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宋-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李成说起这样新鲜的主意,徽宗立刻抚掌笑道:“果然爱卿的想法更加新鲜。只是有趣的故事确实不多,爱卿无妨写几个交给内府,有他们依照故事填制新词。”

李成心中苦笑,幸好他厚实看过的电视剧和小说足够多,到时候随手拿来改编一下,交给内府也就是了。不禁笑道:“只是不知皇上喜欢什么样的故事?”

徽宗笑道:“你随便弄几个也就是了,上次你弄的什么西游记,朕和爱妃都非常喜欢。就连太妃也很是爱看,朕还特地准备了一班歌妓每日服侍太妃。若是你能再编来更有趣的故事,朕和太妃恐怕也要重重赏你了。”

李成准备和徽宗说一说有关前次提到的和亲,看徽宗心情不错,便小心地道:“皇上,上次微臣所言和亲一事不知怎么样了?”

徽宗点头笑道:“朕正要说此事呢,童贯刚刚送来一封捷报,他以步兵五千剿灭了对方一支两千人的骑兵,这样看来若能顺利平定辽国,朕哪里还需要和亲呢?所以,朕已经吩咐童贯,这次务必要得胜而回。”

李成知道这仗打不赢,可是也不能说出来,只好勉强笑道:“皇上放心,童大人一向晓勇,这次一定也能顺利回来”

由于知道事情的结局,他不能违背自己已知的结果,便故意只说顺利,而没说胜利。徽宗并没有觉察这小小的不同,只是笑道:“是啊,朕这次对童贯抱以极大的信心。看来我朝能有童贯这样的能臣也是社稷之福啊!”

李成闻言心中冷笑,不知徽宗几年之后被金人百般凌辱之后,还能不能想到今天的话呢?李成忽然有些可怜徽宗,这位皇帝,大概是历史上死的最凄凉,而且也是活着最受凌辱的皇帝了。如徽宗最相似的莫过于南唐后主李煜,可是李煜生前所受的侮辱比起徽宗赵佶来说简直就是幸福了。

眼前徽宗这最美好的生活已经所剩无几,他若是能早点知道自己的结局,还能这样轻松惬意吗?只是李成不会说出这个历史的结局,即便说了,会有人相信吗?想到这些,李成暗自苦笑起来,那样的巨变,若非自己明确地知道历史的结局,恐怕也很难从眼前的繁华盛世中想像得到。更不用说,一心只以为自己的江山万年牢固的徽宗君臣了。眼前的徽宗和历史上的南唐后主李煜又何其相似啊,李煜那句痛心疾首的“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的名句,也不知道徽宗会不会在金人的牢狱中想起?

第八章 又见赵构

宣和五年的春天来的比往年早了一些,李成除了每日前往御史台上班,便是和家里的妻妾安心打理皮蛋上的生意。由于利润丰厚,皮蛋已经卖的遍及大宋南北,有一些甚至被卖到了西夏和辽国、金国。

李成每日小心地照应着池塘里养殖的河蚌,却总是难以养活,待到这年,才慢慢地掌握了利用旁边小窑控制水温的具体办法,使得一直不断死亡的河蚌终于渐渐开始了稳定的生长,如果是这样,再长两年,就可以出珍珠成品了。李成小窑里烧制玻璃的手艺也日渐精湛。是

虽然每次烧制逗得李成亲自动手,十分脏累,可是素娥却坚持只能李成亲自去做这件日后可以指望的独门秘技。

随着烧玻璃的经验越来越多,李成的玻璃终于开始渐渐透明了一些,虽然他尝试着烧了一点茶杯碗碟之类的日用品,素娥却不舍得轻易拿出来用。而是直接挑了几件品质不太好的,只给宫里和康王府送了几件,便惹来一片惊叹之声。

一些见过这些玻璃的人,纷纷上门询问,李成只说是偶遇西域商队,花重金得来的,因为此物贵重,便只给宫里和康王送去。

这天散了朝,李成便接到康王赵构的请柬,命他前往一叙。由于李成这时已经算是十分显赫的重臣,两人之间为了避嫌,几乎绝少走动。

接到赵构的请柬,李成便知道赵构可能是因为童贯出征的事情着急了,这才不顾一切地出面来见。

赶到王府的书房,赵构早已在书房内等候了。看着满室的书法字帖,李成上前拱手道:“王爷,微臣见过王爷!”

赵构叹了一口气,上前扶起李成,皱眉道:“这次你为何要举荐童贯?难道不能举荐其他人吗?”

