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宋-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傅闻言呵呵笑道:“既然其余的几位都不擅诗文,那就不如让师师姑娘把张公子的那首新词演唱出来,我们一饱耳福如何?”

秦桧立刻点头道:“师师姑娘一向灵心慧质,自然知道能够将西域的曲调修改的如此动人,其高明之处也不下于张公子的文采。所以,在下倒觉得,李大人一直谦逊而不愿展示自己的才华,实在更叫人佩服!”

李成闻言这才感到,秦桧能有后来的成功,实在和他本人这种机敏的观察力有些联系。这样一个小场合,他都这样能将李成有些牵强的话还能解释的这样圆满,李成当真更加不敢小看他的厉害了。

果然,听了秦桧的话,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点头称是,张元干也忍不住点头道:“秦大人的话说的的确不错,李大人几次为皇上举贤,都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几次都不婉拒皇上的封赏,的确的叫人感到惊讶。如今这样一心为国,而又不为名利所动的君子,真是越来越少了。”

第三十五章 谈笑之间

李成正要开口,孙傅也点头叹道:“李老弟,我孙傅上次不能出力帮忙,还在你关入台狱的时候没有去看你,你还能毫不计较依然把我孙傅当朋友,实在是真正的君子,我孙傅……哎……愧对朋友啊!”

李成一向没有这时代的忠孝仁义那些概念,只是做事一向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考虑问题很多是从人性的角度去看。这时闻言,不觉叹道:“当时的那种情况之下,孙兄所为也是人之常情,不必愧疚了。”

秦桧看大家之间气氛有些尴尬,忙笑道:“张公子的新词在何处啊,何不拿来让师师姑娘唱来?”

张元干闻言,急忙从怀中取出写好的新词递给师师,笑道:“一首小词随便赏玩,师师见笑了。”

说毕,仔细默念了几遍,这才吩咐丫头命隔断外的乐师做好准备,乐声乍起,师师含笑道:“张公子这首新词乃是《瑞鹧鸪》,这便唱来。”

话音未落,朱唇轻启,伴随着悠扬的乐声,低唱道:“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馀春。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取自由身。”

一首言志的慷慨之作,被师师唱来更添三分哀婉七分幽怨,听得在场的几人也忍不住暗自叹息。

想起即将发生的浩劫,眼前在座的几人十年之后悬殊之大,令人感概。李成不觉仰首将杯中的温酒饮了,低叹道:“只是不知,将来在座诸人能有几人赢得这自由之身,若是繁华落尽,恐怕再无今日之心情了!”

看他说的很是沉重,在场几人很是诧异,孙傅忍不住放下手里的酒杯,惊讶地道:“李老弟,为何忽然如此伤感,莫非是遇到了什么……”

师师陡然听到那句“繁华落尽,再无今日之心情”便已经痴了,望着李成眼中流露出的真切的伤感,心中骤然一痛,差点失声低呼起来。

张元干也被李成的话深深打动,失声道:“好一个繁华落尽,真没想到李大人竟然也是善感之人。”

师师这时亲自倒了一杯温酒递给李成,有些不自然地嫣然笑道:“李公子果然心思深沉,师师不该失礼,只是不知李大人为何回京之后数月未见呢?难道是嫌弃师师这里污秽不堪?”

大家都不明白师师为何这样针对李成,但是也都感到了一丝不对,张元干急忙笑道:“师师,今晚的新词师师觉得如何?常说好男儿志在天下,在下也是心有所感,实在献丑了。”

李成正不知如何解决眼下的危机,想了想忙笑道:“我是不通诗文的,没什么可以献丑的,不过只能将最后一枝西域的胡曲唱出来算是眼下的心意了。”

梳篦,飞快地想了想,想起后世林林总总的各种流行歌曲,只能在旋律最接近这时代欣赏的曲调中寻找,忽然想起一首屠洪纲的《霸王别姬》,感觉意境和自己现在的心境有些相似之处,便低声唱了起来。

一曲唱罢,满室寂静,李成微微一呆,看着闭目沉思的孙傅,又看看隐隐带着泪痕的张元干,正要询问,转眼又看到师师玉容苍白地望着自己,借着房间里的灯光,隐隐可以看到她眼中闪烁的泪花。

看到大家反应这样厉害,李成只好苦笑道:“我真是不通音律,大家不要见怪,就当没有听到吧。”

