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宋-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宗望人为自己可能会是他未来最大的敌人,用暗杀的计策干掉自己这个敌人,自然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不过,完颜宗望那样自负的人,绝不会这样阴险。就算把自己视为死敌,那也应该在战场上一句胜负才对,这样暗杀的行为并不符合完颜宗望这种人的行为习惯。虽然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越想越觉复杂,忍不住苦笑起来。看他发笑,李逵倒是更加不自在起来:“俺这次可真是栽了,愿打愿杀,随你吧!”

李成抛开心里的沉重,闻言不觉轻笑起来,点头道:“你可愿意跟着我?”

李逵看了他一眼,出乎李成预料地摇头道:“你若肯放我回去,那便最好。我还要前往军中寻找王彦哥哥!”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李成,有些不好意思地干笑道:“你如今是大官了。俺当日在汴梁就知道,你是个好官。今次被人骗了,差点错杀了好人,你又不杀俺,算俺李逵前你一条命,将来若有机会,必定报答。只是如今要紧去见王彦哥哥!”

李成看他这样念叨王彦,心里奇怪,忍不住问道:“你这样急着去找王彦,难道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李逵犹豫了一下,干笑道:“听说王彦大哥跟着宗大人在太原抗金,俺李逵别的不会,打架最是好手,自然要去帮他杀金狗的!”

李成闻言,这才放心,说实话,李逵为人天真莽撞,虽然武艺超群,却是最能闯祸,他所佩服的只有王彦一人,倒不如让他去找王彦,说不定还有一番作为。

想到这里,便将帐外的张明义叫进来吩咐道:“余下的山贼,都派人交给当地官府,李逵随我们暂时继续赶路,你带他下去换了衣服,梳洗一下,明日一早随我们一同上路。”

张明义闻言,惊讶地打量了一眼李成,恭敬地抱拳道:“王爷放心,末将已经派人前去通知此地官府,天亮时会有人前来接收的。”

李成点了点头,苦笑道:“大家都累了,留下几人看守俘虏和营地,其余人都立刻休息,明日还要继续赶路。”

张明义最然惊讶于李成对李逵的处置,但是他这时已经对李成有了一种近乎盲目的崇拜,闻言也不再多问,只是抱拳一礼,这才带着李逵向帐外而去。

李逵这时才发觉,李成竟然已经是王爷了。而且他这时才留意到李成身上难以抵挡的霸气,本来还想再说什么,看了看李成,却不敢再开口乱说。乖乖地跟着张明义向帐外走去。

第二天中午,吃过了午饭,一夜激战的疲倦在充分的休息之后,战士们已经完全恢复了体力,李成站在吗车前看着换了一袭新衣,梳洗干净的李逵,将一个小包袱交给他,笑道:“这里面是写散碎的金银,算是你前往太原的路费,里面还有本王的亲笔书信一封,若是遇到事情,或者可以帮你一下。本王还有些事情,不能亲自送你前往太原,见到王彦替我问候他一声,希望将来在抗金的战场上,他能建功立业作出一番成绩来。”

李成的话,李逵听的半懂不懂的,有心仔细询问,却看到李成身穿蟒袍头戴金冠的样子吓得将到口的话硬是咽了回去,闻言,点头道:“王爷……放心,俺李逵明白,一定将王爷的话告诉王彦哥哥。只是这东西……”

他结果那个小包裹,发觉包裹沉甸甸的,不觉有感激起来,想要推辞,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看他的样子,李成不觉心中好笑,有命张明义拿了两把自己命人精心打造,只在自己亲卫中使用的匕首交给李逵,笑道:“这个算是我送给王彦将军和岳飞兄弟的一点心意,你将此物带到,将来若有见面的机会,必定重谢。”

李逵帮抱拳道:“这个容易,只要是送给俺王彦兄弟,就是俺李逵小命不要,也要保证这两把匕首的安全!”

