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风1276-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风此言一出,众人大哗,然而又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特别是雷家众人长期呆在兵器所,举一反三,想到以弩而论,战国夹弩、汉有大黄、三国为元戎、魏晋号万钧、本朝则有神臂、克敌、三弓弩等等,一代比一代精巧犀利;以铠甲论,先秦皮甲,汉代札甲,魏晋鳞甲,唐代明光,本朝步人甲,一代更比一代坚固厚重。

只有一个小徒弟冒了句:“太上老君有炼丹炉,能炼九转神丹,还能腾云驾雾。”

哈~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实际上古代中国汉族人的宗教信仰程度很低,“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有个笑话,说西方人对上帝许愿,实现了当然要感谢上帝,没实现则是上帝对你的考验,需要更加虔诚。中国人求神拜佛却是谈生意,先许个愿,愿望实现了才献上贡品,叫做还愿;要是没实现则一分贡品也不给,还要跳着脚骂“这个神仙一点也不灵,走,大家去求XX庙,那个神更灵”。中国人以灵与不灵给神仙打分,以完全的实用主义对待宗教,所以有西方汉学家说中国人根本没有宗教信仰。

匠户士兵们要笑,因为他们知道太上老君的法力神通,大约存在于说书先生的嘴皮子,或者道观师父的符咒下,平时一本正经的讲,是要惹人笑的。铁匠以老君为祖师爷,这本身就是把神仙作人格化了,试想西方有拿耶稣、圣母玛利亚或者真主安拉做祖师爷么?

楚风也乐了:“好,咱们就以神仙而论。三皇五帝都是上古大神吧,可我们知道燧人氏钻木取火,今人用火刀火镰,不是比钻木头方便快捷?有巢氏在树上筑木屋,今人以砖瓦木料水泥,建造华堂巨室,不是远远超过树上巢居?今人正是胜过了燧人、有巢!”

“今人当胜古人,一代胜过一代,咱们才能越来越好。若是徒弟总赶不上老师,我们岂不是越来越笨、越来越弱?断无此理!”

今人当胜古人,徒弟超过师父,在场众人听着从来没听过的新鲜话儿,只觉得茅塞顿开,以前一些不敢想、想不到和想不明白的地方,好像都有了头绪。

“不过,总督大人的震天雷,已是天下无匹的利器,至少我们再想不到什么东西能超过它了。”雷洪轻轻摇着脑袋,觉得今生今世都不可能造出比这威力更大的武器。

“没什么不能超越的,这只是采用正确的配方和手工提炼的原料。如果工业提纯,再颗粒化,威力还能大一点。”楚风摸摸鼻子,矿山炸药中十九世纪就被抛弃的品种,在宋代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号炸药,这时候的人怎么会想到,后世还有比这强十倍、百倍、千万倍的炸弹,其中的两颗,扔在琉球东北面的那个岛国,嘿嘿~楚风邪邪的一笑。

火药原料的提纯技术,雷洪是熟练掌握的,不过以前从来没用来造武器,一个震天雷用十几斤火药,要手工提纯,浪费的工时,还不如多造几个震天雷。将硝石提纯为雪硝,硫磺矿提成昆仑黄,工艺繁复价格高,要么是卖给药店,要么是道士拿去炼丹。这工业提纯,是怎么弄呢?

提炼厂就建在钢铁厂下游,设立了几个水力粉碎机,用来粉碎矿石。

硫磺的提纯装置是个大罐子,构造等同于特大号的压力锅,中间有蒸格,打碎后的硫磺矿石放在上面。把罐子加热到300度,硫的熔点为112。8摄氏度,此时成为熔融的液态;另外有管子从底部通入,把高温水蒸气喷进锅里,气压下,锅子里的液态硫就被水蒸气冲起来,通过锅子顶部的管道流到冷凝池,在那里遇到冷水,凝结成纯度极高的单质硫,而矿石里的杂质则留在了锅子里,定期除渣。

干这事的工人要注意安全,硫磺矿中含有极少量硫化氢、二氧化硫之类的有毒物质,尽量避开。

另有一孔灶,灶上架着敞口大铁罐子,有沟槽通向冷水池。罐子中装水,在灶上烧开,硝石打细,溶解于沸腾的开水中,直到饱和。打开铁罐子上的阀门,饱和的硝石溶液流出,而不溶解的杂质留在罐子里。