不等其他人开口,师师已经颤声道:“这曲子真是难得,难得李郎感情真切,听得师师心痛欲碎,这样的曲子,真是世间难得听到,师师这些真是班门弄斧了。”

孙傅这时也忍不住叹道:“好曲啊,真是难得听到这样慷慨激昂的曲子,我们这些人写的东西真是不能相比了。”

李成这才放下心来,忙苦笑道:“曲子是我胡乱哼唱的,只是我不通诗文,词是我乱写的,真是不好意思。”

师师闻言,秀眸微微一亮,仔细打量着李成,大有深意地笑道:“郎君可否时常过来指点师师?这样的佳曲世间罕见,若能学到一些,也算是人生幸事。”

李成看她已经不再生气,这才放下心来,闻言急忙点头道:“师师无需客气,李成若有时间一定时常前来。”

看到师师眼中满意的笑容,李成忽然觉得自己这段时间对师师的冷落真是辜负了美人啊。想起美人,忽然眼前又浮现出完颜惠敏那精致而带着一丝精明干练的笑容来。只觉得心中猛地一痛,或者,自己最辜负的应该是完颜惠敏才是。

从李家行院出来,天色已经将近二更,喝了满腹的温酒,一身燥热,被外面的北风一吹,更觉头痛欲裂。李全急忙给李成披上貂裘,这才扶着他向停在门外的马车走去。

看到李成醉得不轻,李全小心地替他围好貂裘,又将暖炉塞进李成怀里,低声道:“官人,外头风大,小心受风。”

李成神智还清醒一些,闻言含混地道:“我先上车,看到张公子和孙傅他们打个招呼……”

李全将李成附近车中,有从车子里的水狐狸倒了一杯早已准备好的解酒茶递给李成,小心地道:“官人,几位大人的马车都已经离开了,大人先喝口茶解解酒气。”

李成接过茶水,一口气喝了,这才觉得浑身无力,只好靠在马车的后壁上,低声道:“走吧,还等什么?”

李全为难地看了一眼,李成小心地道:“半个时辰前,李姑娘的侍女让小的离开前稍候片刻,官人看……”

李成努力让自己保持着清醒,这才探身向车外望去,果然看到一名小丫鬟匆匆从旁边的角门出来,一路小跑地来到李成的马车前,将一个小小的包裹塞进马车,低声道“官人,回去打开一看便知。”

说毕,不等李成询问,就转身急急消失在黑暗中。李成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想大声喊她回来,又觉有些不妥,低头向手里的包裹望去时才发现包裹上竟然有两滴鲜血样的污渍;看的李成微微一惊。

回到家里,素娥果然还没有休息,而是等着李成回来。虽然喝了不少,可是李成身体对于酒精的抵抗力还不是这时的酿造酒能比的。加上那个神秘的包裹,他的醉意便无形中消散了不少。

待下人们退出去后,李成这才取出那个包裹,小心地打开看时才发觉竟然是一封厚厚的书信。那个丫头,李成在师师那里从未见过。虽然李全说她是师师的丫头,李成还是有些怀疑。这时看到包裹里竟然是是一副卷轴,看起来送信的人不想让人看到送来的是什么,而希望别人看到时误会为其他的东西,比如钱财之类。

看到李成取出一封书信,并且神色紧张,素娥立刻向外间望去,看到丫头们都不在,这才关好隔断内的小门,低声道:“官人,怎么会忽然有人送书画来,偏偏有这样晚了,难道是有什么蹊跷?”

李成这时已经酒意全无,闻言看了一眼素娥,便小心地拆开了书信。仔细看时,却发觉竟然是一副画好的绣像,画中之人眉目之间,与师师有七分相似,再加上神韵气质,宛然就是师师含笑相望。

看到是师师的画像,素娥仔细看了两眼,低声道:“官人,这画像莫非是熟人相赠?怎么官人看的满脸喜色呢?”

