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风1276-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风摇摇头:“大举兄弟为人磊落,军中只讲真刀真枪的功绩,他这样倒不是件坏事。 士先器识而后辞章,是真英雄方能本色嘛!”

陈淑桢父亲陈文龙是大宋朝的状元公,她内心里,还是比较欣赏文质彬彬地男人,闻言自不以为然;陈吊眼听了,顿时把楚风引为知己,男人么,就得粗豪点,若整天文文弱弱地,别人还当我陈大举是靠姑姑提拔,才做得军中事业哩!

“看你那熊样!浑身汗水泥巴,就有个知府样子没有!我看将来哪家姑娘看得上你!朝堂上也容不下你这号人!”大凡女性长辈,都是巴不得子侄们老老实实乖若女孩儿的,陈淑桢也不免俗,没好气地把侄儿训了一顿,又道:“还不起来!”

陈吊眼这时候才笑嘻嘻的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膝盖上的泥土,束手束脚的站到陈淑桢身边,别人是挨总督大人这般训斥,恐怕不吓死也要羞死,只他是姑姑亲手拉扯大的,跟亲娘一般无二,漫说骂两句,就是打他几顿板子,也分毫不放在心上。 陈淑桢却见他额头鲜血淋漓的,又转而心疼起来,丢过一块手巾,示意他把额头擦擦。

这边是翻版的“岳母训子”,那厢的一撮毛就吓得魂灵儿飞到了九霄云外,人家也没避讳,听谈话,这年轻公子便是大汉的皇帝,那美貌女子就是威震闽广的陈淑桢!

没命了没命了,一撮毛跪在地上,狠命批自己耳光:“小人瞎了狗眼,小人猪狗不如,求陛下、总督大人饶恕则个。 小人家中上有三岁老母,下有八十孩儿……”

这下连亲兵、衙役都憋不住,陈淑桢捂着肚子笑得心花儿开,楚风打趣道:“老兄家的辈分,可是有点乱啊!八十孩儿,古时候有个老聃,生下来就是面如龙钟老人;这三岁老母,却是闻所未闻,稀奇的紧,将来可以上奇闻轶事录的。 ”

陈淑桢收起笑容,冷冷的道:“送交漳州府严办!另外,听说东门西门各有一群收平安钱的泼皮,都给我抓起来,细细的审清楚!”

衙役们吆喝一声,取出绑江洋大盗才用的牛筋索子,把一撮毛等人捆得跟粽子似的,那索子勒进肉里面一两寸深,疼得他们哇哇直叫。 开玩笑,这是钦犯重案,略略松脱些,谁敢?

一撮毛还待要叫疼,衙役们使出老手段,两个耳光扇得他天昏地暗,以前孝敬再多,此刻也说不得了,墙倒众人推,这泼皮头子欺男霸女的丑事揭出来,不知是街心钉木驴上吃一剐,还是把头挂到菜市口,还和他客气什么?

一队队的铁甲军,东南西北去搜捕一撮毛余党,以及东南西北各城的喇子头目、泼皮大爷。 西关的张二爷,北门的赵五哥,东街的葛驴儿,一大票人被军队当叛逆反贼,老鹰捉小鸡似的抓了起来,一时间,漳州大狱各房爆满。

当陈淑桢左手抱“自己”,右手提“楚风”的碎片,新崭崭的皇帝陛下抱着两个泥娃娃回府的时候,满漳州城响彻了鞭炮声。

第228章 三农问题

 “琉球,有这样泼皮欺压良善的事情吗?”陈淑桢有点困惑,她不明白,自己努力守护的漳州,为何不能成为人世间最后一片净土?种种匪类横行霸道,强索钱物、淫辱女子,其恶行比之蒙元鞑虏,恐怕也不逞多让!

“琉球也有啊!”楚风抱着泥娃娃,一直送进了陈淑桢的卧室,他还不知道,外面的女兵们,已然笑倒了一大片。

“任何制度下面,都有罪犯的,就像人不可能不生病。 只能说,好的制度能尽快清理掉疾病,而坏的制度下,疾病会愈演愈烈。 ”

陈淑桢点了点头,周文王治西岐,君是圣人,时为治世,也有画地为牢的故事,可见上古治世,也免不了犯罪之人,她沉吟道:“那么,大宋朝通行数百年的制度,就不行了么?”

