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徵宫词-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傻丫头,别想那么多了。”慕毓芫只觉空气凝重不堪,轻轻叹了口气,替乐楹公主擦拭着面上泪痕,柔声道:“皇上既然兴师动众接你回京,就不会再送你出去。不论怎样,你都是孩子的母亲,他又没有错,只管好好养胎生下来。”

“真的?真的不用再回颖川?”乐楹公主紧紧抓住她的手,目光中有无限欣喜,然而片刻间又黯淡下来,“可是,云琅呢?我这个样子,再也配不上他……”

“别担心这个,云琅若是敢对你不敬,皇嫂第一个不会容他。”想到往后错综纷乱的时局,慕毓芫的目光愈加复杂深邃,抬眼看着乐楹公主,认真道:“将来的事还很难预料,谁知道会有什么变故?你只管在皇嫂这里安心静养,一步步走着再说。”

乐楹公主低头思量半日,像是在把话里含义反复咀嚼,末了叹道:“是啊,今后的事谁又知道?老天便是再逼我,也不能够了。”

慕毓芫明白她言有所指,不经意看到其腰间的刻字翠玉佩,淡淡别过目光,“如今的格局还算好,到底你也平安无事回来。要说起来,广宁王的死倒是成全大家,不然还不知道要拖到何时?皇上等会过来午膳,不如先去换身衣裳,再把脸上灰尘洗一洗,毕竟是一家子团聚的高兴事。”

乐楹公主不以为然,轻笑道:“是么?或许罢。”

…………………………………………………………………………………………………

明帝回来时不见云琅,略微讶异,“云琅忙什么去了?家宴都已经预备好,有什么忙得顾不上吃饭,让人去传他进宫……”

“不用!”乐楹公主突然高声打断,在明帝错愕的目光中缓了缓,将自己的身子放软和了些,神色冷淡道:“我饿了,想早些吃饭。”

“还不快去?”慕毓芫朝宫人们挥了挥手,转身递了盏茶与明帝,淡声笑道:“敏珊一路颠簸,早点吃完好去歇息着。反正云琅还在京中,整天闲着也是无事,随便哪天得空再见就好,不必急于一时。”

明帝的目光停驻在乐楹公主脸上,似乎有些解悟过来,回首对慕毓芫笑道:“朕是怕你惦记着自家兄弟,既然你不急,那就改天再说罢。”

宫人们陆续将菜肴呈上来,大都是乐楹公主素来爱吃的菜式,慕毓芫见她没什么胃口,遂盛了碗鱼汤过去,“这是新鲜的冬笋炖的鲫鱼汤,清淡滋养、不腻人,不想吃东西就喝点汤罢。”

乐楹公主漫不经心的搅着汤,刚勺了一口送到嘴边,却放下银勺问道:“皇兄事事想的周全,不知把世子安顿在哪?”

明帝夹了一筷子鱼肉与她,小心的挑了挑刺,道:“还能在哪?他是驸马,当然是住在公主府里,总不好安排在别的地方罢。”

“不好!”只听“哐当”一声,乐楹公主手上的勺子掉回碗里,冷着脸道:“我清清白白的公主府,为什么要住别人?京城里不缺上好的地方,皇上随便指个住处给他,难道不是恩典?反正我不同意,让他赶紧搬到外面去。”

“不要胡闹了。”明帝有些蹙眉,看着她叹了口气,正色道:“原本公主都是成婚才赐府邸,当初因你总是缠着朕,章太妃又帮着说话,才特例给你修造公主府。如今驸马既然在京中,岂能无故住在别处?大臣们知道会如何非议?外省的官员们知道会怎么想?”

“非议?”乐楹公主冷笑了一声,迎面正对着明帝的目光,冷声说道:“皇上的旨意有谁敢非议?什么外省的官员?不如直说是夏烈王好了。”似乎赌了许久的气,终于找到发作的机会,不屑道:“皇兄怕他领兵造反,对不对?”

“放肆!”明帝气得脸色铁青,甩手将手上的筷子扔在地上,连连点头道:“好,很好。你果然是已经长大,知道如何顶撞你皇兄了。”

“皇上…………”慕毓芫赶忙扯了扯他,劝道:“敏珊小孩子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何苦跟她怄气呢?再者,敏珊的身子也禁不住,还是少说两句罢。”

明帝在她的的目光微顿,稍微消了消气,伸手去拉乐楹公主道:“好了,坐下来吃点东西,别再耍小性子胡闹。”

“我胡闹?”乐楹公主用力挣开他的手,差点碰翻桌上碗盏,恨声道:“皇兄性子好,慢慢吃罢。”说着就起身往外走,慌得阿璃赶忙上前搀扶,满殿宫人谁也不敢上前劝阻,只有看着她往殿外而去。

