米的住户,顾小玲已记不清多少次对他们这样讲了。但他们坚持,必须得到一个组房、一个中套和一个小套,否则免谈。 

“这简直是敲诈。”金成激动地叫了起来,“实在不行,只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可是,我们在时间上耗不起啊。”顾小玲显得比较冷静,“你看,法院从开始立案、审理,到最后宣判,前后得需要多少时间。我们必须在明年年底完成全部工程,这是我们向市政府保证过的。也许对方就是看准这一点,才这样要挟的。” 

“有没有办法暂时避开这一户,只要有工人进场施工,就能给对方造成心理紧张和恐慌,最后让他们屈服。” 

“你别说了,我有办法了。”她的两眼由于激动而熠熠闪光。 

“你别胡来,要讲政策的。”金成担心地补充了一句。顾小玲什么也没说,噔噔地跑开了。 

金贸小区开工剪彩的那天,可以说人山人海。金贸小区是市政府要办的十八件实事之一,也是W市城市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市委书记方海涛、分管城建的副市长丘连江、人大副主任赵洪、政协副主席黄根贵等应邀出席。电视台、报社和电台的记者全部来了。发给记者的新闻稿的要点是:金贸公司主动“为政府挑担,为百姓解忧”。这是顾小玲的创意,得到了金成的首肯。应该说,半个小时的开工仪式是成功的,当晚电视台新闻节目、第二天的报纸,全在显著位置报导了金贸小区动工的消息,媒体还搞了专访,报导金贸公司总经理金成为了低洼地区改造,不惜投入多年经商所得,为全市人民造福的事迹。电视画面和报纸的造势,让人们看到了总经理金成和市委书记方海涛笑眯眯地站在一起,挥锹培土。应该说,新闻策划十分成功。 

其时,仪式正进行到高潮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第二部分 第二十五章(1) 

临时搭起的主席台前围满了人,市委书记方海涛正在发表热情洋溢的即席讲话。他称赞金贸公司急群众所急,想市政府所想,顶着困难挑起了为民解忧的重担,办起了为老百姓造福的大好事。市委书记说得诚恳,金成听得连连点头。突然,人群中引起一阵骚动,那家钉子户一家七口人,身着孝服,手中举着“金贸公司逼死人”的横幅冲进会场,齐刷刷地跪在地上,怎么说也不肯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方海涛的两条浓眉皱紧了,话语中带着无法掩饰的愠怒。金成也急了,让人把顾小玲从人堆中找出来,顾小玲正要解释,金成怒喝道:“你嗦什么,看你办的好事!现在,不管对方提出什么条件,全部答应,让他们赶快走。”原来,顾小玲让工程队私下里断了他家的水和电,宏宝现在担任公司保安,又纠合几个人挖断了进出的道路,企图逼他们就范。谁知这家人硬软不吃,偏就熬到开工典礼这一天,在市领导面前告起了“御状”,狠狠打了金贸公司一闷棍。 

顾小玲感到很委屈,她认为自己为公司精心谋划,到头来却好心没好报。金成没好气地看她一眼:“你办对了九十九件好事,偏就一件办砸了,那也只好前功尽弃,你只能得零分。你知道吗,这就是政治。”顾小玲圆瞪着双眼,不明白金成所指何事。 

金成叹了一口气:“小玲,你是吃业务饭的,你不懂政治。在中国,什么是政治?领导人的形象、脸面、一举一动就是政治。金贸小区是什么?它是领导的民心工程,是领导的政绩。你想想,一个普通的住宅小区开工,市委书记会来吗?他能来,就是看中了其中的宣传价值,结果让一个拆迁户全搞黄了,你说市委书记能不生气?尽管中国的媒体很听话,负面的不会报导,可是,社会影响早已出去了,市领导会想,这个叫金成的真无能,连个拆迁户也摆不平,还能干什么事?” 

“你又不要从政当领导,就这么看重市领导的态度?”顾小玲不满地顶了一句。金成看了看她,没有讲话。 

金成想当面找方海涛解释事情的经过,可又觉得不妥,自己毕竟和方海涛不熟悉,弄不好,反而弄巧成拙,那才真叫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了。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洋洋洒洒写了几大张纸,他把事情的经过反复详细作了说明,末了,自我批评道:由于自己工作粗心不深入,具体工作交由拆迁办负责后,就没有过问,结果酿成这样的事故,给市委政治上造成很大的被动。没有几天,市委办公室转来方海涛的亲笔批示:金成同志,引以为戒。金贸小区只应是起点,望为全市人民多造合适安居房!看到方海涛的批示后,金成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方海涛的批示透出这样的信息,市领导还看好他。 

金贸公司成为股份制企业集团,现在,摆在金成面前的就有一道奖励兑现的难题。金贸小区期房销售不错,特别是顾小玲,个人业绩尤为突出,按照公司内部的管理规定,顾小玲可以得到一套现房奖励。但有人提出了拆迁户闹事的事。 

争论十分激烈,权衡再三,金成一锤定音,讲过的话一定兑现。 

“奖给我?”顾小玲睁大了眼睛,有些怀疑地问道。尽管她为此曾多次和金成开过玩笑,但从不敢存有奢望。这毕竟是一套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房子呀! 

“奖勤罚懒,政策兑现。”金成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那我真要好好感谢你了。” 

“感谢我干吗,首先感谢你自己,是你自己的努力才赢得了房子。”顾小玲见他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倒也不好意思和他撒娇亲热。这时,财务总监走进来,告诉他,由于财务人员的疏忽,汇票的书写不规范,造成银行退票,客户很有意见。 

“怎么会发生这种低级错误,这是不能允许的。要按照奖惩规定,严惩有关责任人员。”金成说完,低下头去忙自己的事,发觉财务总监似乎并没有离开的意思,他有些奇怪地问道:“你还有事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