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商-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打头的赵化成,直入煞神一般。一柄大刀舞得上下翻飞,当者披靡。转眼便将两名鞑子百户十余名兵卒斩于马下。

西路这千余鞑靼军在如此突然而暴烈的冲击下迅速崩溃,连连后退。正当领军千户大呼小叫地号召手下结阵反击之时,明军战阵在领队官地统帅之下,全军右转,就在他面前划了个漂亮地弧线,径直往大营正北方向突去。

“不好!”这千户一下子回过味来,这分明是要突击北方攻营的友军!于是他赶忙领着方才给打得晕头转向的手下,抛下面前一地地阵亡袍泽与伤兵。乱哄哄地随后追了过去。

北面伏兵的统兵官就是这一支鞑靼军地最高统领。方才西边的喊杀声已经给他提了个醒。待到明军杀来,突然性已经是不在了。即便如此。迎战的鞑靼军依然给冲得连连后退,若不是东西两面友军赶到形成合围,迫使这股明军分头迎敌,说不定又要吃大亏。这统领看明军竟如此凶悍,不禁战意陡生,连连发令,调度三军将明军死死围定,决心要将这股强敌斩尽杀绝。

冯虞在远处看得真切,鞑子大队已经被骑一团粘住,形成胶着,发动伏兵,正在此时。于是他一跃而起,飞身上马,大吼一声,“发号!总攻!”

只一眨眼的工夫,冯虞身后十二只号角一齐吹响。在攻击发起线上观战的第一师上万官兵早等得不耐,听见攻击号令,在各级官佐地带领下,各举刀枪,呐喊着杀出藏身之地,按着预先规划的包抄线路冲向战场。只见一队队军马从冯虞身边呼啸而过,转眼间,身后就只剩下千余列队候命的亲兵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支伏兵显然令原以为胜利在望鞑子措手不及。按着往常作战习惯,鞑靼军本该遇强即走,避开锋芒。可这会儿全军正与骑一团搅在一起,一时间无法整队脱离,急得鞑靼统领瞪圆了双目大呼小叫。看情势危急,鞑靼统领血贯瞳仁,一咬牙,硬是从包围圈中抽出一个千人队抵挡明军主力,自己带领亲兵,也就是最后的预备队填入包围圈大砍大杀。看这架势,显然是打算和内围地这一千多明军同归于尽了。

此时,战场上生出一个同心圆的大格局。外围是两万明军伏兵,被鞑子亡命阻击的一千骑兵纠缠,急切间不能全力歼敌;中间包夹的四千鞑靼主力正向内围疯狂突击,不过在身后明军的压迫下,却也无法全心向前不时还得分出兵力阻援;内围的骑一团千余官兵已被压迫成一个实心圆阵,尽力抵挡,苦苦支撑。

大营内外喊杀声震天动地,两军官兵混战一团。此时,阵型、战术已不再重要。一些杀红眼的将士甚至已忘却了伤痛与死亡,对手的兵刃招呼过来也不躲闪,迎刃而上,只求同归于尽。有点从马上打到马下,兵器已不知抛到何处,与敌军全力厮打,用牙咬,用手掐,挖眼掏裆。甚至重伤员也奋力向前爬行,抓住敌兵的腿脚便咬。直到被马蹄踩得奄奄一息。

在一旁观战地冯虞此时渐渐心焦起来。骑一团地弟兄面对着极大压力,正在苦撑苦熬,每一刻都有身被数创的将士倒下。可惜外围明军一时半会儿还无法打破僵局。毕竟外线地弟兄只是配了坐骑的步兵,与正牌的鞑靼精骑比起来,马上斗战的功夫确实差了一截。冯虞不禁有些后悔,早知如此,还不如让步兵下马结阵作战,失去了冲击速度的骑兵,绝不是步军战阵的对手。

不过,此时阻援的鞑子兵日子也不好过。虽说这一路鞑靼军不愧是鞑靼小王子麾下得力一部,以五千敌二万却毫无退缩之意。不过,毕竟兵力相差过大,最先投入阻援的千余兵马几个来回便已死伤过半,即使有所补充,也只能是撑多久算多久了。

冯虞看外围敌军已有些难以为继的模样,心中暗喜,回头高声对亲兵团弟兄说道:“弟兄们,在一旁干看着滋味如何?”

“大帅,让咱们上吧!”

“弟兄们都上了,咱们在此处闲坐算怎么回事?”

“大帅,咱们跟您几年了,绝不给您丢人现眼!”

“好!”冯虞面色一沉,“鞑子已然是顶不住了。是咱们出击的时候了。亲兵团将士!”

