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宋-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早上起身,天气阴沉沉的,看样子将有大雪。李成去中书省签了花押,这才听说蔡京抱恙在家,众官员早已纷纷前去看望,偌大的舍人院,除了主书主事等人外,已经没有什么人影了。

便回到家里,这才命孙园去把上次余下的皮蛋都拿出来。换了公服,准备前往蔡府拜会蔡京。经过这段时间官僚上层和贵族圈子里的传播,皮蛋的名气渐渐响亮起来。李成也已经开始在汴梁的繁华地方寻找合适的店铺准备卖下来开店。

这时,孙园小心地端着食盒进来,躬身道:“官人,皮蛋只余下五粒,大娘子说,原是准备晚上给官人下酒的。”

李成毫不在意地点头道:“五粒,不多不少,正好!”说毕,吩咐孙园备好车马,便准备动身前往蔡府。

正说着,素娥小心地端着一杯热茶进来,看到李成,担心地道:“夫君这是要去哪里?难道不是前往中书省当差?”

李成拿着看似珍贵,却极为便宜的皮蛋,又准备了上次童贯送给自己的几幅字画,点头道:“今日我先不去中书省了,听说蔡京这几天身体不适在家修养,我去探望一下。”

素娥吃惊地望着李成,紧张扑到他身前,拦住去路,不安地道:“官人的意思,难道是……”

李成无奈地笑道:“我不是你想的那样,放心。我只是去见蔡京,毕竟他现在执掌中书省。如今抱恙,我于情于理都该去看望。”

听他这样说,素娥这才放下了心,点头道:“夫君尽管前去,家里的事情,素娥会处置的。”

说毕,看着李成上了马车,出了大门,这才带着锦娘返回内院。

来到蔡府门前,递了名帖,,等了没多久,便看到一名小厮飞跑着迎出来,笑道:“李大人我家老爷正在书房等您,请随小的前去书房。”

说不,带着李成想书房走去。李成上次来过,这次便熟悉了一些,便径直来到了蔡府西南角的书房。

甫入院中,就看到蔡京穿着半旧的酱紫色锦袍,披着一件狐皮大氅,正刚走出屋门,站在台阶上。

李成见状,忙上前扶着才进走下台阶,这才笑道:“大人身体果然健朗,只是外面风大,若是受风恐怕还要伤及身体。”

蔡京微微一笑,转身在院子里的一只藤椅上坐下,这才叹气道:“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可是总不愿闷在屋里,总想出来透透气,晒晒太阳!人老了,舍不得这把老骨头!”

李成看他虽然满头白发,可是精神矍铄,完全不象是七十多岁的老人,更无论这时代的人往往看上去会更老一些。

第七章 老奸巨猾

看到蔡京心情不错,李成点头道:“难得太师心境平和,李成孑然一身远自西域而回,身上也没有什么贵重珍惜的宝物,只是从西域带回一种腌制鸭蛋的方法。回来后事情繁忙,加上此物制作烦琐,只是制出三十余枚。”

听他提到皮蛋,蔡京终于也惊讶地点头道:“你说的,就是皇上亲自派人赐下来的那盘黑色的怪蛋?宫里的张公公似乎说是叫做皮蛋,我这人老了,记不大清楚了!”

旁边的一名皂衣小厮上前小心地道:“老爷,皇上赏下来的那东西的确是叫皮蛋,只是不知是不是李大人口中所说的东西。”

李成这才转身从孙园手中接过食盒,放在藤椅旁边的石桌上,轻轻打开,口中笑道:“这次家里一共腌制了三十余枚,二十枚送给了康王,王爷拿了十枚送进了宫里,下官家里也只余下这五枚,原本是想留给皇上随时索要的,昨日听说太师身体抱恙,所以特地将唯一的这五枚皮蛋拿来,请大人尝尝新鲜。”

蔡京前一天,就听说康王送进宫里一种特制的鸭蛋,皇上曾经大为赞赏,而且数量稀少,宫里很多人也只是听说没有见过。而康王的生母韦婕妤将康王进献给她的两枚皮蛋献给了皇后,得到了宋徽宗很少有的赞许。宫里的人已经托出消息打探皮蛋的事情,官员之间也开始流传有关宋徽宗和这件事情的传言。

虽然传言不可信,但是蔡京的确很好奇这种样子古怪味道特殊的鸭蛋,究竟是怎么弄出来的。只是宫里只赏下一小碟,也就仅仅一枚而已。这时听到宫里也不过只有十枚,便让蔡京很是感慨,便知皇上这样重视他这个老臣,也算是难得君臣之情了。

