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首东顾-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这时,一个佩切涅格人骑着马直奔大帐。哪个家伙,这么没规矩!

只见那人到了大帐前,翻身滚了下来,大首领一看,原来是留守部族驻地的亲信,只见他衣衫破烂,伤痕累累。“怎么了?驻地出了什么大事?”大首领明白,没有什么大事,他不会这个样子跑过来。

“大首领,驻地来了一群狼!”亲信好容易喘顺气,结结巴巴地说道,“几天前,从北边跑来支军队,有上万人。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留守的军士被他们杀得稀里哗啦。我拼死跑了出来的时候,他们好像在收拢我们的部众,看样子他们要一口吃掉我们。”

是哪里来的人呀,马扎尔人,不可能,他们虽然爱打劫,可他们在顿河流域,离这远着了。可萨人,虽然他们强大,可是他们是不会大冬天出兵的。基马可人,他们在遥远的北方,倒是有可能过来,可他们人数少,部落分散,怎么会集中这么多军队了。

在大首领胡思乱想的时候,听到消息的佩切涅格部贵族和士兵都炸了窝了,家里的亲人受袭让他们心慌意乱。很多人都打好行李,准备往回赶。

大首领没办法,只好下令往回撤。可就在佩切涅格部众归心似箭时,久等不到的大唐军无耻地衔尾杀来。佩切涅格部士兵记挂着家里的老婆孩子,无心恋战,纷纷溃逃。

就这样你追我逃的,过了西恩河,三万大军只剩下一万余。其余或散或死或俘。

大首领欲哭无泪,眼看就要到大营了,这才稍稍振作些。强打精神,往家里拍马奔去。却听到一声长号声,从大营里涌出上万人马。为首的那个得意洋洋的正是安固都。

原来高适等人用近两月时间将左蓝旗编制安抚好,而左蓝旗护旗军在安固都等人突击训练下也成军了,虽然战斗力不知如何,可他们放牧打猎的底子还在,调教一番后还象模象样了。

安固都以熟悉地形的左蓝旗猎人为向导,率左蓝旗护旗军和正红旗护旗军,从北边绕过莫戈贾尔山,翻过乌拉尔山南段,从乌拉尔河上游沿河而下,直扑乌拉尔河附近的佩切涅格部大营。留守的佩切涅格部数千军士自然不是海西军的对手。尤其是刚成军的左蓝旗护旗军,在抢劫正爽的时候有人出来捣蛋,个个凶性大发,杀得佩切涅格部军士人仰马翻,让正红旗军刮目相看。

安固都率部将佩切涅格部象圈羊一样赶到一起。二十多万人除了万余在远处的人西逃过伏尔加河,都在安固都的囊中。这日听斥候报,佩切涅格部大首领领着残兵败将如丧家之犬跑了回来,安固都自然忘不了海西军的优良传统-痛打落水狗。当即点齐正红旗护旗军,与在佩切涅格军后面一路狂追的突骑军前后夹击,彻底地消灭了残余的佩切涅格部。活捉大首领以下贵族数千人。

然后,姗姗来迟的高适发现他又必须要做一件事,编制安抚佩切涅格部。高适极度郁闷的把二十万佩切涅格部众编为右红旗一百零三营,其余的四万多人补充到了左蓝旗。然后又是一阵繁忙的安抚。

安固都率军沿伏尔加河来回巡视,他本想趁势冲过河去,可听佩切涅格部大首领说,河那边是可萨人建立的王国,非常强大,有很高的文明。他们以前在高加索山脉北部的捷列克草原地区,与拜占庭人联姻多年,一直联手夹击大食(当拜占庭军队在小亚细亚对阿拉伯人发动进攻时,可萨人就在外高加索从后方攻他们)。在先天十一年(723年),大食人打败了他们,把他们往北赶。他们先在伏尔加河口上建立都城伊提尔,后来在伏尔加河和顿河中间的高地建立了新都城设拉梯。他们在顿河的入海口还有个大港口-沙克尔,是连接拜占庭的要城。他们有近百万众,还统治着西方-顿河流域,乌克兰大草原上的马扎尔人,北保加尔人,北方-乌拉尔山脉,俄罗斯南部大草原的威斯克人,西基马克人等数十个大大小小部落数十万人。按佩切涅格部大首领的说法,可萨国是个人口数百万,带甲数十万的庞然大物。

