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步步生莲-第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牙关,眼睁睁看着杨浩一步步走近,又从她几步之遥的地方一步步走远,所有的苦和累,她只能一肩担着。

当李煜的仪仗离开,围观的百姓们散去之后,丁玉落扶着石栏独自站在桥头,默默垂首,两行热泪缓颊而下,融入悠悠河水之中……

※   ※   ※

李煜回宫,正欲兴冲冲返回后宫,把今日得遇德行小师傅的奇事告诉皇后,一个宫人匆匆追上来道:“国主,校书郎汪焕求见。”

校书郎是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的官儿,并非什么要职,不过李煜最喜收集古本孤本,对文章典藉十分看重,所以一听汪焕求见,还以为他又发现了什么难得一见的孤本奇珍,忙停住脚步道:“唤他进来。”

汪焕进宫,一见李煜便怒气冲冲地道:“臣闻国主今日又往鸡鸣寺礼佛,捐万金?”

李煜一听便知是来进谏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不悦地道:“不错,那又怎样?”

汪焕又道:“臣还听说,国主见到一不守清规戒律的和尚,不但不予惩治,反而与他谈笑风生,还题词以赠?”

李煜气极而笑:“孤这宫里宫外,真是什么事儿都瞒不住,宫里有些大事小情,须臾功夫就传得出去,在外稍有什么举动,马上有人传进宫来,校书郎,你不在藏书阁整理藏书、抄录孤本,特意赶来,就是为了向孤求证这些事么?孤喜佛法,干卿何事?”

说罢拂袖就待离去,汪焕一见顾不得失礼,抢前一步扯住他的袖子道:“国主慢走,常人佞佛,自然与臣无干,奈江南社稷悬在国主之手,天下颐颐望治,如大旱之望云霓。而国主不纳忠言,荒怠政事;连年灾荒,饥民流于道路;强敌隔江相望,虎视眈眈,此正国主卧薪尝胆之日,非偏安逸豫之时也。国主厚僧薄民,请问奉献民脂于膏,供养皇室者,是僧还是民?”

李煜知道他是个书呆子,对自己也是忠心耿耿,虽然话儿不爱听,也不好太过冷了忠臣之心,只得好言安慰道:“卿乃敢死之士,国有贤臣如此,乃社稷之福。然孤信佛道,正是教化万民向善,孤时常出宫,又哪曾见过饥民流塞道路的事来,卿道听途说,未于过于天真,孤喜你性情淳朴,并不怪你就是。”

说着返身又要走,汪焕抢步拦在他前面,痛心地道:“国主,昔日梁武帝事佛,刺血写佛书,舍身为佛奴,屈膝为僧礼,散发俾僧践,及其终也,饿死台城。今国主骄侈声色,又喜浮图,不恤政事,佞迷佛事,不听忠言,臣恐国主他日的下场,还不及梁武帝啊。”

李煜一听汪焕把他与梁武帝那个昏君相提并论,心中不禁大怒,冷笑道:“孤几时刺血写佛书,舍身为佛奴来着?孤行仁道,无为而治,从不滥施酷刑厉法,怎会落得梁武帝一般下场,甚至还犹有不及,卿如此妄言,是要效潘佑、李平么?”

潘佑是唐国中书舍人,李平是唐国大夫,他们曾经上书力谏,其词与今日汪焕所言大体相同,李煜大怒,把潘佑、李平收监入狱,二人在狱中愤而自缢。

汪焕挺胸道:“臣今日来,正是要效仿潘佑、李平,若国主欲杀汪焕,汪焕愿与潘佑、李平此等忠贞之士于黄泉结伴!”

李煜冷笑一声,晒然道:“虚言恫事,沽名钓誉!”

汪焕听了这等诛心之语只气得面色如血,他本是一个皓首穷经的书生,平时不做什么运动,被李煜一激,只气得头晕眼花、手脚冰凉,眼前金星乱冒,几乎晕厥过去。

李煜见了向左右吩咐道:“来啊,扶他搀下去。”说罢怒气冲冲行去,李煜被汪焕一番话弄坏了心情,闷闷不乐到了皇后寝宫,也不让人传报,正待走进殿去,就听屏风后面传来两人窃窃低语之声,李煜顿时竖起了耳朵……

第八卷 出采江南莲 第038章 风满楼

房中女子道:“国主又往鸡鸣寺上香去了么?唉,国主宅心仁厚,崇信佛法,原是国主的佛心本性,算不得过错,可是如今强敌在侧,唐室江山岌岌可危,当此时候,国主应该着力壮大水军、修缮战船,招募勇士,蓄势以防宋人南侵才是,把心思过多的放在别处,实为大忌。娘娘,现在就连民间也说宋国的野心,不会止于我唐国称臣。许多商贾都说,宋国在开封城外掘地为池,正在大练水军,明目张胆,毫不掩饰,试问大造战舰、大练水军,若不是意在唐国,他们又为什么?”