看到蔡京神色复杂,李成知道是被皮蛋感动所致,心中虽然很有恶搞的快感,还是勉强忍着笑,神色肃然地点头道:“这五枚皮蛋算是李成的一点心意,毕竟下官身无长物,只此一点雕虫小技。只希望太师早点康复,皇上和百官也就放心了。”

看着眼前满头白发,气质儒雅的蔡京,李成真的很难把这老人和历史上那个背负骂名的权奸联系在一起。

蔡京让小厮把皮蛋端下去,这才叹了一口气,颤巍巍地起身向屋内走去。李成急忙赶上一步,搀着他回到书房内。

在书房的软榻上坐下,蔡京望着李成,点头笑道:“李大人远自西域而回,不知可曾听过老夫的大名?”

李成不知道蔡京究竟是什么意思,只好思忖一下,小心地道:“这……太师乃是当朝元老,自然是国家重臣。”这番没营养的话,说得虽然没什么意思,李成还是得违心地说着。

蔡京却忽然笑道:“不知道李大人对当年熙宁变法有何看法?”

李成知道他是说当初王安石变法这件事,后世对于王安石的评价还事很高的。只是,这时还是比较敏感的话题。蔡京当时是变法的主力干将,变法失败后,却依然能保全自己,不能说不厉害了。

这时闻言,虽然不知道蔡京的意图,却还是勉强道:“变法乃是为国家图强,目的都是令人赞叹的。至于其他,李成不大了解,也不能说的太多。”

蔡京闻言,看着桌上锦盒里的皮蛋,叹了一口气,点头道:“古有商鞅变法而使秦国一跃成为诸强之首,如今再图变法,却以失败告终,不知是什么原因呢?!”

李成惊讶地看了一眼神色疲惫的蔡京,一时口快地道:“那自然是既得利益者不愿放手,新派的势力不够,才……”

说到这里,猛地想起蔡京还在旁边虎视眈眈,不觉猛地闭口,向蔡京望去。

蔡京看他忽然停下,这才摆手笑道:“罢了,过去的事情,还是不要再说了。难得李大人前来看望,还带来这样稀罕的东西,算是难得的幸事了。”

其实,蔡京的才华的确在当世也是罕见的,只是由于他后来坏事做的太多,才使得后世不再认可他的文学和书法地位。

李成自然知道蔡京很难应付,这时才算领教了一些。这番话,好在他说的都是点到即止,没有落下太多的把柄。这也让他出了一身的冷汗。

这时,蔡京忽然点头道:“后日大朝,你乃是四品中书舍人,切要记得上朝的规矩。老夫累了,你先回去吧。”说毕,长叹一声,扶着旁边的小厮向内室走去。一边服侍的小厮便来送李成离开。

回到家里,已经是中午时分,贞娘母女被送到田庄之后总算一切平安。看到家里回复平静,李成这才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不知道为什么,贞娘母女总是让他很不安,这是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可是又说不出口来。

正胡思乱想,素娥进来帮他换掉身上的公服,笑道:“告诉夫君一个好消息,爹爹已经答应开店的事情,只要夫君不介意和商人做亲家就好。”

李成没想到这么快就说服了乔老爹,不觉惊喜地道:“岳父没有什么事情吧?你要多派人过去照应。”

素娥叹了一口气,点头道:“眼看着,那五百枚皮蛋已经差不多制成了,妾身也是好不容易才说服爹爹,以乔家的名义开店,开店所得具为李家所得。”

李成知道这时代商人虽然有钱,却没有地位。虽然这时的商业繁盛,却依旧无法改变人们对商人的歧视,乔老爹怎么也是官员出身,让他去经营店铺,的确很令人为难。

看到李成神色愧疚,素娥笑道:“这件事,妾身亲自去向爹爹说明的。是因为官人想再添置几座田庄,手里的钱不多,又不能巧取豪夺,又不好出面来做这种事情。李家又没有其他亲友,所以才说服了爹爹。”

李成苦笑道:“岳父这样开明真是叫人想不到,改日闲了,我便去亲自看望他老人家。”

素娥点了点头,神色得意地笑道:“还要告诉官人一个好消息,后面园子里的梅花已经饥饿了花蕊,妾身发觉竟然都是红梅,待下了雪,正是好景色呢!正可弄个赏梅宴,只是那院子里只有几株梅花,显得淡薄了一点。”

李成忽然想到前院的池塘都是引自汴河的谁,而池塘后面准备烧玻璃的小窑已经建好,只要砌好了烧制玻璃的熔炉就可以开始尝试烧制玻璃了。由于小窑设计时是为了给池塘保温。反正池塘还没有开始养殖珍珠贝,如果这时把池塘的水温烧热,然后引到后面的梅林里,待下了雪,红梅白雪加上云气飘渺,一定可以抵消院子没有其他景致的遗憾了。

想到这里,不觉模仿周星驰的样子,得意地大笑三声道:“那你事先打听好那些什么公主、群主他她喜欢吃什么,精心准备好菜式,就行了,余下的事情就交给为夫了!”