制度问题,是楚风和赵筠长期讨论的问题,后来,讨论组还加入了侯德富、李鹤轩、文天祥、陈宜中等人,现代人、古代人、儒门大师、王佐权谋、匠户子弟,思想的碰撞中频频火花闪现,颇有几分真知灼见。

闹这半天,正经事还没开口说,此时陈淑桢见问,正中下怀,便细细的讲道:“唐朝时候,城市中划片区为市肆,专供交易,而其他地方不准经商;到了大宋,全城任何地方,只要有门面,都可以打开门做生意,此其一。

唐朝时候,彻夜宵禁。 一年中只元宵开禁,晚上凭你什么酒家青楼,都做不得生意;到宋朝,通宵金吾不禁,官员百姓流连于勾栏瓦舍,彻夜不归都是常态。 此其二。

盛唐天宝年间,全国户口近九百万。 宋元丰年间一千六百五十万,唐朝十万户以上大城十余座。 宋有四十六个。 此其三。 ”

楚风目光炯炯的样子,让陈淑桢一阵心跳,转而细思,惊道:“原来到宋朝,比之古时城市大了许多,商业繁盛许多!则市井泼皮,必然也随之而盛!”

对!楚风点点头。

商业繁盛、市民社会地兴起。 是宋朝的一大特征。

社会生活上,市民社会的烙印非常明显,比如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脱胎于宋单篇话本《青面兽》、《花和尚》和《武行者》,以及《大宋宣和遗事》,真切的描绘了宋朝社会。 水浒,与其说是农民起义,不如说是市民起义。 吴用是学究、宋江是押司、卢俊义是大名府员外、公孙胜是道士、戴宗是节级、李逵是牢子……主要人物,几乎都是工作、生活在城市中的。

文化上,唐朝之前,楚辞汉赋魏晋风流盛唐诗篇,流行的全是属于少数高层知识分子地文体,到了宋朝。 歌女舞伎贩夫走卒都会唱几句柳永词,说书先生更是到处讲话本故事,市民文化基本上吸收、继承、乃至取代了文人文化。

商业和城市发展了,宋承唐制,政治制度却没有随之发展,或者说进步慢了,没能跟得上城市的发展。

唐朝时候,城市里住十万人,商业区和居民区分开,夜间不营业。 市民白天上班。 晚上回家睡觉,城里有五十个衙役维持治安;到了宋朝。 城里住了二十万人,居民区和商业区混在一起,通宵营业,人们晚上喝喝小酒,逛逛青楼,没事还撒撒酒风,小偷小摸地也跟着浑水摸鱼……还是五十个衙役,管的过来吗?

城市当中,必然成了“泼皮牛二”、“活大虫”、“镇关西”和“西门庆”的天下!

道理其实很简单,说透了,三岁孩子也能弄明白,楚风接着讲了琉球的治安制度,设立单独的警察部门,专管治安,警察的人数比过去的衙役捕快多了十倍、几十倍,办案从坐在衙门里等苦主报案,老爷坐堂发火签拿人,变成不分昼夜站到街上巡逻执勤,治安防控和破案并重……

“可养这么多警察,税赋自然取自百姓,百姓们负担得起吗?”陈淑桢于治世之道颇有涉猎,她还记得状元父亲“物力维艰”地谆谆教诲。

“琉球耕者有其田,十税一农民亦能饱暖,而府库充盈。 加上商业兴盛,海外殖民挖掘金银,足可支持政府官员、军队和警察。 ”

十税一!陈淑桢几乎惊呆了,不是认为这个税率太低,而是太高太高,用横征暴敛尚无以形容,简直是桀纣之行!

不怪她吃惊,实际上,中国自秦朝后,上下两千多年,农税一贯是三十税一,只有西晋等短命王朝,在更短的时间段内实行过十五税一,已然是民不聊生了。

在历史的原本轨迹上,明末的辽饷、剿饷、练饷“三饷加派”,一千六百万两银子,其实按粮食价格平摊到全国地亩,每亩还不到十斤稻谷,比琉球平均每亩征收三十斤白米,简直就是毛毛雨,却累得咱们可怜的崇祯同学背上个“敲骨吸髓”的十字架,几百年都甩不脱。

为什么西晋“何不食肉糜”的白痴皇帝十五税一就“人相食”,明末大约十五到二十税一就反了李自成张献忠?天灾,中国这么大,哪年没天灾?