六月中,炎热的酷暑,使得顶着日头赶路的人们不得不改为昼伏夜出。李成一行两百多人终于即将赶到这次的目的地南雄州。

傍晚时,李成带着两百亲卫到了南雄州城外。南雄地处大庾岭南麓,毗邻荆楚,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

南雄南北两面群山连绵,中部丘陵沿浈江伸展,形成一狭长盆地,地质学称之为“南雄盆地”。南雄历史悠久,春秋时为百越地,战国属楚。唐光宅元年置浈昌县,南汉乾亨四年在浈昌县置雄州,宋开宝四年改为南雄州。这时的南雄正是岭南地区最繁华的一处市镇。南雄刺史关押所在地也设在这里。

经过一天的休息,李成收拾妥当,又亲自带着两百亲卫先在城外安好营帐,做好防御。又名张明义精挑细选了五十人随行,另选了五十人藏在暗处接应,准备一旦有事能够及时反应。耦合张明义商量制定了两套擒下童贯的方法,反复演练了斩杀童贯的每一个细节,这才命人前去拜见正在刺史府暂住的童贯。由于这次消息封锁的严密,加上李成态度谦和,童贯不但热情招待了那前去拜见的亲卫,还亲自出城迎接李成一行。

这天天气然热,炙热的太阳高悬在半空,李成身穿深紫色夹纱绣龙蟒袍,头戴蝉翼冠,脚穿凉靴,腰围玉带。走下凉轿。远远便看到已经被贬往海南充军,路过这里暂时停留的童贯。只见他里面穿着白色的真丝中衣,外面搭着豆青色宫绸长褂,头戴网巾,脸上黑黝黝的皮肤倒是和在京师时没什么区别,乍看上去精神反倒比在京师时还强些。

第二十一章 童贯之死

看到李成。童贯上前一步,拱手笑道:“李大人封王,老夫还未庆贺,今日真是恭喜了!”

李成微微一笑,拱手还礼道:“童大人过奖了,李晨不过是侥幸罢了。如何比得上童大人这样的股肱重臣?如今皇上特地命李成前来传旨,重新任命大人为河北宣抚使。在下亦要恭喜大人了!”

说毕,转身示意张明义将准备好的人参、茶叶、用朱漆托盘覆以黄绸端出,向童贯笑道:“次乃皇上特地命李成带来,赏赐给大人的。希望大人保重身体,再担重任!”

童贯亲自上前打开盖着人参和茶叶的黄绸,满意地笑道:“李大人,还是宣读圣旨吧,老夫等这一刻,都有些难以自持了!”

李成扫了一眼童贯身后的几名亲卫,故意退了几步,站在阴凉处,指着一处平坦的地面,笑道:“大人往前一步,这里正可宣读圣旨。”

童贯被充军流放,一路南下,虽然他仗着往日在军中的威望,那些押解的公差也不敢得罪他,加上童贯虽然是个太监,但是一向出手豪阔,一些以前受过他恩惠的人,虽然不敢明着帮忙,但是暗中使力的还是不少。所以他虽然是被充军流放,却并没有吃太大的苦头,并没有向蔡京那样被百姓拒绝卖给食物,而困顿难行。

听李成这样说,童贯小心地打量了一眼李成身边端着朱漆托盘的张明义,看到李成身边只有三名亲卫,自己的那几名高手不过只有几步之遥。而且,张明义前天上门拜谒的时候,已经提到皇上赏赐了人参和茶叶,这时看到果然有这些东西,加上李成这时已经是郡王的身份,对他却还是十分客气,心里便感到几分窃喜,渐渐相信了李成的话。

闻言,忙点头笑道:“李大人何必如此客气,老夫早已不是从前了,况且如今还是被贬之身,如何再敢挑剔呢?”

口里虽然这么说,脚下却丝毫不慢,大步来到李成身前,轻松地跪下,笑道:“清理大人先宣读旨意吧。”

李成看他急得连连香案都不愿摆设,心中暗自冷笑。看样子童贯还是十分的天真,还以为钦宗看他很顺眼,还能继续信任。殊不知,钦宗心里最反感的就是童贯,虽然童贯在朝政上的危害远逊于财经等人,但是他的宦官封王的身份却是钦宗对他痛恨的主要原因。

再加上他在关键时刻,竟然扔下京师屏障,直接跑回了汴梁,这种变相卖国的行为,也让李成将最后的一点同情心也没有了。对付这种人,不杀才是对不起所有被金兵祸害的百姓。

想到这些,李成冷冷地看了一眼兴冲冲跪在低声等着皇帝诏命的童贯,郑重地取出钦宗亲笔写成的手谕。这时,张明义带着两名亲卫悄悄向前走了两步,装作不经意的样子,站到了童贯身边,同时又挡住了童贯那四名随行家人的视线。

看到李成手中那晃眼的明黄色绸缎,童贯显然有些难以控制自己的激动,急忙颤声道:“微臣童贯,给陛下请安!”

