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宋-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李成,赵构笑着拿起茶壶,亲自给李成倒了一杯热茶,这才笑道:“师傅,这几日真是辛苦了,这次孤王能平安逃离京师,全是师傅的妙计,孤王真是佩服万分,想不到师傅除了文武双全之外,还这样智计百出,孤王能遇到师傅,真是天意!”

李成微微一笑,他这些哪有什么计策,都是照着史书照搬的,不过看到赵构眼里,的确是十分精妙绝伦了。能够接口前去和金人议和而借机逃脱,这样一来,宋朝皇室身份最高的,就非赵构莫属了。

想到这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真是感叹天意造化,如果自己不来,那赵构又是什么样子呢?究竟是自己在创造历史,还是历史在创造自己?这真是纠缠不清的问题,也是李成派遣不掉的念头。

看到李成神色并不轻松,赵构这才干笑一声,沉吟了一下,低声道:“师傅,赵构刚接到消息,汪伯彦已经带了两万精兵前来接应,有了他这两万精兵,咱们手中便将近八万余人,若是自保应该够了吧。”

李成暗自叹了一口气,勉强笑道:“王爷不要着急,眼下王爷身份尊贵,再多等等,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归顺,那时再尝试心中所想,就更容易成事,而且还能得到众多响应,对王爷更加有利。”

赵构笑了笑,点头叹道:“这几日,汪伯彦的人也差不多就要到了,这几日真是辛苦师傅了,赵构心中实在万分惭愧。”

李成闻言,心中暗自一紧,急忙淡淡笑道:“王爷能平安脱困,乃是上天注定之事,历程不过是顺应天意罢了。”

赵构的话,已经隐隐地再提醒李成,除了李成,还有众多的大臣正在赶来保护和拥戴他,李成的功劳他不会忘记,但是也不会容许李成心里有其他的想法。

其实,李成本身已经厌倦了这种官场生活,心中所期望的只是和家人一起,无拘无束地去平静地生活。这时闻言,也不觉故意叹气道:“王爷乃是皇子,自然上应天命,李成不敢居功。而且,李成身上旧伤屡屡发作,时常病痛缠身。如今只希望保护王爷顺利地得到百官拥护,便可功成身退了!”

赵构闻言,微微有些吃惊,打量着李成的脸色,他惊讶地道:“师傅为何这样消沉?师傅乃是少年英雄,正该有所作为,难道……”

李成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苦笑道:“这几年是非经历,已经让李成有些深感疲倦,待王爷平安实现心中所想,李成便想辞官归隐,从此常伴家人,畅游天下。”

赵构怔怔地望着李成,沉默许久,这才苦笑道:“师傅若是果真厌倦了官场,退下来,安享王爵倒也不错,只是如此未免浪费了师傅的才华,而且大宋如今乱象初现,正是用人的时候。”

其实,当赵构说出汪伯彦的事情时,李成就知道赵构已经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了,他这样做的目的也是想摆脱对自己的依赖,巩固自己的权势。这些动作,虽然叫人有些心寒,可是也是身为统治者一个必然的举动。李成既然早已做了退隐的打算,也就对这些行为没有太多地放在心上。

闻言,虽然知道赵构的话,多少不是肺腑之言,却还是尽力安慰他:“李成在政事上,没有什么经验,也不能帮助王爷开创局面,所以心中十分惭愧,而且朝中人才众多,李成离开,也正可让新人有所表现。”

赵构干咳一声,急忙笑道:“师傅不要胡思乱想,师傅的才学,赵构十分钦佩,将来还要依靠师傅辅佐。而且,眼下赵构也不知地方这些官员的态度,若是贸然提出,恐怕更加坏事。”

李成微微一笑,点头道:“既然汪伯彦派人前来迎接殿下,那不妨让他提议,看看下面众人的反应。如今,人望最高的莫过宗泽和李纲,宗泽已经表示拥戴,而李纲的态度还要看殿下怎么争取了。”

赵构闻言,想了想,笑道:“师傅这一说,孤王茅塞顿开。看来,孤王不如亲笔书信一封,派人送去若李纲接受,必定依照他的想法抗击金兵。”

说到这里,他眉头微皱地摇头道:“金兵果然厉害,这次若非师傅未雨绸缪,孤王恐怕也早已死于乱兵之中,难有今日啊!”

