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宋-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成自然知道这些内侍的厉害,哪里敢真的把这话当真,不觉笑道:“公公在皇上面前服侍,乃是天子近臣,自然不是李成可比的。”

张才收了银子,笑道:“宫中还有要事,老奴就先告辞了。”说毕,带着那几名内侍,向李成微微拱手一礼,大步而去。

看到张才离开,李成这才拿起那两只官窑的插瓶仔细端详起来,果然发觉精美异常,想到后世几乎没有存世的北宋官窑瓷器,这东西若是拿回去,那真是价值惊人了。

看到李成仔细打量那两只插瓶,秦桧轻轻走到桌子前,看着那两只玻璃盖碗笑道:‘想不到这便是所谓的的西域玻璃,此物现在极是珍贵,这样一对茶碗,一般人家亦是难得之物。“

李成哪里敢说自己想烧多少有多少,只好笑道:“小弟家里也有几件,只是却不及太子所赐这样的珍贵。”

秦桧看着朱漆托盘内两只晶莹剔透的玻璃盖碗,叹气道:“秦某也是首次看到此物,据说这种玻璃乃是西域秘法制成,永不开裂。我大宋虽然也有玻璃,而且颜色鲜艳,却不能制成器物,只能造些细碎之物镶在金银上面,即便如此也要开裂,真是不知西域之人有何秘法能烧制如此不开裂的器物,很是难得啊。”

李成心中好笑,面上却还得勉强忍着,在场的其他几人也看着桌上的玻璃茶碗议论起有关西域玻璃秘法来。

第十三章 青年赵构

孙傅笑道:“听说此物乃是从西域而来,可是下官问了不少西域的商贾竟然对此都毫不知情,而且此物最早也是在王公贵族间流传,或者是宫中秘制之物也未可知。”

张邦昌和李成见过几次,两人并不算陌生,闻言也点头叹道:“此物难得的还是不易破损,而且颜色如此纯净,实在是令人惊叹,前次我也只是在太师府上见过太师书房里有一只玻璃笔很是精美。据说,也是皇上御赐之物。”

张元干淡淡地笑道:“此物纯净无暇,实在是令人看起来神清气爽,若是用来喝茶,的确亦是难得的享受,果然是好东西。”

秦桧点头道:“这一对茶碗,也只是宫中才能用来赏赐之用,便是王府恐怕也难以如此啊!我们若非沾了大人的福泽,恐怕也难得看到”

秦桧的话,让李成浑身都不自在起来,不想再说这个话题,便命孙园将东西收下去,这才笑道:“大家前来都是一番心意,李成不胜感激。”

这时,李全在书房外晃了晃,李成便知道他一定是有事,便笑道:“家里的事情真是太多了,招呼实在不够周到。”

秦桧看李成神色有些不耐,急忙笑道:“大人恐怕已经劳顿不堪,我们还是告辞为好,明日在李家行院为大人庆贺,还望大人赏光。”

李成笑道:“大家的盛情李成不敢拒绝,明日一定准时前去。”

秦桧看着李成,从宽大的衣袖里拿出一个小小的大红锦盒,笑道:“这是秦桧特地书写的一卷《离骚》今日献给大人只做赏玩之用。还望大人不嫌秦桧字迹丑陋,权且收下。”

李成知道秦桧虽然历史上的名气非常糟糕,但是他的书法的确是大家公认的。能得到秦桧的一卷真迹也是不错的事,不禁笑道:“既然不是贵重之物,李成收下便是,这也是秦大人的一番心意,李成不敢拒绝。”

秦桧看他收下,这才轻松地看了一眼周围的几人,笑道:“大人家境殷实,下官不敢卖弄,这点书法算是聊表心意罢了。”

孙傅立刻笑道:“下官于李大人相交甚厚,这次李大人荣升枢密使,乃是可喜可贺的事情,虽然不知道如何表达心意,但是正巧前几日刚得了一卷米襄阳的书法,虽然不是旧物,难得的确是襄阳居士精妙的书法。”

李成开始不知道他说的米襄阳究竟是谁,转眼看到秦桧脸上失神的样子,忽然想起著名的北宋书法家米芾来,他也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中最为有名的一位。

想到这里,不觉笑道:“这如何敢当?未免……”

孙傅急忙摆手道:“我不擅书道,是以只能找来他人之作略充门面,若是大人不收,我可实在无法见人了。”