李成微微一笑,示意张明义做好准备,这才抖手打开了黄绢,朗声道:“罪臣童贯,身居险要……”

李成的宣读声中,张明义借着童贯低头聆听圣旨的机会,抽出随身佩戴的长剑,用尽全力地向童贯颈间斩去!

李成这时早已做好准备,立刻侧身闪避,避开了飞溅出来的鲜血。这时已经接近正午,正是血气最重的时候,随着寒光闪过,童贯只是闷哼一声便人头落地,他连究竟怎么回事都没有来得及弄清楚。随即旁边的亲卫们已经闪电般将站在后面的童贯的几名仆役捆绑了起来。

看到童贯被砍了脑袋,他一路南下还跟在身边的几名家人,见状也都不再反抗,任由亲卫们结结实实地捆了起来、

这时,张明义已经提着童贯的人头,向李成躬身道:“王爷,南雄刺史赶到!”

李成虽然避开了童贯头颅被斩下之后那股子喷涌而出的鲜血,却还是溅到身上一点,正好他穿着深紫色的绣龙蟒袍,这时倒也看不大出来。再加上,他本人也是在战场出生入死的人,几滴鲜血他并不在意。

闻言忙点头道:“过来吧!”

随这他的话音,就看到一名身穿红色公服,头戴长耳幞头,脸色白皙,大约四十岁上下,身材中等,身形消瘦,看到李成,忙躬身行礼道:“下官周石青见过卫王殿下!”

李成忙笑道:“刺史大人辛苦了。这次本王能够斩除童贯此贼,大人亦居功不小。本王回京之后,必定要向皇上明言的。”

周石青闻言,神色这才放松了一点,勉强小心地陪笑道:“王爷及时赶到,下官总算是放心了。功劳,下官就不敢冒认,此事乃是王爷亲自所为,自然是王爷之功,下关不过是做了一点分内之事。”

李成闻言微微一笑,知道这周石青也算是个知道哪头轻重,在官场上混久了的人。文雅没,也不再客气,点头道:“童贯此事,你放心便是,虽然你从前和童贯来往甚密,但是如今童贯已死,本王自会向皇上说明的。”

周石青听李成提起他和童贯的关系,脸都绿了。这时再听李成这么说,更加陪笑道:“王爷神武,果然是少年英雄,下官真是万分仰慕。童贯此事还要王爷多多美言,下官必定不敢忘记王爷大恩!”

看着周石青讨好的阿谀笑容,李成心里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厌倦,这人不知道在童贯面前是否重复过多少次这样的话,听在耳中真是只有一身鸡皮疙瘩了。

************

当李成回到杭州的时候,已经将近八月。童贯的人头,交由张明义随即带进京师献给钦宗。钦宗街道童贯的人头,果然十分惊喜。晋升张明义为从四品开封卫将军,另外虽然没有再晋升李成的爵位,却又赏赐了各种瓷器、玉器和绸缎等丰厚的财物。只是没有多少金银,李成也知道,这时候的钦宗正在想着法子筹措金银,对下面的臣子更是没办法赏赐了。只能多赏赐些瓷器和玉器。

这天,一行两百人,终于返回到了杭州城外,远远地刚看到城墙,就看到不少杭州的官员已经前来迎接,而孙园则带着二十多名小厮也前来迎接。李成不觉看的暗自皱眉,自己本意是在杭州好好放松休息一下,这么多官员的出现,注定这次不会是很休闲了。

看到李成的马车停下,杭州知州立刻带着身后三十多名官员上前躬身行礼道:“下官刘芸见过卫王殿下,殿下一路辛苦,下官带领杭州地方人等前来迎迓,已经备下酒宴为王爷洗尘。”

李成这时早已是归心似箭,恨不得立刻回家,看看宝儿和雅儿,看看素娥和师师。只是眼下也只能按捺着性子,命身边的亲卫打起车帘,向刘芸笑道:“刘大人不用客气,本王只是前来杭州小住几日,倒是打扰了才对。”

刘芸见李成说的客气,立刻放心不少,随即笑道:“王爷为国尽忠,天下人人皆知,都仰慕王爷乃是当世英雄。下官今日能够一见,实在是三生之幸!”

李成笑了笑,看到孙园等人还在人群后面,不觉勉强笑道:“本王此次前来杭州,只是为了休养,并无政事,刘大人无需如此客气。”

刘芸小心地笑道:“王爷终究乃是王爵,虽然乃是前来休养,却也是奉旨而来,下官身为杭州父母,这点迎迓之礼倒是理所当然的。”

李成见他说得倒也诚实,便多了几分好感,不觉点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