慕毓芫忙朝旁边递了个眼色,待吴连贵追出去,方才叹道:“敏珊在外面受了不少委屈,心里难免有气,过些日子也就好了。”明帝既没点头也不出声,一桌子菜肴几乎没怎么动,原本该热闹喜气的家宴,到最后反倒弄得不欢而散。

是夜,明帝宿于泛秀宫。乐楹公主虽住在偏殿,却也并不过来说话,遣去的人回来一脸惶恐,支支吾吾回道:“公主……公主已经睡下了。”明帝听了也没说什么,只是脸上表情深沉,晚膳后逗着七皇子玩了会,便早早洗漱安歇。

庭院内月光皎洁如水,窗纱上树影稀薄凌乱,静谧中传来一阵阵“咝咝”之声,那声音细而密,窸窸窣窣,似数条细小春蚕在啃噬着桑叶。慕毓芫侧首看了看明帝,宁和的月光勾勒出他疲惫的轮廓,轻声叹道:“这个时候,只怕敏珊也没睡着。”

明帝伸手搂了她,低语道:“嗯,朕觉得有些冷。”

慕毓芫握了他的手,往怀里靠了靠,刚要开口劝慰几句,却听一阵慌张的脚步声传来,吴连贵在外急道:“皇上、淑妃娘娘,公主突然肚子疼得厉害,嬷嬷说多半是要早产……”

“什么?!”明帝翻身坐起来,胡乱抓了件袍子就跳下榻去,急急忙忙问道:“太医呢?产婆传了没?还愣着做什么,朕要过去瞧瞧……”慕毓芫也是大吃一惊,赶忙起身穿衣,自己随意挽了个发髻,顾不上仪容便急急跟出去。

侧殿传出乐楹公主呼天喊地的声音,明帝被宫人们挡在产房外面,不刻便有产婆跑出来,战战兢兢回道:“皇,皇上……公主她是头一胎,月份也不足,要是有个万一的话?那该保谁……”

慕毓芫忙喝斥了一句,急声道:“这还用问?当然是保公主!”

明帝神色不动,只是死死盯着寝阁方向,原本深不可测的双眸透出一丝寒气,恶声道:“公主若有个三长两短,你们这些人,也全都别活了。”那产婆吓得抖如筛糠,连连叩头,后面的话也说不囫囵,几乎是半爬着滚了进去。

底下的宫人也吓得丢了魂,皇帝口中的“这些人”可是难讲的很,于是皆凝神摒气垂了头,生怕一个不慎就丢了性命。殿内空气凝的让人难受,慕毓芫看着皇帝异常阴冷的神色,加上此刻公主还是生死未卜,也不便多言劝解。只是人多反而不好,遂朝身后轻轻挥了挥手,吴连贵立时会意,忙领着宫人们退到殿外侯旨。

远处宫廊传来一阵阵更鼓声,铜漏水滴的声音也越发清晰,时间却像是被初冬寒气所冻结,过得格外的缓慢。“啊……”乐楹公主撕心裂肺的尖叫了一声,底下便瞬间安静下来,里面脚步声慌乱匆忙,立时便有人狂奔出来,“皇上,皇上!公主于亥时三刻诞下小世子,母子平安!”

明帝吁了一口气,紧握的拳头终于松开,喃喃自语道:“平安,平安就好……”顿了顿,像是突然领悟到什么似的,厉声问道:“你方才说什么?母子平安,公主诞下小世子?”

“是,是……”小太监忽然有些结巴,不敢抬头。

“皇上…………”慕毓芫挥退不知所措的宫人,上前道:“公主头一次生产,自己还是个小孩子,皇上先进去瞧瞧罢。”

明帝的眼神飘忽不定,似被博山炉内的袅袅轻烟兜裹住,逐渐飘散开去,静默无语站了片刻,颔首道:“嗯,夜深了。朕进去看看敏珊,陪她说几句话,你先回去睡觉就是,不必等了。”

“是。”慕毓芫轻声答应下,出殿时反手剪了门。

寝阁内已被迅速的收拾干净,嬷嬷们都是老人精,最会察言观色,将瘦小的小世子抱上去给皇帝看了一眼,待点头便退了出去。乐楹公主静静仰卧在床上,脸上还带着用力挣扎后的红晕,嘴唇却有些紫白,看起来更像是生了一场大病。明帝于床前坐下,伸手拂开她额上的湿发,神色恍惚道:“那年冬天……”

那年十二月初八,是喝腊八粥的日子。

小公主丢失一个心爱的玩偶,大发脾气,腊八粥也没喝完便哭着跑了。英亲王素来对妹妹十分娇惯,知道她的淘气任性,只当哭闹一会就好了。碰巧有要紧客人来到王府,分不开身,便只吩咐嬷嬷们追出去。