李成自然知道赵构的心思,不觉轻松地笑道:“王爷,这件事微臣并没有举荐童贯,不过也没有反对罢了。不过是希望蔡京、童贯、王黼等人互相之间斗得越来越激烈,只有这样,王爷才能找到机会。”

赵构冷冷地道:“什么机会?童贯输赢都与本王无关,师父还是说清楚一点为好!”

李成有心震慑一下赵构,免得这家伙将来反咬一口。闻言故意神秘地点头叹道:“童贯这次用兵必败无疑,若是使用王爷的人前往军中,反而赔上了自己的实力。因为辽国皇帝对然去世,但是辽兵毕竟依旧晓勇,不是童贯这样的人能够轻易战胜的。而且,这次微臣也没有举荐童贯,只是皇上信任,加上王黼数次上奏,才能促成这件事。”

赵构闻言还是不放心地皱眉道:“若是童贯大败而归,岂非就要连累了师傅?”

李成笑了笑,摇头道:“童贯自然会想办法把这件事在皇上面前扭转过来,只是他究竟如何热挽回,我就暂时无法知道了。不过依照皇上对童贯的信任,可能不会惩戒他的。”

赵构半信半疑地望着李成,有些犹豫地道:“这次师傅为何不反对童贯出兵呢?你难道师父这样坚信童贯不会输吗?”

李成平静地道:“之所以没有举荐其他人,其实也不想这时候牺牲掉将来对于殿下有用的人。殿下应该知道,这次蔡京之子蔡攸已经领了粮草督运一事,若是另外举荐没有实力却空有才华的人,到头来也只能是给蔡京父子垫脚。与其这样,还不如留到将来为殿下所用。”

赵构冷笑一声,摇头道:“蔡攸真是好大的胆子!孤听宫中所言,大军开拔之前父皇在宫中为童贯和蔡攸赐宴,蔡攸竟然指着父皇身边的两名宫女要求大胜之后,父皇将这两名宫女赏赐给他。如此嚣张,简直令人发指!”

李成倒不知道蔡攸竟然还有这样的惊人之举,不觉诧异地点头叹道:“皇上对蔡京父子真是骄纵了一些。”

赵构闷哼一声,冷笑道:“蔡老贼如今除了父皇,还能将何人看在眼中?”

李成点了点头,郑重地道:“王爷,微臣已经在太原布下一枝可以放心的军队,将来时机一到,便可为殿下效命!”

赵构这时只是一名刚刚长成的少年,这时听到有军队可依,登时惊喜地望着李成低声道:“难怪师傅放弃富庶之地而要前往边关,竟然是为了拿到一个可以依靠的屏障!”

李成看他想的不是很深,不觉笑道:“边关的厢军虽然不如禁军那样精良,却因为时常和辽兵作战,而经验丰富,打起仗来一个个抵得上一倍的禁军!而且厢军的调动也不如禁军那样严格,稍微安排一些自己的人进去,也不会引起皇上的疑心。我们只要有兵在手,一旦有事自然可以自保。”

赵构闻言,兴奋地望着李成,点头道:“这样说来,我竟然比太子还强些,他如今只见过京师的殿前亲军司的几名将领,我却有师傅这样的高人在幕后指点,看来果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李成笑了笑,低声道:“王爷可在百官之中多多作些有助于声誉的事情,只要对王爷的清誉有助,那就不妨多做。”

说到这里,吩咐跟着自己前来王府的孙园进来,这才笑道:“李成这里弄了两套玻璃制成的文房用具,天下间,恐怕也只有这两套,一套王爷自用,另外一套王爷拿去献给皇上。其实若是能将另一套送给太子,让皇上明白王爷绝没有觊觎太子之位的野心,对王爷来说才是最好的。”

说毕,孙园小心地捧上两个锦盒。李成接过锦盒,示意孙园退下这才打开了锦盒,请赵构过目。

其中一个大些,里面放着一套透明的玻璃笔洗、玻璃镇纸玻璃笔架和一个玻璃笔筒。放在大红的锦盒中愈加看起来晶莹剔透,璀璨夺目。打开另外一个小了一半的锦盒,里面是酒红色镇纸和一个笔洗,另外还有一枝酒红色的玻璃笔杆。

看着眼前的两套东西,赵构怔了怔,才低声:“这两套东西我都带进宫中去吧,只要将来能如愿以偿,这两套东西都是我的,不过暂时不在我手中罢了。”

