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园-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缎芯嗬氤隽怂腥说脑ち稀

〃张大人眼里恐怕把皇上的命比他自己的命看得还重。咱们担心也没有用;只能尽量速去速回!〃罗士信终于说了一句条理清楚的话;语气中隐约带着些不满。

速去速回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大伙不敢做任何耽搁;在东郡补充了必要的辎重后;立刻搭上了地方官员早已准备好的河船。渡过黄河后;他们沿着官道向西;两天后在河内郡的郡城做了第二次补给;接着掉头向北;沿官道穿越太行山。

沿途地方官员见人数如此少的一支队伍居然也敢北上去勤王;惊诧得一个个都瞪圆了双眼。〃太;太行山可是不太平。〃河内郡守唐祎拉住旭子的马缰绳;结结巴巴地告诉。平定杨玄感之乱时;他和旭子有过一面之交;因此不忍心看着故人去送死。

〃多谢唐大人提醒;这条路最近;比绕行河北要省七、八天时间。况且眼下各地;哪里还太平呢!〃旭子笑着向唐祎拱了拱手;道谢。

〃李将军还是象当年一样勇猛!〃唐郡守叹了口气;松开了手里的马缰。这还是他当年认识的旭子;正直;热忱。眼前形势也和当年一样;很多手握重兵的地方大吏都拖辞路途遥远而按兵不动;李将军却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

可惜我大隋没第二个李将军!目送郡兵们的身影消失在远处的暮色中;唐祎在心中感慨。这支兵马不可能赶到雁门郡;太行山附近早就成了个大匪窝;随便一个大绺子都拥众数万。千余郡兵送上门;还不够给对方打牙祭。

也许是出于物伤其类的心态;从那以后;唐郡守就日日等着故人的消息。他自问没有与李旭一道赴死的勇气;却不愿让故人暴尸荒野。令他有几分失望又万分庆幸的是;五天之后;外界传言;那支不怕死的骑兵居然平安的穿越了匪区;抵达上党。沿途;没有任何一支土匪试图与之为难;甚至有一些结寨自守对官府和土匪都不怎么买帐的村落主动为其提供了粮草。

〃难道李将军的威名如此之盛;还是太行山群匪都转了性子?〃唐祎百思不得其解。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直到数十年后;他与一个曾经为太行山头领的人在酒宴间相遇;方才从对方的话中找到了答案。

〃杨广那厮该死;但他应该死在咱们中原人刀下。所以;接到瓦岗军的传书;大伙就决定躲开官道。〃

〃对;杨广那厮再是王八蛋;也是咱中原人的王八蛋!〃另一名曾经的土匪;后来的将军靠上前;搂着同僚的肩膀醉醺醺地说。〃况且;领兵的是咱们的旭子;不到万不得已;谁好意思跟他动刀!〃

那一天;素有雅名的唐祎和两个不对路的粗鄙武夫醉了个痛快。

第五卷 水龙吟 第三章 烽火 (一 上)

从河内、长平一直到上党;他们没有遭遇任何一支盗匪。旅途安宁得令人恐慌;仿佛脚下的路通向的不再是人间。虽然偶尔在道路边也会出现几个小小的村落;但村子里的百姓都消失了;连同他们的牲畜一并消失得干干净净。本来该在这个季节收获的庄稼和杂草混在一起;疯了般到处乱长。门口、屋顶、房檐;哪里都能看到它们孱弱但不屈不挠的影子。

播种者不是农夫;而是四季不断的山风。是它们将去年散落在农田里的种子吹上了失去主人的房檐;让其在那里生根发芽。半个月后;它们还会将新的种子从屋檐上吹落;吹向新的可以得到阳光和雨水的角落;待明年春来后开始一场新的循环;生生不息。

如此苍茫的旷野一半归功于朝廷的搬迁令;是它将百姓都驱赶到城墙内;以防被土匪洗劫。至于入了城后的百姓们吃什么;住在哪;那不是应烦劳朝中的大臣们操心的小事。于是;很多没有福气在城里谋生的人干脆选择当了土匪;虽然他们最后难免要死于一场与官军的战斗或一场土匪之间的火并;但至少能多活一段时间;不会眼巴巴地看着自己饿得露出皮肤下的骨头。

与朝廷一道制造了这〃盖世盛境〃的还有各地的〃英雄豪杰〃;他们抢走了不肯入城的百姓最后一点家当;把对方要么驱赶到城内;要么转化为自己麾下的喽啰。当四周抢无可抢之时;豪杰们偶尔也会种几块地。但那些地都在山寨附近;不能种得太多;以免安宁的生活损毁了大伙的斗志。

为了避免路上被打个措手不及;旭子和秦叔宝、罗士信二人共同指定了很多应急方案。他们甚至准备了一批买路钱;以备对一些土匪先礼后兵。令大伙失望的是;沿途的土匪和百姓一道消失了;这些方案一个也没用上。

