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步步生莲-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北汉去一批,剩下的粮食如今只够全城百姓食用半个月了,霸州的粮队还没到呢,要是大人把粮食全拿走,万一运粮车队像上回一样出了岔子,这广原城就要闹粮荒了……”

杨浩截口道:“大人,如果是你看到那迁徙大军的凄惨,也一定会毫不犹豫拿粮出来的。这是救命粮,耽搁不得,先把粮食装车让我带走,然后徐大人再紧急从附近城镇或赊买、或借调,以应广原之急吧。”

徐风清也是无奈,杨浩既已找上门来,他就没办法置身事外了。若是任由这几万百姓活活饿死,朝廷的言官学士、各道各路的御史观察岂能不参劾他,那时他无论如何也是脱不了干系的,只是苦着脸答应下来。

可他转念一想,又发愁道:“还是不成啊杨大人,供几万人食用的粮食得装多少车?押运粮草去北汉的车子一直未见返回,如今府库里可是根本没有几辆车子可用啊。”

杨浩听了心中顿时一沉,他忽地想起上次刚到广原时去过的叶家车行,不由大喜道:“顾不了那许多了,本官是钦差,是有权征调民车民夫的,事不宜迟,咱们兵分两路,徐大人去府库清点粮草,命人马上打包准备起运。本官持节钺去叶家车行借车借人。”

他刚刚转身,忽又止步道:“不成,那些普通百姓哪里认得什么是节钺,徐大人你还得借我个官儿,再借几个兵来壮壮声威才成。对了,这里还有一位道长……”

杨浩把扶摇子老道一把扯到了面前,徐风清一看,眼前分明便是一个鱼网装的乞丐,哪里像个道人。杨浩道:“难民中已有瘟疫迹像,急需一些药物,还请大人派人随这位道长去搜罗一些药材,以便一同运往子午谷。”

徐风清忙回头吩咐道:“张通判,你速随钦差大人往叶家车行借车,征调民役民夫听用。你们几个,都随钦差大人去,有敢抗旨者,尽皆下狱。柴主簿,你随这位道长去搜罗药材,但需什么药材,各大药房不得抗拒,所调药材尽皆记下,本官会奏请朝廷颁发帑银,调拨饷需,那时再做偿付。”

第四卷 夺此千竿一池碧 第018章 路遇

张通判和柴主簿连忙答应下来,王主簿带几个人随扶摇子去取药材,张通判则带着几个兵丁跟在杨浩后面往西角楼大街跑。徐风清自带着剩下的继续往府库走。

杨浩急急跑向西城,那些百姓都跟在徐知府后面去看那谁也不知是什么热闹的热闹去了,倒没人跟着他捣乱。眼看到了西城境界,前方大街上忽有一个斯文公子,手里提着一只鸟笼子,摇头尾巴晃地走过来。

那位公子一路走,一路看些年轻貌美的大姑娘,正觉风景怡人,“春光”无限好,猛地瞧见前边急急跑来一个乞丐,微微一怔间,又看见那乞丐身后急急跑来的七八个大兵,这位公子顿时脸色大变,调头便往回跑。

杨浩人虽到了广原,心却还在荒漠,哪有心思管别人闲事,是以也没理他。前边那个公子却越跑越慌,他发现自己往哪儿拐,后边那群大兵就往哪拐,自己往哪走,那群大兵就跟着往哪走,眼看就要到自己的家门了,这位公子跑得一头大汗,猛地顿住脚步,发狠地道:“罢了罢了,你们不要追了,我把这只鹦鹉放了还不成么?”

那个乞丐没理他,从他旁边跑过去了;那个一手提着斧子、一手拿着掸子的人也没理他,从他旁边跑过去了;那些扛枪的士兵还是没理他,照旧从他旁边跑过去了。这位公子满腹纳罕,他看看手里的鸟笼子,又看看跑进自己家门的那三起人,便也跟在他们后面跑进去了。

原来这位公子就是叶家车行的少东家叶之璇,上一回他从“迎春阁”出来,被刚在家惹了一肚子闲气的程大将军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放走了他那只六十贯钱买来的雄鹰,从此得了“军人恐惧症”的毛病。

他喜欢养鸟、遛鸟,又怕被当兵的看见再逼他放掉,是以走在街上只要看见当兵的一定远远的躲开。近来程世雄率大军往北汉参战,广原城中只留下守城的一部分人马,城中街巷里难得见到官兵,他走路才随意了一些,不想今儿出门没多久,却又遇上了他们。

叶之璇回到家里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就见自己老爹率领一家老小正端端正正跪在院子里,台阶上站着那个长发披肩的乞丐,一手持斧,一手持着鸡毛掸子,叶之璇不由又惊又怒,冲上前道:“光天化日之下,你这乞丐竟敢登堂入室,持斧抢……咦?”

