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小衙内-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到来信,再组织材料,形成文稿,最后上交,再由更高层面的审阅、修改、组稿、排版,最后出样,其速度无疑是闪电,令丁大力咋舌不已。

文章写得相当地朴实,几乎没有过多的理论性文字,这也是丁大力着力考虑到的问题,他给费要强的信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也附上了详实的数据。费要强是聪明人,发现了从小处着手的好处,在理论方面,如果引发争论的话,费要强一点优势都没有,说实话,各机关的笔杆子,哪一个不是熟读ma列、毛xuan等经典著作的大才?

马ke思也炒过股票!后世成立股市,连当初马老人家落难不列颠之时的这段经历都被当做股市应该成立的论据之一,由此可见一斑。丁大力更不敢掉以轻心,为了这些数据能够经得起检验,他足足耗掉了三卷胶卷,这笔支出还是瞒着老妈的,不然他的屁屁早就遭大罪了,哪还用得到那天晚上。

费要强在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对比数字,这其中甚至还列有账本的照片,其上的笔迹就是活生生的铁证。同时他还加上自己的所见所闻,再配以一张张或低沉、或高昂、或欣然、或愁结的照片,定量包干前后,合力大队三生产队的强烈反差跃然纸上。

文章的结尾部分,社员们曾经说起过的为何劳动积极性不足的话语,一条一条地被排列出来,与此相对应的,是今年夏粮收成,合力三队远远高出其他生产队的各项数据。

那张终将成为经典的老奶奶照片被放在了右下角,任何看完文章的人都不能忽略掉老奶奶的存在:老奶奶脸上手上那些深如刀刻地皱纹形成地黑白线条元素,像是一条条鞭子在抽打看者的心脏……

通篇文章没有结论,但每一个看过的人,不知不觉中,都会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形成自己的结论。

丁大力是在公社的公共阅报栏前看完报上的文章以及插图的,文章占据了足足一个版面,平时更多被用来发表笔会文章的第四版,在这一天,满版都充斥着合力三队社员的照片。

公社里的人几乎都认识丁大力,以前,丁大力来玩耍看报,所有人都会亲昵地摸一摸他的脑袋。不过,今天的情形有些不同,每一个看见他的人,脸上的表情都是怪怪的。

公社副主任当时也在场,他说了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有人要当先进,可别把其他人都当做是拖四化后腿的啊……”

“风暴要来了……”

第四十四章 风火工作队

江南省荃城地区沈南县县城东方红路3号,县委大院。

后世的县委大院是整个沈南县四套班子的集合体,不过,至少到现在为止,县府、政协、人大都还没有开业。在不和谐年代,由于精兵简政的需要,革委会曾是党委政府合二为一的一元化机构。七十年代初,随着各级党组织相继恢复成立,革委会的性质也有所改变,根据相关规定,革委会是人大常委会与政府的联合体。

尽管如此,在大多数时候,“组”一级的机构一向都是县委与县革委会的联合办事机构,例如,秘书组或办事组是县委办与政府办的联合机构,政工组是宣传部与组织部的联合办事机构(有的县也单独设组织组与政宣组);大“组”下面还包含小“组”,一个“生产指挥组”,可以同时包含有计委、农业、工业、财贸等部门与相关职责,名称则或组、或办公室,各地也不尽相同。

随着国内zheng治生活日渐趋于常态,尤其是最近几年,革委会下设的各类大“组”正逐一逐一撤销,党委与革委会合署办公地局面正在逐步逐步改变,以往隶属于革委会的组织、政宣组已经撤销,单独成立了县委的组织部与宣传部,办事组撤销而改成立为革委会办公室,属于政府部门的的各委办局也在陆陆续续脱离于各大组而重新成为革委会领导下的一级部门。可以这么说,革委会改人民政府已经不为人的意志而转移,就看时机在什么时候成熟罢了。

总的来说,国内的政治生态环境逐渐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不过,其中难免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柳非,沈南县县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前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召集人,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如是想着。

“哎,时不我待啊……”柳非深深叹息,我们已经错过了够多的时间了,现在正是上下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时期啊。