当时凌妃失宠日长,连成年的英亲王都不受皇帝待见,更别说一个无封的公主,嬷嬷们都有些不上心。况且,谁愿意去看小孩子的脸色?于是都趁机窜到厢房,待到热酒热菜下肚,闲话说笑半日,出来却发现小公主不见了。嬷嬷们也不着急,只往素日常去的地方寻去,谁知道挨个找遍也不见人,这才开始慌张起来。

“混账,都反天了!”英亲王不等嬷嬷们回完,便已勃然大怒,“你们这起狗眼的奴才,在本王的府上都敢懈怠,平日岂不是更加无法无天?!来人,统统拖到庭院里去打死,一个祸害也别留!”嬷嬷们皆吓得半死,连求饶都不会说了。

还好英亲王妃上前求情,劝说道:“王爷别太动气,嬷嬷们都是宫里的人,有什么罪名也该回宫去领。眼下还是找敏珊要紧,晚上也没听说门上有人出去,想是小孩子贪玩藏起来,应该还在王府上的。”

英亲王去年新婚,却十分敬服这位王妃,略消了气,让嬷嬷们带着人去寻找,只说等找到小公主再定罪责。当夜英亲王府火把通明,上下人等皆已出动,后来在一个废弃的书房找到人。小公主自己跌伤了腿,走不动,又害怕,见到英亲王便一头扑过去,抽抽搭搭哭得哽咽难言。

当夜,小公主突然发起烧来。据王府医官说,是因为受了惊吓,再加上冷热失调所致,倒也不算大病,只需几服汤药就可调理好。英亲王放下心来,谁知道小公主却不肯喝汤药,直嚷嚷太苦。宫人们服侍半日也不见成效,又不好强灌于她,不免都有些束手无策。最后还是英亲王又哄又劝,自己喝两勺,小公主喝一勺,才勉强把汤药一勺勺喂完。小公主喝了三天的汤药,英亲王也陪着喝了整三天双份的,好在只是消热的寻常药物,没什么大碍。

…………那年,殷敏珊六岁。

“皇兄……”乐楹公主在回忆里哭出声,像是要哭尽所有的怨恨和委屈,所有的无奈和不甘,泪水止不住的滚过面颊,“敏珊没有忘……没有……可如今,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朕是皇帝。”明帝艰难的吐出这句话,忍住心口的疼痛,垂下眼帘不去看她的泪眸,“皇兄是一国之君,所以只能以国为先,家为后。”说到此处略微停顿,过了片刻才道:“你若是愿意去明白,那就多体谅皇兄一些罢。”

乐楹公主缓缓合上眼帘,只是默默流泪。

夜风中传来刺耳的响声,仿佛是枯枝被劲风生生折断,外殿的窗纱上开始“笃笃”作响,越来越急促,竟然是下大雨了。明帝将刺花锦被提了提,仔细的掖好,用袖子替乐楹公主拭着脸,笑哄道:“都已是做娘的人,还哭?朕晚间仔细想过,世子住别处实在不妥当。况且,人都已经住进去,哪有再搬出来的道理?等明年开春,朕让人给你修座别院,保证比原先的公主府还要大,还要漂亮……”

“不……”乐楹公主的双眸似两个无光黑洞,泪水也仿佛在突然之间干涸,缓缓摇头道:“不要了……什么都不要了……”

第三十四章 恩侯令

相关事宜既已准备好,皇帝便开始紧急往下部署,不敢稍错时机。因此次之事机密重大,故而先不在早朝上群议,只宣召了几名要紧的股肱密臣,为的是能够在小范围内迅速做出决定。启元殿内侯立着七、八位官员,皆在低声的激辩着,太傅梁宗敏打断众人道:“此事已经议了好几年,既然眼下就要做出决断,不如各自都站出来,把自己的意思简单扼要叙述一番,好让皇上圣裁。”

“太傅言之有理,再这么没完没了的议下去,只怕藩王们也该等烦了。”明帝在上扫视众臣一圈,却不急着说出自己的意思,只是含笑问道:“请问众卿,当初为何要分封藩王?”

傅广桢尤熟知过往之事,率先出列道:“启奏皇上,当初武帝爷为求稳固国内,故而分封诸位有功将领,以他们的兵力和威严镇守四方。几位老王爷与武帝爷都有过命之情,自然是忠心耿耿、一心一意,的确让朝廷省下不少心。”

明帝微笑颔首,又道:“那么,如今呢?”

“如今…………”傅广桢略顿了顿,待皇帝示意往下说才继续道:“只是爵位一代一代往下传,如今的王爷们与皇上来往甚少,又都是些未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