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商-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这些想法一一作图之后,冯虞方才上床歇息,可是一时间如何能入睡,只觉得奇思妙想如泉涌。这脚踏车就如马匹一般,既能做军马,也能为豪门坐骑。脚踏车又何尝不能如此?装饰华贵、造型灵动的,卖与豪奢,简朴结实的装备步军,骑脚踏车冲锋陷阵是难了点,至少比步行机动强上百倍。记得后世的瑞士便有脚踏车部队。如此一来,若是全国数十万步军人手一辆,那得是多少银子。于是……冯虞便在这满眼金山银海的幻影中酣然入睡,全然忘了之前不量产的那番计较。

第二天一大早,冯虞便翻身下床,匆匆吃过早饭,使人叫上朱潜,收拾停当,打马直奔寿山工坊。

到地方,急急召来黄工首与铁匠匠头,将两轮脚踏车工图交与两人观看。“这东西做得出来么?”

两人头挨着头看了一阵,异口同声答道:“能!”

冯虞听二人答得如此斩钉截铁,大感诧异。这指着工图说道:“这滚珠可得是一般大小!,还有这弹簧,哦,这铁圈,可是全身份量压在上头,得不变形还得能缓冲才成。”

那黄工首笑道:“大人只管放宽心。这珠子想来是省力之用,就如搬运巨石需在石下垫圆木一般。可是这个道理?”

冯虞奇道:“老黄头,好眼力啊,一语中的。”

“嘿嘿,大人过奖啦,这可不是小人的能耐。大人想来是不知道,前朝太史局同知郭守敬发明的。郭守敬制天文仪时便在轴间安放圆滚棒,与大人这滚珠是异曲同工。这珠子要做得一般大小也不难,只是模要精致。再说这弹簧是吧,不知大人可曾见过贵妇头上的珠冠,那小珠子便用弯折的细铜丝镶上,人一动弹,便突突乱颤。与这弹簧颇似,只是这是一圈一圈的。至于用料么……大人想来是见过那束腰软剑的,弯可做腰带,一松劲便弹回原状,只是造价不低。”

冯虞一听,悬着的心便落回肚里。“造价不必管它,先造出一辆来看看。一般生铁易生锈,你看看是用精钢好还是用铜,总之要结实耐用才是。”

“小的明白。还有一事……”

“怎么?”

“我看大人在铁轮面上刻花,想来是防滑用,莫非是在乡下田地骑用?”

“城内乡下都用。”

那黄工首想了片刻,说道:“若是城内骑着,只怕在石板路上咯得厉害。反正大人说不必管造价,不如做个光面,蒙上老牛皮,舒坦得多呢。”

冯虞大喜,脚踏车若是分平路、野地两种,不是翻着倍卖了。“妙啊!就照你说的做!”

说完此事,两人收起工图便要告辞退下。冯虞点手将二人唤住,“还有一事。那火铳如今产量多少?如要扩产,能增多少?”

黄工首面带愧色,回道:“大人还是上回那个数,实在是增不了。”

冯虞点点头,“这个不怪你。自明?”

“在。”

“能不能再多寻些人手来?民间选调也成。火铳是一块,这脚踏车若是投产,还得不少人手。”

“要多少人手?”

“呵呵,韩信带兵多多益善。不过手艺至少需说得过去。”

朱潜想了想,回道:“这个一时却不好说,下官尽力去办。想来人手增一倍还不难。其实……若是一些粗浅活计,寻些学徒来未必不能对付,还能边做边学着。依学生看,日后只怕还得扩产,总上外头去寻,一个急切间未必能寻着,二来也怕找来不牢靠的,万一还有外人遣来的探子,可就麻烦了。”

冯虞一想,果然是这个道理。“行,这事你看着办。多弄些人来学着也好。哦,你再拿个章程出来,我这边的工匠,年限越久工钱越高,手艺好的加工钱,徒弟带得好也加工钱。还有,但凡为我做事的,工钱一直领到咽气为止,只升不降。让他们不必担心养老,不必藏私,悉心带徒。眼前么,火铳一月产量需尽早提到五百枝,越多越好。子弹至少也要翻两番。还有一事,自明你也得操心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杨风拜师

朱潜一听还有事情,脸色有些个发白了。“大人,还有事啊?”

