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园-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李仲坚。打残了瓦岗军后;下一步他便会杀回河北来对付窦建德。然后便轮到罗艺;高开道。这些人都未必能搠其锋樱;而待太原一举兵;首先便得承受的博陵精骑的攻击。

〃如果仲坚败一场就好了;这些年他就是走得太顺;所以很难被咱们收服!〃怀着叵测心思的不光是李世民一个;长孙顺德打着同样主意。只不过他不在乎将这种想法宣之于口;并且总能为其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李密不是仲坚的对手!徐茂功倒有机会和他一较短长;可等姓徐的冲破了荥阳防线;仲坚的兵马早就攻入瓦岗主寨了!〃刘弘基摇摇头;否决了长孙顺德所描绘的那种可能。

〃雪中送炭的恩情最令人难忘。以仲坚的为人;如果他真的兵败于瓦岗山下;咱们河东只要及时地出手拉他一把;就不愁他将来不付出十二分的回报。〃长孙顺德笑了笑;依然继续做自己的白日美梦。〃收服一个人;就好比训练一匹烈马;你总得先让其受些挫折;才好收其心。否则;即便他表面上臣服了;将来也未必容易调派…〃

〃长孙主簿这话说得过了!〃刘弘基听长孙顺德后面的话刺耳;皱了皱眉头;打断了他的罗嗦;〃仲坚乃当世英杰;又怎能和畜生类比。况且即便是良马;也不会像你说得那样软骨头!〃

〃嗨;老夫只是打个比方;又不是真把他当作牲畜看。良马需要雄主驾驭;这英雄豪杰么;也理所当然为明君所驱策…。〃长孙顺德撇撇嘴;解释。

刘弘基知道对方心胸不怎么宽广;所以也不跟他争辩。抓起马脖子下系的酒袋;咕咚咕咚连灌了几口;借喝酒的由头将话题岔了开去。

〃弘基兄不必替仲坚担心;他不可能败给李密。所以长孙叔父也就是那么一说;没任何机会去实现他的美梦!〃李世民怕二人伤了和气;赶紧笑着打圆场。

长孙顺德却不理解世民的好心;扭过头;笑着对他说道:〃那可不一定;胜负本来就有一半取决于战场之外。眼下想看着仲坚打败仗的人肯定不在少数。他们随便动动手脚;都会让咱们的李大将军应付得非常吃力!〃

〃谁那么傻;这个时候去给仲坚捣乱!难道当朝几位大臣还跟李密有过命交情不成?〃李世民不相信长孙顺德的话;笑着摇头。

〃当朝几位大臣和姓窦的没什么交情;但怎么在他眼看着就被人杀得无路可逃时;突然将杨义臣老将军调回了江都。〃长孙顺德回首;用马鞭遥指东南;〃可怜杨老将军;刚回到江都便发病;转眼就暴毙了。这里边若没有些文章;世民;你相信么?〃

〃的确有些蹊跷!〃李世民皱起眉头;回应。

杨义臣是在去年冬初奉旨返回江都的;当时他与窦建德等人激战正酣。据谣传;是那位参掌朝政虞大人嫌杨老将军送到江都的战利品不够厚;所以向杨广进言说:河北流寇已经被李旭打得不成气候了;没必要留那么多兵马在那里。况且杨义臣久领重兵在外;麾下将士只知道有主帅;不知道有皇上。

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另一位素有智者之名的参掌朝政裴矩大人也建议皇帝陛下将杨义臣调回江都;出任兵部尚书之职。结果杨义臣前脚离开;河北局势风云骤变。几名留下来讨贼的将领陆续败亡于窦建德之手;连杨义臣留下来的老班底都被乱匪击溃了;渣也没剩下半粒。

祸不单行。就在上个月;江都又传来了杨义臣病死的消息。据说死前还面朝东北;念念不忘到平原郡重整旧部;为国除奸;兑现他和李旭二人的约定。

〃如果杨义臣战绩太大;则等于拆穿了虞、裴两个编造的盛世谎言。所以二人自然容老将军不下。况且目前江都也缺一个能征惯战的老将坐镇;以均衡宇文家的实力。两种考虑加起来;杨义臣就必须回去当兵部尚书。至于如何让他死起来像是生病;那是宇文家的拿手好戏;根本不用人教?〃见李世民的眼神有些茫然;长孙顺德笑了笑;又道。

江都那些风云变幻;瞒得过别人;瞒不过他长孙顺德的眼睛。因为那些东西都是他烂熟于心的。只是这些年来在唐公麾下陪着家主一道蛰伏;从来没机会施展而已。若是眼下换了他与李密易地而处;至少有十几种手段能把李旭逼得焦头烂额。彻底击杀对方不容易;将李大将军从战场上赶走;却是十拿九稳。