冷水池中架着一个扁扁的铁罐,底部躺着滤网,上方用粗木头支架吊着滑轮组。硝化钾在水里的溶解度,100度时是246克,20度时就只有31。6克,饱和溶液在冷水池中温度急剧降低,硝化钾晶体迅速析出,工人们一拉绳索,滑轮组把滤网拉出来,上面就全是雪白的硝化钾晶体。剩下的水里还有部分硝化钾,另有溶于水的盐类杂质,别浪费,把它倒回灶上的大铁罐子,加硝石,重复上次的步骤,继续制硝化钾。

这就是用重结晶法,从硝石矿提纯硝化钾的全部步骤。

不管是硫磺提纯、还是硝石提纯,所用的热源都是用管道引来的高炉废气,不用再消耗一点能源。当所有人都惊服于楚风的奇思妙想时,他还咂吧着嘴,心疼高炉气里的一氧化碳,焦炉气里的氢气、氨气暂时没法回收利用,唉~都是好东西啊!

硫磺硝石提纯的原理,雷洪都知道,并且他以前也用简单的家庭手工方法做过,但现在看到这样惊人的工业效率,老头子由衷的感慨:楚大人讲的后人必将胜过前人,的的确确半分不假!

木炭就相对简单了,从窑里取来烧好的炭就能用。

用水力磨把三种原料分别磨细,混到一起就是正宗的粉末状黑火药了。

这样的火药不管在出厂时调配混合得多么均匀,只要在运输时长途摇晃,就会造成比重2的硝和硫沉到桶底,比重1。3的木炭跑到表层。而木炭分子是很容易吸收空气水分的,一则潮湿,二则混合不均匀,严重影响火药的品质和效能。

曾经的解决方案是将硫磺硝石木炭分别装运,上战场前分发给士兵,由士兵们自行配制,但这么做显然很傻,士兵没有天平秤,并不能准确配制火药,也许有的人弄出的火药连兔子都炸不死。

别急,楚风要做的是粒状火药。

让雷家兄弟把原料放到水里弄湿的时候,雷老头跳起来三尺高:“千万别、别沾水啊!这么好的火药,沾水就没用了,糟蹋材料啊!”

“湿了再弄干,怕什么?”楚风笑笑,递过一张纸条:“这是爆炸用黑火药的配方。按这个比例下料,加水弄湿再搅拌,喂,小心,先加水!”

雷银住、雷锁住带着几个小师弟,把火药揉成湿面团,混合均匀后拿出来摊大饼,一块块的湿火药饼子,放到屋底坑道通着高炉废气的烘干室,在四十多度下烘干。等它干透后,打碎过细筛子,就成了性质稳定可靠的粒状火药。

每一个小粒,都是硫、硝、炭按比例均匀的粘在一块,不管怎样颠簸,也不会分离,可以随时爆发出内含的化学能。

--------

本章内容均出自教科书《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以及教科书《实验化学》(均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特此声明,请勿过于紧张。

已按照有关部门要求,去掉了火药的具体比例配方,没有比例则不可能配置炸药。并且本书的提纯方法,与实际工业生产相比,是有很大区别的。化肥店公开销售的农用硝化钾纯度极高(美标96%以上),中石化公开销售的硫磺片纯度达到99。96%,本书介绍之提纯方法在现代社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今后涉及到军火也将作类似处理,敬请读者们原谅,多谢,多谢!

第五十九章 手榴弹

有了火药,使用它的方式有两种,枪炮一类的身管武器,或者炸弹。身管武器需要镗床,至少也要好一点的钻床,琉球没有精密机床,最多只能铸个土炮,威力太小,暂时不考虑,还是炸弹比较现实,宋朝早有了震天雷这样的工艺水平,把它小型化,成为单兵武器就很不错了。

火炸药的爆炸方式分为爆燃和爆轰。

爆轰在炸药内部传递快,超过了声音在炸药中传递的速度,形成了冲击波。现代炸药一般是爆轰,可以不加约束直接摆那儿,引爆就轰的一下炸开。比如硝石甘油,滴些到地面上,您穿着大头皮鞋朝上一踩,轰——脚没了。

黑火药的爆炸性能则是爆燃,爆燃在炸药内部传递的速度慢,必须要在约束下才能爆炸。调皮的男孩子们都知道,黑火药被纸卷紧紧包裹成鞭炮,点燃就会爆炸;假如拆开纸卷,把火药粉抖出来再点燃,则是“嗤—”的一声烧过了,不会爆炸。

所以,黑火药必须要放在密闭的容器内,当黑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压强高于容器承受力时,就爆炸了。假如将黑火药不加任何约束直接暴露在外燃烧,是不可能爆炸的。明末李自成攻开封,在开封城墙下面掏了个洞,大概放了几百上千斤火药吧,满以为能把城墙炸开,结果流寇们不懂炸药学,不把洞口塞住,费了老鼻子劲儿,点燃后让城上守军欣赏了一场焰火表演,开封城墙连个缝都没弄出来。