有几次;旭子凭直觉感受到附近的山梁上有目光在注视着自己。每当他回过头来在马背上尽力远眺的时候;除了一重重火焰般的树林外又什么也发现不了。〃不用看;土匪畏惧咱们的名声;早就望风而逃了!〃罗士信跟上来;大咧咧地说道。他的话每每引发一阵轻松的笑声;但谁都知道这不是事实。李、秦、罗三人虽然威震东夏;他们的名气却传不到河东这里。况且土匪们占据着地利和人数上的优势;根本不需要太把这支骑兵放在眼内。

〃我总觉得山上有人!〃旭子笑了笑;低声回答。同时;他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这里的感觉特别像辽东!四下全是敌人;却发现不了他们的踪影!〃

〃群狼环伺;担心也没用。咱们大摇大摆地向前走便是!〃秦叔宝加入议论;凭多年行伍经验给出建议。这是唯一切实可行的办法;走一步看一步总好过原地不动。旭子点点头;虚心接纳。忐忑的不安的感觉却如雾一样在头顶萦绕不去。

直觉告诉他;丛林深处看过来的目光不仅仅包含着敌意。很复杂;甚至包含着一点点欣赏和友好的滋味在。但除了身边这几个;他几乎已经没朋友了。徐大眼、吴黑闼等人成了死对头。刘弘基和武士彟远在太原。还有几个好兄弟;他们当年都死在了辽河东岸那场恶战中;尸骨旁早已生满了野草。

偶尔;郡兵们也会经过一些大家族聚居的堡寨;墙垒得比长城还高;敌楼里摆满各种防守利器。听说过路的兵马是去雁门关勤王后;堡寨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表达了谨慎的热情。寨里的长者站在城头上;命人用绳索顺下十几个竹筐。里边装满干粮和肉食;偶尔还有些浊酒。但他们从来不邀请郡兵们进寨休息;虽然双方现在都打着大隋旗号。

〃寨子小;不敢请诸位将军入内歇马!〃族长大人一边作揖赔罪;一边示意墙头上的弓箭手开始准备;这年头被土匪保护却被官军打劫情况时有耳闻;谁是官谁是匪不能光从旗帜上看。

〃***;这老东西;居然把咱们当成强盗了!〃罗士信对堡寨主人的表现非常不满;骂骂咧咧地说道。

〃不怪他们;有人杀良冒功!〃秦叔宝拉起罗士信;一边跟着大队人马继续北行;一边安慰。怪不得对方严加防范;官军讨贼不利;为逃避上司惩罚而拿百姓脑袋顶帐的作为在大隋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说不定本来他们和土匪穿的就是同一条裤子!〃罗士信心犹不甘;望着渐渐被尘烟折断的堡寨;恨恨地道。

这话也不算冤枉;那些结寨自保的大户的确和地方上的土匪牵扯不清。有的彼此之间本来就是亲戚;结寨自保也好;上山为匪也罢;都是为了在乱世中苟延残喘。有的堡寨托庇在附近的山贼保护下;官府交一份赋税;土匪那里也交一份;两方都不得罪。

〃你总得让他们活下去吧!〃秦叔宝的话里包含着叹息与无奈。他年龄比罗士信和旭子都大得多;经历的沧桑多了;对世间百态也多了几分理解。

活下去;是乱世中的唯一选择。因此无人能责怪他们采用的什么手段。要怪;只能怪那些促成了乱世到来的人。是他们将好端端的人间变成了匪巢和地狱。虽然他们能给自己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

由上党向北;地形相对变得平缓;官道两侧也渐渐有了人烟。河东抚慰大使李渊是个懂得体恤民力的好官;对治下百姓盘剥的不像其他地方那么重。再加上李家本来于河东诸郡就有些威望;因此太行山区以外的地方治安基本太平。据负责给郡兵们提供粮草辎重的地方官员介绍;河东腹地太平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几支活跃在平原地区的大绺子在夏天时都遭受了致命打击;不敢在轻易向平原靠近。

〃朝廷不准许唐公招更多的兵;否则咱们河东早就没匪患了!〃祁县令周珏是个很健谈的人;在与郡兵们交割给养的时候;以略带些自豪的口吻说道。

〃你说的唐公;可是李渊?〃罗士信回头看了一眼旭子;好奇地追问。

〃你这将军真是无礼;咱唐公的名讳也能直接叫么!〃本来还和颜悦色的周县令突然翻脸;瞪着眼睛向罗士信抗议。〃不说官职;就凭他的年龄;你也不该直呼其名!况且要不是咱唐公事先打过招呼;叫咱们为各路勤王兵马提供便利;谁给你们预备粮草吃食!〃