李煜听声音晓得此人正是莫以茗姑娘。上次他那颗多情的心偶一荡漾,便想为莫姑娘写一首词,谁想莫姑娘却不领情,让这位心思细腻的江南国主很受伤,此刻听她与娘娘叙话,说的正是自己,李煜好奇心起,倒想知道她到底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所以屏息不言,静静地立在屏风后面。

只听小周后道:“其实国主何尝不知宋国有野心?只是实力不济,非国主能一力挽回,若是此时大举练兵,恐怕反被宋国寻到借口,立即出兵伐唐了。国主如今韬光隐晦,主动向宋称臣,何尝不是以退为进,让宋人找不到借口来伐我唐国。

我唐国尚有雄兵数十万,宋人既无名正言顺的理由,池中练兵又难精通水性,真要打起来,他们未必能讨得了好去,赵匡胤岂能不做思量?至于宋兵造船,固有恐吓我唐国之意,却也未必就是有心讨伐我唐国,如今宋国得了汉国江山,也需兵舟军舰守土的。”

莫以茗幽幽一叹,说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正因唐国拥雄兵数十万,且得地利,擅于水战,未尝没有一战之力,才不该向宋示弱。如今每年称臣纳贡,缴贡银数十万两,彼增一分,我便减一分,此消彼长下去,实力更是相差甚远了,这不是助长了宋人威风,削了自家的锐气么?”

“唉!不称臣纳贡,做出姿态,国主如何能韬光隐晦,妹妹终究是女流,见识短浅了些……”小周后长长一叹,忽又说道:“不过妹妹虽是女流,不好诗词歌赋、胭脂女红,却喜欢谈论国家大事,倒也是一桩异事。”

“哦……以茗生于将门世家,常见舅父操练水军,谈论国事,所以对这些事很有兴趣。”

小周后嘻地一笑,说道:“话虽如此,可妹妹毕竟是一介女流,操这些心做什么,我们女子对国家大事能有什么助益?妹妹如此关心唐国与国主,是受门风熏陶,还是……对我家国主……存了甚么心思?”

李煜心头一跳,不由自主地又向前走了两步,只听莫姑娘娇嗔道:“娘娘却来打趣茗儿,茗儿身为唐人,自然关心唐国、敬重国主,这是一个唐国子民的本份,茗儿岂敢对国主有什么非分之想呢。”

李煜心中一空,小周后却笑道:“妹妹不必如此掩饰,你每次同本宫聊天,话题可都离不开国主呢,你道姐姐看不出你的心思?姐姐不是善妒之人,宫中妃嫔虽众,你看姐姐几时有过不悦,何况我与妹妹情投意合,最谈得来。”

折子渝啼笑皆非,无奈地道:“娘娘……真的误会茗儿了,国主一身系着江南万里江山、无数子民,国主的一举一动,就代表着唐国的一举一动,论起江南国事,岂能不提国主?实非……实非为了儿女私情……”

“嘻嘻,茗儿害羞起来的样子,着实可爱,连本宫看在眼里都要动心,难怪国主动了心思,要为你赋词一首以诉衷情……”

“娘娘!”

“好好好,姐姐不拿此事打趣你了。茗儿,你喜不喜欢国主,暂且不提,不知在你眼中,咱们这位国主如何?”

“这个……”

“咱们姐妹私房叙说,妹妹有话便说,何必吞吞吐吐呢。”

“是……在以茗眼中,国主仪表不俗,才华横溢,擅工文、通音律,心思细腻、善体人意,尤以词工,前无古人,料来亦后无来者……”

小周后笑道:“妹妹对国主如此赞誉,大出我的意料啊。”屏风后面李煜听的也是眉飞色舞,若不是怕惊动了美人,几乎就要手舞足蹈起来。

折子渝话风一转,又道:“惜乎人无完人,国主什么都好,就是于军国大事上缺乏气魄,须知琴棋书画并不能保唐国一方平安,军政经国才是制胜之法,国主若不做国主,亦是江南第一才子,不,堪谓天下第一才子,可国主既为江南之主,沉溺诗词一道,疏于料理国事,却不是国主的幸事、更不是江南的幸事了。”

李煜听了嗒然若丧:“难怪那日我要为她写词,她不放在心上,原来这位生于将门世家,见惯舞枪弄棒的莫姑娘喜欢的是能横枪跃马、征战天下的纠纠武夫。那样说来,赵匡胤倒正合她心中的英雄标准,自己若是此时学武,恐怕骨头都嫌太硬了些。摸摸自己的肚腩,李煜轻轻一叹。

小周后道:“妹妹,这却怪不得国主的,须知国主本无为帝之心,惜乎国主五位兄长尽皆早死,这皇位才不得不落在国主身上,国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你道国主做这江南之主,他便快活么?”