“有!”一千多汉子齐声大吼。

“今日我军首战,破敌全看诸君。立功者赏,后退者斩,莫给福建父老丢脸。弟兄们,随我来!”话音未落,冯虞双脚狠狠一磕红云的肚腹,一马当先杀入战团。

见帅旗扑向战场,这一方向的明军将士纷纷闪避。当面阻援的鞑子兵忽然觉得对面一空,压力顿消。还当是击溃了敌军,正想喘一口气,一抬头,却见一股明军精骑裹挟着冲天的杀气直撞过来。这股明军与之前那些不同,人人手上端着根铁棍,不知是什么兵器。不过,很快他们就领教了这些铁棍的厉害。

待两军离得近了,明军阵中突然“砰砰”作响,腾起一股股白烟。紧接着前排的鞑子骑兵应声而倒,鞑靼军马登时大乱。不待他们回过神来,明军骑队一头撞了进来。人人手舞四尺长的锋锐倭刀,劈头盖脸便砍。这些倭刀削铁如泥,不论兵器、兜鍪,当者披靡,更不用说皮甲了。一时间,上前阻挡的鞑靼兵一**地被劈下马去,阻击线转眼便被击穿。顺着亲兵团撕开的大口子,大队明军如潮水破堤一般灌入内圈。这一战的胜负,至此已分。

冯虞选择的突击方向直指鞑靼统帅旌麾所在。一达成突破,敌军中军所在便现于眼前了。鞑靼统领身经百战,听着身后动静,不用回头,便知战况不妙。只见他带住马头,退出战团,愣愣地回头看着手下将士一股股地淹没在明军奔涌而来的大潮中,不知不觉间,眼角浮出一层水色。

蓦地,他一眼看见一名身着精致战甲披着大红斗篷的明军将领,一马当先向自己这方冲杀而来。看身后认军旗,想必是个大官。鞑靼统领猛地狂吼一声,高举战刀催马迎上前去。败局已定,若是能斩得这南蛮将领,多少能解些心头之恨。身后数十名亲兵也随着主将一道,掉头发动逆袭。

  第二百三十七章 战机又现

都说兵败时“一溃千里”,此时的鞑靼军却已陷入无路可溃的绝境。不久之前,这些鞑子还在殊死结队拼杀,此时却是给明军冲得七零八落,在包围圈中如无头苍蝇般惊惶奔突,但凡遭遇明军堵截,绝大多数不作抵抗便弃械归降。有些干脆下马,往地上一坐,目光呆滞,生死悉听尊便,再无先前那股狠劲。偌大个营盘中,只有三五处残敌还在作困兽之斗。仗打到这个份上,可说是胜负已定,过不多时便可打扫战场了。

首战告捷的冯虞却是相当郁闷,恨恨地调动人马围杀那些逃窜、顽抗的残敌。让冯虞不满的倒不是今天的战况,打到这个份上,除了对鞑靼人的凶悍顽强估算略有不足之外,别个皆与战前研判相去不远。让他耿耿于怀的是,之前鞑靼军统帅发动逆袭,直奔冯虞而来,这让杀红了眼的冯虞大为兴奋。

阵斩敌酋,可说是每个为将者的第一荣耀。这两年冯虞先后与倭寇、匪贼交过手,也算是有些历练,今日又手刃十几二十名敌兵,正是自信满满,一心要将眼前这彪悍的敌将砍个满面桃花开。哪知两骑对冲即将交错之际,冯虞身后突然响起“嘭嘭”几声,再看那鞑靼统领,胸腹处爆出几朵血花,尤其是面部,结结实实挨了一枪,真个是打得满面桃花开,只可惜不是出自冯虞之手。

这一幕事出突然,冯虞与那统领身后亲兵都惊得一时无措。冯虞一回头,只见身后十几名亲兵手上的火铳还在冒烟呢。不用问了,必是这些亲兵不敢让主帅犯险,干脆先下手解决了。冯虞攒了一肚子的气力无处发泄,却又不好责骂这些忠心的卫士,回头看见前头那些呆若木鸡的敌军,怒吼一声便冲入敌团大砍大杀一阵。

日上三竿,喧嚣了半个早上的战场渐渐沉寂下来。酣战一场的明军将士或号令整队,或救护伤员、打扫战场。一队队的鞑靼俘虏在明军刀枪的威迫下搬运收拾遍地尸骸。

冯虞下了马。牵着红云,漫步在方才拼力厮杀过的沙场上。原本还算齐整地一座军营。如今已尽成废墟满地皆是残破的帐篷、木栅、尸体、兵器、旗帜。在战况最惨烈地中军两军混战之处,人马尸体层叠,刀矛箭矢四处抛洒,无处下脚。