柳非的感慨并不是无的放矢。

前年的时候,省委和地委相继下派工作队进驻县委,指导沈南县委开展“揭、批、查”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柳非这位曾经被错误迫害的干部重新出任领导职务。柳非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上任以来,他积极贯彻“农业学大zhai”精神,在他的倡议下,县委提出了“建设沈南式大zhai县”的工作目标,柳非亲自抓组织与落实,县、社两级分别派出学大zhai工作队进驻到大队和生产队,全力开展“农业学大zhai”运动。

一年的工作成效还是比较显著地。今年,口号最然已经不这么喊了,而夏收情况也还算是令人满意。这其中,柳非听说立荣公社有一个生产队,光是早稻产量,二百八十多亩地就增产了三万多斤。前几天他还派人下去了解情况了。

这是一个好的典型,应该加以宣传。柳非正这样想着,通讯员敲门进来,送来一叠报纸。

“放这儿吧。”柳非说道。

通讯员出去了之后,柳非戴上老花镜开始学习最新的zheng治动态。

有一段时间,国内至少有十家以上的省级媒体批判了某省的dan干风,这些文章无一不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紧紧扎起she会主义篱笆,绝不让ZB主义毒液蔓延……”、“要重新进行集体经济优越性的教育,现在真理的山峰上被迫蒙上了迷雾……”、“包chan到户是she会主义新时期阶ji斗争的新动向……”、“包chan到户是‘独木桥’,几十年的G命证明是中国的“死胡同”……”

这些文章都被柳非摘抄保存下来,作为风向标,他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能犯lu线错误,一个人的一生被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身、浪费了十数年光阴,这已经够令人痛心的了,剩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绝不容许再肆意挥霍。

读报学习时间差不多了之后,柳非想起了《江南日报》的笔会版,那些闲暇文字,或珠玑、或血泪、或向上、或愤慨,细细品读,别有一番滋味。

老花镜摘下了又戴上,《江南日报》的第四版图文并茂,显是编辑花了一番心思。

然而,柳非脸上的笑容仅仅持续了几秒钟,“沈南县”三个字跃入眼帘。其后,一行行的文字,一张张的照片,无不像是在抽打他的脸颊。

“虚伪、幼稚!”柳非气喘吁吁拍着桌子,目光定格在最后一张老奶奶的照片上,有那么一刻,柳非的心脏像是被刺了一下,失神了有一小会儿,随后,更大的怒火充斥胸臆。

“彻头彻尾的ZC阶级人道主义!查,一定要查!”

刹那间,整个立荣公社风云突变。

沈南县县委与县革委会的行动非常迅速,几个书记一碰头,都觉得这事非同小可,马上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工作队。

工作队以县革委会农业办公室副主任罗海刚为总队长,下设三个工作组,分别下驻到立荣公社、合力大队以及第三生产队调查。临行前,柳非握住罗海刚的手,说:“老罗,你是老资格的干部了,这一次,合力三队产生的问题,是牵涉到姓she还是姓zi的根本性问题,组织上派你下乡调查,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在工作中,你一定要排除干扰,坚持原则……”

罗海刚知道肩上的担子不轻,功劳也绝对不会小,所以表态也很坚决,谓之“一定要给县委一个交代!”

“不仅仅是要给县委一个交代,还要给地委一个交代!”柳非语重心长说:“地委的主要领导也都从报纸上了解到立荣公社的事了,到时候,我还要拿着你们的调查报告,上地委去给常委们解释……”