〃看不出你这岳父的威信还挺高!〃罗士信于肚子里嘀咕了一句;然后赔上一张笑脸。〃我不是不清楚唐公的字么。况且我这外乡人;怎知道唐公多大年纪!〃

〃算了;不跟你这半大小子一般见识!〃周县令白了罗士信一眼;拍拍手;命麾下户槽捧上一个账本;〃哪位将军负责;请在账本上签个押;我等将来也好找唐公销帐!〃

回应他的是另一个半大小子。旭子笑着向前;从户槽手里接过账本和毛笔。地方官吏的行为很规矩;这与他在别处所见的官员行径大相迥异。能在乱世中还令治下官员的行为有条不紊;唐公李渊的确不愧其干吏之名。

在将自己名字签上去的瞬间;旭子犹豫了一下。自己娶了萁儿的消息一直还没有告诉这个便宜岳父知道;班师后是不是顺道去太原拜望一下唐公;将萁儿和其父亲之间的裂痕稍做弥补呢?他吃不准自己去了之后;会不会被对方乱棍打出来。但想想出征前萁儿眼中眷恋的目光;心底又是一团火热。

〃早去早回;我在家里等你!〃临出家门前;极尽遣眷的萁儿拉着他的胳膊说道。〃你是我的;不能随便再受伤!〃她的脸擦过他于历次争斗留在手臂上的疤痕;同时留下一串湿漉漉;温热的水迹。

〃将军也姓李?〃周县令接过旭子签好的账本;迟疑地问道。眼前这个黑大个子看上去很年青;但钉在甲胄外的标记却已经是四品武贲郎将。能在如此年龄就做到如此高位的;整个大隋朝也没几个。他忽然想起官场上的某个传闻;脸上的表情立刻变得必恭必敬。〃是唐公的族侄;畴县侯李爷么?您;您这是从河南来?〃

〃我们从虎牢关附近星夜赶过来的。〃旭子点点头;证实了对方的猜测。紧跟着;便听到四下里传来的无数惊叹。〃从河南来;我的天哪!千里奔袭;居然比其他几路兵马只晚到了三天!〃

〃太行山的贼人没阻拦您么?〃周县令瞪再次圆了眼睛;此番却是因为惊诧。〃嗨;看我这话问的;您是咱们唐公的侄儿;自然也传了他老人家的勇武。他老人家能凭着几千残兵打得周围几个郡的流寇望风而逃;哪个不要命的还敢惹您!〃

第五卷 水龙吟 第三章 烽火 (一 下)

在旭子的记忆中;唐公李渊绝不是一个武将形象;虽然其对射艺的领悟比很多人都深得多。他记得那些在怀远镇的日子;那时候的李渊对属下包容;对上司和同僚尊敬;与朝廷中官员交往时小心翼翼;唯恐出半点纰漏。此外;他眼中的唐公还喜好名马、美酒和美女;热衷于处理琐碎的政务;却对军旅之事兴趣不高。否则也不至于一直做大军的押粮官;没有亲自指挥一路兵马东进的机会。

但周县令口中的李渊则变成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形象;精通于政务;孔武有力;用兵如神。在此非常时刻;这种人选用来稳定地方最合适不过。

〃托唐公的福;我一路都没遇到任何土匪!〃旭子点点头;笑着回答。他不想深究唐公李渊的真实形象如何;但不仅仅是出于礼貌。〃敢问周大人;还有哪几路兵马从这里经过了;我还有没有机会与他们会师!〃

〃左骁卫大将军屈突通带了两万府兵前日刚过去。〃周珏见对方言谈见对唐公很是尊敬;心情大悦;翻点着帐册回答;〃鹰击郎将尧君素率领骑兵五千;比屈大人早去了一天。左翊卫将军阴世师跟尧大人前后脚;麾下有一万府兵。〃说到这;他摇摇头;脸上的表情带上了几分不屑;〃不过他走得有些慢;屈大人已经超过了他!〃

听着一个个熟悉和陌生的名字在耳边依次响起;旭子心里约略有些失望。这些人官职都比他高;郡兵赶上去与之一道;只会被人家当垫脚石用。大隋朝各路兵马之间的派系倾轧他曾经深有体会;没有明知道会吃亏还再给人送上门去的道理。

〃二公子带着四千郡兵去汾阳与云定兴将军汇合了;两天前直接从太原走的。没打我这经过!队伍中一半是新征募的步卒;走得不会很快!〃周县令称得上是一名干吏;看到旭子皱起眉头;就隐约猜到了其不喜欢与另外几名隋将为伍。出于一家人给一家人帮忙的回护心理;他给了旭子足够的暗示。

〃二公子怎么才出发;唐公不是早就接到勤王诏书了么?〃李旭吃了一惊;追问。

〃唐公当日正在外剿匪;也是星夜赶回太原来的。咱们河东郡能用的兵不多。〃周县令苦笑着摇头。

他不想把话说得太直白;因为他觉得作为李家嫡系的旭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