其他几人这时也纷纷附和,李成无奈只好收下,只是看到李全在院子里的身影,不觉笑道:“李成实在不敢再受,大家的心意,李成心领了,只是还有要事,实在不能相陪了。”

说毕,示意孙园送客。自己便匆匆向门外走去。

来到院子里,李全急忙迎上来,在李成的耳边低声道:“官人,康王爷亲自来见官人了,如今正在花厅等候。”

李成微微吃了一惊,没想到赵构会忽然前来亲自见自己,想起先前猜测童贯会失败的事情,便觉有些尴尬,早知道会穿越就好好去看看历史书了。只是眼下已经这样,也只能带着李全匆匆向花厅赶去。

刚到了花厅,就看到赵构只穿着普通衣服,一身书生打扮地坐在厅中看着外面花园里的刚刚抽出嫩芽的花草。

看到赵构的样子,李成有些不知道他的来意,不觉拱手道:“不知王爷驾到,李成失礼至极。”

赵构叹了一口气,低声道:“师傅这里果然悠哉,比起师傅这里,王府快要把人闷死了。”

李成惊讶地笑道:“王爷今日前来,莫非是有重要的事情?”

赵构微微一笑,点头道:“这次童贯得胜,和师傅的预料正巧相反,看来童贯的运气果然不错。”

李成苦笑一声,再往下他虽然知道童贯会被封为王爷,却不好说出来了。闻言,只能摇头道:“童贯这次的胜利的确是靠着运气,只是我还是没有想到辽国会出问题,看来果然思虑不周。不过战场上的事情,往往瞬息万变,难以单凭一种可能就肯定战场的局势。这次童贯大胜,若是顺利和金人联手,收回燕地自然不难。”

赵构皱眉道:“那么师傅的意思是本王和童贯……”

李成摇头道:“童贯如今权势越来越大,但是他终究都是内侍,身份很难和普通人相比,王爷还是静观其变。童贯虽然深受陛下信任,可是太子对童贯早已十分不屑,王爷倒不妨和太子多多走动,暗中驱虎吞狼,使他们鹤蚌相争,王爷在从中取利。”

赵构眉头深锁地摇头道:“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太子乃是皇后所出,亦是长子,被立为太子显然十分自然,可是赵构还是不觉得事情会变成师傅说的那样。我们这样费尽苦心,未免有些白费辛苦。”

李成看着年轻的赵构,心中很是叹气,这个孩子,果然没什么胆色,只是不知道历史上的赵构究竟是怎么被群臣看中的。想来,一定和当时齐王被金人杀死之后的局面有关。

看到李成有些漫不经心,赵构有些不耐烦地道:“难道师傅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

李成叹了一口气,苦笑着点头道:“王爷不用心急,有些事既然注定,就很难改变,李成既然说过要让王爷取太子而代之,就必定可以实现。只是眼下时机还没有到,还需要我们耐心等待。”

赵构看着李成,沉思许久,才忽然笑道:“也罢,要说赵构能取代太子,说出来,不但没人相信,就是本王自己也都难以置信,只有师傅这样肯定,令赵构十分感概。”

李成看他还是有些怀疑的意味,也不去辩解,只是笑道:“时机未到之前,李成自然是皇帝臣子,但是只要时机一到,李成的身家性命便在王爷身上了。王爷不信,李成不怪,只是希望时机到来的时候,王爷能相信李成。”

赵构立刻点头道:“好!本王到时候,一定信你!”

李成看着眼前的赵构,心中的感情却十分复杂,这个少年,无论从那方面来说都不适合成为一个领导人,只是李成却不能做出其他的选择。假如齐王能侥幸在那场巨变中活下来,皇位怎么都轮不到赵构来坐。

他不知道究竟是自己因为历史而改变,还是历史因为自己而改变,这种感觉随着时间的流逝让他越来越不安。有些想法真的让他有些畏惧,如果这个历史本来不是那个已知的历史,自己还能去选择赵构吗?