〃可陛下一直相信仲坚;根本不可能会像对待杨老将军那样;突然对他生疑!〃李世民沉吟了片刻;脸上的表情若有所思。

〃二公子此言差矣!你见过咱们那位陛下;信哪位武将信得时间长来?张须陀手握重兵;距离东都太近;所以要被断掉补给。仲坚手中所掌握的兵马难道比张须陀老将军少么?况且二公子末要忘记了;仲坚可是姓李。若论崛起速度和人望;只在李密之上;不在李密之下!〃长孙顺德诡秘地一笑;低声分析。

〃嗯!〃李世民被长孙顺德阴侧侧的表情吓了一跳;像不认识对方般瞪圆了眼睛。半晌;才非常疲惫地回了一句;〃仲坚也许是个例外;我从没见陛下这样待一个人过。就像待自家的亲生子侄一般。〃

〃二公子以为大隋到了这般地步;都是皇上一个人的责任么?〃长孙顺德又笑;露出满口的白牙;个个闪着寒光。〃陛下再昏庸糊涂;都是他一个人糊涂;不会令大隋败得如此快。想这满朝公卿;哪个没向火上添过柴。呵呵;只可怜仲坚那呆子;还像飞蛾一样向火堆中扑。〃

〃皇上不会相信那些谗言;谁都知道;仲坚不像李密;他就一个人;即便想造反;也没什么班底!〃李世民依旧摇头;说话的口气却越来越弱;额头上亮晶晶地;冷汗清晰可见。

〃仲坚不是没班底。想让皇上相信仲坚有班底很简单!〃长孙顺德收起笑容;脸上的表情突然变得十分郑重。〃事实上;虽然唐公这些年没帮仲坚什么忙;外界还是把他看做了咱们李家的人!咱们垄右李家!桃李子的李!〃

一个〃李〃字;被他反复强调了无数次;直听得令人脊背发冷;头皮发乍。李世民迅速将头侧开去;寻找刚才还走在自己身边的刘弘基;却发现对方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跑到侍卫队伍当中去了;此刻拎着酒袋子与弟兄们喝得正欢。

〃即便事实真如长孙叔父所说;咱们也不能把希望过多地寄托于别人身上。打铁还得自身硬;该准备得需要准备;该争得还得去争!〃将目光收回来后;唐公府二公子李世民低声说道。

〃二公子这话说得没错;该给仲坚的支持咱们还得给。一家人么;总不能让别人看了笑话去!〃长孙顺德笑了笑;将手中马鞭遥遥地指向了远方。

这一刻;他意气风发;仿佛如画江山尽在掌握。

第六卷 广陵散 第四章 变徵 (六 中)

也许是行事过于不谨慎的缘故;四月初;有关唐公李渊准备联系子侄起兵造反的流言开始在民间流传。但与以往类似谣言广为传播的情况不太一样;这次的流言是刚刚起了个头;便很奇怪地快速平息了下去。远在江都的皇帝陛下根本没有被惊动;与河东道近在咫尺的东都也没有派使者去核实事情的有无。只有越王杨侗以监国的名义发了一封手谕给李渊;褒奖他一门忠良;多年来为国鞠躬尽瘁。

在此风雨飘摇时刻;理智的人谁也不会因为一个没有任何凭据的流言而明目张胆地去挑衅国家的柱石之臣。况且唐公李渊的侄儿;冠军大将军李旭此刻正率领四万郡兵与十万瓦岗众于济水东岸鏖战。双方杀得难解难分;任何一点外来干扰;都足以影响整个战局。

这场战斗已经打了十余日;从目前情况看;人数不到对方一半的官军仍牢牢地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临近济水河的两个县城阳武和原武还控制在官军手中;为瓦岗军囤积了大量物资的荥泽城也被冠军大将军派遣一支人马死死围住;根本无法给李密提供任何有效的支援。至于距离战场稍远的外黄城;里边的贼军早已主动切断了与其他袍泽的一切联络。包括大半个月前王伯当部在距离该城不到四十里的地方遇伏;被杀得全军覆没时;城中几个大当家都没向外看上一眼。

瓦岗军大当家李密充分吸取了上次兵败的教训。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利用手中优势兵力稳扎稳打;试图凭借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来拖垮对手。但此时的官军已经不是先前的疲敝之师;接二连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士气。在李旭的指挥调度下;他们采用各种各样的灵活战术向敌军发起进攻。攻击最顺利的一次竟然连破瓦岗军四道防线;差一点砍倒了李密的帅旗。

发觉士卒作战能力与官军仍然有很大差距后;李密决定利用营垒来弥补自己一方的不足。济水两岸素来不缺少树木和泥沙;喽啰兵们入伙前又都干过一些农活。所以;无论来自官兵方面的打击有多激烈;瓦岗军最后依然有的是办法将阵脚稳定住;不至于像上次一样出现整支队伍崩溃的恶劣情况。