冯虞想想,似乎方才那两单已经是够棘手了,抱歉一笑:“嘿嘿,能者多劳,能着多劳。说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扩建城西大营,还得再装进去上千号人吧。”

一听是这事,朱潜长出一口气。“这事却不劳大人吩咐,我已让人着手去做了。还有兵甲粮辎,腊月前一并备齐。只等大人招兵了。”

冯虞拍了拍朱潜的肩头:“自明兄办事果然是是靠得住。行,这事你斟酌着办,一时半会人还聚不拢,快,也得到年前。稍有个拖宕,便是要年后了。当下还是盯着这边。过些时日,指不定我还会拿图样过来,又得加码。”

朱潜只觉得耳中“嗡”的一声,冲着冯虞一揖到地,“大人,您老高抬贵手饶了我吧。”众人见状哄笑。冯虞手指朱潜直摇头,说不出话来……

杨家的动作却比冯虞想的利索许多,五天之后,杨风便领着头一拨三百名应募青壮来到福州府。见面交割之后,杨风没好气地冲冯虞说道:“刚下船屁股还没坐热,便给我爹抓差令人过来,你这是整得哪出?还让不让人活了。”

冯虞赶忙赔笑答道:“我哪知道岳父大人如此迅疾,还想着怎么也得再过他十天半个月吧。你辛苦,辛苦,来,喝口热茶。”说着捧茶递了过来。杨风也不客气,接了一仰脖,一饮而尽。“哎,还是你这茶好。”

“好什么,也就解渴罢了。”

杨风立马瞪大了双眼。“什么什么,‘解渴罢了’?这可是上好的武夷北苑灵芽,天下闻名。外头想弄都未必能弄着,到了你这方就只作解渴牛饮之用,暴殄天物、暴殄天物!罢了,罢了,你还有多少,统统给我吧。”

冯虞淡淡一笑,自己前生上万一斤的铁观音品过,特供红茶金骏眉品过,正品大红袍品过,数百年生的野山茶也品过,这算什么。只说道:“好茶么,你是没机缘品尝了。这些个,都是崇安县令捎来的,在我口中,也就是清冽些。其他茶更不好下咽,便喝它了。你若要,分你一半,也有四五斤了,够你喝的。”

杨风一听认真了。“还有好茶?哪儿呢,今日也让我长长见识。”

冯虞这人爱好茶,却也不是那种求茶若渴的。虽说前生自己也动手做过一回岩茶,什么采青、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焙、拣剔、毛茶,铁观音那八步工艺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可真要做出上等好茶来,每道工序都是极讲究的,其中奥妙便远不是冯虞所能领会的了。爱吃鸡蛋,没必要非弄清是哪只鸡生的。再说了,这等传家绝技人家也不会告诉他。来到这个世上,团茶已是罢造多年,市上尽是炒青、烘青绿茶。虽然喝来口味单了点,也还入得了冯虞口,原本还真没动过自行制茶的脑筋,今日给杨风一逼,冯虞还真就来劲了。

“这好茶,眼下是没有。最好的茶,那得是明前茶精制而成。明年吧,明年清明过后我给你弄些来。不过喝好茶有喝好茶的讲究,如这大壶冲泡是不成的。想喝着正味好茶,你还得跑我这来。”

“行,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两人伸掌相击,相视一笑。

一番打岔之后,方引入正题。冯虞看着满院子的青壮,冲杨风问道:“上回发信与岳父大人,这路上来回再快也需七八日,之间满打满算也就是三两日的空余。莫非你们杨家早备下这大批人手不成?”

杨风一撇嘴,“我们杨家钱再多,也不至养这大拨吃闲饭的。这三百号人,有些个是我杨家伴当中选出的,多数还是月港佐近民壮。你是知道的,咱们闽南人生性便好闯荡打拼。放船闯南洋那是一呼百应。从军么,本来是没人稀罕的,可我爹号召那又不同。一来咱们杨家在漳州府素有盛名,我爹又是极照顾乡里乡亲的,从不曾给他们亏吃。再一个,你冯虞的名号如今在咱们那一片也颇响亮,哪个不知杨府姑爷是福建锦衣卫的总头目,自然也算半个乡党。来你麾下听用,自然也是好事一桩。一天工夫便聚起五百来人。我还帮着你挑了挑,拣好的凑个整三百,加上我家二十来个长随,一并给你送来了。”

冯虞恍然大悟,“没想到杨家在漳州府威望如此之高,不容易啊。”

“别忙说这个,人送来可是有讲头的。”

“嗯?”