正想着,赵构忽然笑道:“上次师傅送来的那些玻璃本王已经全部送进宫中,父皇和皇后太子都果然大为高兴。皇后虽然没有赏赐本王,却赏赐了母妃不少东西,这一切都是拜师傅所赐。可惜今日不宜再留下去,赵构这便回府去了,师傅若有事情,一定要提醒赵构才是。”

看着李成,赵构心里虽然并不相信他的保证,可是看到李成那种难以揣测的超强能力,他还是希望自己不要真的错过机会,这才嘴上答应,相信李成。只是私下里,他只将这句话作为一种渺茫的希望罢了。

第十四章 心怀不安

送走了赵构,李成的心情有些沉闷。他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错,特也不知道历史究竟能不能改变,改变的话,究竟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他实在有些难以取舍。

转念又想起素娥和宝儿那天真可爱的笑容,这才想起,自己终究都是普通人,即便是穿越时空而来,却还是要努力为了家人而活下去。

看到李成回来之后,神色有些不好,四女都小心翼翼地互相看了一眼,素娥这才勉强笑道:“官人,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成看着素娥,叹了一口气,摇头道:“有些事情难以取舍,使人心神纷乱。”

素娥将宝儿交给身边的保姆,命众人退下。看屋内只剩李成,这才皱眉道:“刚刚皇上和太子赏赐的东西妾身已经看过,莫非是因为这玻璃而出了什么事情?”

李成摇头道:“没有,只是我自己心里有些选择不知该如何去做,所以很是心乱。”

素娥轻轻靠在李成胸前,低声道:“官人,有些事情不妨顺其自然,既然我们无力改变或者挽回,那就顺其自然吧。”

李成心中苦笑,只是也知道素娥说的很有道理,不觉点头叹道:“我明白,我知道怎么做,放心吧。”

看到李成的神情,素娥就知道他没有放下心里的事情,忙笑道:“正说呢,不知道晚间官人想吃点什么,妾身命人去准备。今日总是喜事,官人何不开心一点,和大家好好热闹一番?”

李成看着气质成熟了许多的素娥,笑道:“岳父大人在乡下可好?这段时间竟然没有派人前去问候,娘子可曾派人前去?”

素娥笑着叹了一口气,摇头道:“当日我们父女走投无路,无人肯助一文钱,如今爹爹在乡下总是可以颐养天年了。”

李成看她又想起从前的事,不觉也叹气道:“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不要去想了,我想明年我们在江南的宅子就差不多了,我想让岳父先去南方,若是他不愿去也就算了,将来我们南迁的时候,再一起走不迟。”

李成算算时间,距离靖康之耻已经不远了,担心到时候一旦乱起来,就无法分心照顾,但是又觉得这样猛然让老人去南方的确有些说不通,便只好说的委婉一些。反正将来事情怎么样,还很难说。

听李成这样说,素娥皱眉道:“虽然说先让父亲前往南方倒也不错,只是就恐父亲不肯答应,这样一来,就恐误了官人的事情。”

李成忙拉着素娥的手,低声道:“算了,如果岳父不愿去南方,我们到时候再说吧。反正还得两年。”

素娥闻言,惊讶地抬眼看了一眼李成,惊讶地道:“官人在南方买下宅子的事情,外头可有人知道?为何官人说是两年?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李成的心事这时苦于无法说出来,只能假作没事的样子,笑道:“我不过一时口误,你不要多想,哪里有那么多事情。”

素娥忽然握住李成的手,低声道:“如今官人又升了枢密副使,虽说是好事,可是妾身还是担心。当日不过只是个区区的中书舍人,也不过四品的官,就惹来那么大的祸事。钱财这些倒不要紧,身外之物。妾身最害怕的是官人的安危。这个家若是官人有事,那就……”

说到这里,眼圈猛地一红,垂下头去,微微哽咽起来。李成知道上次被下入台狱让素娥受到的惊吓,恐怕很难消退。只是官场这漩涡自己终究是避不开的。难怪常说仕途艰险,看来古今官场都是十分相似的。

轻轻地将素娥搂进怀中,闻着素娥身上那熟悉的阵阵清香,李成这才深吸了一口气,低声道:“素娥,官场险恶,自古如此。若是因此而退缩,或者因为畏惧强权而同流合污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倒不如按照自己的本性去做。虽然这么做很危险,但是我希望您能理解。”

李成的这些话其实何尝不是说给自己听呢?如果和蔡京走的太近,将来太子即位,又是一场风雨满身。如果和蔡京对着干,能坚持下这两年都很艰难。所以只能见机行事,不去理会那些荣辱,安心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将来不会后悔也就是了。

素娥靠在李成的胸前,体会着那久违的安全放松的感觉,喃喃地道:“夫君,无论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