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宋-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谋个一官半职,从来没有人能够有师父这样尽心谋划。实在令孤王感叹!”

李成心知,赵构一来年纪幼小,在徽宗面前又不得宠,前来投靠的人大多是看在王府的财物上,前来混点温饱。真正能够帮上他的并没有多少。

第十七章 生财之道

七月,正是酷暑难耐的盛夏,李成带着孙园,打扮成普通文人的样子前往位于王府后面,外城的东福巷内去看一家准备出售的房子。

孙园小心地跟在李成身后,低声道:“这房子原是一个官员新买的房子,因为告老还乡那官员急于卖掉,所以只要价七十两白银,若是再往下拿拿价亦不是难事。”

李成毫不在意地答应着,一边跟在孙园身后来到东福巷内,房子看起来倒是十分整齐。近三百米长的小巷内,只有三户人家,大部分全被这一所宅院占据。从外面的围墙向里面望去,看起来绿意葱葱,隐隐可以看到里面巍峨玲珑的白墙灰瓦,倒也整齐。

孙园这时早已上前叫门去了。半晌,才出来一名身穿皂衫的中年大汉,看到身穿布衣,文士打扮的李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才急忙躬身道:“小官人可是来看房子的?”

孙园看了一眼身边的李成,点头道:“我家舍人听说你家的房子要出手变卖,所以过来验看,若是合适,今日就定下了。”

那人闻言忙侧身让李成入内,一边躬身道:“我家老爷和家眷都已离开,只留下老奴在此照看,这房子三年前老爷五十五整寿便休整过一次,这次若非老爷急着回乡,也不会轻易出手。”

李成打量着院子,只见三进院子,倒是宽敞。最让李成满意的还是后面带着一个小小的园子,里面一个池塘正开着不少睡莲。

看到这房子的确不错,李成忍不住点头道:“房子倒是还算整齐,不知你们要价多少?”

那人看了看李成的衣着,点头道:“纹银六十两,可是绝不能再少了。这里终究是内城,官人可要体谅一二。”

看着后院的池塘,李成心中一动,问道:“这池塘的水可是活水?”

那人急忙点头应道:“乃是从护城河引入的活水,当日也费了不少功夫。”

李成闻言,大感满意,点头道:“既然这样,六十两便算订了,若是可以,这便签了房契,我们成交便是。”

那中年人忙躬身笑道:“官人果然痛快,六十两的确是个极公道的价钱,老汉这就取了房契,请官人过目。”

说毕,转身回房取了房契,交给李成,李成这才示意孙园把准备好的的银子交给他。

接过银子,那人躬身道:“小人张胜,这几日只在下人房中过夜,上房中还留着一些大件的家什,老爷因为带不走,又卖不了几个钱,就让小人把东西给买者留下,也算是个买卖人情。”

李成闻言,忙拱手笑道:“如此可真是多谢了,还请回去向你家老爷替在下道谢。”

张胜摆手道:“小的这就要动身前去追赶老爷,余下若是没有什么问题,这就告辞了。”

李成头望了一眼孙园,看他并没有特别的示意。又查看了所有的房间,发觉房间各处果然留着不少半新的家具,自己这下又省了不少钱,不觉很是满意。

待张胜告辞离开,孙园立刻上前躬身道:“奴婢恭喜官人得此好宅。”

李成摆手笑道:“你回王府收拾东西,我们过几天就搬出来。我自己在街上走走,你就不要跟着了。”

孙园有些犹豫地躬身道:“奴婢自己并没有什么需要收拾的,若是官人有事,那……”

李成皱眉道:“让你回去收拾,就回去收拾,我自己一个大活人在这汴梁城中还能被人吃了不成?”

孙园这才放心了一些,向李成小心地笑道:“奴婢回去立刻命大家收拾东西,随时等着官人的消息。”

说毕,一路小跑地向王府跑去。

看着孙园离开,李成关好房门,在院子里散起步来。院子休整的非常整齐,可见旧日主人对这里也十分喜爱。看着那小小的池塘,李成皱眉苦思,想试试养鱼,又觉得只能是杯水车薪,连自己都不够吃的,哪里算是一门生财之道呢?