冯虞行到这里,不觉停住脚步,久久地盯着双方阵亡将士交错堆积的尸骸,默然不语。长久以来。冯虞一直以当年抗倭大胜的战功为傲,自认已是经历过沙场浴血之人。今日置身此地,眼见得尸横遍野,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战争,什么才叫真正的国战。

突然,冯虞身形一震,紧走几步,扒拉开两具鞑靼军士尸体,扑面而来的是两句仅仅搅缠为一体的尸体。一名看上去不到二十岁地瘦削明军战士,头盔掉落。背负几十处创口,几乎没有一块好肉。往上看,这名战士紧紧咬住一名鞑靼兵的咽喉。再看那名鞑靼兵。年纪或许还要更小些,嘴角连茸毛都还没长出来。一对圆睁的大眼依然透着恐惧绝望的眼神。想来,这名明军是重伤之余,拼尽余力与敌同归于尽,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只是那少年鞑靼军士,

此时。几名鞑靼战俘在明军押解下过来抬尸。周边阵亡将士的遗体一一抬走。只有这两句尸体,纠缠过紧,掰了半天却是无法分开。一旁的明军看得火起,骂了句“蠢才”,操刀过来,看样子是要冲那鞑靼少年的遗体下手了。

冯虞见状忙一摆手。“算了。两个一般年岁,同年同月同日死,也是天意。一道葬了吧,路上也不孤单。”看两名阵亡将士一起被抬走。冯虞再不停留。转身离开战地。一路走得分外小心,生怕踩着地上的战殁者遗骸。

约摸小半个时辰之后。范长安来报:“大帅,战后检点,此役,我军阵斩敌兀鲁思部万户古哲伦以下两千七百零三员,俘两千八百五十五员,另有数十骑破围逃逸。”

冯虞又是一惊。“败局已定。鞑子仍然负隅顽抗。战死过半。确是顽强彪悍。”

“不过。终是难逃尽歼下场。”范长安倒是一脸地兴奋。却也难怪。当初他在边关呆了多年。与鞑靼军没少交过手。互有胜负。却从不曾打过一次真正地歼灭战。鞑子腿脚太快了。

“我军伤亡如何?”

“亡三百一十七人。伤五百零五人。有些弟兄伤重。恐怕阵亡数还得添些。”说完这些。两人一对眼神。默然……

过了一阵。冯虞问道:“亡三百伤五百。阵亡数太高了些吧?”

“回大帅。我已问过此中究竟。此次伤亡最大地是诱敌地骑一团。弟兄们死战不退。许多挂了花地草草裹伤再战。其中不少弟兄气力不济而阵亡。还有些重伤地。与敌同归于尽。还有些弟兄在阵上伤重落马。救助不及遭踩踏而亡。如此种种。阵亡弟兄数目难免增多。”

冯虞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军伤亡八百,鞑子阵亡两千七,一比三个半。算歼敌数目,一比七。也算是大胜吧。此役得失,咱们回头须得好好检讨。二师那边可有消息?”

“没什么动静。”

“多派游骑联络,莫出意外。”

“是!”

过不多时,范长安又转了回来。“大帅,李锦遣人回报,拿些突围而去的鞑子全给他截杀了。”

冯虞一听,一下子从地上蹦了起来。“你说什么?”

“李锦将逃敌全歼了。”

“全歼?不曾走脱一个?”

“是。一个不少,首级尽在。”

冯虞原地转了几圈,停步又问:“会不会有鞑子从别个路径逃生?”

范长安想了想,“应当是不会。这些鞑子逃出我军围困,必定如丧家之犬,一心逃回老营才得保全,又不知我军还有埋伏,如何能节外生枝再去绕什么路。再说了,从此地往敌军北大营方向,只有这一条平路。鞑子突围时想必已是筋疲力尽,哪有心气再去翻山越岭?”

“如此说来,敌军老营或许还不知西路兵马已遭全歼?”

“理当不知才是。”

“但其已知晓我军迫近,西路敌军昨夜设伏之事想来也已报到鞑子主帅案头了。”

“不错。”

冯虞突然“嘿嘿”一笑,“长安,你说,以此情形研判,敌军主帅会如何部署兵力,有何应对之策?”

  第二百三十八章 忽都之怒

范长安已跟了冯虞许多日子,多少摸着冯虞的脾气,此时一看那神情,便知这位年轻的大帅又在打什么主意,而且很快就有人要倒霉了。转  载  自

“回大帅,末将以为,鞑子主帅昨夜未派援兵,想来是料定西路人马足以应对,哪知能吃如此大亏。今日一个早上不见回报,只怕迟早会吃觉情形不妙,想来最迟午后时分便会派人查探。看到西大营这番景况,嘿嘿,必是要暴跳如雷的。按着鞑子脾气,吃了这样大亏,必定要起兵来报仇。不过,计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