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洗冤新录-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听赵构开言道:“昨日早朝,有几位大臣推举布衣包正入朝为官。朕回到了后宫,思量了再三,最后决定…………”

下面的大臣听了,立刻都伸长了脖子,聆听下文。秦桧心中暗道:“什么思量再三?要不是玉屏公主在你面前撒娇威胁,早就把包正踢到一边去了!”他也是看出了赵构十分讨厌包正,所以才竭力阻挠此事。不过,既然昨天已经将事情“内定”,今天也就没有必要再妄作小人啦!

而岳飞、韩世忠等人,则是喜滋滋地静候佳音。包正的心中却也是忐忑不安:“赵构这个家伙十分善变,说不上又会想出什么新花样呢!”

果然不出他所料,只听赵构继续说道:“最后,朕决定给包正一个机会。但是,还要对他进行一次检验,看看他是否具备真才实学。所以朕决定,要包正在十日之内,破获十件大案。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就说明他确实具有为官的才能。包正,你可敢一试?”

包正听了,也只好硬着头皮道:“陛下,臣遵旨!”心中,却早就骂翻天了:“**,十日破十案,你真以为我是包拯转世啊!”

第六十三章 十日破十案

赵构在金殿上为包正设下了“十日破十案”的难题,不由心情大爽,随后又吩咐道:“临安府张俊听旨,这十日之内,就由包正暂代你的府尹之职。你一定要从旁协助,同时负责挑选一些疑难的案子,来检验包正的能力,不要将偷鸡摸狗一类拿来充数,你可明白?”

张俊听了,心里早就乐翻天了,口中应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负陛下的厚望,确保选出的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旁边的包正见他们君臣狼狈为奸,估计是没自己什么好果子吃啦,不由一阵气恼,但转念一想:“十个案子又有什么了不起,我就叫你们这般昏君奸臣看看我包正的手段!”一股豪气渐渐从包正的心中升腾起来。

赵构又继续说道:“十日之期,就从今日开始。包正,你现在就随着张俊下殿办案去吧!”

张俊于是就转回身,皮笑肉不笑地对包正说道:“包公子,不,现在应该是包府尹啦,咱们还是抓紧时间吧!”

包正轻蔑地看了他一眼,也不搭话,向赵构告退了一声,然后就昂首走出了金殿,张俊则满腹鬼胎地跟在后面,心里美滋滋地琢磨着给包正选定哪些案子。

一行很快来到了临安府,张俊就开始升堂,先将皇上的口谕向下面的差役交代了一下,然后叫包正坐上了主位,而他自己则在旁边坐了。这才吩咐书吏抱来了以往积压案子的卷宗,足足摆满了整个桌案,厚厚的几大摞。

张俊得意地说道:“包府尹,我受皇上的重托,给你精选了五个案子,剩下的,你自己再从卷宗里挑选五个。以免说我有意刁难与你。”说罢,先递过来五份厚厚的卷宗。

包正接过来一看,上面第一个就是昨天的案子,再往下,无不是积年的旧案,有地竟然都悬了五六年,不能解决。包正看罢。不由心中气恼:“这些案子,好几年都悬而未决,你却叫我在十日之内破获十件,还说什么不是有意刁难?”

于是先将昨天的案子简单对下面的差役讲述了一遍,然后说道:“诸位。此案颇有蹊跷之处,希望大家回去之后,集思广益,有什么好的建议,在下赏他白银五百两。以表谢意。”看来,包正是要在这个案子上发动群众了,毕竟是人多出智慧吗!

下面的差役见他并没有摆起代理府尹的架子。不由多了几分好感,于是在赵鼎等人的带领下,纷纷应了。

包正于是取出了第二份卷宗,仔细阅读起来。这件案子已经积压了三年之久,原告是地方上地百姓,被告是一个有钱的乡绅,名唤张昂,状纸上写着:张昂为人轻薄放荡。其父去世后,他竟然不顾人伦,与年轻的后母通奸。其妻王氏发现他们的奸情后,深以为耻,结果被张昂谋害。然后以“暴病而死”向王氏的娘家报丧。王氏地娘家。清贫而柔弱,不敢上诉。此事就不了了之。

过了一年之后,张昂和后母的奸情渐渐暴露,结果激起了地方上人们的愤怒,有十多名好事者就被推举为代表,向府里提出了控告,状告张昂伙同后母,谋杀妻子。

当时的府尹接了案子之后,就下令验尸。由于尸体埋葬的时间已久,在打开棺木之后,有仵作进行了检验,然后报告说是没有伤痕。于是这场官司也只好作罢。

后来。张俊出任临安府尹,地方人士不服,又继续控告。张俊也只好再次掘开了坟墓验尸,这次,特意派了号称临安第一仵作地赵鼎负责检验,可还是没有结果。事情就这样拖了三年,成为了悬案。

包正看罢了案卷,觉得也只有开棺验尸,才能查找证据。于是说道:“这第一宗案子,就来审理张昂杀妻案!”