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从前看过一期农业节目,正是有关淡水珍珠养殖的,里面提到不少关键性的技术,若是能做成,那可就是发大财了!想到这里,忍不住想起上次赵构送给自己的那颗珍珠,只是直径一厘米左右的粉色珠,形状也算端正,若是放在后世珍珠养殖产业化的情况下,根本不算什么值钱的东西。记得从前自己也给女孩子买过一串珍珠手链,品质远比手中这粒强得多,只是小了一点,也才一百多块钱而已。

这样的珠子,还是宫里赏赐下来的东西。一般来说,古代皇帝赏赐的东西多少要看重一些皇家威仪,品质差些的东西,也不会轻易赏赐。而且连赵构都那样珍视,可见古代的珍珠的确是难得之物。若是能够攻克珍珠养殖的技术难关,那自己在这古代世界可就拥有了一步取之不尽的巨大财富了。

想到这里,心中大感振奋,只是若想攻破技术上的难关,恐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毕竟自己只是看过一期电视节目,里面的东西还是需要亲自尝试才能最后决定能不能行得通。

这时,日渐正午,李成就懒得赶回王府,信步向外城的瓦肆走去,这段时间没怎么见过乔氏父女,自己也有些不大放心。虽然每月让孙园送去一贯钱的生活费,也足够他们两人的基本所需,但是李成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来到乔世昌位于瓦肆不远处新租住的房子前,正要敲门,大门轻轻一响,乔世昌正从屋里出来,看到李成,猛地一怔。立刻大步冲到李成面前,紧张地搓手笑道:“官人为何忽然就过来了?怎么也不带人?这街上车马纷纷的万一……”

说着,又不好意思地笑道:“这新租的院子,也是官人帮着安顿的。如今素娥已经是官人的人了,将来进了门也是当家主母。这可是我乔某万万没有想到的。官人大恩,我……”

看他又提什么恩情之类的话,李成就大感不自在,急忙笑道:“先在这里暂时委屈几日,待天气凉了,就可以搬到我那里去了,也算安顿下来了。”

听李成这样说,乔世昌眼圈微红地点头叹道:“多亏官人照拂,也是素娥的福气。我们父女能够得遇贵人,也算是老天保佑了。”

李成想了想,不经意地笑道:“老爹家中可还有其他亲戚?我孤身一人在京中,并没有什么亲族,若是素娥怕将来孤单,不妨随李成一起住,这样也好照顾。”

乔世昌闻言,感激含泪叹道:“乔某在京中并没有什么亲友,家乡虽然有些亲族,却也不大走动。老身一人,若是搬去同住,这实在有些不大合适。”

李成看他目光闪避,心中就明白了几分,忍不住点头笑道:“过几日我奉王爷之命要离开京师一段时间,恐怕无法照顾周到,所以,今日特地过来看看,也让老爹安心。”

听李成这样说,乔世昌急忙拉着李成坐下,这才点头道:“官人如此周到,乔氏感激不尽。”

看到李成不时向屋内瞥去,心中顿感安慰了一些,轻轻叹道:“官人前来,原该让素娥出来相见,只是素娥为官人清誉,这才执意不肯出来,还请官人见谅。”

李成一直没看到素娥出来,原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情,正自担心,这时闻言,便觉放心了。不由笑道:“李成从西域回来,很多中原礼仪并不清楚,刚才还以为乔姑娘身体不适,既然是这样,那李成就放心了。”

说毕,从怀里取了二两银子和五百文铜钱,交给乔世昌,诚挚地道:“李成需要离开汴梁一段时间,就怕发生什么事情,这点钱你们拿去,若是万一我推迟回来,王府那边断了联系,你们也可以应付一些日子。”

乔世昌闻言,猛地一惊,讶然道:“难道是什么危险的差事?若如此,无论要等多久,乔氏一定会等着官人的。”

第十八章 素娥情重

李成摇头笑道:“这倒也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我也不过是未雨绸缪。这次出去不过是替王爷采买一些东西,想必不会发生什么,老爹尽可放心。”

这时,内室的棉布门帘轻轻一掀,素娥玉容通红地从帘内出来,向李成微微福了一礼,含羞看了一眼,低声道:“官人早去早回,家里有素娥在,一定不会让官人分心。”

李成看着那低垂着缳首,裸露出的一小段雪白的玉颈,和那淡紫色的粗布衣裙遮盖着的玲珑体态,忍不住点头叹道:“乔姑娘和老爹先在这里委屈几天,我已经在内城买下一处宅院,将来搬进去就可以安顿下来了。”