只有现代的梯恩梯一类的猛炸药才能直接爆炸,董存瑞董大大说“我顶!”,他用单手顶在暗堡下面的那种炸药包,就一定是现代炸药而非黑火药。

火药威力的提升,使得火器小型化成为现实,楚风决定制造单兵手榴弹。

首先确定装药量,黑火药爆炸力约为*的七分之一,后世解放军曾经大量装备的六七式手榴弹装药为38克*,若要取得近似的爆炸力,则楚风制造的手榴弹应装280克黑火药。

黑火药有好几种配方,比重都在1。9左右,因为颗粒化后装填有空隙,按1。8计算,则装药体积为155立方厘米。

为了加工简便,也为了爆炸后破片能朝所有方向无差别覆盖,设计的弹体为球形。按球体积公式计算可知,手榴弹装药的内腔至少需要6。7厘米的直径,需要塞信管,再加大点为7厘米。外壁则为0。3厘米厚的铸铁壳,全弹直径7。6厘米,同样按球体公式可知铁壳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铁比重7。8,则铁壳重390克,加上280克装药、30克的信管,全弹重约700克。

弹体上还留着纵横交错的沟槽,爆炸时预制破片飞射,威力更大。

二十世纪的手榴弹重量在300-600克,有小的才120克,楚风的手榴弹确实重了点,但想到球迷们能把600克的矿泉水瓶从看台扔到球场中间去,700克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开始实验了。雷洪有些昏花的老眼,看见那儿站着好几头诸,后腿着地前腿抬起,人来了不跑也不跳,也不走动吃食,这是怎么回事?

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可怜的猪们被绑在木杆上动弹不得,木杆插进地面固定,远近不等的绑着七八只猪,最奇怪的是,有的猪身上还套着皮甲和铁甲。

看这阵势有点像奇门八卦,难道楚总督还会摆“肥猪八卦阵”?

侯德富拿着一颗新造的手榴弹,摆放到肥猪阵的阵眼上,老头子这才恍然大悟,他们这是要试验威力呢。

点燃引线,很快就爆炸了,当然,爆炸的声势肯定不能和上次十多斤装药的震天雷比,不过也挺响的,炸得地面的碎石沙土四散飞射,哗啦啦像下了场雨。

现场情景教人毛骨悚然,离得近的猪,全身鲜血淋漓,七窍中流出血水,早已震毙;稍远一点的、穿着甲的,也耷拉着头,哼哼唧唧的眼看不活了;就是两丈外的猪,身上也有好几个血窟窿,不过伤势轻些,还能嗷嗷叫着挣命。

侯德富捏着鼻子,皱着眉头,拿根带刻度的铁签子,朝猪身上的伤口捅;旁边跟着新从难民中招的文书,怪模怪样的拿着钢笔和本子记录。看得出来,这位文书还没习惯琉球特有的书写工具。

五尺内猪只当场毙命,铁鳞甲震散,破片入肉一寸五分,皮甲完全破碎,破片击碎甲后入肉两寸,无甲处入肉三寸,一丈、两丈处威力递减,但至少在两丈距离上还有相当的杀伤力。

嗯,六七式手榴弹杀伤半径7米,用黑火药而接近它的威力,不错了,楚风表示满意,宣布今晚吃猪肉,敞开吃。

在场的士兵们更是兴奋,不是为了猪肉,而是手榴弹。这玩意要是汉军每人带上几个,岂不是无敌于天下了?

侯德富也急着装备这种武器,楚风轻轻摇头:还不行,战场上每人拿着火刀火石,慢慢点燃引线,再扔出去?恐怕敌人的刀都架到你脖子上了,还得改进发火装置。

徐财旺的窑场沸腾了!所有工人都不顾工作纪律的约束,冒着被罚款的危险跑到窑边,欣赏着那一坨晶莹剔透的宝物。

他们早已见惯了奇迹,但这次,却是最震撼人心的,因为之前的水泥、砖头、坩埚,都是灰不溜丢的货色,这次,则是货真价实的宝贝:玻璃。

玻璃,古书称颇梨、琉璃、璧流离,华夏先民在公元前一千年就会烧制了。那时候的玻璃是铅钡玻璃,最初是熔炼金属铅的副产品,在出土的西周墓葬中就有发现,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相比,透明度要低得多。

中国古代陶瓷工业非常发达,英语里中国就和陶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