下面的衙役一听,立刻惊讶不已:这件案子悬了三载,历经两任府尹,都没有查处结果。想不到包大人一上来就选这件案子,只怕也是白忙一场,徒留笑柄啊。

这时,赵鼎出列拱手道:“大人,死者已经入土三载,想是只剩一堆枯骨,恐怕不好验伤,大人还是先选别的案子吧!”

包正知他是好心提醒自己,但这几件案子,都是必须为之地。于是点首道:“无妨,在下对于验骨,还是有些心得的!”

于是就发下公文,下令召集原告、被告,一起到城外的坟场开棺验尸。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轰动,此案已经翻来覆去,审理了几次,都未查清。这次又要重审,立刻纷纷涌向了坟场,去瞧热闹。

包正也率领着差役,来到了这里。那张俊虽然不愿意来,但是负有监督之职,也只好硬着头皮跟来。到了埋葬王氏的坟前,包正先命令差役将原告、被告都带上来,先要询问一番。

人早就到齐了,包正一看,双方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一方是十余个忿忿不平的群众,一方是一男一女,说母子不是母子,说夫妻不算夫妻。包正打量了他们一番,只见那张昂年约三十,油头粉面,一脸的轻浮之色,一看,就是个浪荡公子。

再看那个女子,竟似比张昂还要年轻几岁,身上穿红挂绿,打扮得甚是妖冶,哪里像孀居之人。包正看罢,心中已然明了:这二人一个是轻浮浪子,一个是淫荡妇人,确实有可能勾搭成奸,谋害人命。只是,不要像昨天的那个案子,一点线索也没有才好啊!

于是,包正对张昂说道:“张昂,现有地方上地群众状告你杀害妻子,本官要开棺验尸,你可同意?”

那张昂油腔滑调地说道:“大人,此坟已经被刨开了两回,尸体也被检验了两次,我也就不在乎再打开检验一次啦!”

包正一听他所言,竟然毫无夫妻情谊。一般说来,古代的人是最不愿意自家的坟墓被掘开验尸的。而这张昂竟然摆出了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包正心中地怀疑不禁更深了。

于是,包正就下令道:“掘开坟墓,本官亲自验骨!”差役领命,用早就准备好的锹镐刨开坟头,往下挖了起来。

不一会,就露出了棺盖,上面已经腐朽出几个窟窿。包正看了一眼张昂,心中暗想:“这厮果然是不顾夫妻情谊,竟然随便拣了一口棺椁,就将结发妻子埋葬。这个棺材无论是木质还是油漆,都十分低劣,所以三年时间,就早早腐朽,可见,他确实是无情无义之辈!”

于是,吩咐差役继续往下挖,直到整个棺木都显露了出来,包正才吩咐打开棺盖,只见里面只剩下一具枯骨。这时,赵鼎早就在鼎中燃起了薰香,然后用白酒净手,就要下去捡骨。

不想,却被包正拦住:“赵兄不必动手,你只要从旁协助就可以了,在下要亲自动手。”说罢,也在盆中净了一下手,然后要过了酒壶,喝了两口。这才取出手套,戴在了手上。

赵鼎一看包正地手套,又轻又软,十分合手,不由羡慕不已。随后,他又取出了一粒“避秽丹”,放入包正的口中。

包正点头谢了,只觉一股清凉之气从口中蔓延开去,精神不由为之一振。知道是放了薄荷、橄榄等物,才有了这种清凉提神的功效。

于是,包正就下到了墓坑之中,弯下身子,将棺材里的枯骨一块一块,小心地拣出。而赵鼎则在上面铺了一块油布,将包正递上来的尸骨一块块摆放好。

包正在捡骨的时候,很讲究顺序,先从下面捡起,从趾骨、腿骨、髋骨、肋骨、胸骨、脊骨、颈骨、颅骨,最后是臂骨。所以赵鼎在上面摆放地也甚是迅速,不一会,一具人形的枯骨就展现在人们眼前。

包正将棺木中的骨头都捡净了,这才爬了上来。张俊在旁边说道:“包大人万事都亲身躬行,真是精神可嘉呀!不过,这些事情,理应是仵作所为,包大人你亲自做,难道就能对破案有所帮助吗!”