听他提起新买的宅院,素娥动人的玉容上闪过一丝娇羞低低地叹道:“官人为了素娥,竭尽全力,情深义重,素娥百死亦不能报答,今日亲手做了一只绣囊,希望官人戴在身上,就如素娥在身边服侍一般。”

言及于此,清秀的脸上闪过一丝淡淡的温柔,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一只制作精美的绣囊双手捧给李成。

看着眼前的素娥,李成心里忍不住泛起一丝难言的感动。郑重地接过绣囊,却不小心碰到了素娥那冰凉的玉手,只觉那冰凉的手指猛地一颤,小心地缩了回去。正要安慰素娥几句,只见玉容通红秀眸含泪地望着李成,低低地道:“官人远去千里,素娥不能在身边服侍,还望官人好好保重,莫忘了素娥在家倚门相望。”

说着,她小脸猛地一紧,细细地咬牙道:“素娥已经是官人的人了,只求官人莫忘今日之情。”

李成被她说得心头一热,想起那天在瓦肆中第一眼看到素娥时的英姿飒爽的样子,再看眼前柔顺温婉的小女儿模样,心中顿时升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无论如何,素娥如今都要依靠自己才能活下去了。如果自己出了什么意外,很难想象,这父女二人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这时也明白她是担心自己一去不回,又看她神色紧张,就忍不住笑道:“婚期的事情我已经决定了,素娥不要担心。况且我在中原并没有什么亲族,也无需长辈同意,只要我决定的事情绝无反悔。”

素娥闻言,神色终于放松了一些,却还是秀眉微蹙地点头道:“官人此去,千里路远,虽然如今天下太平,还请官人擅自珍重,莫忘素娥还在家中日夜忧心的。”

说毕,玉容闪过一丝醉人的红晕,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大为感动的李成,矜持地福了一礼,转身退入内室,房间中登时恢复了平静。

看着正在发呆的李成,乔老爹轻轻干咳一声,打破沉默,低声苦笑道:“素娥这孩子自小母亲早逝,跟着我这个爹爹便吃了不少苦头。自从流落汴梁又为了养家抛头露面惹人非议,心中苦楚。蒙官人不弃订下亲事。如今每日不出屋门,尽心为官人守礼谨行,便是性命不要,也不能惹来非议影响官人清誉。”

李成闻言,心中感叹,他虽然对这时代的礼教有些心理准备,毕竟这方面的电视剧和书籍也看过,但是却没有想到仅仅只是做了一点普通的事情就让他们这样将命运和自己连在一起,甚至把自己看得恍若性命一般。

不觉点头道:“李成自己能力微薄,将来家里的事情恐怕还要仰仗老爹照顾,所以,你们也要保重身体。”

乔老爹喟然低叹一声,连连点头,又看时间不早,挽留道:“天色不早,官人就在老夫这里勉强用些午膳,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李成想了想,看到老爹眼中期盼的目光,点头笑道:“也好,今日原本不准备回王府去,只是恐怕有些仓促,家里有什么就随便吃些好了。”

乔老爹闻言,呵呵笑道:“这些素娥总算可以了却一些心愿了,她总是盼着能为官人亲手做一餐,尽点心意。”

说毕,进去嘱咐素娥准备午膳。又拉着李成聊起往事。李成这才知道,乔老爹竟然是神宗时王安石变法时大力支持变法的武官,后来变法失败,王安石被贬谪,他也被免去了官职。由于素来正直,虽然做了几年的殿前都司副使,却没有积攒下多少家产,官职被免去之后,便带着家眷回乡务农。却不料又遇到黄河水患,农田尽毁,无处安身,只好拉下脸来到汴梁准备投靠旧时的一些部属,却没想到竟然被人打起了素娥的主意。

李成这时才知道,按照宋代的习惯,只要混迹过市井瓦肆的即便没有坠入乐籍,也要被普通人小看三分。尤其是素娥这样在外面抛头露面的女性,在这时看来,除了做妾,其他普通人家是不会轻易接纳这样的女子为妻的。更何况,是有官员身份的人家。这让乔老爹格外负疚,深感是自己连累了唯一的至亲,这也就是李成先前拒绝提亲时会想不开的原因了。

而被李成这样出入王府而且还有官职的人能够接纳,并且明媒正娶,是乔氏父女万万没有想到的。

听了这些话,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