这种近乎无赖的战术让郡兵们很窝火;但一时又找不到太好的应对之策。所以;在双方养精蓄锐的时候;侮辱挑衅便成了他们的另一种攻击手段。

〃龟孙子;有种伸出头来!〃吃饱喝足的郡兵们大声向对面挑衅;与此相伴的是雷鸣般的鼓声。〃轰、轰、轰〃;一波波如惊涛拍岸。瓦岗军却仿佛根本听不见对方的叫嚣般;躲在木制的营墙后;一声不吭。

〃你们大当家又送另一条腿来了吧;不要急;待爷们慢慢去割!〃促狭的郡兵们尽情地拿上次的失败来羞辱对手;〃这次;爷们要打折他中间那条腿!〃赤色的旌旗迎风招展;雪亮的槊锋在阳光下烨烨夺目。瓦岗军士卒紧握弓弩;脸憋得通红;身体却一动不动。

〃弟兄们散了吧;李密那厮不是个有担当的。为他卖命有什么好处;还不是连几串肉好都舍不得!〃这句话是说原武和阳武两县主官的经历。李旭派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生擒他们两人后;第二天便命俘虏带信给瓦岗众当家;提出以两名〃郡公〃的性命换回张须陀的头颅。而瓦岗寨的回答居然是;张须陀的头颅已经答应由其家人出钱赎回;所以不能拿来交换。于是;两名刚受封半年不到的〃郡公〃便被官军砍了头;首级挂在高杆上留做后来人的警示。

这回;被揭了短的瓦岗军终于恼羞成怒;一批黑色的羽箭突然升起在半空中;然后呼啸着俯冲下来;将郡兵们手中的盾牌砸得叮当做响。官军的弓箭手立刻开始还击;狭长的交战点上空;近万只雕翎来回穿梭。大部分羽箭都没造成伤害;因为敌我双方早已熟悉了这一套;并且都提前做好了相应准备。

也有少数几个倒霉蛋被盾牌缝隙漏过来白羽或地面上弹起的断矢所伤;捂着身体大声地哀嚎起来。袍泽们立刻将伤者拖离羽箭射程范围;红色的血在已经被染黑了的土地上再次添加了浓重的一条;就像大地本身被割了一道伤口。很快;新的血迹被阳光晒干;发黑;然后又被更新的血迹覆盖。

比起两军对冲;羽箭给敌我双方造成的损失都不算大。当值的将领和头目们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吹响角声;喝令麾下士卒停止浪费辎重。天空中猛然一亮;周围的景色瞬间清晰;风声、流水声还有无可名状的天籁声亦在突然变得宁静的战场上成为主流;听在人耳朵里说不出的诡异。然后;便是单调的〃镚!〃〃镚!〃声和木板碎裂的声音;官军和贼军的强弩同时开始发威;巨大的箭杆掠过敌我双方的间隙;砸碎盾牌;砸烂营墙;把盾牌后或营墙后的人像串蚂蚱一样串成串;牢牢钉在地上。

中箭者紧握住贯穿胸口的木梁;双腿交替;在生与死的边缘上徘徊。他们不愿意离开;他们仿佛在这个时候才发现眼前世界的美丽。但天空很快变黑;树叶和远山都失去了颜色。最终;他们的灵魂高高地飞起;看见自己和自己的敌人都仰着头;与杀死自己的武器一同构成了个倔犟的人字。

依旧活着的人将弩箭抬上发射槽;呼喊着耕地推车时常用的号子;齐心协力将弩弦张开。与敌人之间的距离已经超过了三百步;他们看不清对方的面孔;也不知道下一个死于强弩之下的受难者是谁。只是机械地上弩;开弦;开弦;上弩;直到自己也成为受难者;把血液淌满四月阳光下的土地。

弩箭战也持续不了太长时间。丈许长;精钢为锋;薄铁为羽的弩杆在乱世中远比人的生命值钱。很快;被激怒了的一部分瓦岗军便从已经倒塌的营墙后冲了出来;冒着被弩箭穿成蚂蚱的风险向官军的阵地冲去。弩战中占到便宜的官军也不示弱;排成一个个五边型战阵;快速迎住前来拼命者。金属的碰撞声盖住所有声响迅速成为战场上的主旋律。白刃挥舞;血肉横飞;尸体一具接一具地倒下。

喽啰兵们胜在数量众多;官军们的优势则体现在装备和彼此之间的配合上。传自大隋边军手中的小阵快速发挥效果;车轮般彼此交替旋转;每一次变换角度都要收割掉数条生命。喽啰兵的数量慢慢减少;慢慢变得与对方一样多;慢慢变得不如对方;突然;有人发出了一声惨叫;丢下兵器;掉头便逃。恐惧如同瘟疫般散开;传染给身边所有同伴。残存的喽啰们哭喊着退出战场;亡命逃向本阵。郡兵们则快速散开队形;尾随追击;如苍鹰逐兔。大部分逃跑者还没等踏入自家阵内;便被敌人从背后结果了性命。少数幸运者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