折子渝道:“以茗听人说,国主自幼好诗词歌赋,唯厌政经之道,当初中主欲立太子,礼部侍郎钟谟曾进言说‘从嘉德轻志懦,又酷信释氏,非人主才。从善果敢凝重,宜为嗣。’,可中主对此不以为然,反把钟谟贬谪地方去了,娘娘,可有此事么?”

“是啊,此事原本不是甚么秘密。”小周后轻轻叹息一声:“从善,从善……唉!国主令从善为使,出使宋国,本是以示对宋的敬重,谁知赵匡胤蛮横无礼,竟把从善软禁起来不放,国主念及兄弟之情,时常为此怜伤。从善妻子体弱多病,夫君被囚于宋,令她忧心忡忡,时常来寻国主哭闹,惹得国主好生为难,听说她昨日又进宫来,气恼之下还曾出言不驯,辱骂国主。”

“竟有此事?国公夫人竟然这么大胆么?”

“怎么不是,内侍都知亲口所见,还能有假么,国主仁厚,虽受她辱骂,见她气怒攻心竟当堂吐血,却也没有怪罪她,还着令御医用药,待她气息平稳才送她回府。不瞒你说,国主向宋廷求还从善的国书已送出不下六次,宋廷就是不放人,奈何?”

折子渝沉默有顷,轻叹道:“宋人囚禁郑王,所图者何?难道国主还看不出来宋人用意吗?恕以茗直,国主做一才子,惊才艳艳,无人可及,做一国之主,却以风流名士自误,却恐有朝一日会误人误己。不管国主想不想做这江南国主,可他如今就是江南之主,身在其位,就该谋其政呀。”

李煜听到这儿,气血上冲,当即走入,亢声说道:“孤称臣于宋,实因江南实力不及宋国,为百万生灵计,不得不俯首敛翼,以避锋芒。莫姑娘,你道孤是怕事之人么?”

“茗儿见过国主。”一见李煜走入,折子渝慌忙起身,与小周后一起向李煜施礼:“不知国主驾到,臣女有失远迎,恕罪。臣女……对国主并无不敬之意……”

朝中文武的苦苦劝谏,李煜可以不放在心上,却容不得一个小女子对他语含轻视,尤其是他喜欢的女子,当下沉着脸冷冷一哼,道:“孤今忍让,实因国力不济,不得已而为之,却不是畏怯宋国。孤虽文人,却有一颗武胆,有朝一日若宋国真敢侵我唐国,孤定会亲披战袍,执甲锐,身先士卒、背水一战,保我江山社稷。若是江山不保,孤便据宫自残,也决不做他乡之鬼!”

这番话说的慷慨激昂,小周后露出欢喜神色,赞道:“国主此言豪迈,本宫还是头一回见到国主有此英武之姿。”

折子渝深深望了李煜一眼,屈膝谢罪道:“茗儿不识国主方略,出言无状,冒犯国主,还请国主恕罪。”

李煜瞧见她眼中一抹异色,似赞赏、似钦慕,依稀便如女英当年第一次接到自己所赠的妙词时似惊似喜、似敬似慌的眼神,心怀顿时一畅,仿佛突然年轻了十岁似的,朗声笑道:“起来吧,林将军忠心耿耿,保国卫民,便连林家一个女眷,也是这般不乏英豪之气,孤很高兴。自古忠言逆耳,听来当然不太舒服,太宗皇帝能以魏征为镜,孤的心胸纵不及太宗,难道听不得你的逆耳忠言么?”

折子渝嫣然一笑,那与小周后截然不同的女儿风情引得李煜心中一荡,伸手便想去扶她皓腕,折子渝已翩然起身,再次福礼道:“谢国主宽宏,国主回宫,当与娘娘有话说的,茗儿这便告退,国主、娘娘,臣女……”

“呃……不必,”李煜刚刚放出大话,怎好在她面前显得自己疏于处理国事,一得空闲就往后宫里溜,厮混于醇酒美人中间,只得说道:“且不忙走,孤已下诏令陈乔、徐铉入宫,与他们共同商议国事,马上就要回转前殿,你便在此陪伴娘娘吧……”

说着,他若有深意地瞟了小周后一眼,转身向外走去,小周后与折子渝齐齐施礼道:“恭送国主。”

李煜最引为为傲的诗词才情不曾让这殊丽的佳人动心,只说几句国家大事便引来她钦慕敬仰的眼神,这让李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