听他话中对金兵充满了畏惧,而且没有一点奇耻大辱的感觉,心里只有对侥幸活命想庆幸,全然没有关心父亲和哥哥安危的意思。李成便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看来赵构这种不想打仗的想法,完全就是自己很早形成的,毕竟他受徽宗享乐生活的影响,对于战争这种事,从心底深处就是厌倦的。再加上,徽宗和钦宗被金人掳走,他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自然是不肯积极抗金了,这种私心发自最基本的人性,却没有政治家的远见,赵构无论如何,在历史上都是一个灰色的形象。

第三十三章 心生退意

靖康三年的正月,天气依然寒气逼人,北风嘶吼着肆虐而过,正月初一,毕竟是中国传统的元旦佳节,无论古今,对这一天的重视,都是一样的。这天,李成特地提前选好了扎营的地点,大军早早安营扎寨,准备好好休息一下。作为对新年的祝贺,也只能让大家好好休息一下,免去每天必须的赶路。

李成本来是想赶到应天府再过年的,但是看到大家已经在山中连续急行的一个月,也就于心不忍了。

检查了一下营地四处的警戒,刚回到大帐内,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正要询问,却看到赵构的一名内侍拉着岳飞怒气冲冲地走了进来。

看到李成这才气狠狠地将事情说了出来,原来,因为过年,两名服侍赵构的内侍,想借机讨好,便找了火器营的士兵拿了火药装在长的竹竿里做爆竿,准备晚上热闹一下。岳飞担心爆竹响起来会暴露了大军的行迹,被金兵发现,坚决上前制止。那内侍自恃保护赵构逃出金营,护驾有功,哪里将这时只是中层将领的岳飞放在眼里,便纠缠到李成这里了。

看那内侍,李成自然知道轻易不能得罪,但是军中的规矩也不能被破坏,想要平息,就不能按照规矩来办。想了想,打量了一眼正气凌然的岳飞,不觉笑道:“这点小事,你们还这样生气,难道不怕吵闹了殿下?”

那内侍脸色一变,冷哼道:“卫王殿下,奴婢也是为了让康王殿下和王爷开心一点,况且不远处便是应天府了。金兵就算追来,那也不用担心了,难道王爷连个开心一下都不行吗?”

李成示意岳飞不要说话,这才笑道:“高公公不知,金兵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外面,但是岳将军已经发现金兵的小股部队距离我们只有百里之遥,这其中,虽然不算太近,可是若一旦被禁并发现,大军追来,就算躲进应天府,也恐怕难以抵挡。倒不如忍耐一天,明日到了应天府,再好好庆祝。若是因为我们一时疏忽,好心反而连累的康王殿下,这样的损失,那可真是毁了大宋的国运,谁都担待不起啊。”

高林这时,也不敢不把李成放在眼里,又听李成说得这样吓人,先前的气势便登时消失的五音无踪了。闻言,脸色也是一变,失声道:“多亏王爷提醒,奴婢差点坏了大事,若是连累了康王殿下,那时真是百死莫赎了!”

李成看果然吓住了他,不觉笑道:“岳飞只是武将,言辞未眠欠妥,高公公就不要放在心上了,待明日到了应天府,自然是要好好庆祝一下的。”

高林闻言,这才点头道:“奴婢,还要回去服侍我家王爷,先行告退,王爷今日之情,必定不敢忘记。”

李成微微一笑,看着高林离开,这才向岳飞无奈地摇头道:“贤弟,这些内侍虽然身份低微,可是却还是不要轻易得罪为好。”

岳飞望着李成,皱眉道:“兄长如此处事,岳飞明白,只是岳飞自问难以做到!”

李成叹了一口气,摇头道:“岳贤弟前途无限,只是,应该明白,有些时候需要变通的时候自然是要变通的。就比如那高林,不过一个区区内侍,竟敢如此猖狂,所依仗的不过是康王而已,若是一刀杀了,也不难。只是因为反而会和康王结怨,对今后来说十分不利啊!”

岳飞看着李成,拱手道:“难道兄长认为,小人得罪不得?竟然要为前途而委曲求全?”