他说到一半,忽地想起还有几个官兵在场,强盗打劫,官兵总不会帮腔吧,到底出了什么状况,莫非有什么是本公子不了解的?

这时就见他老爹回过头来,厉声喝道:“小畜牲,还不跪下!”

“爹……”

“跪下!”

叶之璇赶紧跪下,叶老爷回身伏地道:“钦差大人,小儿莽撞无知,钦差大人勿怪。”

“钦差大人?”

叶之璇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如罩云山雾海。自己家里虽说趁着几个闲钱,可毕竟只是个商贾人家,你就是去求,知府大人都不会进他的家门儿,可钦差……钦差那可是皇上派出来的人,那是天使啊,天使到我家来干什么了,怎么……怎么这位天子使臣比叫花子还磕碜?

杨浩和颜悦色道:“叶老掌柜,事关数万生灵性命,还望叶掌柜仗义相助。本官此来,代表的是朝廷,你放心,如果车马民夫有什么伤害,朝廷自会抚恤补偿。因征用车辆造成生意停顿产生的损失,官府也会酌情赔付。”

叶老掌柜顿首慨然道:“钦差大人千万不要这么说,小人虽是一个商贾,却也懂得大义所在。纵然我叶家的车队全部葬送于塞外,这么做也是值得的。这件事能着落在叶家,那是叶家的荣耀,叶家的车子骡马每日行走各地,并不都在广原,但是小人马上开始准备,现如今正在广原的所有车辆、车夫,全部调集起来,赴府库听候大人调遣。”

杨浩大为动容,他没想到民间一个铢称寸量,经营买卖的生意人竟然这样知礼明义,他连忙把节钺交到张通判手上,上前扶起叶掌柜,欢喜地道:“叶掌柜深明大义,本官会把此事告知徐知府,由其上疏朝廷,为叶掌柜奏请表彰。”

叶掌柜听了连称不敢,眉宇之间却是喜气溢然,钱他有的是,唯独这名声和荣耀,却不是能凭万贯家财就能赢来的,若是朝廷赞许一声“义绅善士”,从今往后叶家在这西北地面上还是一个商贾那么简单么?叶掌柜确是诚心想为难民出一把力,如今意外得到钦差大人这样的许诺,惊喜之下转身便对儿子说道:“儿啊,这一番赈灾救民,乃是一桩极大的善行义举,你亲率车队,随钦差大人赴子午谷去吧。”

“啊?我?”跪在一旁没事人儿似的叶之璇哪知父亲一番苦心,想把这“义绅善士”的嘉奖封号戴到他的头上,一听这话愕然抬头,指着自己的鼻子尖问道。

※   ※   ※

杨浩赶到府库时,徐知府正在指挥人将粮食打包待运,见他赶到,徐知府连忙迎上来,拱手道:“杨大人,可曾调来了车辆?”

杨浩道:“叶家虽是经营运输的,不过车辆都在各地运营,如今他们在城中的车子也并不多,今日运输回城的车子已经尽都截了下来,只待卸了货便马上赶来。还有一些运输客人的车子,也需向客人说明情况,赔付运资,然后便会赶来。不过……这些车子光是运粮也还是不够啊,我本想运足够的粮食和药材过去,还要弄些空车,让老幼多病的人乘车而行,这样可以加快行进速度,想法虽好,如今可是大打折扣了。”

徐风清忙道:“杨大人莫要心急,大人着急运粮回去,便只管先行一步,这几日本府再在好生筹措一番,准备一批车辆,乘载粮食随后赶去接应。对了,北边如今战事如何?可需官兵押送?实不相瞒,广原如今守城的官兵不多,本官抽不出多少人手,扣除护城人马,送你三百兵还勉强使得……”

杨浩摇摇头,心道:“北边现在都打乱套了,如果真的运气不好碰到契丹人,你那三百人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派去何用?”

他正想拒绝,忽地瞧见杨晋城带着一堆巡捕衙差站在那儿,这都是他从衙门里叫来的,到了这儿才知道只是虚惊一场,原来只是朝廷钦差赶来征调粮草。这位钦差竟是他认得的人,半年的功夫,人家就从丁家一个小管事成了朝廷上的堂堂钦差、八品都监,杨晋城站在一边瞧着,实在眼热的很。

杨浩一见了他,本已到了嘴边的拒绝忽又咽了回去,一指杨晋城,笑道:“徐大人,本官不要你的兵将,只望你能借我一些巡捕衙差听用,如何?”