包正微微一笑道:“验骨之道,差在毫厘之间,万万马虎不得!”然后又对赵鼎说道:“赵兄,你可曾发现什么不妥之处?”

赵鼎摇头道:“属下并无发现,这具尸骨上没有伤痕,也没有中毒的迹象,看来只有用蒸骨之法,来检验一下了。”

包正点点头:“这蒸骨颇费周折,就不必了,我已经有了重大的发现!”

赵鼎不由疑惑道:“大人看出了什么破绽?”

包正走到了尸骨的前面,拿起一块颈骨道:“这块颈骨,并非是死者王氏的,已经被别人换过了!”

第六十四章 换颈骨奇案

包正说完,立刻审视了张昂和他的后母一眼。只见二者脸上露出了惊讶之色,相互看了一眼,眼神中留露出一丝恐惧,包正的心中不禁就更有底啦。

张俊听了,却笑道:“包大人,您想是忙得糊涂了吧,这一块小小的颈骨,你是如何知道它不是死者的。”

包正也不和他争辩,将手中的这块颈骨交给了赵鼎。赵鼎仔细用手掂量了一番,然后又拿来另外几块颈骨,逐一用手掂量了一下,然后面露喜色,对包正说道:“大人,这块颈骨确实轻了一些!不知却是何故?”

包正道:“王氏死的时候,刚刚二十多岁,正直壮年,所以骨头致密,份量较重,而这一块却是骨质疏松,显然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的颈骨,所以份量较轻。不妨取来一杆小秤,一称便知。”

有好事者听了,立刻飞跑着取秤去了。包正又正色道:“能偷偷换取死者颈骨者,非历次验尸的仵作不可,赵兄也曾验过这具尸骨,只怕也逃脱不了干系!”

赵鼎听了,神色一正,然后朗声对包正说道:“包大人,赵某立身端正,不怕调查!”

包正听了,道了一声好,然后吩咐道:“第一次验尸的仵作为何人?也将他一并带来。”旁边的差役道:“首次开棺验尸的,是原来的杨老仵作,现在已经离职在家养老。”

包正道:“那也说不得了,只好将他请来,当堂对质一下。”有两个差役立刻领命去了。这时,有好事者已经取来了一杆小秤,乃是药铺中用来抓药的黄铜小秤,十分精确。

包正于是先将那块换过的颈骨放在上面称了,然后几下重量。又取了大小相同的另外几块颈骨。逐一称量,果然都重了许多。众人见了,都不由称奇。

包正说道:“这几块颈骨大小虽然略有差别,但是相差不远,如何能在重量上有如此之大的差别?一定是已经换过。。。因为原来的颈骨上,一定有着明显的伤痕,所以。初次验尸的老仵作嫌疑最大!”

众人听得暗暗点头。不一会,两名差役架着一个老者来到了现场。包正一看,此人已经年过花甲,满脸地皱纹,脸上灰蒙蒙的。少了些生气。

于是对他说道:“您老可是杨仵作?今天把您老请来,是有一事不明,需要向您老请教!”

那杨仵作颤巍巍地说道:“回大人的话,小老儿确实是临安府原来的仵作。”包正听了,继续问道:“这具尸骨。乃是三年前死去的杨氏,你也曾在两年前为它验过?”

杨仵作点点头,应了一声。包正于是逼视着他的双眼。追问道:“那现在尸骨中有一块颈骨被人换过,杨老可曾知道其中的缘由?”

杨仵作听了,脸上忽然有了神采,混浊地双眼也仿佛明亮了起来,紧紧地盯住包正,和他对视起来。

包正继续说道:“老前辈,您一生为仵作,应该知道这一行虽然低贱。但是却攸关人命,毫厘之差,往往关乎人命,可使凶手逍遥法外;也可以使死者沉冤难明,含恨九泉。您老现在也已经是垂暮之年。不想带着遗憾离开人世吧!”

杨仵作凝神思索了片刻,然后长叹了一声。对包正说道:“年轻人,你好眼力啊!这块颈骨,确实是被老朽换过了!”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尤其是那张昂和他的后母,更是面如土色,两股瑟瑟。老仵作继续说道:“这是老朽一生之中,做过的唯一一件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