“我爹说了,你让杨家将伴当水手编入官军,其中用心他已尽知。不过,既然要做便做出番正经模样来。一个,我爹已寻门路替我捐个守备之职。回头你可得行个文书,让我实领这五百号人,这叫名正言顺。”

“这个容易……”

“还有噢,回头这三百人带出来,得分我一百,做个榜样,回头我就照着操练起来。那二十来个长随,我也得带回一半去。这些人你可得当做带兵官来训。爹说了,也不能让姑爷你吃亏,下一拨年后一气给你弄一千三百精壮来,加上这回剩下二百,这可就是一千五了。其中一千人的粮饷用度由我杨家支应。这么一弄,依虞你手下可就是两千号人了。”

冯虞听着好笑,所谓两千人,五百还不是帮你们杨家跑船出海,真要用时我上哪儿找人去。再说了,有这五百人做种子,澎湖那边指不定还能扩充多少精兵呢。不过,如今两家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用不着计较这些个。“行,就这么说定了。还有吗?”

“还有。我爹让我在这边跟你练兵,说你是个知兵能战的大才,要我跟你仔细学着,几时出师几时方回。”

“啊——”冯虞大吃一惊,“你们家不做生意啦?”

“没啊。我爹重又出山担起诸项事务。再说了,还有阿云、阿雨帮衬着。这两个也老大不小,好歹该学着些了。嘿嘿,如今我爹可是手把手地教着阿云做事呢。他可说了,要给你调教个好帮手出来。”

冯虞笑道:“这是好事啊。只是阿云愿学这个?”

“嘿嘿,之前可没看出来,阿云还真有些女中英豪的味道。杀伐决断,颇合我爹心意。”

冯虞笑着点点头,“那便好。不过,要学领兵作战……至少得有半年工夫。家中脱得开?”

杨风大笑:“才半年啊。我爹还打算我一年不着家呢。”

“这半年学的是军中规矩,还有些行军作战的一般工夫。打仗,五分坚毅五分天分,没这两条,在军中泡久了也就是个老兵痞。还得自家回头领悟,再多看兵书多摔打。既然在我军中,大舅哥,丑话可说在前头,军中只有军法,无有亲情。白日你便是普通军卒,人家怎么练,你也怎么练。晚间我再另传你些东西,有何不明白的,晚间只管问。”

“成!”杨风郑重回答。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练兵

当夜无话。第二日,这三百来人整队开至西门外营盘,按着旗军编制分拨队伍。杨风与那些杨府长随及几个年岁稍长的兵丁暂领百户、总旗、小旗军职。领换军装之后,便由范长安统领着开练队列。一个早上下来,狼狈情形与冯虞亲兵、家丁当日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冯虞,则开始教练亲随兵丁列阵放枪。

如今操练军兵多了数倍,冯虞又将操练安排做了调整。自家亲随改作上下午两班轮训,新兵则由范长安领着苦练队列,尽力追上教程。每日午休、晚饭后,则召集官佐由冯虞讲解军规、战法。

冯虞已决心要练出一支与装备水准相配的近代化军队。军中条令参照解放军,当然,什么官兵平等、严禁体罚之类的超前内容须得如数剔除。反正冯虞如今是酷爱踢人屁股。所余的便是那铁血军纪与视死如归的军人作风养成。阵法,则需学着后世西洋阵法,方阵行进、横队三列式射击法、白刃冲锋队形等等。连军中号志也改用西式鼓号调度法。至于战术,除了阵战法,冯虞还是更重视运动战、游击战法的讲解。没办法,现下手上人少,日后想来还将长期如此,打仗便只能是精打细算,多用奇兵了。加上冯虞这性子便不是那种一根筋的硬干之人,遇事更喜欢以迂为直,自然对史上那些个智将的绝妙战法战例更为倾心。

大半个月下来,新兵操练进度已追上前一拨受训亲随,营中气象也是焕然一新。连带那些个原驻营中的锦衣缇骑也不自觉地学起了新军做派,如拳捶左胸立正的新军礼,领受军令后不喊“得令”而喊“是”,列队报数等等。

这些日子,杨风可谓是痴迷其中。原本他也是带过队伍出海的,每想到统帅人马原来还有这般讲究。看看冯虞调教的兵,个个悍猛干练,杀气腾腾。全军令行禁止,如指臂使。果然其中大有学问,难怪老爹非要自己跟死冯虞学些个真本事。

每日上下午与将兵们给操得一身臭汗,对练时甚至是青一块紫一块,兵士休息时这帮官佐却给拉到边上再学兵法阵势,不过众人却听得是津津有味。冯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