李成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他很担心赵构想不通里面的关键,扛不住对这些东西的喜爱。这时看她竟然能这样想,不觉欣慰了很多。

看到李成的神色,赵构笑了笑,低声道:“师傅能否再弄一件这种玻璃器皿来?我想送给皇后,这样,她才不会在父皇和太子面前说我坏话,对母妃在宫里的日子也能好些。”

李成叹了一口气,点头道:“想不到殿下竟然如此有心,我尽力去找找适合献给皇后的东西吧。过几日我命人送来便是。这些东西虽然贵重,李成也是倾尽全力才弄到,不过是李成的一点心意罢了。”

赵构听到李成说的有些勉强,不觉紧张地道:“请师父无论如何也要帮赵构,这次索然不必非要送给皇后,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圆满一些。”

李成无奈,只好点头道:“我只能尽力,若是没有合适的东西,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从王府出来,李成还有些惊讶于赵构的变化,这才发觉不知不觉竟然转眼过去了将近三年,赵构也从一个不大懂事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即将长成的少年,只是这孩子心思之中,城府之深,也让李成有些吃惊。不过,想到赵构后来的经历,李成倒不觉得这种变化有什么不对。

第九章 烧制玻璃

回到家里,因为赵构的事情,李成挂念着家里最新一炉玻璃的烧制,一进门便急匆匆地来到花园后面的小窑去看最新的玻璃烧制的情况。由于烧制玻璃需要的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也都是成本极低的东西,这些东西每次也都是李成亲自准备好之后,由墙外的仆役隔着墙用这时代最好的铁制鼓风机给熔炉内加温,再由男仆们做好熔化工序,由于玻璃的烧制本身在这时代就有少量的烧制,只是由于工艺上和现代玻璃的工艺相差很大,做的玻璃极易碎裂,不能正真发挥使用功能。李成的玻璃由于在后世高中课本中详细地介绍过。所以李成饥饿和这时代的玻璃制作方法,反复试验之后才勉强掌握。这段时间的无数次尝试之后,终于掌握了最重要的退火这道工序。每次玻璃的烧制,李成都要亲自承担玻璃这个最重要的的工序。

从王府出来,李成还有些惊讶于赵构的变化,这才发觉不知不觉竟然转眼过去了将近三年,赵构也从一个不大懂事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即将长成的少年,只是这孩子心思之中,城府之深,也让李成有些吃惊。不过,想到赵构后来的经历,李成倒不觉得这种变化有什么不对。

回到家里,因为赵构的事情,李成挂念着家里最新一炉玻璃的烧制,一进门便急匆匆地来到花园后面的小窑去看最新的玻璃烧制的情况。由于烧制玻璃需要的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也都是成本极低的东西,这些东西每次也都是李成亲自准备好之后,由墙外的仆役隔着墙用这时代最好的铁制鼓风机给熔炉内加温,再由男仆们做好熔化工序,由于玻璃的烧制本身在这时代就有少量的烧制,只是由于工艺上和现代玻璃的工艺相差很大,做的玻璃极易碎裂,不能正真发挥使用功能。李成的玻璃由于在后世高中课本中详细地介绍过。所以李成饥饿和这时代的玻璃制作方法,反复试验之后才勉强掌握。这段时间的无数次尝试之后,终于掌握了最重要的退火这道工序。每次玻璃的烧制,李成都要亲自承担玻璃这个最重要的的工序。

幸好他做的极少,只供自己使用和送人,所以还能支撑下来。虽然每件拿出去都可以卖得出惊人的高价,但是李成还是不准备让人知道这个秘密。所以家里上下只用了十名最老实且信得过的男仆再做这件事。

由于早上自己烧制的玻璃杯正在退火,李成回到家里就向退火窑这边赶来。退火最重要的温度控制。李成让不同的工人负责不同的工序,他们就很难掌握全套的技术,也就不会造成泄密。

感到退火窑时,已经成型的玻璃半成品刚刚送进窑内,李成这才松了一口气。小心地观察着窑内温度的变化,李成依靠自己这段时间反复磨练出来的经验,坐在孙园搬来的仪仗躺椅估算着时间和温度。由于有自己从二十一世纪带来的太阳能夜光腕表,他可以准确地掌握窑内的情况。

成型的玻璃进入李成自己设计的简易退火窑大约三个小时,由于这时室外温度不高,根据无数次失败得来的经验,李成示意李安打开窑门。

李成这套比较完整的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