关键是地租。 硬邦邦的地租占了收成地一半以上,如果是江南的好田,如果一家租的多,最高达到了百分之八十!那么,在剩下的百分之五十到二十中,朝廷再征收个百分之七八,老百姓可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另外还有人均耕地面积的问题。 江南一带,能有几个按最大生产能力,租种到三十亩地地人?至若闽广之地,向来地狭人稠,一家一户往往租到个三五亩就差不多了,这么少的土地,这么高的地租,你朝廷再来刮,真真是在要老百姓的命。

工业和服务业,都必须建筑在农业的基础上,没有农业,任何工业都是空中楼阁。 琉球能放手发展工商业,全在它有广阔的处女地,第一新开垦土地没有地租,能通过商税收取较高的间接农税——实际上别说十税一,楚风就收一半,琉球农民都比江南过得好;第二,土地按最大生产力分配,一个壮劳力三十亩地,人尽其用,人均收成就多。

陈淑桢立刻发现了问题,她皱着眉头道:“这样的办法,只能在琉球用,你将来逐鹿中原,却是全然不合适的。 闽广中原土地皆有主,终不能禁止别人收地租吧?内陆人多地少,也不能像琉球那样,每人都分到三十亩啊!你那琉球,不过漳州、汀州两个府的大小,土地分完了,政策就难以为继。 只除非、只除非……”

陈、许两族,都是大地主兼营盐场、矿井、商业,对于土地问题,陈淑桢最熟悉不过了。 她忽然想到一句话,梗在喉咙里,吐不出来。

“只除非打土豪分田地,是吧?”楚风笑笑,见陈淑桢脸色不那么好看了,才摇手道:“放心,那是绝对不会地!”

开玩笑,马大爷都说资本阶段之后才能搞铲铲主义呢,跑宋末直接从封建社会搞打土豪分田地,楚风毫不怀疑自己会被当成妖孽。 再者,琉球发展工商业,最注重对私人财产地保护,这也决定了他不可能侵犯地主们的财产权。

“世人知有海外有琉球,焉知琉球之外又有琉球?”楚风神神道道地来了一句,嘿嘿,物以稀为贵,如果土地多了,地主们还能收那么高的地租吗?经济问题,经济手段解决,现在是1279不是1929,可供选择的道路,更多。

大航海时代还没展开,没有六分仪,横跨太平洋到达美洲还是个白日梦。 但从福建到大洋洲,一路上南洋群岛星罗棋布,从纯理论上讲,如果沿途海岛设立补给站,就算划着洗澡盆子,都能从泉州划到大洋洲去!

更何况这一路上大大小小的荒岛,或者百十个、或者千把个土人,把他们往矿井里一扔,这土地不就空出来了吗?反正南岛猴子也只知道爬树摘香蕉啃,倒不如咱们开了荒地种水稻吧!

“琉球之外又有琉球!”陈淑桢咀嚼着这句话,一时痴了,那天下人尽得饱暖的愿望,岂不是轻而易举?她呆呆的看着书桌上的海图,脑子里翻江倒海般乱作一团,连楚风告辞离去,也没注意到。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父亲的在天之灵,恐怕也会展颜吧?

“山间泉水清又清,

不知阿哥有真情?

妹子等在东山颠,

等着阿哥捧真心咧~~”

院中女兵的歌声将陈淑桢猛的惊醒,桌上,还有“楚风”的碎片。 德化象牙白质地细腻,碎片也甚大,她慢慢拼着碎片,眼前就浮现出那个青年坏坏的傻傻的笑容。

他的理想能实现么?驱除蒙元、天下饱暖、四夷来朝,恐怕只有他能做到吧?这个大男孩,真的好年轻啊,和自己在一起,就像个时而调皮、时而认真的弟弟,有时候看着他认真说话的样子,真想在他毛茸茸的头顶摩挲一番。

呀,他是有妻子的人呢,陈淑桢啊陈淑桢,你想什么哩?

女元帅摸了摸自己的脸,火烧般发烫。

第229章 改制

 大汉三年五月中旬,楚风以琉球制度分说陈淑桢,得女帅盛赞,遂于闽广之地行汉制,设州县,立七局二监。

故宋县以上、路以下之政区,设军、州、府、监,楚风以其设置细碎、叠床架屋,合并各军州府监,设州县两级政区,规定各州下辖少则三县,多则十县,为今后成例。

广南东路之偱州并入梅州,原知偱州顾杰,元兵来袭时撤城乡士民入山,护民有功,改知梅州,辖兴宁、长乐、龙川、程乡四县。

原汉国政府兵部兵役局副局长宋文昭知潮州,辖揭阳、潮阳、海阳三县。

罢陈大举知漳州之职,南洋总督陈宜中荐老友,故宋同知枢密院事、两浙安抚制置大使兼知临安府曾渊子,楚风任其为权知漳州(权,试用之意),辖龙岩、长泰、龙溪、漳浦四县。

老将陈子才镇守汀州,屡挫张弘范、塔出大军,汀州百姓感佩敬服,遂以其知汀州,辖长汀、上杭、宁化、武平、清流五县。

琉球设瀛州,财税部长张广甫兼知瀛州,辖琉球、琉北、琉南三县。

畲汉义军撤销编制,全员并入汉军,闽广总督陈淑桢兼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