安固都不明情况,不敢造次。只好沿着伏尔加河小心试探着。

天宝五载二月二十三日,安固都派往伏尔加河中游的伊尔吉兹河的探子回报,在那发现了浦伟明率领的前锋营,他们正往这赶过来。

二十六日,安固都接待了风尘仆仆的浦伟明一行。原来浦伟明率前锋营在年前偷渡伏尔加河,专走小路,把伊提尔,设拉梯,沙克尔都侦察了一遍,然后沿伏尔加河向上游走去,在伊尔吉兹河口渡过伏尔加河,准备去乌拉尔山打探,结果碰上了安固都派来的斥候,得知安固都正急需可萨国的情报,就赶紧赶过来了。

浦伟明向安固都,程远识等介绍可萨国的情况。可萨国,人口百余万,分布在以三城中心的地区,原为突厥人一支西迁过来的,和当地的原匈奴人等混居。由于和拜占庭联姻多年,深受拜占庭的影响,早已成了温温尔雅的文明人了。突厥人的骁勇善战早已丢的一干净。按照浦伟明的说法,充其量是一只披着狼皮的羊。而且该国分散严重,大小贵族林立,各城各自为政,可以说是一盘散沙。

安固都,程远识一听有便宜占,舔舔舌头,露出贪婪的目光。在刘镇宇的调教下,海西军的将领个个都是能欺负弱的绝不欺负强的,能偷袭的绝不正面打,下黑手,使阴招,深得无耻诡秘的真传。

高适看到诸人情形,不由生起鄙视之心。我堂堂大唐军,竟然喜欢用如此卑鄙的手段,我堂堂王师,却不行王师之道。正红旗军还好说些,正蓝旗军一贯作风就是不正(在北庭就如此了,高适是早有耳闻。),加上突骑军这帮多年没能痛快抢他人东西的突厥部落(忙着自相残杀去了),真是骚婆娘遇上烂嫖客,臭味相投,从西进开始,就没干过正经事。高适烦恼啊,最可气的是这些不上道的招数次次都能奏效,都能打胜仗。高适觉得一肚子的阵势韬略,都快烂了。

不表高适在那暗自烦恼,这边的安固都和程远识却争起来了。已经决意要在可萨国捞一票,可谁带军出动?两人都毛遂自荐,当仁不让了,全然不把高适这个名义上的主将放在眼里。最后通过划拳,安固都三拳两胜,程远识只好愿赌服输,乖乖地带领正蓝旗护旗军护着新编的左蓝旗,右红旗部众退过乌拉尔河。而安固都率正红旗护旗军,突骑军,左蓝旗护旗军五万余,象一群狼一样,渡过伏尔加河,直扑可萨国。

安固都把部队分成三部,由熟悉地形的右蓝旗部众带路,充分发挥其疾如风,侵掠如火的风格,大肆抢夺可萨国。

从天宝五载三月初三日开始,可萨国里狼烟四起,大批部众被掠,兵马被杀,驻地被烧。等可萨军派军四处扫荡时,却不见痕迹。可萨国王以为是哪里来的小股野蛮部落窜入,当即大怒,亲率四万大军前去剿匪。安固都先示弱,将可萨军步步引入都城设拉梯北方的叶兰谷地。三月十二,当可萨国王以为把这股数千人的野蛮部落匪徒包围时,却遭到四万多精骑的进攻(毫无疑问,又是偷袭)。可萨国王以下贵族数百人,士兵两万余人被杀,一万七千余人被俘。可萨国震惊,顿时大乱。

而安固都更为嚣张了,一面传书回报高适,一面率军对可萨国展开大规模的进攻。高适接到信,亲率正蓝旗护旗军和右红旗护旗军,先趁乱攻下可萨国旧都伊提尔,然后由南向北向设拉梯横扫而去,于三月二十七,和由北而南扫过的安固都部会于设拉梯城下,八万大军将设拉梯团团围住。这时,在城中忙着抢夺王位的可萨贵族们才恍然大悟,连忙组织防御。

对于围敌攻城这种正战,高适是深有研究,颇有心得。他见设拉梯城墙高城固(设拉梯是可萨人按照拜占庭风格,以石筑成。),不好下手,先令俘虏来的数十余万可萨人围着设拉梯城挖了三道深壕,修建营寨,而后以三万大军倚工事围寨把设拉梯城围地水泄不通,另外五万余人四处抢掠,以防援军。

设拉梯城原居民十多万人,加上逃进来的十多万人,共三十余万人,在设拉梯城开始了被后世称为“血泪五月”的长达五个月的悲惨岁月。而那位一直很烦恼的高适现在却没有了烦恼,意气纷发,指点江山,真是神采飞扬。

第二部 安西风云 第十二章 山地名将
(更新时间:2006…4…23 21:24:00  本章字数:5204)