李成苦笑一声,喟然长叹道:“前途?李成早已准备,待康王退守江南之后,便携全家退隐山林,不再过问朝中之事。前途,对李成来说真是很遥远的事情。今天这么做,也不过是想全身而退罢了。”

岳飞显然没想到李成竟然准备退隐,闻言失声道:“兄长难道是担心……”

李成示意帐内的亲卫退出去,这才笑了笑,摇头道:“康王目前虽然还是对李成十分倚重,但是,若是将来康王登基称帝,那便是另外一种形势了,李成也不敢托大,只能远避,最好是带着家人避开这是非之地。只是留下贤弟,李成实在放心不下,所以……”

岳飞忙拱手道:“兄长不贪恋富贵,岳飞实在佩服。只是兄长不必担心,岳飞乃是军人,自然是杀敌立功,作出一番事业来。”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拱手道:“小弟时常看到兄长领兵诸多不同于其他人之处,其中高深之处令人叹为观止,所以想请兄长在兵法上指点一二,将来若能有所成就自然不会忘记兄长教诲之恩!”

李成其实也有这种想法,希望能把自己这些后世先进的战法留给岳飞,帮助岳飞成为一代名将。只是想到岳飞后来的遭遇,加上历史上岳飞的威名,他多少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开口。这时看他主动提出,高兴还来不及呢。不禁立刻点头道:“好,只要是你想学,我一定全部教给你,只是希望你能学会随机应变,尽量保全自己!”

岳飞闻言,惊喜地拱手道:“兄长放心,岳飞必定尽忠报国,不负兄长期望!”

听到“尽忠报国”四个字,李成心里就是一阵狂跳。望着岳飞满脸正色,心中不觉感叹,看来各自的看法和想法也是很难改变的。既然无法改变,自己还能不能挽回岳飞的悲剧呢?看来只能另想办法了,或许,张明义他们可以帮忙。

想到这里,忽然看到岳飞眼中疑惑的目光,只好把心里纷杂的年头抛开,神色一整,郑重地道:“那从今日起,每日巡视回来之后,我便将自己所知的兵法都写下来,希望早点写完,诸事平定之后,我便可归隐山林了。”

说到这里,忽然想到自己走后,这抗金的重担,恐怕就要落在岳飞的肩上了,自己这样终究是有些自私了。可是,若是自己不走,知道赵构的秘密又那么多,赵构坐稳了龙椅,必定会第一个向自己动手,到那时,再想全身而退,恐怕就是奢望了。而且全家上下,素娥和宝儿,都恐怕难以保全。即便自己拼死保下素娥她们,家散人亡之苦,却还是要素娥来承受,自己又于心何忍?

与其为了短暂的眼前富贵,倒不如带着家人畅游天涯。那时一家其乐融融,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想到这里,不觉望着岳飞,大有深意地笑道:“三十而立,岳贤弟,三十岁时若能放下功名,退隐山林,我才算真正放心。只是,你将来要做名垂千古的大英雄,恐怕到时早已忘记了我今日所说的话。罢了,一切也许都是天意,每个人有权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只是希望你能记得,今日我说的话。”

岳飞一脸感激地望着李成,躬身下拜道:“兄长教诲,岳飞必定终身不敢忘记,兄长所言,都是肺腑良言,岳飞自当尽力去做到!”

李成笑了笑,用力将他扶起,却还是摇头道:“你先去巡视营地,虽然已经将近应天府,但是金兵还是不能不防,而且,亦要小心军中士气,多些查看总是不会错的。”

岳飞闻言,忙躬身道:“兄长放心,岳飞这就前去查看!”

说毕,郑重地向李成行了礼,这才向帐外走去。

李成虽然心事重重,却还是抛开杂念,认真地将自己在军队几年学到的战争理论和二战以后,世界各国的战争理念仔细地整理了一下,开始将自己这些所学的知识和想法写下来,准备将来交给岳飞。也算是,自己逃避责任的一种补偿。

第三十四章 早作打算

靖康二年,四月,李成看着院子里的几株在风中舒展着枝条的杏树,心情复杂沉闷。应天府的这处院子,暂时由赵构拨给自己暂住,算是王府别院,府中也没有什么仆役,也就是李成找了几个信得过的亲卫过来收拾了一下。

唯一让李成欣慰一点的是,张明义听说自己在应天府,竟然带着一路上收拢起来的乱兵一万多人,赶到了应天府与李成相见。

这时,因为赵构自立为河东兵马大元帅,一些朝中的官员也纷纷赶来投靠,小小的应天府一时聚集了众多官员。龙图阁大学士,相州知府汪伯彦适时提出拥立赵构为帝的提议。意见一出,随即得到了众多拥护,而宗泽的响应,最为关键。虽然他不能亲自赶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