罗海刚握着柳非的手加重了力气,然后毅然告别而去。

当天下午三点之后,工作队热热闹闹出发了。一辆212吉普,一辆解放牌大卡车,十五名工作队成员,就这么斗志昂扬踏上了征程。所谓的落实指示不过夜,大概就是如此吧。

第四十五章 工作队上门

工作队抵达立荣公社大院的时候,三个小组立即分头行动。

解放牌大卡车有一个好处,车斗可以装自行车。于是,第二工作组与第三工作组成员或骑车或步行下乡,第一工作组以罗海刚为组长,留在公社大院蹲点调查。

工作组一共五个人,其余四人分头查阅文件、档案、会议纪要等等,罗海刚则坐镇小会议室,一个一个找公社干部谈话。

立荣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施泉海是第一个被召集谈话的。别看罗海刚只是县革委会农业办公室副主任,放在以前的政府部门里,只不过类似于农业局副局长的角色,深论起来,行政级别还没施泉海高。不过,罗海刚参加工作的年份是1948年,不和谐年代以前就是政府部门局委办的负责人。前年和去年,省、地两级工作队解放了超过两百名被错批干部,同一时间,被“揭批查”撤销职务的干部人数大约五十人左右,两者之间人数相差一百五十多,以至于这一批被解放了的干部,一时都安排不上好的领导岗位。

正是因为施泉海深知罗海刚的资格之老不是他能够比拟的——说句难听一点的,罗海刚参加G命工作那年,施泉海穿着开裆裤在学走路呢——所以,当罗海刚只是淡淡招呼他坐下的时候,施泉海可是连一点不愉快的念头都不敢有。

“这件事情你知不知道?”罗海刚指着《江南日报》第四版,面沉似水。

“本来不知道,现在知道了。”

“现在?”

“哦,不是……是今天中午看到报纸的时候知道的。”

罗海刚一拍桌子,厉声道:“县委有文件明确规定,春耕、夏忙、秋收,公社必须派工作队深入到生产队一级指导工作,现在,你居然告诉我说,你不知道合力三队发生的情况……我问你,你们执行了县委的决议没有?”

“县委的决议我们是不折不扣执行了的,只不过,合力三队的情况有点特殊,他们的社员干劲都很足,有些社员还邀请其他公社的亲戚来我社帮助生产……这样的生产热情,工作队是很满意的,以至于走马观花之后没有来得及详细调查,工作队就去其他后进生产队指导生产了……”

“难道说,社员们远超以往的积极性,没有引起你哪怕是一丁点的怀疑?”罗海刚并不打算让施泉海蒙混过去。

“我不是蹲点合力大队,所以,当听说了合力三队的生产情况,就放松了党员干部应有的G命警惕性,也没有实地调查……这一点我应该向上级检讨……”

“够了!”罗海刚气结,合着这位糊涂主任根本就没有到过合力三队的田头,或许这是施泉海暗地里知道了情况,故意充老好人,有意为之的吧,好在事后把自己撇清干净。

罗海刚虽有以上怀疑,可你能抓得到他的把柄吗?现在早已不是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年代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然后把人关上审查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行不通了啊……

“好了,你先出去……”罗海刚无奈地挥挥手,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一工作组的调查几乎没有任何进展,巧合的是,公社里的脱产干部,无论是正副书记,还是正副主任,武装部长、团委书记、妇女主任,都像是在那一段时间里约好似的,统统没有出现在合力三队的田间。

如果是一个人,那是巧合,现在是十几个人,说巧合谁信啊?可这些公社脱产干部还就一口咬定,都听信了工作队的片面之词而放松了对合力三队的警惕性。

调查陷入了僵局,各种会议纪要等材料也没有显示公社干部放纵合力三队dan干之风,那么,无非就是失察。

失察……不管你信不信,反正罗海刚是信了。

到合力大队调查的工作组进展也很不顺利。

本来,第二组的工作组组长信心满满,他揪住支书孔前进本身就是合力三队的社员这一点不放,猛攻孔支书要害。孔支书却怡然不惧,还大叹苦经,说:“我们大队干部是不脱产的,忙起来脚不沾地,这份苦你们是不知道的……”

“别耍滑头,我就不信了,你和你老婆睡一张床上,生产队搞包干,搞定量,你会不知道?”

“同志哥哎,我一回到家,胳膊支在门板上就能睡着,我能知道什么我?”

“你和你老婆亲热的时候她能不说这些?”

“工作都忙得骨头散了架了,我哪还有力气亲热……”

“你……”

得,又是一死硬份子,这话你还得捏着鼻子认了,要不然怎么办?找孔支书他婆娘,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