第三十六章 画像传情

李成收好画像,笑道:“没什么。这次回京之后一直没有去看望师师,今晚总算见到她了。只是没想到她会送来这样一幅画像。”

素娥将画像重新拿出来,低声道:“师师姑娘对官人倒是一番情意,官人不可辜负。”

李成想起师师那含笑的秀眸,心中有些黯然,不觉叹气道:“师师如今身份不同,我和她之间的事情决不能让人知道。这幅画,你还是收起来,不要被人看到。”

素娥闻言,点头叹道:“官人说的极是,可叹师师这样的女子,也不能得到皇上的真心,却……还不如玉娘,能守着官人这样的仁厚君子,安然度此余生。”

李成不觉失笑道:“师师终究不是普通女子,她的归宿恐怕不是我这样的普通人可以相配的。”

素娥摇头道:“这倒未必,她这样的女子,其实正是官人这样非凡君子可以相配。只是如今时机未到,不然这样的女子娶进门来,倒是可以帮官人不少忙。”

李成听她越说越离谱,只好笑道:“师师乃是皇上的人,若想娶她,恐怕不是易事。”

素娥点了点头,低声道:“既然她服侍了皇上,皇上却显然无心替她赎身,又或者命她从良,可见不过是兴头上玩玩罢了,终究不是长久。唉!”

看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全没有因为自己去青楼厮混而生气,李成反倒有些愧疚,不觉揽着她的纤腰,柔声道:“过了年,我们养的河蚌长得也就差不多了,等天气暖和了,就可以尝试养殖珍珠了。如果珍珠能做成,皮蛋这个秘法我觉得倒是可以待价而沽,皮蛋这几年太招人瞩目了。”

素娥没想到李成竟然要养殖珍珠,不觉失声道:“珍珠也可以养的吗?这个可是太过匪夷所思了。官人的想法简直世间少有。若是果真能养出珍珠来,小小的皮蛋可真的可以放手了。偶了养珍珠的秘法,李家世代都可以不愁衣食了。”

看着素娥惊喜的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样子,李成暗自好笑。不过他心里也有些担心,养殖珍珠毕竟不是腌制皮蛋那么简单,后世的珍珠养殖也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完全成熟,想要在这个时代真正把珍珠养好,实在是件万分艰难的事情。便是养殖中出现的病害就很难应付。所以究竟能养到什么程度,李成还真是没有多少把握。

这时看到素娥这样惊喜,也不好说太多,反正到时候如果养殖不能成功,那就还有皮蛋和玻璃。虽然玻璃被自己烧制的很不理想,但是拿出去也是不错的好东西,养活全家也不是难事。

这时不觉笑道:“都不过是尝试罢了,若是不成,还有皮蛋可以依靠。不过我们终究不能太过依靠皮蛋,所以……”

素娥闻言,立刻笑道:“官人的话正是呢,妾身已四处购买田产。除了官人所说的江南,妾身新购置了四处田庄,汴梁附近也新买了一处,正要说给官人呢。”

李成知道素娥不希望自己经营太多商业,便笑道:“田庄多些自然好,只是我想过几年辞官之后,迁往江南好好享受人生。所以北方不要再买太多田庄,还是主要在南方买些吧。”

素娥笑道:“妾身知道官人日后想要迁居江南,所以除了在南方买下田产房舍之外,已经依照官人的意思在临安城里开了售卖皮蛋的店铺,同时也将一些皮蛋运往临安,由于两地遥远,皮蛋运送不便,妾身想让几位姐妹也学会腌制皮蛋,然后让她们前往临安打理家业。只是又不放心她们的安全,正要问问官人的意思。”

李成闻言,点头道:“那就先不要卖皮蛋了,我们现在还不需要多开店面,家里的钱也足够花用,光是十几个上好田庄的收入,便已经足够了。你也不要太劳累了。”

素娥闻言,点头笑道:“我还好。只是希望家业兴旺,将来宝儿长大了,继承一个厚实的家业,那我才算放心了。”

李成闻言,知道她是太看重宝儿,不觉笑道:“放心吧,宝儿将来虽不一定富可敌国,但是一定也是富甲一方,不会让你担心的。”

说毕,揽着素娥的纤腰,将她搂进怀中,俯身在那洁白的玉耳边低声道:“好了,不要想那些太遥远的事情了,还是我们好好珍惜眼前的时光,我们还是做点要紧的事情才是……”

*********

过完了年,天气渐渐暖和,李成命人筹建的义学也置办的有模有样,请了几名落第的举人,又免费招收了十几名穷人家的读书的孩子。读书的地方就选在李成在汴梁的田庄上。同时,田庄上佃农的孩子也可以免费去读书。这一下,李成的名字渐渐在百姓中间传播起来,不少读不起书的人开始慕名而来。李成的名声,竟然开始传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