看着李成的古怪样子,素娥忍不住笑的浑身无力,软软地靠在李成身上喘气道:“夫君,你从哪里学的这样的怪样子,在外面可不能这样啊!”

感受着那动人的娇躯散发出来的迷人清香,李成轻轻抱住素娥纤细的腰肢,正要再逗逗自己的小娇妻,孙园在门外忽然急匆匆地道:“官人,皇上传召官人立刻进宫!”

第八章 伶牙俐齿

这时天色已经不早,这样忽然传召,让李成有些惊疑不定,只好匆匆换了衣服,忐忑不安地进宫去了。

由两名内侍引着,来到文德殿,便看到蔡京、身穿紫色公服,头戴长耳幞头帽,腰配金鱼袋正和一名六十多岁身形瘦高,同样身穿紫袍的官员低低地交谈着。周围还站了几名官员,不过李成并不认识。而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只有李成一人,这让他更加不安起来。

宋徽宗还没有到,大家都在低声交谈着,似乎也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竟然在这时候宣召大家进宫。

看到李成进来,蔡京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难道还是童贯拖延进攻的事情?地方上禁军、厢军和乡军利益纷杂,童贯拖延进攻似乎自己完全可以想宋徽宗解释,没必要这样召集大臣开会啊。

正自思忖之间,只听大殿深处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由于没有听到静鞭响起,大家都没有准备,都同时一怔。这时,一个宋徽宗身穿黄袍,大步流星地冲进殿中,弄得众人忙不迭地向地上跪去。

李成跟在众人身后,正要跪下,只听宋徽宗冷冷怒哼道:“都跪着吧!今天你们都好好给朕跪上一夜!”

说到这里,似乎看到了跪在前面的蔡京,这才淡淡地道:“太师年高,还是先起来吧。”

说毕,又吩咐两名内侍搬来软榻,让蔡京坐下。这才冷冷地向跪在地上的众人怒道:“朕刚刚接到六百里加急,水泊梁山一伙贼寇居然已经连续攻下数座县城,方腊也已经攻下数十州县,现已开始进攻临安,秀洲一带。童贯的影子都不知在什么地方!现在一边是方腊,一边是宋江,朕倒是想听听你们怎么解释?!”

蔡京看了一眼跪在旁边的高俅,沉声道:“这件事,老臣觉得不过是一伙乱匪,大军一到自然剿灭。只是陛下不要因此而伤了龙体才是。”

宋徽宗脸色阴沉地扫视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高俅,冷哼道:“上次不是已经调走十五万禁军吗?童贯现在何处?这件事如何处置?”说毕,将刚刚送到的六百里加急扔在地上,众人这才知道十一月二十八日,方腊将他们一举歼灭在息坑。这是方腊义军旗开得胜的第一仗。次日,方腊打下青溪县城。十二月打出青溪县,四日攻占第一座州城——睦州。随后攻下睦州各县。方腊率主力部队西攻歙州,十二月二十日攻克。接着回师东线,向杭州进发。十二月二十九日,占领临安,力量逐渐壮大,已经到了“众殆百万”的境地。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响应方腊。浙北有苏州石生和湖州陆行儿,浙东有剡县裘日新,浙南有仙居吕师囊、永嘉俞道安,浙西有婺州东阳霍成富,兰溪灵山朱言、吴邦。这时在浙西的方腊部将郑魔王、洪载和响应部队已占领了婺州、衢州、处州等地。

看到这些,高俅吓得伏在地上,颤声道:“童贯十五万精兵,如今不过刚刚展开进剿,战事才刚开始,一切还没有定局!”

说到这里,高俅忽然重重地叩头道:“中书舍人,李成当日极力举荐童大人,皇上何不听听他的解释?”

徽宗不耐烦地点头道:“李爱卿究竟有什么看法?”

李成心中暗骂高俅公报私仇,可是也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