刘镇宇和海西军立的赫赫战功让一个人羡慕和嫉妒不已,那就是安西节度使夫蒙灵詧。夫蒙灵詧在安西龟兹镇接报刘镇宇和他的海西军横扫两河,心里不是个滋味。这里本来是他的地盘,谁知来了个刘镇宇和海西军,开始夫蒙灵詧以为他们只是来屯田的,谁知他们还干起了吞族灭国的副业来了。看到海西军一连串狂风般的进攻,让夫蒙灵詧目瞪口呆,还一阵目眩。这不过是一支有流民组成的屯田大军,只有少数军人,其他的就算是青壮,但也是农民出身,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
夫蒙灵詧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刘镇宇早就处心积虑的要把海西军建设为一支能征善战的大军,他四处收集人才,以后世总结数千年的有效训练方法,在河西、西迁的路上用严酷的制度和恶劣的环境高强度训练军队,加上刘镇宇对海西军上下军官、士官的战术思想的灌输,配置先进的武器装备,制定的严森军纪军法,早就造就了一支善骑射技击、战术先进、武器领先、将士用命的大军。

刘镇宇利用西迁,在北庭多次演习作战,让海西军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正因为如此,刘镇宇才敢打沙陀,吞突骑,攻五弩失毕部,横扫两河。

这日夫蒙灵詧叫来了心腹爱将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高仙芝。

高仙芝,高丽人,出身于将门之家。父高舍鸡,原在河西任事,后立战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高仙芝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少年时随父至安西,因父有功而荫授游击将军。到了二十余岁时就被拜为将军,并与父高舍鸡班秩相同。高仙芝先在前两任安西节度使田仁琬、盖加运手下任职,但都未受到重用。待夫蒙灵詧任安西节度使后,发现了高仙芝的才干,一再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已升任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

夫蒙灵詧对高仙芝说:“你可知海西军报?”高仙芝不明就里,小心地说:“知。”

夫蒙灵詧叹到:“海西军来安西不过半年,竟立如此大功,几叫我等安西四镇何以脸面见圣上呀。”

高仙芝清楚夫蒙灵詧的性格,明白他这是在嫉妒。可刘镇宇什么人,他是明白的,别说自己惹不起,就是夫蒙灵詧,有再大的怨愤和委屈见到刘镇宇也得恭恭敬敬的。

高仙芝知道夫蒙灵詧现在心里想什么:“大人,海西军横扫两河,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见夫蒙灵詧在仔细听,就继续说下去了。“海西军横扫两河,大食势力被一扫而空。我们侧面的压力骤减,据闻,大食现正内乱,无力东顾,所以吃了这么大的亏也是闷不作声。”

夫蒙灵詧有点明白了,“你的意思是……?”

“大人,”高仙芝接过话语说:“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原为唐属国,却是吐蕃通往四镇的交通要道。自从吐蕃赞普把公主嫁给小勃律王苏失利之为妻后,小勃律国遂归附于吐蕃。吐蕃进而将手伸进了西北吐火罗各国,而西北吐火罗二十余国皆臣于吐蕃,中断了对我大唐的进贡和臣服,前安西都护使田仁琬三讨之而毫无寸功。以前我安西四镇由于受侧翼两河大食的压力,不敢对小勃律用兵。今海西军横扫两河,将大食逐出康居。我安西则可专心对小勃律用兵了。”

夫蒙灵詧捻着胡子,思量许久。打吧,安西四镇比不得海西军兵强马壮,可以一下子出兵五、六万。安西四镇总兵力不过三万余,又要镇守各处,岂能全数出动。可要是兵出少了,小勃律兵力虽少,但地势险要复杂,又有吐蕃强援,恐步前任都护无功之辙。如果不打,看着海西军战功一个接一个,堂堂安西四镇却寸功未立,将以何脸面见唐皇,最重要的是在如此下去,自己的一品大员的官职将不保了。

夫蒙灵詧对高仙芝说:“我欲攻之,又恐兵力不足,如何?”高仙芝对曰:“致胜之道不在兵多,而在士兵用命,将领用智。如大人给我万余兵马,高讨小勃律势必得胜而回。”

夫蒙灵詧大喜:“高兵马使真乃虎将”即发步骑一万于高仙芝,征讨小勃律。

天宝五载正月初七,高仙芝率左右将军封常清、席元庆,行军司马刘单,中使判官王廷芳,领步军七千,骑三千自龟兹出发讨小勃律。夫蒙灵詧请安西监军内侍边令城随军。

安西军步军自备私马相随,一路行军颇速。高仙芝率军从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