徐知府一听愕然道:“杨大人是说……他……他们?”

他指着杨晋城一行人,杨晋城等人霍地挺起了胸膛,徐知府晒笑道:“他们,除了巡城更戍,城管治安,防奸禁暴、查缉走私、抓抓抢劫行窃打架斗殴的泼皮,赶赶占道经营乱倒马桶的刁民,还有甚么用处?”

杨晋城等巡捕衙们听了又羞又臊,那刚刚挺直了的腰杆儿又悄悄弯了下去。

杨浩摇摇头道:“徐大人此言差矣,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三千精兵做不了的事,你只消借我三百城管……啊不,三百衙差巡捕,却能做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呢。”

杨晋城等人听了又洋洋得意地挺起胸来。

徐风清恍然道:“杨大人是想……让他们去管理那些北汉迁来的百姓?”

杨浩道:“不错,近五万人呐,男女老少,良莠不齐,吃喝拉撒,行进驻营,就是一座移动的城市大军。那些官兵战场厮杀并不含糊,让他们管理百姓却不在行,除了喊打喊杀,他们也不会做别的了。这些事,贵府的差役巡捕们却最在手。”

徐风清道:“要借调些巡捕差役倒是使得,不过本府一共只有五百衙差,借你三百……”他犹豫了一下,顿足道:“罢了,还是钦差大人那边的事情紧急一些,本官这里,就让剩下来的人辛苦一些就是了。”

杨浩一听,欣然道:“多谢徐知府慨然相助,五万军民都会感谢徐大人的恩抚照应。”

就在这时,有人驰马赶来,他勒马驻足,见府库中忙忙碌碌,许多力工在装盛着粮食,便高喊道:“粮储使大人何在,在下是霸州丁家的信使,丁家起运的粮食马上就要入城了。有请大人准备点收。”

杨浩身子一震,霍地抬起头来:“霸州丁家!”

从别人嘴里听到霸州丁家时、从他自己嘴里说出霸州丁家时,他都没有什么感觉,可是现在听到丁家庄的运粮壮丁自己报出“霸州丁家”四个字来,却如蜇伏一冬之后的第一声春雷,一下子把他封闭了许久的心窍都震开了来。

这些日子,先是战场上的血雨腥风,接着是绝地跋涉的生死挣扎,他以为自己已经麻木、已经淡漠了的,突然又无比鲜明地浮现在他的心头。

那个有些唠叼、有些怯懦、一辈子只想守在丁家大院里,却对他慈爱万分的老娘;那个大冬天的打只狍子,藏在土洞里等着与他分享,一辈子只想有个女人,活得像个男人的兄弟臊猪儿;那个温柔纯真得像一泓清澈泉水似的罗冬儿……他们的音容笑貌一一浮现在杨浩的脑海里,就像一柄温柔的刀,一刀一刀削去了他心头已经结痂的伤疤,重又流出鲜红的血来。

徐知府看了眼那报讯的使者,回头再看杨浩,忽地吓了一跳:这位乞丐装的钦差大人,不知何时已双泪长流……

※   ※   ※

杨浩与徐知府并骑赶往城外,那丁家的家丁已被先行打发回去了,徐知府令丁家车队暂在城外等候不必入城,那家丁莫名其妙,不知道是不是像上次一样,又因为什么事得罪了官府,是以屁也不放一个便急匆匆溜了。

徐知府虽是文官,倒也懂得骑马,不过他只能骑太平马,纵马驰骋是不行的,好在如今还要等扶摇子搜集草药,等待叶家车行的车子向这里集中,一时不急着上路,所以杨浩便陪他慢慢向城外赶。

丁家车队来的还真是时候,他们现成的车马,而且都是惯跑长途的,粮食也是早就捆扎好的,杨浩已决定直接将丁家运来的粮食拨一部分运往子午谷,就连丁家的车马和车夫也都一齐用皇令征调了。

马向东城去,堪堪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就见一行人缓缓走来,正好堵住了他们的去路。那是一户人家正在出殡,看那情形应该是个大户人家,家族人丁也不少,百十口人披麻带孝,打着招魂幡、一路洒着纸钱,前边八个大汉抬着一口棺材,棺材前边一个身披紫色袈裟的僧人,在两个灰衣僧人的陪同下,念念有词地诵着经。

那一口棺材和百十号送葬的人把路挤得满满当当,让人家退回去是不行的,何况死者为大,官府也不能不遵民俗,徐知府便皱眉道:“杨晋城,要他们快些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